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炳灵寺石窟摩崖碑刻题记考释
被引量:8
- 1
-
-
作者
王万青
-
机构
炳灵寺文管所
-
出处
《敦煌学辑刊》
1989年第1期128-134,共7页
-
文摘
位于黄河上游滨北小积石山丛中的炳灵寺石窟,是一座佛教艺术宝库,距今一千六百来年。唐宋以来,一些政治人物和军事家,曾先后到过炳灵寺,他们中有唐高宗时刑部侍郎张楚金,玄宗时期的御史大夫崔琳。当时他们是奉命“入吐蕃报聘”“使于吐蕃”。宋徽宗时洮西守将何灌率领其部届亦蒞临炳灵寺。他们不仅在炳灵寺开窟造像、建浮图、修寺庙,而且还在炳灵寺石窟崖壁上树碑立传,摩崖刻文,留下了中西交往宝贵的资料。炳灵寺石窟现存自西秦至清代墨书题记34则,石刻题记17则,(墨书题记有西秦1,北魏1,隋1,唐5,明24,清2。石刻题记有北魏1,唐10,宋1,西夏文2,明3),
-
关键词
御史大夫
吐蕃
中西交往
北魏
唐高宗
政治人物
西夏文
宋徽宗
炳灵寺石窟
公元
-
分类号
K870.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炳灵寺石窟西秦和北魏造像
被引量:2
- 2
-
-
作者
王万青
-
机构
炳灵寺文管所
-
出处
《敦煌学辑刊》
1990年第1期105-109,共5页
-
文摘
西秦,是鲜卑族乞伏氏建立的政权。它所统治的地盘为秦、河二州,即今临夏、陇西、青海乐都一带地方。其在统治区内大事宣扬佛教,推崇佛理,把曾在麦积山修行的名僧昙无毗、玄高等人被尊崇为国师。又有外国禅师昙无毗,来入其国。领徒立众,训以禅道。以及秦州陇西人玄绍,禅学很高深,后入堂术山(今炳灵寺石窟)蝉蜕而逝。对于遭谗被摈往河北林阳堂山的玄高,河南王遣昙弘法师请其还邑,高“旷济为怀,忘忿赴命”,“渐还到国,王及臣民,近道候迎,内外敬奉,崇为国师。”“河南化毕、进游凉土、沮渠蒙逊、深相敬事。”炳灵寺石窟169窟是西奉时期所兴建的一个大型窟。
-
关键词
炳灵寺石窟
北魏佛教
菩萨
玄高
佛理
国师
禅学
壁画
禅道
青海
-
分类号
K870.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炳灵寺明代壁画艺术初探
- 3
-
-
作者
王世儒
-
机构
炳灵寺文管所
-
出处
《敦煌学辑刊》
1992年第Z1期85-87,共3页
-
文摘
佛教胜地炳灵寺,不仅以石雕艺术著称于世,且洞窟内绘有西秦至明代的大量精美的壁画.唐以前壁画有不少研究发表,对于明代壁画至今无人研究,这里作一简单介绍,缺点和错误之处,希望能得到专家、学者的指正. 炳灵寺石窟从十六国西秦开凿,迄今已1500多年,到了唐末由盛而衰,宋、元时期基本不开窟龛.明代密宗(俗称喇嘛教)盛兴起来,在很多洞窟内原有的壁画上重新妆彩,从现存窟龛中的大量明代壁画,从明代成化到崇祯时期的23处石刻墨书题记,以及在文革期间拆除的上、下寺院原有藏式建筑,又有汉式建筑相结合的庙宇经堂来看,明代藏传密教在炳灵寺一度兴盛.
-
关键词
炳灵寺石窟
明代壁画
壁画艺术
墨书题记
密宗
藏式建筑
由盛而衰
相结合
洞窟
观音
-
分类号
K870.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