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灯塔市优质稻米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1
作者 王双 《北方水稻》 2025年第3期49-52,共4页
灯塔市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为其发展优质稻米产业奠定了基础。从产业规模与品牌建设、新技术应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阐述了灯塔市优质稻米产业现状,分析了当前在区域品牌竞争力、产业链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 灯塔市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为其发展优质稻米产业奠定了基础。从产业规模与品牌建设、新技术应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阐述了灯塔市优质稻米产业现状,分析了当前在区域品牌竞争力、产业链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建议,旨在推动灯塔市优质稻米产业进一步发展,为区域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塔市 优质稻米产业 现状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塔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工作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双 汪文安 +1 位作者 田静 柴振军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第1期91-93,共3页
加快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工作,关键在于四个坚持:坚持开展科技攻关、坚持打造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坚持政产学研合力推动、坚持项目建设。同时指出存在的不足:建设资金少、地方人才少、龙头企业不强、技术培训少。提出共建... 加快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工作,关键在于四个坚持:坚持开展科技攻关、坚持打造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坚持政产学研合力推动、坚持项目建设。同时指出存在的不足:建设资金少、地方人才少、龙头企业不强、技术培训少。提出共建工作未来发展方向:抓特色农业基地建设,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抓粮食安全,发展地方优势品种;建设科技小镇和现代农业园区,带动农业智能化科技化产业化发展;创建信息管理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塔市 农业科技 先行县共建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塔地区水稻秸秆秋季湿耙还田对地力的影响
3
作者 王双 《辽宁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56-58,共3页
为了探明水稻秸秆秋季湿耙还田对灯塔地区水稻生产田耕层土壤地力的影响,以盐粳419为试验材料,以水稻秸秆秋季湿耙还田为处理,考察灯塔地区水稻生产田耕层土壤pH值、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秸秆秋季... 为了探明水稻秸秆秋季湿耙还田对灯塔地区水稻生产田耕层土壤地力的影响,以盐粳419为试验材料,以水稻秸秆秋季湿耙还田为处理,考察灯塔地区水稻生产田耕层土壤pH值、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秸秆秋季湿耙还田处理可提高耕层土壤pH值和养分含量,耕层土壤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土壤全氮含量增加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秸秆 湿耙还田 地力 灯塔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稻秸湿耙还田绿色生产模式——以下辽河平原黑土地为例
4
作者 王双 李跃东 《上海农业科技》 2025年第3期81-83,86,共4页
经过近10年的联合研究,灯塔市农业农村事务服务中心与辽宁省水稻研究所成功探索出稻秸湿耙还田绿色生产模式。该模式对改善黑土地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减少水土流失、提高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以及实现黑土地可持续利用具有显著效果... 经过近10年的联合研究,灯塔市农业农村事务服务中心与辽宁省水稻研究所成功探索出稻秸湿耙还田绿色生产模式。该模式对改善黑土地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减少水土流失、提高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以及实现黑土地可持续利用具有显著效果。为推动下辽河平原水稻高质高效生产,现对探索出的稻秸湿耙还田绿色生产模式的技术实施步骤进行总结,并介绍了秸秆处理、湿耙作业、泡田搅浆、田间管理等关键技术要点,同时还进一步阐述了该模式对环境、土壤以及生产效益的积极影响,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秸湿耙还田 泡田搅浆 田间管理 水土保持 绿色生产 下辽河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水稻大棚集中育苗自动化和智能化应用初探
5
作者 董立强 李睿 +3 位作者 李跃东 卢闯 樊志超 王双 《辽宁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57-60,共4页
水稻大棚集中育苗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为水稻高质量生产提供硬件和软件基础,其采用智能化管理、集约化生产,精准控制种子萌发和秧苗生长所需的水、肥、药剂、温等条件,对水稻生长的各个环节进行精确监测和远程控制,实现了育秧专业化、管... 水稻大棚集中育苗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为水稻高质量生产提供硬件和软件基础,其采用智能化管理、集约化生产,精准控制种子萌发和秧苗生长所需的水、肥、药剂、温等条件,对水稻生长的各个环节进行精确监测和远程控制,实现了育秧专业化、管理智能化、插秧机械化的现代化生产目标。文中基于2018~2023年调研与生产实践,对辽宁省水稻大棚集中智能化管理系统和育苗场景应用情况做了论述,以期为地区水稻育苗智能化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大棚集中育苗 自动化和智能化 辽宁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白粉病综合防治技术
6
作者 曾子悦 王双 马丽 《北方果树》 2024年第6期57-58,共2页
白粉病是葡萄生产上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可导致果实品质下降,产量降低。近年来白粉病为害日趋严重,已成为制约葡萄产业发展的主要病害。笔者结合营口市葡萄栽培现状及气候特点,分析葡萄白粉病的侵染规律及发病条件,总结出农业防治与化学... 白粉病是葡萄生产上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可导致果实品质下降,产量降低。近年来白粉病为害日趋严重,已成为制约葡萄产业发展的主要病害。笔者结合营口市葡萄栽培现状及气候特点,分析葡萄白粉病的侵染规律及发病条件,总结出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为减少葡萄白粉病发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白粉病 发病规律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稻区机械化宽窄行移栽技术研究进展与应用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李跃东 董立强 +4 位作者 杨铁鑫 马亮 隋国民 王双 宁宝常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6-99,共4页
综述了2018—2022年机械化宽窄行移栽技术在辽宁稻区的推广应用情况及其田间表现,提出了移栽质量标准化、辅助驾驶智能化、插秧施肥一体化等技术发展建议,以期为辽宁稻区水稻机械化生产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 宽窄行 机械化 辽宁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粒径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睿 于广星 +3 位作者 陈盈 董立强 王双 李跃东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0-113,共4页
以辽粳419为供试品种,以腐熟牛粪秸秆基质为载体,设置3种粒径(T1,0~3 mm;T2,0~5 mm;T3,3~5 mm)处理,以营养土作为对照(CK),比较分析了各处理间秧苗素质和移栽质量的差异。结果表明,T2和T3处理秧苗的株高、茎基宽、干物质积累量等性状显... 以辽粳419为供试品种,以腐熟牛粪秸秆基质为载体,设置3种粒径(T1,0~3 mm;T2,0~5 mm;T3,3~5 mm)处理,以营养土作为对照(CK),比较分析了各处理间秧苗素质和移栽质量的差异。结果表明,T2和T3处理秧苗的株高、茎基宽、干物质积累量等性状显著高于T1处理秧苗,也高于CK秧苗但部分性状未达到显著水平。秧苗根系总长度、总表面积、总体积、根尖数等根系性状指标均表现为T3>T2>CK>T1的规律。T2处理秧苗充实度和壮苗指数显著高于T1处理和CK,秧苗素质较好。T2处理秧苗漏插率和伤株率最低,基本苗数最高,秧苗移栽质量最好。鉴于秧苗素质和移栽质量,腐熟牛粪秸秆基质粒径设置在0~5 mm更有利于水稻育苗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基质 粒径 充实度 壮苗指数 秧苗素质 移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阳市‘锦绣海棠’栽培技术初探 被引量:2
9
作者 汪文安 王双 +1 位作者 张海波 胡士华 《北方果树》 2023年第4期33-35,共3页
‘锦绣海棠’,又名‘鸡心果’‘塞外红’‘香妃海棠’,果实上大下小,形似鸡心。平均单果重60 g,果实自然上色好(红润),果肉质脆、多汁,香甜味浓郁,耐贮运,有后熟性。2009年,辽阳市西马峰镇野老滩村平峰合作社从内蒙古自治区开鲁县引进... ‘锦绣海棠’,又名‘鸡心果’‘塞外红’‘香妃海棠’,果实上大下小,形似鸡心。平均单果重60 g,果实自然上色好(红润),果肉质脆、多汁,香甜味浓郁,耐贮运,有后熟性。2009年,辽阳市西马峰镇野老滩村平峰合作社从内蒙古自治区开鲁县引进‘锦绣海棠’,栽植13.3 hm^(2),取得成功。目前辽阳市有‘锦绣海棠’133.3 hm^(2),产量2000~3000 kg/666.7 m^(2),单价8.00~12.00元/kg,效益15000~20000元/666.7 m^(2)。随着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个别园由于栽培技术不完善,果品质量参差不齐。为全面提高果品质量,现将辽阳市‘锦绣海棠’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供栽培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品质量 平均单果重 栽培技术 栽培者 香妃 熟性 海棠 栽培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