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模态信息融合舰船目标识别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吴文静 王中训 +1 位作者 但波 邢子杰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共12页
舰船目标识别的信息源主要来自现代高分辨率成像雷达形成的舰船目标信息,包括高分辨距离像、船舶自动识别系统信息以及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在对海探测环境相对复杂的情况下,基于单模态信息对海上舰船目标识别的能力有限,而利用多模态信... 舰船目标识别的信息源主要来自现代高分辨率成像雷达形成的舰船目标信息,包括高分辨距离像、船舶自动识别系统信息以及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在对海探测环境相对复杂的情况下,基于单模态信息对海上舰船目标识别的能力有限,而利用多模态信息融合将更有益于实现对海上目标高效的侦察监视和识别。首先,对单模态舰船目标识别方法进行梳理和总结,分析目前不同舰船目标识别方法存在的优势和不足;然后对多模态信息融合舰船目标识别常用数据集进行介绍,并对新方法、新模型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对舰船目标识别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为后续基于多模态信息融合的舰船目标识别方法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距离像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 合成孔径雷达 多模态信息融合 舰船目标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氰基吡啶电子受体的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 被引量:1
2
作者 汪青松 张富俊 +5 位作者 徐慧慧 陈思浛 张千峰 童碧海 陈平 孔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3-83,共11页
合成了4种以2-氰基吡啶为电子受体的发光材料,考察了不同电子给体对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5-(10H-吩噻嗪-10-基)吡啶腈(PTPN)的单晶结构中,吡啶环之间的分子间氢键及吩噻嗪基团之间的C-H···π分子间相... 合成了4种以2-氰基吡啶为电子受体的发光材料,考察了不同电子给体对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5-(10H-吩噻嗪-10-基)吡啶腈(PTPN)的单晶结构中,吡啶环之间的分子间氢键及吩噻嗪基团之间的C-H···π分子间相互作用使吡啶环与噻吩基团之间形成共平面的构型,导致其发光由薄膜中的520 nm蓝移至400 nm.4种化合物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薄膜中的发光波长在434~520 nm之间.化合物5-(10H-吩噁嗪-10-基)吡啶腈(PXPN),PTPN和5-[9,9-二甲基吖啶-10(9H)-基]吡啶腈(DAPN)的光致发光量子效率(PLQY)在0.17~0.57之间,具有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发光性质,延迟荧光寿命在4.1~5.3μs之间,单重态/三重态能隙(ΔEST)在0.045~0.069 eV之间.化合物5-(3,6-二叔丁基-9H-咔唑-9-基)吡啶腈(BCPN)的PLQY为0.91,发光寿命为12.4 ns,为荧光发射.电致发光器件性能测试表明,4种材料均发射绿光,其中DAPN的综合器件性能最佳,掺杂器件的最大亮度可达2855 cd/m^(2),峰值电流效率(CE)、功率效率(PE)和外量子效率(EQE)分别为37.6 cd/A,12.6 lm/W和10.4%.基于化合物BCPN的器件形成了高效的电致激基复合物,器件的最大亮度可达2367 cd/m^(2),峰值CE,PE和EQE分别为29.3 cd/A,11.5 lm/W和9.4%.该研究表明,氰基吡啶受体能形成稳定的分子间氢键,可用于TADF材料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激活延迟荧光 有机电致发光 氰基吡啶 电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源雷达杂波抑制和目标检测技术
3
作者 王倩 王中训 宋杰 《探测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共10页
无源雷达技术是未来目标检测的重要方向,其中杂波抑制和目标检测技术尤为关键,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对无源雷达的杂波抑制和目标探测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介绍无源雷达的基础知识,详细阐述其在空时频方面的杂波抑制技术,以及在动目标和微... 无源雷达技术是未来目标检测的重要方向,其中杂波抑制和目标检测技术尤为关键,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对无源雷达的杂波抑制和目标探测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介绍无源雷达的基础知识,详细阐述其在空时频方面的杂波抑制技术,以及在动目标和微弱目标两个领域的目标检测技术,归纳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难点与挑战,并对无源雷达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波抑制 无源雷达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高机动交互式跟踪模型研究
4
作者 王泽慧 惠黎明 +1 位作者 董云龙 王中训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6-226,236,共12页
针对传统机动目标跟踪模型对不同维度(坐标轴)分量之间耦合问题考虑较少,难以满足三维高机动目标跟踪要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交互式多模型架构,应用3个平面内的二维耦合运动模型(Coordinated Turn,CT模型)集来重构三维高机动运动模... 针对传统机动目标跟踪模型对不同维度(坐标轴)分量之间耦合问题考虑较少,难以满足三维高机动目标跟踪要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交互式多模型架构,应用3个平面内的二维耦合运动模型(Coordinated Turn,CT模型)集来重构三维高机动运动模型的算法。同时,为了更好地适应解耦运动情况,在3个平面CT模型集的基础上,增加了具有不同过程噪声系数的匀速(Constant Velocity,CV)模型集。仿真结果表明,上述交互式多模型架构和机动目标运动模型集能较好地实现三维高机动目标跟踪,相比于两类经典的三维机动目标跟踪技术,性能有较高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目标跟踪 三维高机动模型 交互式多模型算法 耦合运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稀释效应对O_(2)近红外气辉星载测风的影响
5
作者 李昊天 李发泉 +3 位作者 李娟 王后茂 武魁军 何微微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0-169,共10页
利用星载光谱成像干涉仪测量O_(2)(a^(1)Δ^(g))日辉的多普勒频移信息是目前实现全球临近空间大气风场探测的先进技术手段,观测谱线O 19 P 18(7772.030 cm^(-1))的多普勒频移,可以在40~80 km的空间区域进行高精度和高灵敏度的风速测量,... 利用星载光谱成像干涉仪测量O_(2)(a^(1)Δ^(g))日辉的多普勒频移信息是目前实现全球临近空间大气风场探测的先进技术手段,观测谱线O 19 P 18(7772.030 cm^(-1))的多普勒频移,可以在40~80 km的空间区域进行高精度和高灵敏度的风速测量,然而其探测精度受大气散射的具体影响尚不明晰。文章旨在分析光稀释效应对临近空间大气风场探测的影响,并对其引起的测风误差进行定量评估。首先介绍了O_(2)(a^(1)Δ^(g))光谱和大气散射的光谱特性。采用最新的HITRAN光谱参数、光化学反应速率常数以及大气模型计算得到O_(2)(a^(1)Δ^(g))不同反应机制的贡献。结合光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得到O_(2)(a^(1)Δ^(g))的体辐射率,并分析了太阳天顶角对体辐射率分布的影响,基于爱因斯坦系数和谱线强度分别计算得到O_(2)(a^(1)Δ^(g))在不同温度和自吸收效应条件下的光谱辐射模型,并分析了不同地理气象因素对大气散射光谱造成的影响。其次,介绍了临边观测多普勒非对称空间外差光谱仪(DASH)的测量技术原理,描述了如何去除大气散射分量以生成纯净的气辉干涉图,基于DASH仪器概念对获取干涉图像的正演过程进行了阐释。再次,针对反演问题引入了“剥洋葱算法”,在考虑自吸收效应和光稀释效应影响的情况下,消除了目标层上方大气层贡献,解决了干涉图像中目标层信息的提取问题。最后,通过误差分析得到了大气风场探测精度廓线及其随地理气象因素影响的变化规律,证明光稀释效应的存在降低了干涉图对比度并增加了测量噪声,这对临边观测权重和有效信噪比产生了不利影响。研究表明,在45~80 km的切线高度范围内,测风精度受大气散射的影响较小,其误差约为2~3 m·s^(-1);而在45 km以下,测风精度受光稀释效应的影响随海拔高度的降低而急剧增大,且受地表反照率、气溶胶和云量等因素的影响而显著升高,在同时考虑三种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其探测下限最低约为40 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 光稀释效应 测量精度 大气风场 光学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自动标注技术研究进展
6
作者 杨诗曼 王中训 +1 位作者 吴文静 于乐凯 《探测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2,40,共10页
图像数据的快速增长以及对更智能、高效处理图像信息的迫切需求使得图像自动标注的需求日益增大,因此对图像自动标注方法研究进展进行总结。首先将图像自动标注的主体框架分为特征提取和标注模型两部分;其次对传统图像自动标注方法和深... 图像数据的快速增长以及对更智能、高效处理图像信息的迫切需求使得图像自动标注的需求日益增大,因此对图像自动标注方法研究进展进行总结。首先将图像自动标注的主体框架分为特征提取和标注模型两部分;其次对传统图像自动标注方法和深度学习的图像自动标注方法进行分析,从特征提取以及标注模型的角度展开研究;最后对图像自动标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标注 图像 特征提取 标注模型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考单元筛选的POSGLT-CFAR检测器
7
作者 韩喆璇 王中训 +1 位作者 刘宁波 曹政 《探测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3-112,共10页
针对海杂波背景下恒虚警算法检测不同尺寸的目标参数设置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参考单元筛选的多目标POSGLT-CFAR检测器。在多目标环境下,该方法使用大、小目标检测模块同时处理回波数据,最终目标为大、小目标检测结果集合:大目标模块采用... 针对海杂波背景下恒虚警算法检测不同尺寸的目标参数设置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参考单元筛选的多目标POSGLT-CFAR检测器。在多目标环境下,该方法使用大、小目标检测模块同时处理回波数据,最终目标为大、小目标检测结果集合:大目标模块采用POS-CFAR检测器,即排序统计类恒虚警算法(OS-CFAR)与相位线性度特征相结合,先将参考单元中的干扰目标筛选,修正k值,得到更准确的背景功率水平估计;小目标模块则根据实测海杂波数据服从对数正态分布,采用GLT-CFAR检测器,即Log-t恒虚警检测算法与Grubbs准则结合,实现对参考单元中干扰目标的有效剔除,形成新的检测门限。经过仿真与实测数据的验证,基于参考单元筛选的POSGLT-CFAR检测器能够保持较高的检测概率,相比于传统单一CFAR检测器有很大的检测概率提升,在多目标环境下具备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环境 OS-CFAR 相位线性度 Log-t CFAR Grubbs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强局部特征提取的SAR密集目标检测
8
作者 王杰坤 王金伟 +2 位作者 宋富骏 许京新 赵博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3-99,共7页
针对SAR图像在密集区域检测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增强局部特征提取能力的改进算法。采用CNeB模块,通过降低空间维度和扩大模型的感受野增强小目标特征的提取。引入BRA机制,增强模型对目标上下文信息的理解能力。损失函数WIoU取代CIoU,通... 针对SAR图像在密集区域检测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增强局部特征提取能力的改进算法。采用CNeB模块,通过降低空间维度和扩大模型的感受野增强小目标特征的提取。引入BRA机制,增强模型对目标上下文信息的理解能力。损失函数WIoU取代CIoU,通过智能权重调整机制抑制低质量图像产生有害梯度。在HRSID数据集上验证,mAP从92%提高到94.4%,召回率和准确度分别提升4%和1.1%,证明改进后的算法在密集目标检测中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双层路由注意力机制 CNeB模块 合成孔径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融合网络的HRRP目标识别方法
9
作者 吴文静 但波 王中训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2-198,205,共8页
高分辨一维距离像(High Resolution Range Profile,HRRP)常应用于雷达自动目标识别领域,HRRP数据结构复杂,从中提取稳定可靠的特征是HRRP目标识别的关键,本文提出一种融合网络模型,用于舰船HRRP的目标识别。模型首先通过BERT(Bidirectio... 高分辨一维距离像(High Resolution Range Profile,HRRP)常应用于雷达自动目标识别领域,HRRP数据结构复杂,从中提取稳定可靠的特征是HRRP目标识别的关键,本文提出一种融合网络模型,用于舰船HRRP的目标识别。模型首先通过BERT(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进行初步特征提取,再通过并行网络提取深度特征,左侧分支使用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Multi‐scale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MCNN)模块提取不同尺度的局部特征信息,并通过SE(Squeeze‐and‐Excitation)对卷积结果进行优化,更好地关注数据中的关键信息,右侧分支使用双向门控循环网络(Bidirectional Gated Recurrent Unit,BiGRU)捕捉序列中的长期依赖关系,结合多头注意力模块可以更好地捕捉不同位置间的相关性,最后对结果进行拼接,最大程度地利用不同网络的优势,提升模型的分类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模型能够有效学习HRRP序列中的特征,有较好的识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距离像 BERT模块 MCNN网络 BiGRU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模并合激发谐频脉泽辐射的泵波模拟
10
作者 刘功林 宁昊 +4 位作者 倪素兰 李传洋 张子龙 李耀坤 陈耀 《空间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5,共10页
损失锥电子驱动的电子回旋脉泽辐射是解释太阳射电尖峰暴的主要机制,然而在强磁化条件下,其主要激发的基频辐射在日冕中存在逃逸困难的问题,谐频辐射的激发可有效解决该问题.最近有研究提出一种新型谐频辐射机制,即损失锥电子激发的基频... 损失锥电子驱动的电子回旋脉泽辐射是解释太阳射电尖峰暴的主要机制,然而在强磁化条件下,其主要激发的基频辐射在日冕中存在逃逸困难的问题,谐频辐射的激发可有效解决该问题.最近有研究提出一种新型谐频辐射机制,即损失锥电子激发的基频X模(X1)和Z模通过波模并合产生谐频辐射.然而其相应非线性波模并合过程仍需进一步研究和论证.研究针对Z+Z和Z+X1并合产生谐频的新型辐射机制开展了并合条件分析,发现该过程的并合条件很容易满足,并可在很宽的传播角范围内激发谐频X2辐射.基于此开展泵波粒子模拟可验证非线性波模并合过程的发生,模拟得到谐频辐射的有效激发,且并合过程能量转换率在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辐射机制 PIC模拟 太阳射电辐射 非线性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船舶SO_(2)排放速率反演方法
11
作者 何微微 刘翔宇 +4 位作者 张会亮 唐奇欣 曹其航 钟士桐 孙明琨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9-200,共12页
排放速率对于研究污染气体扩散的动力学特性及污染物的时空演化规律至关重要,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排放速率反演方法。首先通过自主设计的SO_(2)紫外相机系统,基于紫外成像测量原理和光谱定标法获取烟台港一艘客货船排放尾气羽流... 排放速率对于研究污染气体扩散的动力学特性及污染物的时空演化规律至关重要,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排放速率反演方法。首先通过自主设计的SO_(2)紫外相机系统,基于紫外成像测量原理和光谱定标法获取烟台港一艘客货船排放尾气羽流中的SO_(2)浓度信息。随后利用Farneback光流算法检测羽流图像中光流的运动方向及强度,对光流向量进行可视化处理,计算得出图像中船舶尾气的排放速度。最后,结合SO_(2)的浓度信息与计算得到的排放速度,对结果进行分析,实现SO_(2)排放速率精确反演。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机器视觉的反演方法能够有效估算SO_(2)排放速率,对船舶尾气排放监测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尾气 SO_(2)紫外相机 光谱定标 图像处理 排放速率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无线传能系统光电池阵列排布研究
12
作者 孟祥翔 刘雨辉 +1 位作者 邱明杰 徐新瑞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0-424,共5页
为提高激光无线传能系统接收端的光电转换效率、对比验证接收端不同优化设计方法的优劣,开展了光电阵列不同排布方式的实验研究。分别研制了单一串联排布、顺次串并排布、依据照度分布的串并排布三种光电池阵列,并开展了实验研究。在高... 为提高激光无线传能系统接收端的光电转换效率、对比验证接收端不同优化设计方法的优劣,开展了光电阵列不同排布方式的实验研究。分别研制了单一串联排布、顺次串并排布、依据照度分布的串并排布三种光电池阵列,并开展了实验研究。在高斯分布光斑照射下,对比了顺次串并排布与依据照度分布的串并排布输出特性,并对比了单一串联排布在均匀光照下的输出特性。结果表明,不同串并联方式、不同光照条件下,得到的光电效率区别较大。单一串联排布在均匀光照下光电转换效率最高,为39.14%;在高斯分布光照条件下,依据照度分布的串并排布光电转换效率为33.3%,比顺次串并排布效率高出一倍。该结果可对激光无线传能系统接收端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无线能量传输 光电池阵列排布 光伏接收器 GaAs光电池 光电池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v8-n的多光谱红外舰船检测算法
13
作者 赵佳乐 娄树理 林超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3-629,共7页
为解决在复杂战场环境下准确检测出舰船目标这一技术难题,结合舰船目标与背景、干扰物在不同谱段之间存在信息互补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8-n的多光谱红外舰船检测算法。首先将骨干网络设计成多流网络,分别提取多光谱图像特征,... 为解决在复杂战场环境下准确检测出舰船目标这一技术难题,结合舰船目标与背景、干扰物在不同谱段之间存在信息互补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8-n的多光谱红外舰船检测算法。首先将骨干网络设计成多流网络,分别提取多光谱图像特征,为后续的特征融合奠定基础;其次在特征提取阶段构造交叉融合残差块SaCF,通过Transformer的自注意力机制捕获不同谱段之间的潜在关联来增强单谱段特征图;最后设计了基于CBAM注意力机制的分级自适应融合模块AFM,通过注意力机制生成融合权重指导多光谱特征的融合过程,提高网络对舰船目标的识别能力。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单谱段舰船目标检测算法,本文提出的多光谱融合舰船目标检测算法的检测精度可以达到94.8%,提高了6.1%,该算法具有较好的检测性能,能够胜任复杂环境下的舰船目标检测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舰船 多光谱目标检测 TRANSFORMER 注意力机制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光谱融合的红外舰船目标轻量化检测
14
作者 赵佳乐 娄树理 林超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27-1338,共12页
针对红外多光谱融合舰船目标检测模型体积大、效率低、难以在嵌入式设备上部署等问题,本文基于YOLOv8nMF提出了一种轻量级舰船目标红外多光谱融合检测模型YOLOv8n-MFLW。首先,引入轻量型网络HGNetv2替换主干网络,基于GSConv卷积重构HGBl... 针对红外多光谱融合舰船目标检测模型体积大、效率低、难以在嵌入式设备上部署等问题,本文基于YOLOv8nMF提出了一种轻量级舰船目标红外多光谱融合检测模型YOLOv8n-MFLW。首先,引入轻量型网络HGNetv2替换主干网络,基于GSConv卷积重构HGBlock和C2f模块,在降低模型参数量的同时保留模型特征提取和融合能力;提出一种自适应稀疏结构化剪枝算法La-Depgraph修剪模型,进一步大幅降低模型参数量;最后,采用中间特征知识蒸馏学习策略恢复剪枝带来的精度损失,提高模型的检测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原模型,改进后的轻量级舰船目标红外多光谱融合检测模型的检测精度可以达到96.4%,提高了1.2%,模型参数量、计算量及内存占用量仅为0.9 MB,3.5GFlops和2.3 MB,分别减少88.1%,81.2%和82.8%。因此,本文提出的模型体积小、精度高,具有更好的检测性能,能够胜任复杂环境下的舰船目标检测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舰船 多光谱目标检测 轻量化 模型剪枝 知识蒸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v7的红外与可见光融合目标检测算法
15
作者 王凯 娄树理 丁晓震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81-788,共8页
针对常规单模态目标检测算法不适用于复杂场景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7的红外和可见光融合目标检测算法。首先,为提取输入的两种模态图像的特征信息,构建了双分支主干网络;其次,为将两种不同模态的特征最优化融合,设计了双模... 针对常规单模态目标检测算法不适用于复杂场景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7的红外和可见光融合目标检测算法。首先,为提取输入的两种模态图像的特征信息,构建了双分支主干网络;其次,为将两种不同模态的特征最优化融合,设计了双模态特征融合模块,以实现有效信息互补;最后,设计了一种新型特征提取融合网络,提取多尺度特征层信息并充分融合,增强层间信息流动,提升多尺度检测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改进算法在红外和可见光模态场景下的检测效果均优于原算法,有效提升了复杂场景下的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与可见光 YOLOv7 特征融合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NIR-Ⅰ/NIR-Ⅱ三波段5 mm腹腔镜光学系统设计
16
作者 孟祥翔 贾成园 +1 位作者 邱明杰 李占鑫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5-195,共11页
5mm腹腔镜因其镜杆细、占用空间小在多种手术场景下有着广泛应用。为了提升5 mm腹腔镜在近红外波段的病灶探测能力,设计了一款可见光/近红外一区(Near Infrared Region I,NIR-Ⅰ)/近红外二区(Near Infrared RegionⅡ,NIR-Ⅱ)三波段复合... 5mm腹腔镜因其镜杆细、占用空间小在多种手术场景下有着广泛应用。为了提升5 mm腹腔镜在近红外波段的病灶探测能力,设计了一款可见光/近红外一区(Near Infrared Region I,NIR-Ⅰ)/近红外二区(Near Infrared RegionⅡ,NIR-Ⅱ)三波段复合成像内窥镜,并进行了病灶探测深度仿真。为保证兼容性,所设计腹腔镜的光学观察镜部分和摄像适配器部分单独校正像差。光学观察镜部分在486~1700 nm宽波段消色差,实现可见光、NIR-Ⅰ、NIR-Ⅱ三波段共焦面设计。摄像适配器部分进行两次分光,在入射平行光处分成1000~1700 nm和486~900 nm两支路,其中1000~1700 nm支路接InGaAs相机实现NIR-Ⅱ成像;486~900 nm支路接传统荧光内窥镜摄像系统并在成像芯片前二次分光实现可见光和NIR-Ⅰ成像。该系统入瞳直径0.3 mm、视场角80°、最大相对畸变≤20.13%。利用TracePro软件仿真分析了该腹腔镜在NIR-Ⅰ和NIR-Ⅱ波段对肿瘤病灶的探测能力,当以总功率2 W、发射半角45°、波长808 nm的入射光激发位于组织体内深度4 mm、半径0.5 mm的肿瘤时,NIR-Ⅰ波段探测信噪比为3.14 dB,NIR-Ⅱ波段在探测器制冷-20℃时信噪比为5.52 dB,制冷-80℃时信噪比为6.95 dB。结果表明,可见光/NIR-Ⅰ/NIR-Ⅱ三波段复合成像可提升5 mm腹腔镜对病灶的探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内窥镜 近红外一区 近红外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相位差变化率和多普勒频率变化率的单站无源定位方法
17
作者 何东升 宋杰 娄树理 《探测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7,101,共9页
相较于传统的单站无源定位方法,基于相位差变化率的单站无源定位方法具备快速且高精度的优势,但是无法有效定位速度未知的目标,因此,在相位差变化率定位方法的基础上,联合了多普勒频率变化率定位方法。首先通过分析相位差及其变化率,获... 相较于传统的单站无源定位方法,基于相位差变化率的单站无源定位方法具备快速且高精度的优势,但是无法有效定位速度未知的目标,因此,在相位差变化率定位方法的基础上,联合了多普勒频率变化率定位方法。首先通过分析相位差及其变化率,获得与角度相关的信息,然后利用多普勒频率及其变化率获取目标辐射源的速度,将所得速度信息与相位差变化率定位方法相结合,计算目标辐射源详细信息,并进行误差精度分析。在仿真实验中,验证提出的算法在准确定位静止和运动目标辐射源方面的优越性,径向距离相对误差为0.8507%。同时,进行了影响定位精度的因素的仿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站无源定位 相位差变化率定位 多普勒频率变化率定位 联合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全息中动镜参量对重构图质量的影响研究
18
作者 贺佳雪 娄树理 林超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64-770,共7页
光谱全息作为一种能够同时记录物体空间信息和光谱信息的全息成像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光谱全息记录光路中,使用高精度位移台驱动的反射镜对参考光束进行相移控制并记录相应的白光全息图是实现单色全息图重构、进而实现物体空间... 光谱全息作为一种能够同时记录物体空间信息和光谱信息的全息成像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光谱全息记录光路中,使用高精度位移台驱动的反射镜对参考光束进行相移控制并记录相应的白光全息图是实现单色全息图重构、进而实现物体空间和光谱信息重构的关键步骤。为了实现高质量的原始信息重构,深入分析了动镜不同位移参数对重构图像质量的影响。首先研究了位移步数对重构图像质量的影响,给出了在不同重构波长条件下的最优位移步数;在上述位移步数条件下,分析了位移对称度对重构图像质量的影响,提出了位移非对称度的参数并给出了其和重构质量的关系;最后,在上述两个参数的最优条件下,分析了位移精度在不同重构波长条件下对重构图像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综合考虑全息记录速度、记录全息图数据量和重构图像质量三个条件下,位移步数越大,非对称度越小,位移精度越高,重构图像质量越高。上述研究结果对实验中电控位移台的选型以及精确控制位移参数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息 全息图像重构 位移参数 图像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调制式无线电能与信息同步传输系统设计 被引量:4
19
作者 秦庆磊 王中训 穆鹏华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4-101,共8页
针对无线电能传输系统闭环控制需要建立通信链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副边反射式脉冲调制方法。根据理论分析,设计了副边开关管调制信息,由原边减法放大器、波峰跟随器和数模转换器组成的智能跟随解调电路解调信息,配合具有纠错功能的二进... 针对无线电能传输系统闭环控制需要建立通信链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副边反射式脉冲调制方法。根据理论分析,设计了副边开关管调制信息,由原边减法放大器、波峰跟随器和数模转换器组成的智能跟随解调电路解调信息,配合具有纠错功能的二进制脉冲编码方案,实现无线电能与信息同步传输。详细论述了解调电路结构和脉冲编码实现方法,并使用集成于原边处理器内的解调电路方案制作200 W实验装置。通过系统测试,信息传输速率2 kbps时,误码率小于1.5%,电能损耗小于1%,受负载与传输距离的变化影响是可控的。该方法使用元件少,集成度高,满足系统闭环控制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与信息同步传输 反向通信 脉冲调制 解调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自适应卷积神经网络的SAR图像舰船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许京新 王金伟 +2 位作者 宋富骏 王杰坤 赵博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96-1708,共13页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舰船目标检测是微波遥感的重要应用,然而随着海面尤其是近海背景越来越复杂,同时舰船尺寸大小不一,导致检测算法性能下降,出现漏检、错检等问题,严重影响目标的检测效果。针对上述问题,本文...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舰船目标检测是微波遥感的重要应用,然而随着海面尤其是近海背景越来越复杂,同时舰船尺寸大小不一,导致检测算法性能下降,出现漏检、错检等问题,严重影响目标的检测效果。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复杂场景下的融合自适应卷积神经网络的SAR图像舰船检测方法。首先,为了提高主干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设计了一种用于特征提取的自适应全方位动态高效聚合网络(Omni-Dimensional Dynamic and Efficient Layer Attention Network,OD-ELAN)模块。该模块是在高效注意网络(Efficient Layer Attention Network,ELAN)中融合了动态卷积,使得自适应OD-ELAN模块能够输入特征的不同动态调整卷积核的权重。其次,为了提高网络对目标的定位能力,在头部网络中使用显示视觉中心机制(Explicit Visual Center,EVC)来加强网络在空间上对不同区域的感知能力,使网络能够更加灵活地适应不同尺寸、比例和位置的特征。然后对头部网络结构进行设计,在降低网络的计算量的同时保持网络检测的准确性。最后,使用平滑交并集(Smoothde Intersection over Union,SIOU)损失函数衡量预测边界框与真实边界框之间的重叠程度,提升网络对检测目标的定位能力。为了验证自适应卷积神经网络的有效性,使用SAR船舶检测数据集(SAR Ship Detection Dataset,SSDD)和高分辨率SAR图像数据集(High Resolution SAR Images Dataset,HRSID)进行消融实验和对比实验。消融实验结果中显示本文网络每次改进后的检测效果都有所提升。改进后的网络对SSDD数据集舰船目标检测的平均精度提升了7.81%,准确率提升了4.95%,召回率提升了11.8%。对HRSID数据集舰船目标检测的平均精度提升了10.6%,准确率提升了10.03%,召回率提升了11.84%。实验结果表明,在对小目标和复杂背景下的舰船目标检测时,改进后的算法显著减少了误检和漏检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舰船目标检测 动态卷积 显示视觉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