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脏疾病中的表观遗传修饰:从功能解析到临床转化
1
作者 张萌萌 锁孝国 +3 位作者 葛庆琳 李超 汪佳男 孟晓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601-1607,共7页
随着基因组学、生物化学和遗传学方法的日益成熟,表观遗传机制对生命、遗传和进化的影响程度也愈发重要,这将使生物医学界向个性化精准医疗的方向迈进。肾脏疾病,特别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和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 随着基因组学、生物化学和遗传学方法的日益成熟,表观遗传机制对生命、遗传和进化的影响程度也愈发重要,这将使生物医学界向个性化精准医疗的方向迈进。肾脏疾病,特别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和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由于其临床症状不显著且早期诊断困难,治疗选择有限,因此亟需新的治疗策略,而表观遗传修饰在肾脏疾病中的机制研究和临床应用正处于快速发展之中,成为肾脏疾病治疗的新兴领域。通过从作用机制研究到临床转化的逐步推进,表观遗传修饰有望为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个性化治疗及精准医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疾病 表观遗传修饰 表观遗传治疗策略 诊断标志物 临床转化 未来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性疾病通过cGAS-STING通路调控衰老相关分泌表型 被引量:9
2
作者 王凌 尤鸿美 +5 位作者 潘雪银 孟宏武 张亚飞 毕意辉 黄成 李俊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50-454,共5页
老龄化是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人类疾病最主要的风险因素之一,而许多衰老性疾病都与细胞衰老相关。细胞在衰老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表型变化,这是由代谢、染色质组织和转录活性的改变所驱动的。衰老的一个明显特征... 老龄化是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人类疾病最主要的风险因素之一,而许多衰老性疾病都与细胞衰老相关。细胞在衰老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表型变化,这是由代谢、染色质组织和转录活性的改变所驱动的。衰老的一个明显特征是炎症介质的分泌,包括各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细胞外基质蛋白和生长因子,统称为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enescence-associated secretory phenotype,SASP)。衰老细胞通过分泌SASP,对许多生物学过程产生重要影响,包括伤口愈合、组织修复、肿瘤形成或体内重组等。此外,与SASP相关的炎症反应被认为是衰老相关疾病的基础,从而发现衰老效应反应的新靶点是至关重要的。最近的科学进展表明,先天免疫应答特别是涉及cGAS-STING途径的免疫应答,会在衰老细胞中触发SASP。该文综述了老龄化疾病衰老细胞中cGAS-STING信号通路对SASP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GAS-STING 衰老相关分泌表型 老龄化疾病 衰老细胞 心血管疾病 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通过调节BDNF/Akt/CREB及TREM1/2表达失衡抑制脂多糖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 被引量:7
3
作者 徐静娴 刘森 +3 位作者 高欣冉 高叶俊 夏清荣 葛金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402-1408,共7页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BV2细胞炎症反应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BV2细胞体外培养并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白藜芦醇(10^(-6)-10^(-10)mol·L^(-1))、氟西汀(10^(-7)mol·L^(-1))组、布洛芬(10^(-...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BV2细胞炎症反应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BV2细胞体外培养并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白藜芦醇(10^(-6)-10^(-10)mol·L^(-1))、氟西汀(10^(-7)mol·L^(-1))组、布洛芬(10^(-7)mol·L^(-1))组。MTT及LDH法观察LPS诱导BV2细胞炎症反应的时效和量效变化及白藜芦醇对BV2细胞LDH分泌的影响,qRT-PCR法测定炎症因子IL-1β、IL-6及TNF-α的mRNA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染色观察Iba-1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BDNF、CREB、p-CREB、Akt、p-Akt、Synaptotagmin I、TREM1及TREM2的蛋白表达。结果随着LPS刺激浓度及时间延长,LDH释放量增加,综合选择LPS(1 mg·L^(-1))刺激24 h用于后续实验。白藜芦醇(10^(-6)-10^(-10)mol·L^(-1))减少LPS诱导的BV2细胞培养上清中的LDH释放,并下调IL-1β、IL-6及TNF-α的mRNA表达,逆转BDNF/Akt/CREB及TREM1/2的蛋白表达失衡。此外,白藜芦醇(10^(-7)mol·L^(-1))还可抑制BV2细胞的过度激活。结论白藜芦醇能够抑制LPS诱导的BV2细胞损伤及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调节BDNF/Akt/CREB及TREM1/2表达失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小胶质细胞 脂多糖 神经炎症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髓样细胞触发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P9与肝脏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马翠 王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45-1048,共4页
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s)属于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家族,BMP9是BMPs的成员之一,又被称为生长分化因子(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GDF)-2。BMP9主要由肝脏星状细胞产生,参与... 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s)属于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家族,BMP9是BMPs的成员之一,又被称为生长分化因子(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GDF)-2。BMP9主要由肝脏星状细胞产生,参与调控多种生物学功能,包括铁离子平衡、软骨形成、血管生成、神经元分化、糖脂代谢等,此外,多项研究也表明BMP9对肝癌也有促进作用,但是有关BMP9和慢性肝病之间的联系,我们却仍旧知之甚少。该文主要阐述了BMP9和其信号转导过程,以及BMP9在肝再生、肝损伤和肝癌过程中的作用,旨在为进一步了解BMP9信号转导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及研究提供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 BMP9 肝星状细胞 慢性肝病 肝再生 肝损伤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噬探讨Atg5参与肝脏疾病调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浩冬 李良云 +3 位作者 桂馨墨 胡爽 胡颖 徐涛 《生理科学进展》 2021年第5期395-400,共6页
肝脏疾病作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性疾病,在国内外对其的防治与治疗仍是个严峻的问题。细胞自噬是细胞体内自我调节的重要方式,细胞生长、分化、存活和自我平衡都依赖于此,同时在对抗慢性肝炎病毒感染、酒精性肝病、脂肪肝等肝... 肝脏疾病作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性疾病,在国内外对其的防治与治疗仍是个严峻的问题。细胞自噬是细胞体内自我调节的重要方式,细胞生长、分化、存活和自我平衡都依赖于此,同时在对抗慢性肝炎病毒感染、酒精性肝病、脂肪肝等肝脏疾病时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细胞自噬受到自噬相关基因-5(autophagy related gene-5,Atg5)的调控,通过Atg5调控细胞自噬来对抗肝脏疾病也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例如在肝细胞中,上调Atg5的表达量可促进细胞自噬,从而减少内质网应激(ER)介导的损伤,这是治疗脂肪性肝炎的一个新策略。本文就Atg5通过调控自噬参与常见肝脏疾病的内在机制做一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Atg5 肝脏疾病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纳米颗粒共载miR-145/CPT肝癌靶向共递送及磁共振成像的初步研究
6
作者 容静 刘彤彤 +2 位作者 尹秀娟 张磊 王啸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01-1508,共8页
目的制备肝癌靶向脂质纳米颗粒(LA-CMGL)共载miR-145/喜树碱(CPT),评估其靶向性、联合抗肿瘤作用及磁共振成像效果。方法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评估HepG2细胞和HepaRG细胞对乳糖酸修饰和未修饰脂质纳米颗粒的靶向摄取情况;... 目的制备肝癌靶向脂质纳米颗粒(LA-CMGL)共载miR-145/喜树碱(CPT),评估其靶向性、联合抗肿瘤作用及磁共振成像效果。方法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评估HepG2细胞和HepaRG细胞对乳糖酸修饰和未修饰脂质纳米颗粒的靶向摄取情况;实时荧光定量(qPCR)评估肿瘤细胞和肿瘤组织内miR-145含量;采用CCK-8法检测CPT、LA-CPT-LNPs、LA-CMGL对HepG2细胞的细胞毒性;采用qPCR评估CPT、LA-CPT-LNPs、LA-CMGL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磁共振成像(MRI)测定LA-CMGL的弛豫率,评估其肝癌细胞靶向成像效果。结果HepG2细胞对LA-CMGL的摄取率明显大于CMGL;LA-CMGL组肝癌细胞和小鼠肝癌组织内miR-145的相对含量显著高于游离miR-145和CMGL组(P<0.001);LA-CMGL组对HepG2细胞的凋亡率高于CMGL组和CPT组(P<0.01);在相同钆离子(Gd 3+)浓度下,LA-CMGL的弛豫率显著高于Gd-DOTA,且LA-CMGL在HepG2细胞内的MRI信号相比CMGL及Gd-DOTA显著增高。结论LA-CMGL有良好的肝癌靶向递送、联合抗肿瘤和磁共振肝癌靶向成像效果,为药物/基因联合治疗肝癌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脂质纳米颗粒 原发性肝癌 分子靶向治疗 乳糖酸 MIR-145 喜树碱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藻氨酸诱导大鼠癫痫发作及神经精神行为异常的性别差异
7
作者 马梦蝶 樊敏 +3 位作者 徐松林 郑强 何帅 葛金芳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89-900,共12页
目的观察红藻氨酸(kainic acid,KA)诱导的癫痫大鼠模型神经精神行为表现,在此基础上比较不同性别大鼠在癫痫急性发作和缓解期感觉、运动及学习记忆行为学实验中表现的性别差异,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4周龄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观察红藻氨酸(kainic acid,KA)诱导的癫痫大鼠模型神经精神行为表现,在此基础上比较不同性别大鼠在癫痫急性发作和缓解期感觉、运动及学习记忆行为学实验中表现的性别差异,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4周龄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22只,雌雄各半。腹腔注射KA诱导癫痫模型,观察各组大鼠癫痫发作潜伏期及2 h内发作次数,采用Racine等级标准评定癫痫急性发作等级,并记录皮层脑电图;采用旷场实验、平衡木行走、高架十字迷宫、Y迷宫及新物体识别等行为学实验观察大鼠感觉、运动及学习记忆能力;ELISA法检测海马组织中γ-氨基丁酸(gama aminobutyric acid,GABA)水平,尼氏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损伤情况,Western Blot检测海马区Synapsin-1和Synaptotagmin 1蛋白表达。结果雄性及雌性SD大鼠在接受KA腹腔注射后均表现出典型的癫痫发作行为,但与雄鼠相比,雌鼠癫痫急性发作的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4)、2 h内发作总次数显著减少(P=0.019),且癫痫发作达到Ⅳ~Ⅴ级的时间早于雄性大鼠(P<0.01)。癫痫缓解期的行为学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在旷场实验中的总运动距离及中央区域运动距离增多,雌性模型大鼠的理毛次数显著减少(P<0.01)且与雄性模型大鼠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平衡木行走实验中完成任务所需时间及评分增加;在高架十字迷宫中雄性模型大鼠在封闭臂的探索次数增加;在Y-迷宫及新物体识别实验中的新异臂/物体优先指数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且海马GABA浓度及Synapsin-1和Synaptotagmin 1的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但无性别差异。结论KA腹腔注射可成功诱导大鼠癫痫模型,且不同性别大鼠在癫痫急性发作特点和缓解期感觉、运动行为学实验中的表现有所差异,但不同性别癫痫模型大鼠海马GABA浓度及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表达无显著性差异。因而,导致KA诱导癫痫大鼠行为反应性别差异的机制有待深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雌雄性别 学习记忆 红藻氨酸 Γ-氨基丁酸 脑电图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s在肝纤维化进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尤鸿美 王凌 +6 位作者 卜芳田 孟宏武 潘雪银 张亚飞 王傲 黄成 李俊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1-175,共5页
肝纤维化是世界范围内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主要疾病之一,它是各种慢性刺激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滥用、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以及胆汁淤积性肝病等疾病长期作用于肝脏引起的共同病理现象,进一步会发展为肝硬化、肝衰竭,门脉... 肝纤维化是世界范围内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主要疾病之一,它是各种慢性刺激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滥用、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以及胆汁淤积性肝病等疾病长期作用于肝脏引起的共同病理现象,进一步会发展为肝硬化、肝衰竭,门脉高压甚至引起死亡,而导致肝脏结构紊乱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过度累积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microRNAs是一类22-25nt的内源性非编码小RNA,大量研究表明,microRNAs的异常表达与肝纤维化的疾病进展密切相关,该文就近些年新发现的microRNAs对肝纤维化疾病中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的活化、增殖、凋亡以及老化的调控作用及机制进行总结并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MICRORNAS HSCS 活化 增殖 凋亡 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铁超载诱导的小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丁慧 王京燕 +3 位作者 黄艳 钟薇薇 鲁显福 李元海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633-1639,共7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柠檬酸铁铵(FAC)诱导的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HT22)铁超载毒性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选取状态良好的HT22细胞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trl组)、FAC处理组(FAC组)、Dex处理组(Dex组)、铁死亡抑制剂Fer-1处理组(F...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柠檬酸铁铵(FAC)诱导的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HT22)铁超载毒性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选取状态良好的HT22细胞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trl组)、FAC处理组(FAC组)、Dex处理组(Dex组)、铁死亡抑制剂Fer-1处理组(Fer-1组)。采用FAC诱导细胞制备铁超载模型。随后采用CCK-8法检测HT22细胞的增殖存活率;Western blot检测铁死亡标志性蛋白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长链酯酰辅酶A合成酶4(ACSL4)、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转铁蛋白受体1(TFR1)及膜铁输出蛋白(Fpn)的蛋白表达;qPCR检测HT22细胞内PTGS2和ACSL4的基因表达水平;DHE荧光探针检测HT22细胞内的活性氧簇(ROS)水平;MDA检测试剂盒检测HT22细胞内脂质氧化水平;Mito-FerroOrange—亚铁离子探针检测HT22细胞内Fe^(2+)水平;电镜检测细胞内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Dex组和Fer-1组预处理2 h后细胞死亡率明显下降,铁死亡标志物PTGS2和ACSL4蛋白表达和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细胞超微结构损坏程度明显改善,ROS、脂质氧化以及Fe^(2+)的水平明显低于FAC组(P<0.05)。结论Dex预处理可以减轻FAC诱导的HT22细胞铁超载毒性损伤,与其可能抑制铁死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右美托咪定 铁超载 海马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庶虫]虫丸调控ASIC1a/VEGF通路缓解肝纤维化 被引量:7
10
作者 曹锐 朱月琴 +6 位作者 林慧敏 李洋洋 闻祥瑞 莫文汐 程欣然 吴丽 黄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28-934,共7页
目的探究中药复方大黄[庶虫]虫丸(DHZCP)对四氯化碳(CCl_(4))诱导的大鼠化学性肝纤维化模型的防治作用及酸敏感离子通道1a(acid-sensitive ion channels 1a,ASIC1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相关机... 目的探究中药复方大黄[庶虫]虫丸(DHZCP)对四氯化碳(CCl_(4))诱导的大鼠化学性肝纤维化模型的防治作用及酸敏感离子通道1a(acid-sensitive ion channels 1a,ASIC1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相关机制。方法采用大鼠腹腔注射CCl_(4)植物油混合溶液建立肝纤维化模型。随机均分成六组: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DHZCP低剂量组、DHZCP中剂量组、DHZCP高剂量组和秋水仙碱(Col)阳性对照组。HE染色、血清学指标评测各组肝脏病理损伤,Masson染色法观察各组胶原纤维的生成,免疫组化、Western blot、q-PCR法检测各组肝组织中ASIC1a、CaMKKβ、VEGF、α-SMA、Collagen-Ⅰ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明显升高,肝组织结构损坏严重,ASIC1a、CaMKKβ、VEGF、α-SMA、Collagen-I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升。与模型组相比DHZCP各治疗组可明显缓解CCl4所致的大鼠肝纤维化病理变化,明显降低血清ALT、AST水平,剂量依赖性下调ASIC1a、CaMKKβ、VEGF、α-SMA、Collagen-Ⅰ等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结论DHZCP可改善大鼠肝纤维化病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肝组织中ASIC1a/VEGF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庶虫]虫丸 肝纤维化 酸敏感离子通道 四氯化碳 Α-SMA 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膜蛋白173对TGF-β1活化的肝星状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潘林鑫 李玉 +1 位作者 徐涛 钱成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435-1443,共9页
目的观察跨膜蛋白173(TMEM173)的表达变化对TGF-β1诱导活化的人肝星状细胞(LX-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TGF-β1诱导建立LX-2细胞活化模型,分别利用MTT、EdU和FCM技术检测TMEM173的表达变化对活化LX-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 目的观察跨膜蛋白173(TMEM173)的表达变化对TGF-β1诱导活化的人肝星状细胞(LX-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TGF-β1诱导建立LX-2细胞活化模型,分别利用MTT、EdU和FCM技术检测TMEM173的表达变化对活化LX-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进一步利用WB技术检测其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相关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TGF-β1成功诱导LX-2细胞活化,且与对照组相比,GFP-TMEM173组细胞的增殖率明显升高、且凋亡率明显降低,而TMEM173-siRNA组细胞的结果则相反;另外,与对照组相比,GFP-TMEM173组细胞中PCNA和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且Bax、cleaved-caspase-3和cleaved-PARP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而TMEM173-siRNA组细胞的结果则相反。结论TMEM173对活化LX-2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具有调控功能,即其过表达能够促进LX-2细胞增殖和抑制细胞凋亡,反之则抑制LX-2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表明TMEM173可能在肝星状细胞增殖与活化过程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是肝纤维化基因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膜蛋白173 转化生长因子Β1 活化 肝星状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ARCL1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遗传易感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心严 程煦 +4 位作者 陈婷婷 王华 张敏 朱华庆 程筱雯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72-875,884,共5页
目的探讨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类似蛋白1(SPARCL1)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7695558、rs1049539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遗传易感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9例AS患者作为病例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208例健康体检者作... 目的探讨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类似蛋白1(SPARCL1)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7695558、rs1049539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遗传易感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9例AS患者作为病例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20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SPARCL1表达水平,使用线性和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SPARCL1水平和血管危险因素、生活方式、人口统计学变量之间的相关性。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实验评估发生粥样硬化病变的动脉组织和相对正常动脉组织中的SPARCL1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定位,随后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法对51例AS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DNA的SPARCL1基因的两个SNP位点rs7695558(A/G)、rs1049539(T/C)进行基因分型,使用Pearsonχ2检验分别分析rs7695558、rs1049539多态性与AS患者易感性之间的关系。结果AS患者的SPARCL1血清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Z=-2.916,P=0.004)。SPARCL1水平与患者年龄(P=0.027)、舒张压(P=0.008)有关,而与患者的性别及部分心血管危险因素无明显相关(P>0.05)。冠状动脉组织中粥样硬化病变部位的SPARCL1表达水平增高。rs7695558和rs1049539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的基因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7695558的隐性遗传模型中,含A和不含A的基因分布有差异,不含A等位基因(GG)的患者比含A等位基因(AA+AG)的患者的AS发病风险低,OR值为0.417,95%CI:0.184~0.945,在10%的置信水平上显著(P=0.034)。结论首次在中国安徽人群中鉴定了位于人类SPARCL1基因内含子内的与AS风险相关的新易感位点rs7695558,同时提示SPARCL1可能作为血管保护因子发挥抗AS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SPARCL1 基因多态性 遗传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在肝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子明 王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1-164,共4页
外泌体是膜衍生的纳米级的囊泡,携带着大量的蛋白质、核酸、脂质和代谢产物等,能够被大多数细胞释放和摄取。在各种类型肝脏损伤的状态下,外泌体在持续分泌的同时,其内容物可能发生定性和定量的变化,再将生物信息传递给邻近或者远距离... 外泌体是膜衍生的纳米级的囊泡,携带着大量的蛋白质、核酸、脂质和代谢产物等,能够被大多数细胞释放和摄取。在各种类型肝脏损伤的状态下,外泌体在持续分泌的同时,其内容物可能发生定性和定量的变化,再将生物信息传递给邻近或者远距离受体细胞后,可引发受体细胞相关通路的改变,从而加速或者延缓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并对机体其它远处器官产生影响,在细胞通讯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该篇综述报道了外泌体的生物学特征,强调了其在肝脏损伤中扮演的不同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细胞外囊泡 肝损伤 细胞通讯 非酒精性肝病 酒精性肝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药物在肝纤维化上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重庆 查正宝 王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65-969,共5页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损伤的一种内在反应,而肝脏中的肝星状细胞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传统的治疗肝纤维化的药物存在溶解度低、无肝脏靶向性等缺点,目前,随着纳米技术和纳米医学的不断发展,纳米药物以其安全、稳定、缓...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损伤的一种内在反应,而肝脏中的肝星状细胞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传统的治疗肝纤维化的药物存在溶解度低、无肝脏靶向性等缺点,目前,随着纳米技术和纳米医学的不断发展,纳米药物以其安全、稳定、缓释、靶向等特性被逐渐运用到针对肝纤维化的开发研究中。近年来,纳米药物在肝纤维化作用机制上的主要关注点是肝星状细胞,以肝星状细胞为靶点,对具有载药特性的无机纳米粒子和有机纳米粒子进行修饰,从而实现对肝纤维化的治疗可能是未来抗肝纤维化研究的主流方向。该文从作用于肝星状细胞的新型纳米药物出发,对近几年在治疗肝纤维化上研究设计的一些纳米药物的分类和应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纳米药物 肝星状细胞 靶向 细胞外基质 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精性肝病的表观遗传学调控 被引量:3
15
作者 汪涵 王子明 +2 位作者 杨丛丛 王华 李洋 《生理科学进展》 2021年第6期451-456,共6页
酒精性肝病(alcohol liver disease,ALD)是由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一系列不同程度的肝脏疾病,其症状通常由早期的酒精性脂肪肝进展为酒精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纤维化,严重时会导致肝功能衰竭。ALD是我国最常见的肝脏疾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健... 酒精性肝病(alcohol liver disease,ALD)是由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一系列不同程度的肝脏疾病,其症状通常由早期的酒精性脂肪肝进展为酒精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纤维化,严重时会导致肝功能衰竭。ALD是我国最常见的肝脏疾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目前临床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ALD的发生涉及到长期的、多种细胞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因此目前对于其具体的分子机制尚不十分清楚。近些年随着表观遗传学研究的进展,人们渐渐了解到表观遗传调控这一沟通外界环境和基因转录调控的重要桥梁在ALD进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本文系统性总结了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microRNA和mRNA m^(6)A修饰等表观遗传调控在酒精性肝病中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其作为临床治疗靶点的可能性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病 DNA甲基化 组蛋白修饰 MIRNAS m^(6)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化PDC-E2内硫辛酰区及其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抗线粒体抗体检测中的价值
16
作者 陈蕾 李海燕 +1 位作者 张亚琴 帅宗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785-1788,共4页
目的探讨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E2亚基(PDC-E2)内硫辛酰区域(ILD)环化后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抗线粒体抗体(AMA)检测中的抗原性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质粒pTWIN1提供的内含肽自我剪切技术,构建、表达和纯化环状ILD(cILD),采用W... 目的探讨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E2亚基(PDC-E2)内硫辛酰区域(ILD)环化后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抗线粒体抗体(AMA)检测中的抗原性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质粒pTWIN1提供的内含肽自我剪切技术,构建、表达和纯化环状ILD(cILD),采用Western blot法鉴定线状ILD和cILD的抗原性;选择PBC患者31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34例及健康对照36例,分别以PDC-E2、线状ILD及cILD为包被抗原,ELISA法比较检测受试者血清中AMA的阳性率。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重组获得的线状ILD和cILD蛋白均具有与AMA结合的免疫原性;分别用PDC-E2、线状ILD及cILD为包被抗原,ELISA法检测AMA阳性率分别为93.04%(294/316)、91.46%(289/316)和85.76%(271/316),其中,cILD为包被抗原检测AMA阳性率低于PDC-E2检测阳性率(85.76%vs 93.04%,P=0.003)和线状ILD检测阳性率(85.76%vs 91.46%,P=0.024);PDC-E2和线状ILD检测AMA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04%vs 91.46%,P=0.744)。PDC-E2和线状ILD检测AMA均呈阴性的21例PBC患者中,cILD检测出38.10%(8/21)的AMA阳性率。结论cILD对AMA的抗原性虽有所下降,但在传统检测AMA呈阴性的PBC患者临床诊断中,可能潜在新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丙酮酸脱氢酶E2亚单位 抗线粒体抗体 蛋白环化 诊断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盘状结构域受体1(DDR1):实体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17
作者 舒航 金腾川 王华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共8页
盘状结构域受体家族(discoidin domain receptors,DDRs)成员DDR1广泛表达于人体正常组织,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基于DDR1本身的结构和生物学特点,围绕DDR1在肿瘤研究的进展展开综述,阐述DDR1对肿瘤细胞的增殖生存、迁移侵袭、上皮... 盘状结构域受体家族(discoidin domain receptors,DDRs)成员DDR1广泛表达于人体正常组织,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基于DDR1本身的结构和生物学特点,围绕DDR1在肿瘤研究的进展展开综述,阐述DDR1对肿瘤细胞的增殖生存、迁移侵袭、上皮间质转化和细胞代谢的影响,以及DDR1对肿瘤微环境的重要作用,同时分析以DDR1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以期为DDR1作为实体肿瘤治疗的新靶点提供理论依据和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状结构域受体1 肿瘤 信号通路 肿瘤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柏子养心丸挥发性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冯蕊 汪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5期172-174,197,共4页
[目的]通过GC-MS技术,研究柏子养心丸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用正己烷、乙酸乙酯和无水乙醇3种不同溶剂,分别对柏子养心丸的挥发性成分进行超声提取,采用HP-5 MS(30 m×250μm×0.25μm)色谱柱进行分离,分析3种方法提取的挥发... [目的]通过GC-MS技术,研究柏子养心丸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用正己烷、乙酸乙酯和无水乙醇3种不同溶剂,分别对柏子养心丸的挥发性成分进行超声提取,采用HP-5 MS(30 m×250μm×0.25μm)色谱柱进行分离,分析3种方法提取的挥发性成分,综合解析柏子养心丸的挥发性化学物质基础。[结果]从柏子养心丸中共鉴定出23种挥发性成分,正己烷、乙酸乙酯和无水乙醇超声提取法鉴定的成分数量分别为19、20、21种,共有化合物有18个;3种方法提取的挥发性成分数量、种类差异和物质分子量分布较小,物质的相对含量具有一定的差异;酯类物质是柏子养心丸中挥发性成分的最主要一类物质,藁本内酯可能是柏子养心丸中含量最高的挥发性物质。[结论]该研究初步探明了柏子养心丸中的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相对含量,为柏子养心丸的复方配伍-物质基础-药理作用提供物质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子养心丸 挥发性成分 物质鉴定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不同代谢紊乱相关脂肪性肝炎小鼠模型的转录组比较分析
19
作者 刘天雯 郭子宜 +4 位作者 毕寒琦 周冰 陆炎 毛斐 王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8期1445-1453,共9页
目的比较分析3种代谢紊乱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小鼠模型与不同阶段MASH人类患者的转录谱异同,探究更适合模拟人类疾病进展的小鼠模型。方法40只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的普通饮食(NCD)组以及构造MASH模型的高脂高胆固醇饮食(... 目的比较分析3种代谢紊乱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小鼠模型与不同阶段MASH人类患者的转录谱异同,探究更适合模拟人类疾病进展的小鼠模型。方法40只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的普通饮食(NCD)组以及构造MASH模型的高脂高胆固醇饮食(HFHCD)、胆碱缺乏高脂饮食(CDHFD)、蛋氨酸-胆碱缺乏饮食(MCD)组,每组10只。造模结束后,每组取3只小鼠进行肝脏mRNA-seq转录组测序,同时检索MASH患者的肝脏mRNA公共数据集,通过KEGG集富集分析比较不同小鼠模型和MASH患者的转录图谱,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究各种模型与人类MASH之间差异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结果3种MASH小鼠模型中,检测到7个共同的上调基因(Col1a1、Smoc2、Col6a1、Gpx3、Col16a1、Spp1和Crtap)。KEGG分析中,3种MASH小鼠模型富集到28条重叠通路,涉及脂肪变性、肝细胞损伤和纤维化等方面,其中HFHCD和MCD两种模型的重叠程度更高。比较不同小鼠模型和MASH不同阶段患者之间的差异基因表达和代谢通路,显示3种MASH小鼠模型的变化与人类MASH的纤维化进展阶段更为相似。其中,CDHFD模型的转录组特征与人类MASH更为接近。结论3种MASH小鼠模型转录谱之间存在一定异同,MASH小鼠模型与人类患者MASH进展期更相似,CDHFD模型的转录组特征与人类MASH更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紊乱相关脂肪性肝炎 小鼠模型 转录组 比较分析 差异基因 代谢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