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炉霍县牦牛源蜱传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和无形体分子检测及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刘鑫 向阳 +5 位作者 央金措 秦保亮 肖晨冬 潘瑶 袁东波 郝力力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535-2543,共9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炉霍县牦牛体表寄生蜱的种类及其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potted fever group Rickettsia,SFGR)和无形体的感染情况。【方法】在炉霍县6个乡采集牦牛体表的蜱,经形态学初步鉴定后提取蜱基因组DNA,采用PCR技术分别扩增蜱IT... 【目的】了解四川省炉霍县牦牛体表寄生蜱的种类及其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potted fever group Rickettsia,SFGR)和无形体的感染情况。【方法】在炉霍县6个乡采集牦牛体表的蜱,经形态学初步鉴定后提取蜱基因组DNA,采用PCR技术分别扩增蜱ITS⁃2、SFGR OmpB和无形体16S rRNA基因部分片段,对阳性产物进行测序、比对及构建进化树,从而确定蜱的种类及其SFGR和无形体的感染情况。【结果】在820份蜱样本中,只包含青海血蜱(Haemaphysalis qinghaiensisus,29/820)和微小扇头蜱(Rhipicephalus micro⁃plus,791/820)。总共有408份蜱样本被检出SFGR,只检出Candidatus Rickettsia longicornii 1种SFGR,总感染率为49.8%(408/820)。本次调查的6个乡均检出SFGR,不同乡之间SFGR感染率的差异极显著(χ^(2)=111.524,P=0.000<0.01)。青海血蜱和微小扇头蜱的SFGR感染率分别为44.8%(13/29)和49.9%(395/791),差异不显著(χ^(2)=0.292,P=0.589>0.5)。有5个乡检出无形体,共检出Anaplasma bovis、A.marginale、A.platys和A.phagocytophilum 4种无形体,总感染率为30.9%(253/820),不同乡之间蜱样本无形体感染率差异极显著(χ^(2)=139.825,P=0.000<0.01)。青海血蜱和微小扇头蜱的无形体感染率分别为6.9%(2/29)和31.7%(251/791),差异极显著(χ^(2)=8.087,P=0.004<0.01)。SFGR与无形体混合感染率为18.8%(154/820)。【结论】炉霍县存在青海血蜱和微小扇头蜱,还携带SFGR和多种无形体,应做好当地蜱传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和无形体的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炉霍县 牦牛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无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对120份样本检测结果的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曾林子 田自城 +5 位作者 黄玉兰 韩声付 肯布 张光慧 贾春燕 杨小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91-796,共6页
目的对市售的3种国产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实时荧光RT-PCR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以供检测机构参考。方法采用3种核酸检测试剂(实时荧光RT-PCR法)对120份新冠肺炎病人和密切接触者的咽拭子、尿液、唾液和粪便样本进行平行检... 目的对市售的3种国产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实时荧光RT-PCR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以供检测机构参考。方法采用3种核酸检测试剂(实时荧光RT-PCR法)对120份新冠肺炎病人和密切接触者的咽拭子、尿液、唾液和粪便样本进行平行检测,运用SPSS20软件采用卡方检验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20份样本中,3种试剂阳性率分别为42.50%(51/120)、39.17%(47/120)和41.67%(50/120),阳性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298,P>0.05),对4种样本检测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试剂检测结果一致的有89份。检测结果一致性从高到低为:A试剂和C试剂>B试剂和C试剂>A试剂和B试剂。结论由于不同厂家试剂灵敏度和准确性不同导致检测结果和检测一致性存在差异,提示试剂厂家需进一步优化性能,提高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同时各检测机构应采取多种质控方法以确保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准确性,以便更好地为疫情防控、病人救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 核酸检测试剂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核酸检测评估新冠肺炎病人定点救治医院病房环境污染水平 被引量:6
3
作者 黄玉兰 杨小蓉 +4 位作者 曾林子 韩声付 肯布 贾春燕 何前军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3-97,129,共6页
了解新冠肺炎病人病房环境中新冠病毒污染状况及污染途径,为预防院内感染及病房消毒处理提供科学依据。采集109份新冠肺炎病人病房环境及病人相关样本,其中消毒前环境样本29份,病人私人物品11份;终末消毒后环境样本69份。采用RT-PCR方... 了解新冠肺炎病人病房环境中新冠病毒污染状况及污染途径,为预防院内感染及病房消毒处理提供科学依据。采集109份新冠肺炎病人病房环境及病人相关样本,其中消毒前环境样本29份,病人私人物品11份;终末消毒后环境样本69份。采用RT-PCR方法对样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表明,40份消毒前样本中检出12份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阳性检出率为30%。其中,26份病床及床头柜样本中检出阳性9份,阳性检出率为34.62%;11份病人私人物品检出阳性3例,阳性检出率为27.27%。终末消毒后采集的69份样本检出阳性2份,不合格率为2.90%。新冠肺炎病人病房环境和私人物品均有新冠肺炎病毒存在的潜在风险,密切接触是传播新冠病毒的主要途径之一,应对病房环境及病人经常触摸的私人物品进行彻底清洁消毒,避免造成医院内部感染。终末消毒时应加大关注不易消毒区域和物品,对核酸检测阳性环境进行再次消毒,避免病毒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病人 病房环境 污染 核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