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英语多模态教学模式的架构设计 被引量:28
1
作者 史军华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00-101,共2页
文章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提出架构大学英语课的多模态教学模式。它以培养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和多模态交际能力为主要目标,英语教师通过明确指导、多模态示范和设计情境任务引导学生进行多元识读和多模态交际;学生发挥主体性和自主... 文章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提出架构大学英语课的多模态教学模式。它以培养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和多模态交际能力为主要目标,英语教师通过明确指导、多模态示范和设计情境任务引导学生进行多元识读和多模态交际;学生发挥主体性和自主性实现多元互动,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通过师生互评和自评进行多模态化综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多模态教学模式 架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习语中的动物喻体看汉英词语文化上的不对应 被引量:21
2
作者 殷莉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4期74-76,共3页
应用历史和对比的研究方法 ,论述了习语中的动物喻体在汉英两种文化中的差异 ,以揭示喻体与民族文化背景的关系及汉英比喻用语的非对等性。
关键词 动物喻体 文化内涵 不对称 习语 汉语 英语 文化差异 民族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喻的认知方式及其文化阐释 被引量:44
3
作者 肖名丽 《山东外语教学》 2000年第1期33-36,共4页
隐喻既是一种认知现象,又是一种复杂的语言文化现象。神话是原始思维时期人类人类被动使用隐喻的结果。主动使用隐喻是为了取得修辞效果或天生使科学概念具体化。隐喻作为人类进行思维,认知的一种方式体现了人类认知的共性特征,而作... 隐喻既是一种认知现象,又是一种复杂的语言文化现象。神话是原始思维时期人类人类被动使用隐喻的结果。主动使用隐喻是为了取得修辞效果或天生使科学概念具体化。隐喻作为人类进行思维,认知的一种方式体现了人类认知的共性特征,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又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民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主动隐喻 被动隐喻 认知方式 文化阐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词语及其文化功能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兰萍 《山东外语教学》 2002年第5期38-40,共3页
文化与语言有着密切关系,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语言词汇则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英汉语言中许多词汇都常带有特定的文化信息,此种文化信息在交际中发挥着功能作用,即可称为文化功能.英语汉语产生、... 文化与语言有着密切关系,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语言词汇则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英汉语言中许多词汇都常带有特定的文化信息,此种文化信息在交际中发挥着功能作用,即可称为文化功能.英语汉语产生、发展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各自独特的文化必然会反映在其词语中.本文从不同的几个侧面--成语典故、比喻用词、数字词、颜色词等就英汉词语的文化功能及其差异作了几点考察,旨在引起对英语词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语 文化功能 英语 汉语 成语典故 数字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用原则与日语语篇的话语理解 被引量:3
5
作者 毛峰林 《山东外语教学》 2003年第4期51-53,60,共4页
语言交际是一种动态性行为,语篇话语的真实含意常常超越静态性的字面意义而具有动态性语用含意特征,语用原则在把握话语的真实含意及提高学习者读解能力上起着重要作用,它是阅读理解教学不可忽视的内容.本文拟以指示语及合作原则理论为... 语言交际是一种动态性行为,语篇话语的真实含意常常超越静态性的字面意义而具有动态性语用含意特征,语用原则在把握话语的真实含意及提高学习者读解能力上起着重要作用,它是阅读理解教学不可忽视的内容.本文拟以指示语及合作原则理论为依据,结合日语语篇实例就话语理解做一分析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原则 日语语篇 话语理解 语境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