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压合成甲醇催化剂母料变色点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房德仁 李海洋 +2 位作者 李士芹 张慧敏 刘中民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10-614,共5页
研究了合成甲醇催化剂母料陈化期间pH值的变化情况,尤其是母料变色点前后pH值的变化,考察了反应pH值及反应温度对变色时间及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甲醇催化剂母料在陈化期间pH值一直在改变,在变色点附近出现了pH值的一个极小... 研究了合成甲醇催化剂母料陈化期间pH值的变化情况,尤其是母料变色点前后pH值的变化,考察了反应pH值及反应温度对变色时间及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甲醇催化剂母料在陈化期间pH值一直在改变,在变色点附近出现了pH值的一个极小值,与其相应的是在母料变色前后催化剂的活性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因此,在变色点前后母料的组成及结构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升高反应温度有利于母料结构的调变,升高反应pH值不利于母料结构的这种变化。通过本实验确定了催化剂母料在并流情况下最佳沉淀pH值范围为7 5~8 5,最佳沉淀温度大于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合成 甲醇 催化剂 母料 变色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纳米ZSM-5催化剂上正辛烷转化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培青 郭洪臣 +1 位作者 王祥生 郭新闻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29-934,共6页
以纳米晶粒HZSM5(20~50nm)沸石为活性组分,用碱性介质水热处理、负载混合稀土和ZnO(或GaO)组合改性方法对纳米HZSM-5分子筛进行改性,并用TEM,XRF,IR及XRD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以正辛烷的芳构化和异构化为模型反应,研究了... 以纳米晶粒HZSM5(20~50nm)沸石为活性组分,用碱性介质水热处理、负载混合稀土和ZnO(或GaO)组合改性方法对纳米HZSM-5分子筛进行改性,并用TEM,XRF,IR及XRD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以正辛烷的芳构化和异构化为模型反应,研究了改性纳米ZSM-5催化剂总酸和酸强度分布、L/B酸位比例对正辛烷异构化和芳构化反应性能的影响以及催化剂酸强度、L/B酸位比例与催化剂稳定性和积炭的关系.结果表明,碱性介质水热处理和混合稀土改性后,总酸量减少和酸强度降低导致纳米HZSM-5催化剂的芳构化活性减弱,异构化活性增强,稳定性明显提高.在碱性介质水热处理和负载混合稀土改性的基础上,再负载适量氧化锌(或氧化镓)改性的催化剂,总酸量增加,强酸中心数量减少,B酸略有减少,而L酸明显增加。L/B酸位比值增加.L酸中心和B酸中心的协同作用和较合适的L/B(1.4~1.7)比值使改性的纳米ZSM-5催化剂保持了较强的和稳定的芳构化和异构化活性,催化剂积炭失活速率降低.芳烃和异构烷烃产率分别达到约50%和30%,高辛烷值的烷基芳烃(C7-C9)和异构烷烃(C4~C6)的选择性分别达到84%和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HZSM-5沸石 正辛烷 改性 芳构化 异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ZnO/Al_2O_3催化剂上仲丁醇脱氢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房德仁 姜雪梅 +2 位作者 王知园 邱昭鹏 张慧敏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9-54,共6页
采用管式连续流动固定床反应器,对仲丁醇在Cu/ZnO/Al_2O_3催化剂上的脱氢反应本征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通过双曲线动力学模型和幂函数动力学模型两种模型计算了该反应的各项参数以及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将实验数据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动力... 采用管式连续流动固定床反应器,对仲丁醇在Cu/ZnO/Al_2O_3催化剂上的脱氢反应本征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通过双曲线动力学模型和幂函数动力学模型两种模型计算了该反应的各项参数以及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将实验数据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动力学模型进行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参数拟合,确定了反应机理并求出了表观活化能。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双曲线动力学模型时,仲丁醇在催化剂表面的脱氢反应为速率控制步骤,表观活化能为64.75 kJ/mol;采用幂函数动力学模型时表观活化能为81.89 kJ/mol。用相关指数R^2和F分布对两个速率方程进行了检验,两个速率方程的R^2均接近于1,F>10F_α,且用双曲线动力学模型时结果的相关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仲丁醇 脱氢 甲乙酮 动力学 铜/氧化锌/氧化铝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双戊烯气相催化脱氢制对伞花烃的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德臣 孙志强 郭清华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2-45,共4页
对工业双戊烯气相催化脱氢制备对伞花烃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理想结果。制备条件为:催化剂组成(PdO-S/C)为PdO5.52%,S0.25%,载气流量N20.020m3/h,反应温度280℃,进样量1ml/min,产品得... 对工业双戊烯气相催化脱氢制备对伞花烃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理想结果。制备条件为:催化剂组成(PdO-S/C)为PdO5.52%,S0.25%,载气流量N20.020m3/h,反应温度280℃,进样量1ml/min,产品得率966%,对伞花烃含量857%。主要副产物为莰烷、异莰烷及对艹孟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伞花烃 双戊烯 气相催化 脱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吸附处理染料废水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继森 徐秀峰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6-69,共4页
以甲基橙溶液为模拟染料废水,系统考察了活性炭的吸附性能,计算得到了几个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活性炭对甲基橙的吸附是一个自发的、吸热的物理过程,符合二级反应速率方程所描述的规律和Langmuir吸附等温式。40℃下活性炭对甲基橙的饱... 以甲基橙溶液为模拟染料废水,系统考察了活性炭的吸附性能,计算得到了几个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活性炭对甲基橙的吸附是一个自发的、吸热的物理过程,符合二级反应速率方程所描述的规律和Langmuir吸附等温式。40℃下活性炭对甲基橙的饱和吸附量为105.1mg·g^(-1)。N_2气氛中热处理是活性炭的有效再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甲基橙 吸附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氟烃分解反应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徐秀峰 潘燕飞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91-594,共4页
对有效消除氯氟烃的催化反应法(氯氟烃的加氢脱氯和催化分解)进行了评述。重点对近年来报道的用于氯氟烃加氢脱氯的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和用于氯氟烃催化分解的金属氧化物、SO42-促进型金属氧化物、沸石分子筛、负载型贵金属、磷酸盐等... 对有效消除氯氟烃的催化反应法(氯氟烃的加氢脱氯和催化分解)进行了评述。重点对近年来报道的用于氯氟烃加氢脱氯的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和用于氯氟烃催化分解的金属氧化物、SO42-促进型金属氧化物、沸石分子筛、负载型贵金属、磷酸盐等催化剂进行了总结和比较,认为磷酸盐A lPO4有望成为催化活性高、稳定性强的氯氟烃分解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氟烃 催化分解 催化剂 磷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烃分解反应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徐秀峰 潘燕飞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6-370,共5页
对有效消除全氟烃的催化分解法进行了评述,重点对近年来报道的用于全氟烃催化分解的过渡金属改性γ-Al2O3、磷酸盐、磷酸盐改性γ-Al2O3催化剂进行了总结和比较。磷酸盐催化剂的初活性较高,但比表面积较小,反应稳定性欠佳;过渡金属改性... 对有效消除全氟烃的催化分解法进行了评述,重点对近年来报道的用于全氟烃催化分解的过渡金属改性γ-Al2O3、磷酸盐、磷酸盐改性γ-Al2O3催化剂进行了总结和比较。磷酸盐催化剂的初活性较高,但比表面积较小,反应稳定性欠佳;过渡金属改性γ-Al2O3催化剂表面的铝酸盐保护层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γ-Al2O3转化为惰性物相,稳定性比纯γ-Al2O3催化剂有所提高,但经长时间反应,催化剂表面酸量不断减少,催化活性逐渐下降。相比较而言,磷酸盐改性γ-Al2O3有望成为高活性和高稳定性的全氟烃分解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烃 催化分解 磷酸盐催化剂 氧化铝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Ni催化剂用于乙二醇蒸汽重整制氢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赵星岭 吕衍安 +2 位作者 廖卫平 金明善 索掌怀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81-588,共8页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了Ni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了Ni负载量、焙烧温度、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乙二醇低温重整制氢反应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应用X射线衍射、氮物理吸附、H2程序升温还原等技术对负载型Ni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了Ni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了Ni负载量、焙烧温度、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乙二醇低温重整制氢反应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应用X射线衍射、氮物理吸附、H2程序升温还原等技术对负载型Ni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共沉淀法制备的Ni/Ce O2催化剂具有较小的Ni O颗粒与Ce O2载体颗粒粒径,催化活性较高。添加少量氧化钴到Ni/Ce O2催化剂中可使H2收率达72.6%,EG转化率达93.1%。在Ce O2中添加Al2O3能提高负载Ni催化剂的活性,乙二醇转化率达94.0%,H2收率达67.0%;但添加Si O2则使其活性明显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 蒸汽重整 负载镍催化剂 制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Co交换改性蒙脱土的制备及其对N_2O分解的催化活性 被引量:16
9
作者 徐秀峰 索掌怀 +2 位作者 魏玉萍 宫宝安 安立敦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7-250,共4页
用Al交联剂对天然蒙脱土改性 ,制得Al交联 (支撑 )蒙脱土。用Cu2 + 、Co2 + 离子交换蒙脱土层间阳离子 ,制备Cu、Co交换蒙脱土 ,经高温焙烧 ,得到实验用催化剂 ,考察它们对N2 O分解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 :用Al 土比为 10mmol g的Al交联... 用Al交联剂对天然蒙脱土改性 ,制得Al交联 (支撑 )蒙脱土。用Cu2 + 、Co2 + 离子交换蒙脱土层间阳离子 ,制备Cu、Co交换蒙脱土 ,经高温焙烧 ,得到实验用催化剂 ,考察它们对N2 O分解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 :用Al 土比为 10mmol g的Al交联蒙脱土作载体 ,通过优化制备条件制得的Cu交换蒙脱土 ,催化活性与CuY相近 ;而C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土 氧化亚氧 催化活性 催化分解 废气处理 铝交联剂 改性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O_2-Al_2O_3负载金催化剂用于水煤气变换反应的催化活性 被引量:13
10
作者 于强强 董园园 +3 位作者 廖卫平 金明善 何涛 索掌怀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3-229,共7页
采用浸渍法和沉积-沉淀法制备了CeO2-Al2O3复合氧化物,比较了复合氧化物负载纳米金催化剂对水煤气变换反应的催化活性。通过N2物理吸附、XRD、TEM、H2-TPR等表征手段对复合氧化物及其负载金催化剂的物相和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复合氧化物... 采用浸渍法和沉积-沉淀法制备了CeO2-Al2O3复合氧化物,比较了复合氧化物负载纳米金催化剂对水煤气变换反应的催化活性。通过N2物理吸附、XRD、TEM、H2-TPR等表征手段对复合氧化物及其负载金催化剂的物相和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复合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焙烧温度对其比表面积、孔结构及水煤气变换反应活性有明显的影响。与沉积-沉淀法相比,浸渍法制备的CeO2-Al2O3复合氧化物具有较大的CeO2晶粒尺寸,经500℃焙烧后再负载金,所得催化剂具有更高的活性,250℃时CO转化率可达7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 氧化铈 复合氧化物 金催化剂 水气变换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Fe_2O_3催化剂在CO低温氧化中的催化活性 被引量:13
11
作者 索掌怀 安立敦 +2 位作者 贺红军 尚坚 金明善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51-454,共4页
制备了过渡金属氧化物分散的金催化剂,考察了该催化剂在CO低温氧化中的催化活性及其制备条件,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选择、沉淀剂、催化剂的预处理温度及处理时间、金含量、Cl- 、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催化剂前体等因素对催化活性的影... 制备了过渡金属氧化物分散的金催化剂,考察了该催化剂在CO低温氧化中的催化活性及其制备条件,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选择、沉淀剂、催化剂的预处理温度及处理时间、金含量、Cl- 、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催化剂前体等因素对催化活性的影响。最佳结果显示: 以K2CO3 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的1 % Au/Fe2O3 催化剂,可使空气中含1% 的CO在257K的低温下完全转化成CO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催化剂 一氧化碳 氧化 催化活性 金属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铝复合氧化物负载金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分解N_2O 被引量:18
12
作者 徐晓玲 徐秀峰 +1 位作者 张国涛 牛宪军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5-600,共6页
分别用离子交换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了钴铝复合氧化物负载金催化剂,用于催化分解N2O。离子交换法制备的催化剂活性优于共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对于离子交换法制备的催化剂,考察了金负载量、HAuCl4溶液的预处理方式、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活性... 分别用离子交换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了钴铝复合氧化物负载金催化剂,用于催化分解N2O。离子交换法制备的催化剂活性优于共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对于离子交换法制备的催化剂,考察了金负载量、HAuCl4溶液的预处理方式、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用BET、XRD、H2-TPR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优化出了催化剂的最佳制备参数:金负载量1.1%、预调节HAuCl4溶液的pH值至9.0、300℃焙烧。在钴铝氧化物中加入适量的助剂Na,提高了Co3+的还原性和催化剂的低温活性,在此基础上制备的1.5%Na/1.1%Au/Co-Al催化剂的低温活性优于1.1%Au/Co-Al和1.5%Na/Co-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O催化分解 钴铝复合氧化物 负载型金催化剂 制备参数 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料方式对CuO/ZnO/Al_2O_3系催化剂前驱体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2
13
作者 房德仁 刘中民 +2 位作者 黎晓琼 张慧敏 许磊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34-739,共6页
用XRD、TG DTG、TPR技术研究了不同加料方式对CuO ZnO Al2O3系催化剂前驱体物相组成及其结晶情况的影响,用加压微反装置考察了催化剂合成甲醇反应活性。结果表明,加料方式对Cu2+形成的中间化合物的物相组成及结晶度影响显著,对Zn2+及Al3... 用XRD、TG DTG、TPR技术研究了不同加料方式对CuO ZnO Al2O3系催化剂前驱体物相组成及其结晶情况的影响,用加压微反装置考察了催化剂合成甲醇反应活性。结果表明,加料方式对Cu2+形成的中间化合物的物相组成及结晶度影响显著,对Zn2+及Al3+的沉淀物相的影响很小。不同加料方式对催化剂前驱体物相组成及催化剂性能的影响主要是形成的初始前驱体中Cu的物相及结晶度不同。正加法主要形成Cu2(OH)3NO3,并流法主要形成无定形Cu2CO3(OH)2,后者与Zn5(CO3)2(OH)6相互作用转化为(Cu,Zn)2CO3(OH)2和(Cu,Zn)5(CO3)2(OH)6,由它们分解形成的CuO ZnO固溶体是合成甲醇反应的活性相。并流法能最大程度的形成CuO ZnO固溶体,有利于CuO粒子的细化,其催化活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O/ZnO/A2O3催化剂 前驱体 合成甲醇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淀pH对CuO/ZnO/Al_2O_3系催化剂前体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7
14
作者 房德仁 刘中民 +3 位作者 黎晓琼 张慧敏 许磊 徐秀峰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22-626,共5页
用并流共沉淀方法制备了一系列CuO/ZnO/Al2O3催化剂前体及催化剂,用XRD,TG-DTG,TPR及微反活性评价等技术考察了沉淀pH对催化剂前体物相组成及焙烧后物相中CuO-ZnO间的作用情况。研究表明,沉淀pH主要对催化剂前体的物相组成有重要影响... 用并流共沉淀方法制备了一系列CuO/ZnO/Al2O3催化剂前体及催化剂,用XRD,TG-DTG,TPR及微反活性评价等技术考察了沉淀pH对催化剂前体物相组成及焙烧后物相中CuO-ZnO间的作用情况。研究表明,沉淀pH主要对催化剂前体的物相组成有重要影响,在不同的沉淀pH下,前体中的物相组成不同。在pH为7的情况下,前体中存在碱式硝酸铜Cu2(NO3)(OH)3、碱式碳酸铜Cu2CO3(OH)2、类碱式碳酸锌(Zn,Cu)5(CO3)2(OH)6及类孔雀石(Cu,Zn)2CO3(OH)2等多种物相;在pH为8-9时,前体中主要存在(Cu,Zn)2CO3(OH)2和(Zn,Cu)5(CO3)2(OH)6两种物相,且其结晶度较低,在此范围内催化剂的活性最好,TPR实验表明,此时催化剂中形成了较多的CuO-ZnO固溶体。实验结果表明,(Cu,Zn)2CO3(OH)2和(Zn,Cu)5(CO3)2(OH)6两种物相对提高催化剂的活性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O/ZnO/Al2O3系催化剂 前体 相变 PH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化时间对Cu/ZnO/Al_2O_3合成甲醇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15
作者 房德仁 刘中民 +1 位作者 徐秀峰 张慧敏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6-99,共4页
并流共沉淀法制备了CuO/ZnO/A l2O3催化剂前驱体及催化剂,用XRD、TG-DTG、TPR、N2吸附及加压微反活性评价技术,考察了母料老化时间对催化剂前驱体物相组成及焙烧后物料中CuO-ZnO间的作用和物化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催化剂母料物相随老化时... 并流共沉淀法制备了CuO/ZnO/A l2O3催化剂前驱体及催化剂,用XRD、TG-DTG、TPR、N2吸附及加压微反活性评价技术,考察了母料老化时间对催化剂前驱体物相组成及焙烧后物料中CuO-ZnO间的作用和物化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催化剂母料物相随老化时间的变化。研究表明,老化时间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催化剂比表面积及形成CuO-ZnO固溶体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O/ZnO/Al2O3催化剂 合成甲醇 前驱体 老化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淀温度对CuO/ZnO/Al_2O_3系催化剂前驱体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7
16
作者 房德仁 刘中民 +3 位作者 张慧敏 许磊 徐秀峰 索掌怀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8-32,共5页
用并流共沉淀方法制备了一系列CuO/ZnO/Al2O3催化剂前驱体及催化剂,用XRD、TG-DTG、TPR及微反活性评价等技术考察了沉淀温度对催化剂前驱体物相组成及焙烧后物相中CuO-ZnO间的作用情况,研究表明沉淀温度主要影响前驱体中各物相的转变速... 用并流共沉淀方法制备了一系列CuO/ZnO/Al2O3催化剂前驱体及催化剂,用XRD、TG-DTG、TPR及微反活性评价等技术考察了沉淀温度对催化剂前驱体物相组成及焙烧后物相中CuO-ZnO间的作用情况,研究表明沉淀温度主要影响前驱体中各物相的转变速率及Cu2+、Zn2+的同晶取代速率。前驱体中(Cu,Zn)2CO3(OH)2和(Zn,Cu)5(CO3)2(OH)6两种物相是生成高活性CuO-ZnO催化剂的主要物相,而(Zn,Cu)5(CO3)2(OH)6对提高催化剂的活性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O/ZnO/Al2O3系催化剂 前驱体 相变 温度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改性NiAl类水滑石衍生复合氧化物催化分解N_2O 被引量:14
17
作者 武海鹏 钱振英 +1 位作者 徐晓玲 徐秀峰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5-121,共7页
制备了Ni/Al=4.1(原子比)的NiAl类水滑石,焙烧获得NiAl复合氧化物,浸渍K2CO3溶液制备了K改性NiAl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其中K/Ni=0.05~0.2(原子比),用于N2O催化分解反应。通过元素分析、XRD、BET、H2-TPR、XPS等技术表征了催化剂的组成结构... 制备了Ni/Al=4.1(原子比)的NiAl类水滑石,焙烧获得NiAl复合氧化物,浸渍K2CO3溶液制备了K改性NiAl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其中K/Ni=0.05~0.2(原子比),用于N2O催化分解反应。通过元素分析、XRD、BET、H2-TPR、XPS等技术表征了催化剂的组成结构,考察了NiAl类水滑石的预处理方式、K负载量、焙烧温度等制备参数及反应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K2CO3溶液浸渍焙烧态NiAl类水滑石(NiAl复合氧化物)制备的催化剂活性高于K2CO3溶液浸渍新鲜类水滑石制备的催化剂,而K/Ni=0.1、400℃焙烧的催化剂活性较高;在NiAl复合氧化物中引入K离子,增大了催化剂表面Ni2+周围的电子云密度,从而减弱了催化剂表面Ni-O键强度,降低了表面NiO的还原温度,提高了催化剂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O催化分解 NiAl类水滑石 NiAl复合氧化物 K改性NiAl复合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金属助剂类型及前驱物对改性NiAl复合氧化物催化分解N_2O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武海鹏 李文静 +2 位作者 郭丽 潘燕飞 徐秀峰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50-555,共6页
制备了不同Ni/Al原子比的NiAl类水滑石样品,焙烧获得NiAl复合氧化物,用于N2O分解反应,研究了NiAl复合氧化物组成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在活性较高的NiAl复合氧化物表面浸渍碱金属碳酸盐溶液,制备改性NiAl复合氧化物,考察了碱金属类型(Na、K... 制备了不同Ni/Al原子比的NiAl类水滑石样品,焙烧获得NiAl复合氧化物,用于N2O分解反应,研究了NiAl复合氧化物组成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在活性较高的NiAl复合氧化物表面浸渍碱金属碳酸盐溶液,制备改性NiAl复合氧化物,考察了碱金属类型(Na、K、Cs)和钾前驱物(K2CO3、K2C2O4、CH3COOK、KNO3)对改性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用XRD、ICP-AES、FT-IR、BET、H2-TPR、XPS技术表征了催化剂的组成结构。结果表明,Ni/Al原子比为2.7的NiAl复合氧化物催化活性较高;Na、K、Cs碳酸盐改性NiAl复合氧化物均提高了催化剂活性,其中K的助剂效应最强。钾前驱物对K改性NiAl复合氧化物的催化活性有显著影响,其中碳酸钾、醋酸钾、草酸钾的加入明显提高了改性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而加入硝酸钾反而降低了催化剂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O催化分解 改性NiAl复合氧化物 NiAl复合氧化物组成 碱金属类型 K前驱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盐加入方式对CuO/ZnO/Al_2O_3系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房德仁 刘中民 +3 位作者 刘德臣 张慧敏 孟霜鹤 王立刚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041-1045,共5页
用XRD,TD-DTG,TPR,N2吸附及N2O滴定法考察了铝盐的加入方式对CuO/znO/A12O3系催化剂前体及催化剂物相组成的影响;用加压微反评价装置考察了其对合成甲醇反应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铝盐的加入方式对催化剂前体物相组成及催化剂的... 用XRD,TD-DTG,TPR,N2吸附及N2O滴定法考察了铝盐的加入方式对CuO/znO/A12O3系催化剂前体及催化剂物相组成的影响;用加压微反评价装置考察了其对合成甲醇反应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铝盐的加入方式对催化剂前体物相组成及催化剂的反应活性有明显影响。Cu-Zn和Zn-Al分别沉淀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低温活性;而Cu-Zn-Al三元共沉淀由于形成较多的类尖晶石相(Cu,Zn)Al2O4,降低了催化剂的低温反应活性,但提高了催化剂的热稳定性。保持催化剂中(Cu,Zn)Al2O4含量在适当水平对提高催化剂的整体性能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铜 氧化锌 三氧化二铝 催化剂 前体 铝盐 加入方式 甲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修饰炭黑负载Pt-Au催化剂对甲醇氧化的电催化性能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伟 廖卫平 +1 位作者 金明善 索掌怀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59-1465,共7页
以炭黑及自制的壳聚糖-炭黑(CHI-C)复合材料为载体,采用溶胶负载法制备了Ptm^Au/C及Ptm^Au/CHI-C催化剂(^代表Au、Pt为分步负载,m代表Pt/Au原子比),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以炭黑及自制的壳聚糖-炭黑(CHI-C)复合材料为载体,采用溶胶负载法制备了Ptm^Au/C及Ptm^Au/CHI-C催化剂(^代表Au、Pt为分步负载,m代表Pt/Au原子比),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利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分别测定了Pt-Au催化剂对甲醇电催化氧化反应的活性和稳定性,考查了Pt/Au原子比及CHI改性对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t1.0^Au/C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炭黑中加入少量CHI能提高Pt1.0^Au/C催化剂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黑 壳聚糖 甲醇氧化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