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音乐表演艺术中的身体美学 被引量:2
1
作者 胡琳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67-268,共2页
作为实践的身体美学的一个分支的音乐表演艺术,身体问题的显现,是对西方主客对立二元论哲学遮蔽身体、忽视身体的反拨。也是以身体为乐器,以身体的运动系统操作乐器,身心一体的音乐表演艺术的身体意识,身体观念的昭示。这必然涉及音乐... 作为实践的身体美学的一个分支的音乐表演艺术,身体问题的显现,是对西方主客对立二元论哲学遮蔽身体、忽视身体的反拨。也是以身体为乐器,以身体的运动系统操作乐器,身心一体的音乐表演艺术的身体意识,身体观念的昭示。这必然涉及音乐表演艺术对身体整体观念的认识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艺术 表演艺术 显现 实践意义 身体美学 艺术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国新艺术音乐家马肖——兼谈新艺术音乐的传承 被引量:1
2
作者 徐菲阳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62-67,共6页
马肖是法国新艺术音乐最重要的作曲家,作为中世纪晚期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作曲家,其作品鲜明地体现了这一新旧交替阶段的音乐变化,无论是宗教音乐与世俗音乐的相互融合,还是半音和声的初步发展、对位技法的初步形成,特别是等节奏形态带来... 马肖是法国新艺术音乐最重要的作曲家,作为中世纪晚期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作曲家,其作品鲜明地体现了这一新旧交替阶段的音乐变化,无论是宗教音乐与世俗音乐的相互融合,还是半音和声的初步发展、对位技法的初步形成,特别是等节奏形态带来的新音响等方面,都使我们看到这位中世纪法国音乐集大成者所具有的承前启后的独特历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肖 新艺术 音乐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成人舞蹈教学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冯海潮 袁红玉 沈海燕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81-182,共2页
舞蹈是一门生活艺术,更是一门舞台艺术,如何在生活和舞蹈中寻找默契,是成人舞蹈的艺术宗旨。指导教师在成人舞蹈教学中,除了合理安排课程进度及授课内容的同时也要注重舞蹈学习的意义和氛围,提升学员之间的凝聚力,丰富业余生活、增加艺... 舞蹈是一门生活艺术,更是一门舞台艺术,如何在生活和舞蹈中寻找默契,是成人舞蹈的艺术宗旨。指导教师在成人舞蹈教学中,除了合理安排课程进度及授课内容的同时也要注重舞蹈学习的意义和氛围,提升学员之间的凝聚力,丰富业余生活、增加艺术交流,在教学与创作中要注重作品内涵和针对性,共同提高舞蹈表演水平丰富舞蹈文化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 教学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爱”的旗帜下:——浅谈傅聪对孔子音乐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再峰 陈共萌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0-92,共3页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诗”、“礼”、“乐”构成了其整个教育思想的核心。傅聪是当今华人中最著名的钢琴家和教育家,“爱音乐”与“音乐至高”是其音乐教育观的核心。在本文中,我们将就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对当代钢...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诗”、“礼”、“乐”构成了其整个教育思想的核心。傅聪是当今华人中最著名的钢琴家和教育家,“爱音乐”与“音乐至高”是其音乐教育观的核心。在本文中,我们将就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对当代钢琴家、音乐教育家傅聪的音乐教育观的影响,即傅聪音乐教育观对孔子音乐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给予浅释。并试图通过对两位教育家音乐教育观的分析与比较,揭示其继续与发展关系。并籍此为我国当前的音乐教育思想建设,提供一点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音乐至高 爱音乐 音乐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新民乐创新及其视觉化传播 被引量:2
5
作者 张东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4-114,共1页
新民乐的视觉化传播更好的有助于人们对新民乐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推广音乐;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人们对音乐消费方式的需求也变得更为直白,视觉化传播有利于音乐商品的社会传播,有利于音乐消费的社会生产。相对于音乐传播者则更多地... 新民乐的视觉化传播更好的有助于人们对新民乐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推广音乐;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人们对音乐消费方式的需求也变得更为直白,视觉化传播有利于音乐商品的社会传播,有利于音乐消费的社会生产。相对于音乐传播者则更多地要注意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同时更好地发展运用传播手段,教化引导,使新民乐娱人身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乐 视觉化传播 民乐MTV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成人音乐教育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周甜甜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9-120,共2页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成人音乐教学中因其重新定位了教师的功能,实现了互动式音乐教学模式的双主体,增加了师生之间彼此了解的机会,促进了师生之间感情的交流,有利于教学过程组织和教学策略的贯彻实施,为教学目的的最终完成提供了前提和保...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成人音乐教学中因其重新定位了教师的功能,实现了互动式音乐教学模式的双主体,增加了师生之间彼此了解的机会,促进了师生之间感情的交流,有利于教学过程组织和教学策略的贯彻实施,为教学目的的最终完成提供了前提和保障。因此,这一模式在成人音乐教育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音乐教学 互动式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声乐作品《文成公主》 被引量:2
7
作者 姜莉丽 《北方音乐》 2014年第4期40-41,共2页
声乐作品《文成公主》是作曲家印青以贞观年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今天的西藏),与松赞干布联姻为题材创作的叙事歌曲,主要用来歌颂文成公主这位传统女性为国家的统一与安定做出毕生贡献的崇高形象。文章主要从文成公主的简介及贡献、... 声乐作品《文成公主》是作曲家印青以贞观年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今天的西藏),与松赞干布联姻为题材创作的叙事歌曲,主要用来歌颂文成公主这位传统女性为国家的统一与安定做出毕生贡献的崇高形象。文章主要从文成公主的简介及贡献、声乐作品《文成公主》的介绍、《文成公主》的音乐分析、《文成公主》的演唱分析这四个方面来谈一谈这首声乐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成公主 作品介绍 音乐分析 演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夜夜思乡不得归 空留遗憾乐相随——马思聪《第四回旋曲》作品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孙小钧 《黄河之声》 2013年第13期43-45,共3页
马思聪《第四回旋曲》谱例于2007年出版,音响资料于2009年问世,但目前对这一作品的分析尚未有成果,本文通过对马思聪《第四回旋曲》音响及谱例的分析,从马思聪的生活经历及创作背景以及他对音乐民族性的探索方面进行分析,力图解读在这... 马思聪《第四回旋曲》谱例于2007年出版,音响资料于2009年问世,但目前对这一作品的分析尚未有成果,本文通过对马思聪《第四回旋曲》音响及谱例的分析,从马思聪的生活经历及创作背景以及他对音乐民族性的探索方面进行分析,力图解读在这一无标题音乐作品背后隐藏的内心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思聪 《第四回旋曲》 音乐民族性 创作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地方音乐课程”的建设
9
作者 崔学荣 陈再峰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F0003-F0003,共1页
一、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地方音乐课程”建设的现状 目前,一些音乐院校已开创了地方音乐课程的先例:如泉州师范学院开设了南音演唱传习班;呼伦贝尔学院音乐系(师范专业)开设了长调演唱大专班:贵州大学艺术学院开设了侗族大歌... 一、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地方音乐课程”建设的现状 目前,一些音乐院校已开创了地方音乐课程的先例:如泉州师范学院开设了南音演唱传习班;呼伦贝尔学院音乐系(师范专业)开设了长调演唱大专班:贵州大学艺术学院开设了侗族大歌班;新疆艺术大学已成功开设了木卡姆学习班。已出版的地方教材有“福建传统音乐》(王耀华著)、《山东民间器乐概论》(王西彦著)、《云南民族音乐论》(周凯模著)、《吉林地方音乐》(吴贡山主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教育专业 音乐课程 高等院校 泉州师范学院 呼伦贝尔学院 艺术学院 贵州大学 音乐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记》自然生态观
10
作者 符伟 张东升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8-139,共2页
自然生态,本意是指大自然各种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形态。1866年,德国动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首先为“研究有机体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而命名为“生态学”,并建立了相应的学科研究体系,其任务是对自然生物与无生命的环境关系、生... 自然生态,本意是指大自然各种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形态。1866年,德国动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首先为“研究有机体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而命名为“生态学”,并建立了相应的学科研究体系,其任务是对自然生物与无生命的环境关系、生态结构所形成的诸如“动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森林生态学”“环境生态学”等进行理论研究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依据和实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生态观 《乐记》 环境生态学 可持续化发展 动物学家 科学依据 自然学科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视野关照下的音乐学 续杨燕迪《音乐学新论》绪论兼论音乐功能
11
作者 周甜甜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1-152,共2页
杨燕迪教授主编的《音乐学新论——音乐学的学科领域与研究规范》(下称《新论》)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11年5月出版。在《新论》中,通过诸位音乐高等教育界学者的共同努力,把近年来我国在音乐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囊括其中,让有志... 杨燕迪教授主编的《音乐学新论——音乐学的学科领域与研究规范》(下称《新论》)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11年5月出版。在《新论》中,通过诸位音乐高等教育界学者的共同努力,把近年来我国在音乐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囊括其中,让有志于音乐学研究的音乐学子和音乐研究者们多一份可资借鉴参考的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学研究 人文视野 音乐功能 高等教育出版社 绪论 《新论》 研究成果 教育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弼的“贵无”论及其“大成之乐”——兼论乐需顺性与礼乐
12
作者 王志成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5-137,116,共4页
王弼,魏晋玄学奠基人。其著述主要以《老》解《易》调和儒道,尤其对有无、本末、体用的阐发是一大贡献,丰富了中国哲学的范畴理论。其论乐思想亦是如此。他以“崇本举末”的本体论,既肯定“以象尽意”又强调“得意忘象的方法论,主张以... 王弼,魏晋玄学奠基人。其著述主要以《老》解《易》调和儒道,尤其对有无、本末、体用的阐发是一大贡献,丰富了中国哲学的范畴理论。其论乐思想亦是如此。他以“崇本举末”的本体论,既肯定“以象尽意”又强调“得意忘象的方法论,主张以性约情而保存天赋之性的人性论为其论乐的思想基础,使“大成之乐”(无)、雅颂之乐(有)、乐须顺性三者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扬弃了汉代抽象、烦琐、牵强比附、欲神其事的论乐弊病,为魏晋南北朝的音乐美学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并对后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历史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无 本末 “大成之乐” 礼乐 美学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盈灵动的旋律,声染四座的声响
13
作者 张东升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08年第3期65-68,共4页
土家族特有的打击乐演奏形式"打溜子"风格古朴、节奏鲜明、旋律优美、曲调多变,是中国民族打击乐中极具特色的演奏形式。打溜子独特的组合、精湛的演奏技艺自成系统,具有极大的代表性。它不仅能为民族学、社会学的研究提供不... 土家族特有的打击乐演奏形式"打溜子"风格古朴、节奏鲜明、旋律优美、曲调多变,是中国民族打击乐中极具特色的演奏形式。打溜子独特的组合、精湛的演奏技艺自成系统,具有极大的代表性。它不仅能为民族学、社会学的研究提供不可忽略的重要材料,也是民族音乐学中音色旋律学研究的极其珍贵的原生性文化标本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打击乐 打溜子 土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戈登维捷尔两首三重赋格研究
14
作者 梁发勇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49-52,共4页
苏俄作曲家、钢琴家亚历山大·鲍利斯索维奇·戈登维捷尔(1875-1961)是俄罗斯著名的复调大师塔涅耶夫的学生,他除了在钢琴演奏及教学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外,其音乐作品尤其是钢琴复调作品也具有很高的学术性和艺术价值,他的复调套... 苏俄作曲家、钢琴家亚历山大·鲍利斯索维奇·戈登维捷尔(1875-1961)是俄罗斯著名的复调大师塔涅耶夫的学生,他除了在钢琴演奏及教学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外,其音乐作品尤其是钢琴复调作品也具有很高的学术性和艺术价值,他的复调套曲集《对位练习》更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在这部曲集中,№.5和№.8这两首三重赋格不但与曲集中的其它乐曲有很多共同特点,而且二者均为二声部三重赋格,在声部数目和主题数目关系上具有其独特个性。本文将介绍这部曲集的概况并详细分析研究这两首二声部三重赋格,以期对我们分析和创作多重赋格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戈登维捷尔 《对位练习》 多重赋格 声部数目 主题数目 钢琴复调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悲情肖邦的感伤性圆舞曲——肖邦圆舞曲音乐表现风格的另类解读
15
作者 刘金玲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5-157,共3页
肖邦的音乐是内向的、是民族精神的主观显现,具有标签式的感伤性色彩。本文根据西方哲学家的相关观点,主要从肖邦感伤性圆舞曲产生的原因、肖邦感伤性圆舞曲中的音乐语言及肖邦感伤性圆舞曲的美学意义三个方面对肖邦的圆舞曲进行了另类... 肖邦的音乐是内向的、是民族精神的主观显现,具有标签式的感伤性色彩。本文根据西方哲学家的相关观点,主要从肖邦感伤性圆舞曲产生的原因、肖邦感伤性圆舞曲中的音乐语言及肖邦感伤性圆舞曲的美学意义三个方面对肖邦的圆舞曲进行了另类的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肖邦 圆舞曲 感伤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巴列夫斯基《24首钢琴前奏曲作品38号》中的调式调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澜静 《黄河之声》 2013年第15期107-108,共2页
本文选取多米特里!鲍里索维奇!卡巴列夫斯基作曲技巧成熟时期的作品《24首钢琴前奏曲》,以音乐本体为研究对象,试图探索卡巴列夫斯基作品中运用的技法特点和风格特征。即文章采用总结归纳的方法,通过对这部作品在调式、调性方面的分析... 本文选取多米特里!鲍里索维奇!卡巴列夫斯基作曲技巧成熟时期的作品《24首钢琴前奏曲》,以音乐本体为研究对象,试图探索卡巴列夫斯基作品中运用的技法特点和风格特征。即文章采用总结归纳的方法,通过对这部作品在调式、调性方面的分析和分类从而探讨卡巴列夫斯基与俄罗斯(民间)音乐、20世纪作曲技法在这套前奏曲中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巴列夫斯基 前奏曲 自然调式 调性 俄罗斯民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子戏《玩会跳船》的审美特征
17
作者 张超 王晶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12-14,共3页
柳子戏是山东、河南、河北及苏北一带广为流传的弦索声腔系统中最具代表性的古老剧种之一。笔者以《玩会跳船》为例,通过对柳子戏的声腔、表演形式、女性思想等宏观、中观分析,探讨了柳子戏地域戏曲文化所蕴含的独特品质与魅力所在,进... 柳子戏是山东、河南、河北及苏北一带广为流传的弦索声腔系统中最具代表性的古老剧种之一。笔者以《玩会跳船》为例,通过对柳子戏的声腔、表演形式、女性思想等宏观、中观分析,探讨了柳子戏地域戏曲文化所蕴含的独特品质与魅力所在,进而揭示这一鲜活原生态剧种的审美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子戏 《玩会跳船》 声腔 表演形式 女性思想 审美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做身体的苦行僧——谈舞蹈编导教学之身体与思维并用的认识
18
作者 李锐 《黄河之声》 2012年第9期62-63,共2页
一门学科的成立与建构,常常离不开理论指导方法、教学方法、实践手段等因素,舞蹈编导这门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已形成如火如荼的趋势,从团体到院校,总之大家都在编、都在创、都在导,而教学成果的鉴定无非是靠比赛来衡量,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纵... 一门学科的成立与建构,常常离不开理论指导方法、教学方法、实践手段等因素,舞蹈编导这门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已形成如火如荼的趋势,从团体到院校,总之大家都在编、都在创、都在导,而教学成果的鉴定无非是靠比赛来衡量,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纵容和促使了一些"关系户"的形成。科学的舞蹈编导学科鉴别体系至今在国内并未形成,本文从这门学科的教学基础出发,从舞蹈运作的主体——身体因素,以及它的思维因素来阐述和分析,提出一些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以及自己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编导 身体 思维 空间 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探古典舞与书法的共“源”点
19
作者 李锐 《黄河之声》 2013年第2期126-127,共2页
古典舞与书法,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身体语言、文字语言和声音语言。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十分紧密的联系,其方方面面,甚至有着令人惊异的相似性、相通性和相同性。舞蹈与书法同为艺术门类,亦为艺术之道,在本"源"上也就具有不言而... 古典舞与书法,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身体语言、文字语言和声音语言。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十分紧密的联系,其方方面面,甚至有着令人惊异的相似性、相通性和相同性。舞蹈与书法同为艺术门类,亦为艺术之道,在本"源"上也就具有不言而喻的互通性、互连性、互融性和互补性。也就是说两者之间"韵"味相同、"形"影相随、"劲"律相溶、"气"息相通、"势"能相当。二者的这些相同、相通性、相似性,就是二者的"共源点",其共源点的挖掘开发,也就必然有着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舞 书法 共源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星红旗,和谐的旗帜
20
作者 姜泽林 张文龙 《电影评介》 2010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