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组中国南、北方海带品种杂交后代生长和光合效率的杂种优势评价
1
作者 宋桂文 黄翔 +5 位作者 张娣 颜雨 金海平 徐园园 戴宏亮 刘福利 《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2-211,共10页
将南方海域的海带连杂1号、海嘉1号,北方海域的901、玉带1号、东方7号的雌、雄配子体在红光1600lx(16L∶8D)、10℃的灭菌海水中添加终质量浓度为4mg/L和0.4mg/L的N、P营养液,振荡培养,进行配子体克隆扩繁杂交和各品种自交。通过比较杂... 将南方海域的海带连杂1号、海嘉1号,北方海域的901、玉带1号、东方7号的雌、雄配子体在红光1600lx(16L∶8D)、10℃的灭菌海水中添加终质量浓度为4mg/L和0.4mg/L的N、P营养液,振荡培养,进行配子体克隆扩繁杂交和各品种自交。通过比较杂交子代的生长速率和抗高光能力,揭示不同亲本组合杂交的杂种优势特征,从光合生理的角度揭示海带高光耐受性杂种优势形成的机制,为耐高光品种培养奠定基础。结果显示,仅少数杂交组合子代表现出显著的超亲优势,大部分杂交子代在正常条件下生长速率呈现杂种中亲优势,表明杂交并不一定产生生长和抗逆性状的杂种优势。5~10cm海带幼苗的极限生长光照度为13600lx。正、反交明显影响杂交子代的生长速率和抗高光能力,子代的生长速率和抗高光能力与其雌性亲本自交组更为接近。试验结果为海带杂交培育耐高光品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 杂种优势 高光抗性 杂交 叶绿素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带晚熟杂交品种孢子囊形成的条件优化
2
作者 刘义 梁洲瑞 +4 位作者 张朋艳 袁艳敏 吴宇坤 刘福利 戴宏亮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1-70,共10页
为优化诱导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孢子囊形成的培养条件,本研究以晚熟的海带杂交品种为材料,比较了不同温度、光照强度、营养盐浓度、脱落酸浓度、孢子体横切、海带培养方式等培养条件对海带孢子囊形成的影响,确定了影响海带孢子囊... 为优化诱导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孢子囊形成的培养条件,本研究以晚熟的海带杂交品种为材料,比较了不同温度、光照强度、营养盐浓度、脱落酸浓度、孢子体横切、海带培养方式等培养条件对海带孢子囊形成的影响,确定了影响海带孢子囊形成的主要环境因素,筛选了室内促进海带孢子囊形成的最适培养条件。研究表明:在光照强度20~100μmol·m^(-2)·s^(-1)充气培养时,孢子体两面均能形成孢子囊,在光照强度60~100μmol·m^(-2)·s^(-1)时孢子囊成熟较快;室内培养的受光面与海上养殖的受光面是否一致对最终形成的孢子囊面积无显著影响,但背光一侧的孢子囊面积显著高于向光一侧(P<0.05)。横切能够促进孢子囊的形成,但最终的孢子囊面积无显著差异(P>0.05)。在孢子囊发育过程中需要充足的营养盐,其中N 5 mg/L+P 0.5 mg/L能较快地促进孢子囊发育,添加1×10^(-6)~1×10^(-5)mol/L的外源脱落酸也能促进孢子囊形成。温度是影响海带孢子囊成熟的最主要环境因素,培养温度为17℃时孢子囊形成最快。Fe^(3+)通过增加氮磷营养盐的吸收促进孢子囊的发育增殖,在培养液中添加外源Fe^(3+)能够明显延缓孢子囊的形成,但对最终形成的孢子囊面积无显著影响。综上所述,室内诱导海带孢子囊形成的最适培养条件为:温度17℃、光照周期8∶16(L∶D)、光照强度60~100μmol·m^(-2)·s^(-1)、营养盐浓度N 5 mg/L+P 0.5 mg/L、脱落酸浓度1×10^(-6)~1×10^(-5)mol/L、不额外添加Fe^(3+)。本研究结果可用于适时诱导晚熟杂交海带形成孢子囊和晚熟杂交海带的夏苗培育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 孢子囊 杂交品种 海带养殖 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带孢子囊发育过程中的形态结构与生理生化变化研究
3
作者 刘义 梁洲瑞 +5 位作者 张朋艳 袁艳敏 吴宇坤 段茂宏 刘福利 戴宏亮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12-222,共11页
本研究以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杂交品系“玉带1号”为研究对象,根据孢子囊形成过程中的外观形态,将孢子囊形成与发育过程分为5个阶段,系统观察了孢子囊形成过程中的外观形态和组织结构变化,研究了孢子囊发育不同阶段生理生化特征... 本研究以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杂交品系“玉带1号”为研究对象,根据孢子囊形成过程中的外观形态,将孢子囊形成与发育过程分为5个阶段,系统观察了孢子囊形成过程中的外观形态和组织结构变化,研究了孢子囊发育不同阶段生理生化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在孢子囊发育过程中,孢子体表面依次出现光滑、磨砂、突起、破皮和光滑等表观现象,伴随着表皮细胞的突起、隔丝的伸长、孢子母细胞的分化与发育,以及游孢子的形成和释放等组织变化过程;另外,在孢子囊发育过程中,海带孢子体对氮的积累持续增加,蛋白含量呈先显著增加到释放游孢子阶段又有所降低的趋势;过氧化氢(H2O_(2))和超氧阴离子含量的变化趋势相似,在孢子囊形成初期,其含量呈先上升到后期又有所下降;不同抗氧化酶在孢子囊形成过程中的活性变化存在差异,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MDA)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丙二醛(MDA)含量无显著变化;在孢子囊发育过程中,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活性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无显著变化。本研究有助于加深对海带杂交品种孢子囊形成过程及生理生化特征的理解,可为海带杂交品种孢子囊的人工诱导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 孢子囊 发育过程 形态结构 生理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