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偏振成像探测系统的非一致性校正方法 被引量:6
1
作者 刘晓 张磊 +2 位作者 王峰 薛模根 郭泽成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209-211,共3页
为提高偏振成像探测的实时性,在分析偏振方向和响应度非一致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校正方法,选用三镜头偏振成像方式,对校正后的图像进行偏振信息解析,从而实现对偏振成像探测系统的校正。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图像的... 为提高偏振成像探测的实时性,在分析偏振方向和响应度非一致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校正方法,选用三镜头偏振成像方式,对校正后的图像进行偏振信息解析,从而实现对偏振成像探测系统的校正。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图像的可视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成像 斯托克斯参量 非一致性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机载传感器现场校准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6
2
作者 许自富 阮安路 +2 位作者 张颿 魏泽峰 刘昌锦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89-92,共4页
无人机是世界主要军事强国武器研发的重点装备之一,众多的机载传感器是无人机安全飞行、完成训练的重要保证。本文首先分析了机载传感器误差对无人机测控性能的影响,针对无人机机载传感器校准的迫切要求,设计了一种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 无人机是世界主要军事强国武器研发的重点装备之一,众多的机载传感器是无人机安全飞行、完成训练的重要保证。本文首先分析了机载传感器误差对无人机测控性能的影响,针对无人机机载传感器校准的迫切要求,设计了一种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场校准系统,给出了其硬件组成框图、软件工作流程图及现场校准的基本过程与方法。该系统可解决现场环境下机载传感器的自动校准问题,对保障无人机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机载传感器 现场校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互信息的自适应偏振差分成像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韩裕生 周浦城 +2 位作者 乔延利 薛模根 王峰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87-491,共5页
偏振信息解析是偏振成像探测涉及的一个重要课题。针对传统的偏振差分成像方法存在的不足,从信息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互信息的自适应偏振差分成像方法。首先,利用偏振信息解析得到的斯托克斯参量图像,计算得到偏振片透光轴... 偏振信息解析是偏振成像探测涉及的一个重要课题。针对传统的偏振差分成像方法存在的不足,从信息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互信息的自适应偏振差分成像方法。首先,利用偏振信息解析得到的斯托克斯参量图像,计算得到偏振片透光轴与所选参考坐标轴的成任意夹角的出射光强度图像;然后,以归一化互信息为评价指标,寻找具有最大不相关的两幅出射光强度图像;最后,根据找到的两幅图像的差分结果进行成像。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不仅具有更好的抑制背景、突出目标细节特征的能力,而且得到的图像质量更高,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偏振 偏振差分成像 互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ateflow/Simulink的末制导系统仿真 被引量:3
4
作者 崔松 韩裕生 朱守中 《兵工自动化》 2009年第5期53-54,60,共3页
针对末制导过程中复杂的逻辑监控问题,提出基于Stateflow技术的事件响应仿真模型。并结合末制导过程的制导方式,利用Simulink构建视线模块和制导规律模块。在仿真环境中,两者可以直接进行连结。所构建的模型可以很方便拖嵌到全系统仿真... 针对末制导过程中复杂的逻辑监控问题,提出基于Stateflow技术的事件响应仿真模型。并结合末制导过程的制导方式,利用Simulink构建视线模块和制导规律模块。在仿真环境中,两者可以直接进行连结。所构建的模型可以很方便拖嵌到全系统仿真模型之中。仿真实验结果验证该仿真模型具有正确性、实用性和兼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制导 系统仿真 事件监控 STATEFLOW SIMULIN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旋延迟器结构的偏振BRDF测量系统的设计
5
作者 吴云智 韩裕生 +1 位作者 王峰 魏庆农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8年第1期35-39,共5页
偏振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不仅可以表示物体散射光辐强度的空间分布情况,还包含了丰富的偏振信息。与标量BRDF相比,偏振BRDF可以更加精确地、全面地表示物体表面的光散射情况。设计了基于双旋延迟器结构的偏振BRDF测量系统,通过同步... 偏振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不仅可以表示物体散射光辐强度的空间分布情况,还包含了丰富的偏振信息。与标量BRDF相比,偏振BRDF可以更加精确地、全面地表示物体表面的光散射情况。设计了基于双旋延迟器结构的偏振BRDF测量系统,通过同步旋转波片调制入射光和散射光的偏振态,得到一系列变化的光强值,再由光强的Fourier分解系数计算获得样品的偏振BRDF值。系统内设计了一对正交反射镜,用以减小系统中器件后向散射光的影响。通过铝板偏振BRDF的测量,说明了该系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散射 偏振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米勒矩阵 双旋延迟器结构 傅里叶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拟ARINC429总线自动测试的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6
作者 杨雪梅 张颿 卢胜 《电子测量技术》 2008年第1期50-52,共3页
在TDC-1综合信号装置自动测试系统中,针对模拟ARINCA29航空总线进行脱机检测这一关键技术,设计了基于8位单片机的新型自动测试子系统。设计中严格遵循ARINCA29规范,采用429专有芯片HS3282和HS3182完成模拟信号收发工作,单片机完成部分... 在TDC-1综合信号装置自动测试系统中,针对模拟ARINCA29航空总线进行脱机检测这一关键技术,设计了基于8位单片机的新型自动测试子系统。设计中严格遵循ARINCA29规范,采用429专有芯片HS3282和HS3182完成模拟信号收发工作,单片机完成部分信号控制与处理,虚拟仪器完成软件开发。该系统为ARINC429输入信号的产生提供了简单实用的方法,在航电系统中具有典型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INC429 航空总线 串口 虚拟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负矩阵分解和IHS颜色模型的偏振图像融合方法 被引量:10
7
作者 周浦城 韩裕生 +2 位作者 薛模根 王峰 张磊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682-1687,共6页
针对传统偏振图像伪彩色融合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非负矩阵分解和IHS(Intensity Hue Saturation)颜色模型的图像融合方法.首先将偏振信息解析得到的各偏振参量图像作为原始数据集进行非负矩阵分解,得到三幅特征基图像,这些特... 针对传统偏振图像伪彩色融合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非负矩阵分解和IHS(Intensity Hue Saturation)颜色模型的图像融合方法.首先将偏振信息解析得到的各偏振参量图像作为原始数据集进行非负矩阵分解,得到三幅特征基图像,这些特征基图像包含了场景的大部分偏振信息;然后将三幅特征基图像经直方图匹配之后,分别映射到IHS颜色模型的三个颜色通道,最后变换到RGB颜色空间,得到融合后的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具有较好的色彩表达能力,而且有效地突出了目标的细节信息,提高了图像的可判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偏振 图像融合 非负矩阵分解 IHS颜色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入输入估计的交互式多模跟踪算法 被引量:12
8
作者 盛琥 杨景曙 +1 位作者 曾芳玲 张帆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810-2814,共5页
本文融合交互多模算法和修正输入估计算法,提出一种新的全面自适应跟踪算法.利用修正新息序列的方法对输入估计(IE:Input Estimation)算法进行了改进,提高了输入估计的性能.综合不同检测窗长度的修正输入估计(MIE:Modified IE)算法的特... 本文融合交互多模算法和修正输入估计算法,提出一种新的全面自适应跟踪算法.利用修正新息序列的方法对输入估计(IE:Input Estimation)算法进行了改进,提高了输入估计的性能.综合不同检测窗长度的修正输入估计(MIE:Modified IE)算法的特点,在交互式多模型中采用不同检测窗长度的MIE作为子滤波器,保持对机动的全面自适应跟踪.仿真实验证明,改进算法与CV-CA模型组成的交互多模算法相比,无论对机动的响应速度还是滤波精度都优于交互多模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式多模型 机动目标跟踪 输入估计 新息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颜色迁移和聚类分割的偏振图像融合方法 被引量:13
9
作者 周浦城 张洪坤 薛模根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9-153,共5页
为克服当前偏振图像融合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颜色迁移和聚类分割的偏振图像近自然彩色融合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偏振参量图像映射到HSI颜色空间,再得到初步的融合图像后将它变换到YIQ颜色空间,并采用颜色迁移技术对其进行颜色修... 为克服当前偏振图像融合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颜色迁移和聚类分割的偏振图像近自然彩色融合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偏振参量图像映射到HSI颜色空间,再得到初步的融合图像后将它变换到YIQ颜色空间,并采用颜色迁移技术对其进行颜色修正.通过将修正后的图像变换到HSI颜色空间,并利用对线偏振度图像进行模糊C-均值聚类分割的结果调整融合图像的色调和色饱和度.最后,将处理结果变换回RGB颜色空间,得到最终的图像融合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得到的融合图像不仅与人眼视觉感知习惯一致,而且显著增强了目标与背景的对比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偏振 图像融合 颜色迁移 聚类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硬件结构设计 被引量:12
10
作者 郑锴 童利标 +1 位作者 何世杰 杨武超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8-80,共3页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实时监测和突发事件处理的应用需求,设计了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节点采用超低功耗的MSP430F149单片机和具有多种工作模式的无线射频模块nRF905,采用了声音、磁性和加速度3种传感器,用于实现对环境数据的采集和目标信...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实时监测和突发事件处理的应用需求,设计了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节点采用超低功耗的MSP430F149单片机和具有多种工作模式的无线射频模块nRF905,采用了声音、磁性和加速度3种传感器,用于实现对环境数据的采集和目标信息的探测,同时通过蜂鸣器、麦克风以及音频信号的接收放大和解码电路实现节点间的测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节点 MSP430F149 NRF90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链时隙动态分配算法建模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昌锦 张颿 +3 位作者 童利标 许自富 魏泽峰 刘永峰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365-368,共4页
论文针对构建数据链系统中急需解决的时隙需求问题,运用排队论理论,提出了一种在实际应用环境下的数据链时隙动态分配算法。建立了抢占优先服务模式的排队模型,对此进行了分析、讨论,并对报文的延时性能进行了数值计算、仿真。结果表明... 论文针对构建数据链系统中急需解决的时隙需求问题,运用排队论理论,提出了一种在实际应用环境下的数据链时隙动态分配算法。建立了抢占优先服务模式的排队模型,对此进行了分析、讨论,并对报文的延时性能进行了数值计算、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同时解决应急时隙需求、长报文发送的连续时隙需求及特殊用户的优先通信和重点通信对时隙的需求,缩短了报文的平均延长时间,从而表明这种带有优先级业务的时隙动态分配是适合复杂环境下的实际时隙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链 动态分配 优先级 排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息序列修正的输入估计算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盛琥 李晓明 +1 位作者 齐建文 张帆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121-2124,共4页
针对传统输入估计算法跟踪机动目标时检测概率和估计精度不高的缺点,提出一种改进的输入估计跟踪算法。算法利用对检测窗内新息序列进行修正以及对卡尔曼滤波状态变量进行补偿的方法,消除了已有机动检测估计对后继机动输入估计的影响,... 针对传统输入估计算法跟踪机动目标时检测概率和估计精度不高的缺点,提出一种改进的输入估计跟踪算法。算法利用对检测窗内新息序列进行修正以及对卡尔曼滤波状态变量进行补偿的方法,消除了已有机动检测估计对后继机动输入估计的影响,提高了对机动的检测概率和估计精度。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相比原有算法和IMM3算法,不仅跟踪性能有显著提高,而且对加速度缓变的机动也有较好的跟踪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尔曼滤波 机动目标跟踪 输入估计 交互式多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网格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郑锴 童利标 +1 位作者 汪艳红 刘东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9-71,共3页
针对大规模高密度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实时监测和突发事件处理的应用背景,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网格的WSNs路由协议,即GBRP协议。重点对网格建立、网格节点休眠机制和网格间路由过程进行了优化设计。仿真分析了网格边长对于协议性能的... 针对大规模高密度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实时监测和突发事件处理的应用背景,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网格的WSNs路由协议,即GBRP协议。重点对网格建立、网格节点休眠机制和网格间路由过程进行了优化设计。仿真分析了网格边长对于协议性能的影响,并通过与LEACH协议的比较分析,表明了GBRP协议是一种高能效的路由协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路由协议 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气背景抑制的偏振去雾算法 被引量:24
14
作者 王勇 薛模根 黄勤超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71-272,275,共3页
提出一种基于大气背景抑制的偏振去雾算法,利用偏振成像探测系统获取任意多方向偏振图像,并对场景大气总光强及偏振度进行估计,利用景物偏振信息估算景物深度,同时对大气散射模型进行图像复原,以实现图像去雾。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 提出一种基于大气背景抑制的偏振去雾算法,利用偏振成像探测系统获取任意多方向偏振图像,并对场景大气总光强及偏振度进行估计,利用景物偏振信息估算景物深度,同时对大气散射模型进行图像复原,以实现图像去雾。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改善薄雾条件下的景物视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成像 背景抑制 去雾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逼近理想解排序的图像融合效果评价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浦城 王峰 +1 位作者 崔逊学 薛模根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81-684,共4页
将图像融合评价看作是一个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逼近理想解排序的图像融合效果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引入理想融合图像、负理想融合图像的概念,结合评价者的先验知识和选取的定量评价指标,以距离测度作为图像融合结果的优劣评判标... 将图像融合评价看作是一个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逼近理想解排序的图像融合效果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引入理想融合图像、负理想融合图像的概念,结合评价者的先验知识和选取的定量评价指标,以距离测度作为图像融合结果的优劣评判标准,实现了对各个融合图像效果的综合评价,兼顾了实际评价工作中的通用性和特殊性要求。实验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实时性和简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效果评价 逼近理想解排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知环境下多机器人协作追捕算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珺 潘启树 +1 位作者 周浦城 洪炳镕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67-574,共8页
研究了在未知环境下一种多机器人协作追捕多个移动目标方法,将追捕过程分为环境地图创建、构建追捕团队,及团队成员协作快速捕获目标三部分.设计抽象传感器模型用于追捕者探索障碍物.综合考虑与捕获目标相关的各种因素建立属性关系样本... 研究了在未知环境下一种多机器人协作追捕多个移动目标方法,将追捕过程分为环境地图创建、构建追捕团队,及团队成员协作快速捕获目标三部分.设计抽象传感器模型用于追捕者探索障碍物.综合考虑与捕获目标相关的各种因素建立属性关系样本数据集,提出了利用关联规则数据挖掘技术构建追捕团队的方法.通过对追捕目标位置预测,将追捕问题类比为多机器人协作路径规划问题,在环境地图基础上求解追捕团队到达目标位置的最优路径.仿真结果表明,多机器人能够高效地协作捕获移动目标,证明了所提方法在复杂动态环境下实现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机器人 追捕问题 目标搜索 数据挖掘 关联规则 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地背景下伪装目标偏振成像检测算法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晓 薛模根 +1 位作者 王峰 乔延利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290-2294,共5页
综合利用了偏振特征和偏振融合图像的分形特征,提出了一种林地背景下伪装目标偏振成像检测算法。首先通过模糊聚类的方法分割出偏振图像中目标的潜在区域,通过形态学方法去除微小干扰;然后在潜在区域提取分形特征,利用伪装目标与背... 综合利用了偏振特征和偏振融合图像的分形特征,提出了一种林地背景下伪装目标偏振成像检测算法。首先通过模糊聚类的方法分割出偏振图像中目标的潜在区域,通过形态学方法去除微小干扰;然后在潜在区域提取分形特征,利用伪装目标与背景分形维数的差异排除背景奇异区域的干扰;最后对记录的目标区域进行判决,得到真实目标的位置和形状特征,从而检测出伪装目标。实验结果表明,伪装目标区域的分形维数在2.0~2.3之间,而林地区域的分形维数较大,变化幅度小,且与目标的分形维数差值在0.2左右。利用伪装目标与林地背景分形维数的差异可以有效地进行伪装目标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成像 模糊聚类 分形维数 伪装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偏振图像融合方法 被引量:7
18
作者 申慧彦 周浦城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6-80,共5页
根据偏振参量图像之间存在的信息冗余性和互补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偏振图像融合方法。该方法首先对线偏振度图像和偏振角图像进行基于能量特征的融合,得到偏振特征图像;然后,利用五株采样提升小波变换实现偏振特征图像和合... 根据偏振参量图像之间存在的信息冗余性和互补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偏振图像融合方法。该方法首先对线偏振度图像和偏振角图像进行基于能量特征的融合,得到偏振特征图像;然后,利用五株采样提升小波变换实现偏振特征图像和合成强度图像的融合;最后,根据人眼对局部对比度敏感的特点,采用偏振度图像对融合结果进行对比度增强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融合后的图像不仅突出了场景的偏振信息,而且包含了丰富的强度信息,目标与背景的对比度也得到了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成像 图像融合 人眼视觉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地面传感器网络节点自动标定算法改进 被引量:2
19
作者 陆文骏 童利标 郑锴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7-79,83,共4页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标定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用于在已部署的未知区域的无线传感器网监视下的定位和定向算法。这个自动标定问题通过使用同样部署在战场的一些信号源来解决。假设每一阵列能够预测每个信号源的到达时间(TOA)和到达...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标定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用于在已部署的未知区域的无线传感器网监视下的定位和定向算法。这个自动标定问题通过使用同样部署在战场的一些信号源来解决。假设每一阵列能够预测每个信号源的到达时间(TOA)和到达方向(DOA),由这个信息计算出阵列的位置和方向。一共考虑4个问题,即信号源或发射时间是否已知。最后,研究了解决自动标定问题的必要条件,并提供一个最大似然方案和相应位置误差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传感器网络 定位和定向 节点自动标定 最大似然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网水雷阵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郑锴 陆文骏 童利标 《兵工自动化》 2008年第1期43-45,共3页
联网水雷阵由联网水雷和无线浮标节点组成。当目标进入联网水雷阵监控区域时,各水雷节点在分布的空间和时间上,获得目标的特征信息,并通过网内信息处理技术,实现对战场目标的定位、分类识别和跟踪。其关键技术包括:联网水雷阵自组网、... 联网水雷阵由联网水雷和无线浮标节点组成。当目标进入联网水雷阵监控区域时,各水雷节点在分布的空间和时间上,获得目标的特征信息,并通过网内信息处理技术,实现对战场目标的定位、分类识别和跟踪。其关键技术包括:联网水雷阵自组网、联网水雷阵网内信息处理、联网水雷阵智能控制和联网水雷阵的低功耗技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雷 传感器网络 信息处理 智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