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MESim的工程机械用斜盘式轴向柱塞马达变速特性分析
1
作者 刘宁 童桂英 +1 位作者 李杰 李继聪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1-166,共6页
为适应不同负载的需要,轴向柱塞马达在工作时需不断进行高、低速之间的转换,在高、低速转换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可能会造成滑靴脱落、柱塞卡死和压盘断裂等一系列问题,因此需要对马达的变速特性进行分析。以某公司5.0×105 N挖掘机... 为适应不同负载的需要,轴向柱塞马达在工作时需不断进行高、低速之间的转换,在高、低速转换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可能会造成滑靴脱落、柱塞卡死和压盘断裂等一系列问题,因此需要对马达的变速特性进行分析。以某公司5.0×105 N挖掘机用轴向柱塞马达为例,利用AMESim软件搭建了柱塞马达的液压控制模型,通过阶跃信号模拟变速过程,研究斜盘角度变化过程中柱塞腔中的压力变化规律。从改变斜盘转换的频率和柱塞滑靴组件不同响应时间两个方面分析柱塞腔压力变化情况,并分析了不同压力下柱塞的应力应变。通过分析可知:柱塞滑靴组件最优响应时间为0.17 s,当响应时间大于0.17 s时斜盘转换频率对柱塞腔压力影响不大;高低速转换时响应时间过快是导致柱塞卡滞在缸孔内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塞马达 虚拟样机 变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洗扫车吸尘盘结构优化设计
2
作者 石运序 吴明超 +1 位作者 王兴旺 姜文光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4-187,192,共5页
吸尘盘作为洗扫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洗扫车作业能力及除尘效率起着关键性作用。利用Fluent对某8吨洗扫车吸尘盘内部流场进行了建模和仿真,并进行了洗扫车气力系统各点位流量与压强数值测试试验。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吸尘管中心距的... 吸尘盘作为洗扫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洗扫车作业能力及除尘效率起着关键性作用。利用Fluent对某8吨洗扫车吸尘盘内部流场进行了建模和仿真,并进行了洗扫车气力系统各点位流量与压强数值测试试验。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吸尘管中心距的增大,吸盘前、后进气口的风速与负压均先增大后减小,吸尘盘侧进气口的风速与负压则不断增大,当吸尘管中心距约为吸尘盘长度的25%时,吸尘盘前、后进口可达到最大风速;气流由吸尘盘两侧向吸尘管中心位置的移动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吸尘盘产生的能耗先减小后趋于平稳,当吸尘管中心与吸尘盘中心距离在600mm到700mm之间时吸尘盘能耗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扫车 流场分析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源分级在海洋平台总体振动响应分析中的应用
3
作者 韩华伟 徐芹亮 +1 位作者 徐郎君 李昌飞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5-230,共6页
半潜式平台振动严重影响平台的安全性和船员的舒适性,其搭载的设备繁多、规格不一,设备信息的完整性直接影响多激励源输入下的半潜式平台的振动响应评估。工程项目在不同设计阶段需要的振动预报精度也不相同,且不同设备对平台的总体和... 半潜式平台振动严重影响平台的安全性和船员的舒适性,其搭载的设备繁多、规格不一,设备信息的完整性直接影响多激励源输入下的半潜式平台的振动响应评估。工程项目在不同设计阶段需要的振动预报精度也不相同,且不同设备对平台的总体和局部振动贡献也不同,因此,从振动的输入信息开始,梳理半潜式平台主要设备激励源,研究设备振动激励载荷产生的机理和激励源特性,提出一种激励设备分级原则,通过对比不同级别设备激励下的振动响应,并结合实船测试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振源分级策略可靠,基于激励设备分级的振动预报精度满足不同设计阶段的需要,符合工程项目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半潜式平台 激励 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矩形面积法的激光表面织构润湿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周耀 郑凯雯 +2 位作者 徐松松 冯绪琛 李岩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1-200,共10页
目的获取减摩性能优异的织构化表面,研究织构参数对润湿性的影响。方法基于Wenzel模型提出了矩形面积法,设计了菱形、圆形和方形3种微坑织构。以菱形的对角线、圆形的直径和方形的边长为微坑尺寸,利用光纤激光器在316L不锈钢表面加工出... 目的获取减摩性能优异的织构化表面,研究织构参数对润湿性的影响。方法基于Wenzel模型提出了矩形面积法,设计了菱形、圆形和方形3种微坑织构。以菱形的对角线、圆形的直径和方形的边长为微坑尺寸,利用光纤激光器在316L不锈钢表面加工出微坑尺寸为0.1、0.2、0.4 mm,间距为0.1、0.2、0.4 mm的菱形、圆形、方形微坑织构,即3(尺寸)×3(间距)×3(形状),共27组。采用悬滴法,使用接触角测量仪测量了光滑平面以及微坑织构表面的接触角。通过Wenzel模型计算得到其表面粗糙度因子。通过矩形面积法对不同微坑织构表面粗糙因子建立了不同的数学模型。基于该模型分析了织构形貌、尺寸和间距对表面粗糙因子的影响。对水滴接触角测试结果与矩形面积法模型预测值进行了定量分析,在矩形面积法理论中引入了修正因子K,建立了相关的回归方程(R^(2)=0.9975),从而完善了粗糙度因子预测模型。结果接触角测试所得织构化表面润湿性的变化趋势与矩形面积法分析的规律一致。当尺寸和形貌不变时,随着间距增大,润湿性随之减弱;在粗糙度系数相等的情况下,矩形包含的织构面积越大,润湿性越强;当尺寸与间距相同时,润湿性最强。在实验范围内,尺寸为0.1 mm、间距为0.4 mm的方形微坑织构的润湿性最强,其水滴接触角为30.6°。结论矩形面积法对于预测织构化表面润湿性具有可行性,该方法可以减少测试量,用理论来优化织构化表面润湿性,为加工具备优异润湿性的织构化表面提供了参考依据和优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湿性 激光技术 微织构 亲水性 表面粗糙因子 接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制动盘形位公差检测方法与方案设计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燕涛 朱彬 +1 位作者 姜风国 李秦阳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3-86,共4页
针对汽车制动盘形位公差检测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接触式测量原理的汽车制动盘形位公差检测方案。分析了制动盘不同形位公差的检测方法,为实现由手工检测向计算机数字化检测方式的转变建立理论分析基础。在检测流程分析的基础上,... 针对汽车制动盘形位公差检测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接触式测量原理的汽车制动盘形位公差检测方案。分析了制动盘不同形位公差的检测方法,为实现由手工检测向计算机数字化检测方式的转变建立理论分析基础。在检测流程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实现制动盘检测的机械方案整体构成,即制动盘固定夹持机构、旋转机构、定位支撑机构和传感器支持机构,可以有效支持制动盘形位公差数据的实时在线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盘 形位公差 检测 方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车辆全液压转向系统管路特性分析 被引量:20
6
作者 葛振亮 侯友山 姜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0-63,84,共5页
基于功率键合图理论建立了工程车辆全液压转向系统的数学模型。运用20sim键图软件重点研究了全液压转向系统管路的动态特性以及液压管路参数对转向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小管径及长管路转向系统,管路内液阻、液感较大,... 基于功率键合图理论建立了工程车辆全液压转向系统的数学模型。运用20sim键图软件重点研究了全液压转向系统管路的动态特性以及液压管路参数对转向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小管径及长管路转向系统,管路内液阻、液感较大,有利于抑制系统的高频振荡和冲击以增强转向系统的稳定性,但延长了系统的动态响应时间;对于大管径及短管路转向系统,管路液阻、液感较小,系统动态响应较快,但转向系统振荡剧烈,振荡幅度增大,振荡次数增多,不利于车辆的操作稳定性。提高油液的体积弹性模量利于改善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和稳定性。研究结果为全液压转向系统的设计及管网动态特性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液压转向系统 液压管路 键合图 20sim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减振器及其在汽车半主动悬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张路军 李春植 +3 位作者 张俊华 陈义保 施宇清 曲维波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24-26,85,共4页
论述了磁流变液的特性及磁流变减振器的工作原理。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 ,综述了汽车半主动悬架磁流变减振器所采用的控制策略。
关键词 汽车 磁流变减振器 主动悬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汽车车身焊装夹具优化设计及MATLAB实现 被引量:5
8
作者 姚春玲 张俊华 李宝顺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37-239,共3页
提出了在汽车车身焊装夹具的优化设计中,应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并运用大型工程计算软件MATLAB中遗传工具箱来进行求解,结果表明,遗传算法在汽车车身焊装夹具优化设计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焊装夹具 遗传算法 MALAB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ISG系统用低压复合电源 被引量:2
9
作者 马国清 丛宁 任桂周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719-1721,1789,共4页
为提高混合动力汽车(hybrid electric vehicle,HEV)起动发电一体化(integrated starter and generator,ISG)系统用电源的工作性能,提出了一种由超级电容器与蓄电池直接并联,并通过双向DC-DC功率变换器向ISG升压供电的低压复合电源方案,... 为提高混合动力汽车(hybrid electric vehicle,HEV)起动发电一体化(integrated starter and generator,ISG)系统用电源的工作性能,提出了一种由超级电容器与蓄电池直接并联,并通过双向DC-DC功率变换器向ISG升压供电的低压复合电源方案,充分利用蓄电池比能量大和超级电容器比功率大的性能,蓄电池作为能量存储模块主要为车载低压用电设备提供电能,超级电容器作为功率缓冲单元瞬时释放功率和回馈能量,两种电源优势互补,使得ISG系统的起/停控制快、能量再生利用好、动力辅助性强等优越性能可较大程度地得以实现,并增加车载低压蓄电池的使用寿命。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复合电源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汽车 ISG系统 超级电容器 复合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刹车盘自动检测仪的研制 被引量:5
10
作者 姜风国 王燕涛 朱彬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129-131,共3页
针对目前很多汽车刹车盘制造企业仍然采用人工检测而影响产品质量和效率这一实际问题,研制了以计算机控制技术为核心的刹车盘自动检测设备。该设备能够快速、准确地实现对刹车盘主要技术指标的检测,并且操作简便,结果显示直观,智能化程... 针对目前很多汽车刹车盘制造企业仍然采用人工检测而影响产品质量和效率这一实际问题,研制了以计算机控制技术为核心的刹车盘自动检测设备。该设备能够快速、准确地实现对刹车盘主要技术指标的检测,并且操作简便,结果显示直观,智能化程度高,对改变企业检测设备落后的现状,提升产品质量和检测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刹车盘 自动检测 传感器 数据采集卡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馈技术 被引量:10
11
作者 邢恩辉 王培振 +3 位作者 尚鑫波 任桂周 朱淑亮 张庆永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5期116-127,共12页
制动能量回馈可实现能源再利用,有效提升电动汽车续驶里程。所以,制动能量回馈技术是电动汽车研发的关键技术之一。能量回馈效率最大化是制动能量回馈技术研究的重点,而制动能量回馈系统结构设计及控制策略是影响能量回馈效率的重要因... 制动能量回馈可实现能源再利用,有效提升电动汽车续驶里程。所以,制动能量回馈技术是电动汽车研发的关键技术之一。能量回馈效率最大化是制动能量回馈技术研究的重点,而制动能量回馈系统结构设计及控制策略是影响能量回馈效率的重要因素。基于此,首先给出了蓄电池、飞轮、超导、超级电容器和混合储能等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馈系统常用储能技术的优缺点及其最新应用。而且,分析了几种典型的制动能量回馈系统及控制方法。其次,重点分析了几种常见的制动能量回馈控制策略。最后,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馈系统,并分析了该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其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制动能量回馈 超级电容器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案例的汽车焊接夹具设计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徐芹亮 张俊华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88-190,共3页
阐述了基于三维CAD平台汽车焊接夹具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并构建了汽车焊接夹具案例库,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基于案例的汽车焊接夹具的设计,为汽车焊接夹具的智能化设计打下基础。
关键词 汽车焊接夹具 基于案例 案例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锻造温度对汽车用新型钛合金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甘伟 项俊锋 黄芳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0-73,共4页
采用不同始锻和终锻温度对Ti-3Al-5Mo-1Cr-0.5V汽车用新型钛合金样品进行锻造成型试验,以及力学和耐磨损性能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随着900~980℃始锻温度、780~880℃终锻温度,Ti-3Al-5Mo-1Cr-0.5V汽车用新型钛合金样品的抗拉强度先... 采用不同始锻和终锻温度对Ti-3Al-5Mo-1Cr-0.5V汽车用新型钛合金样品进行锻造成型试验,以及力学和耐磨损性能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随着900~980℃始锻温度、780~880℃终锻温度,Ti-3Al-5Mo-1Cr-0.5V汽车用新型钛合金样品的抗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断后伸长率和磨损体积先减小后增大,力学和耐磨损性能先提升再下降。与900℃始锻温度相比,960℃始锻温度下样品的抗拉强度增大63 MPa,磨损体积减小26.95%;与780℃终锻温度相比,840℃终锻温度下样品的抗拉强度增大66 MPa,磨损体积减小29.07%。Ti-3Al-5Mo-1Cr-0.5V汽车用新型钛合金的锻造工艺参数优选为960℃始锻温度、840℃终锻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钛合金 始锻温度 终锻温度 力学性能 耐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薄壁轴承寿命试验机的研制及特性分析
14
作者 李振 苗壮 +2 位作者 徐孝国 高健 李伟光 《振动.测试与诊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123,204,共9页
针对柔性薄壁轴承在谐波减速器中的损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振动检测的故障诊断及寿命试验方法,以研究柔性薄壁轴承的失效机理。首先,分析了柔性薄壁轴承在谐波减速器中的受载方式及其运动学特性,揭示了其在承载过程中内圈、外圈及滚动... 针对柔性薄壁轴承在谐波减速器中的损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振动检测的故障诊断及寿命试验方法,以研究柔性薄壁轴承的失效机理。首先,分析了柔性薄壁轴承在谐波减速器中的受载方式及其运动学特性,揭示了其在承载过程中内圈、外圈及滚动体的受力特点和损伤易发部位;其次,设计了用于检测柔性薄壁轴承故障的试验机,通过振动信号监测轴承的健康状态;然后,推导了柔性薄壁轴承中具有椭圆特性的内圈、外圈及滚动体的故障特征频率求解模型,确定了柔性薄壁轴承的故障特征频率表现为一区间范围内的变动值;最后,通过柔性薄壁轴承寿命试验确定了其疲劳特性,获得合适的概率修正系数。试验结果表明,柔性薄壁轴承的概率修正系数Ka在0.15~0.2范围内较为合适,并且与普通轴承具有固定的故障特征频率不同,柔性薄壁轴承的故障特征频率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有效支持了故障特征的早期检测和准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薄壁轴承 寿命试验机 故障特征频率 时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G二次开发的汽车焊装线BOM系统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彬 柴永生 李春植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8-60,共3页
针对汽车焊装线零部件的二维图和BOM的生成所面临的问题,利用UG/OPENAPI技术开发了一个汽车焊装线BOM系统,使用该系统可快捷准确地生成零部件二维图的明细表、标注零件序号、统计零件数目并且生成企业定制的Excel报表。实际使用表明,该... 针对汽车焊装线零部件的二维图和BOM的生成所面临的问题,利用UG/OPENAPI技术开发了一个汽车焊装线BOM系统,使用该系统可快捷准确地生成零部件二维图的明细表、标注零件序号、统计零件数目并且生成企业定制的Excel报表。实际使用表明,该系统可显著地提高汽车焊装线的设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M UG二次开发 汽车焊装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焊装夹具智能设计系统的研发 被引量:4
16
作者 禹化宝 张俊华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6-249,共4页
从汽车焊装夹具的结构出发,在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焊装夹具研究方面的不足,详细论述了汽车焊装夹具智能设计系统研究与开发的意义。应用成组技术(GT)编码并构建智能系统的基础类库,采用CBR和RBR推理模式相结合的方法,给出了... 从汽车焊装夹具的结构出发,在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焊装夹具研究方面的不足,详细论述了汽车焊装夹具智能设计系统研究与开发的意义。应用成组技术(GT)编码并构建智能系统的基础类库,采用CBR和RBR推理模式相结合的方法,给出了系统开发的设计流程图。利用相似度算法、变换矩阵算法,并通过NX8.0软件建模,开发VC++6.0辅助工具的动态链接库,实现了汽车焊装夹具智能设计系统。此系统可调用汽车焊装夹具元件库、模块库、案例库的三维组件,实现了标准件库的可移植性,满足了设计周期短、设计制造失误少、设计成本低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焊装夹具 智能设计 成组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G的汽车焊装夹具自动BOM系统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柴永生 王全斌 +1 位作者 周玉兰 朱斌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6年第11期88-90,共3页
通过分析汽车焊装夹具BOM所面临的问题,利用UG二次开发技术设计BOM属性界面,并建立UG与BOM报表数据的接口规范。针对企业BOM报表的特点,构建其模板管理数据库,从而根据企业的需要定制符合实际需要的BOM报表。企业应用表明该系统高效、... 通过分析汽车焊装夹具BOM所面临的问题,利用UG二次开发技术设计BOM属性界面,并建立UG与BOM报表数据的接口规范。针对企业BOM报表的特点,构建其模板管理数据库,从而根据企业的需要定制符合实际需要的BOM报表。企业应用表明该系统高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M 焊装夹具 UG二次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车身焊接夹具运动机构浅析 被引量:18
18
作者 熊晓萍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2005年第1期80-82,共3页
分析汽车车身焊接夹具三种典型运动机构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提出实用汽车焊接夹具参数库的建立及设计标 准化思路。
关键词 运动机构 汽车车身 焊接夹具 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SGA-Ⅲ算法与TOPSIS决策的5-DOF AMB多目标优化设计
19
作者 高齐 魏嘉豪 +2 位作者 邢恩辉 白文鑫 郭全兴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0-42,共13页
针对传统燃料电池空压机能耗高,轴承寿命低,承载力不足等问题,设计了基于能量回收型空压机的五自由度主动磁悬浮轴承(5-DOF AMB)系统。根据燃料电池用能量回收型空压机的设计要求确定5-DOF AMB的初始结构参数,基于NSGA-Ⅲ算法和TOPSIS决... 针对传统燃料电池空压机能耗高,轴承寿命低,承载力不足等问题,设计了基于能量回收型空压机的五自由度主动磁悬浮轴承(5-DOF AMB)系统。根据燃料电池用能量回收型空压机的设计要求确定5-DOF AMB的初始结构参数,基于NSGA-Ⅲ算法和TOPSIS决策,以5-DOF AMB的承载力和位移刚度最大以及体积和轴向长度最小为目标函数进行结构参数优化,使5-DOF AMB的各项性能相比优化前得到较大提升。另外,基于有限元软件完成了5-DOF AMB电磁特性分析及其所支承转子系统临界转速的计算与校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力轴承 空气压缩机 主动磁悬浮轴承 多目标优化 临界转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仪器的电机电参数测试 被引量:9
20
作者 姜风国 《机电工程》 CAS 2007年第4期20-22,共3页
常见的电参数测量仪存在功能单一、自动化程度不够高等缺点,难以适应大批量自动化测试工业的要求。提出了基于虚拟仪器的电机电参数测试系统,介绍了其硬件结构和软件设计方法,并分析了提高电机电参数测试精度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实际测... 常见的电参数测量仪存在功能单一、自动化程度不够高等缺点,难以适应大批量自动化测试工业的要求。提出了基于虚拟仪器的电机电参数测试系统,介绍了其硬件结构和软件设计方法,并分析了提高电机电参数测试精度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实际测试表明,整个系统具有测试精度高、速度快、开发周期短、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参数 虚拟仪器 LABVIE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