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军核打击作战任务规划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赵国宏 《指挥与控制学报》 2017年第4期299-304,共6页
以美国核打击作战计划的制订为例,详细阐述了作战计划制定的过程.分析了作战任务规划系统的体系结构,描述了各要素的组成.最后,从范畴、组成、机制、手段、方法、内容、时机、评估等方面提出了作战任务规划建设运用的启示.
关键词 核打击计划 体系结构 条令条例 标准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型地下隧洞群控排烟策略优化仿真研究
2
作者 安瑞楠 林鹏 +4 位作者 夏勇 王鑫 张伟锋 张超 张帅 《煤炭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1041-1051,共11页
针对网络型地下隧洞群结构烟气控制难题,建立了“四穿六”网络型隧洞群全尺寸模型,对竖井自然散烟、机械通风排烟、挡烟垂壁防烟3种典型策略下的烟气蔓延及温度分布特性开展仿真研究。结果表明:①竖井自然散烟策略下,烟气蔓延路径与构... 针对网络型地下隧洞群结构烟气控制难题,建立了“四穿六”网络型隧洞群全尺寸模型,对竖井自然散烟、机械通风排烟、挡烟垂壁防烟3种典型策略下的烟气蔓延及温度分布特性开展仿真研究。结果表明:①竖井自然散烟策略下,烟气蔓延路径与构筑物断面尺寸直接相关,主要沿水工隧洞传播;非竖井区烟气与空气分层明显,高温烟气沿顶部稳定传播,中下部低温新鲜空气传输至火源位置补给,竖井区域烟气与空气分层破坏,烟气卷吸程度加大,温度降低;在竖井下游区域具有一定的排烟能力,但范围有限,隧洞群整体控烟能力弱。②机械通风排烟策略下,火源上游区域烟气层高度升高,烟气抑制区沿水工隧洞蔓延能力减弱,大部分烟气向火源下风向蔓延,竖井内部温度升高,竖井下游出现烟气“低温区”;机械通风排烟与竖井散烟路径一致,竖井自然散烟能力增强,安全救援能力得到一定提升,但整体控烟能力较弱。③挡烟垂壁防烟策略下,烟气蔓延减缓,在单隧洞蔓延阶段,改变了烟气主要沿水工隧洞传播的特性,该阶段烟气整体可控性强;在烟气网络未贯通阶段,存在较强的烟气逆转现象,竖井及挡烟垂壁的耦合控烟作用明显削弱火源下游烟气抑制区域的蔓延强度,竖井散烟和机械通风排烟能力增强,整体可控性较高;在烟气网络已贯通阶段,烟气大范围蔓延,挡烟垂壁防烟效果不明显,但提升机械通风速度可直接削弱烟气经由施工支洞向上游水工隧洞蔓延的能力,烟气整体可控性一般。在安全救援路径设计上,火源下游烟气促进区域为竖井散烟和通风排烟的主要路径,考虑人烟路径分离,设计施工支洞主通道和旁侧通道分别为安全救援与烟气蔓延通路,水工隧洞中可经由横通道向远离火源通道逃生。本研究成果对同类工程防排烟策略及安全救援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型隧洞群 控排烟策略 竖井自然散烟 机械通风排烟 挡烟垂壁防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备实验室模拟高温与太阳辐射综合环境方法研究
3
作者 张俊楠 袁玉华 武玉玉 《强度与环境》 CSCD 2024年第6期64-68,共5页
为解决装备高温与太阳辐射环境考核“靠天吃饭”的窘境,本文基于环境实验室设备和装备特性,提出一种高温与太阳辐射综合环境模拟技术方案。通过实验室和自然环境两种状态仿真比对,验证了试验条件的合理性,并按此开展了某装备高温与太阳... 为解决装备高温与太阳辐射环境考核“靠天吃饭”的窘境,本文基于环境实验室设备和装备特性,提出一种高温与太阳辐射综合环境模拟技术方案。通过实验室和自然环境两种状态仿真比对,验证了试验条件的合理性,并按此开展了某装备高温与太阳辐射综合环境试验。结果表明加载方法有效模拟了温度和太阳辐射条件,装备表面材料响应与自然环境条件下相近,技术方案可行。实验室模拟方案探索了一条装备自然环境条件实验室考核的新路线,对同类装备自然环境实验室内考核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与太阳辐射 环境模拟 评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导弹冷发射装备场坪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张震东 马大为 +2 位作者 仲健林 高原 王玺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0-290,共11页
为研究某型导弹冷发射装备的场坪适应性,找到影响发射装备场坪适应性的影响因素和评价指标,推导出场坪垂向刚度和风载荷两个重要影响因素的计算方法,确定影响因素取值范围。基于此,采用优化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方法生成试验样本点。利用... 为研究某型导弹冷发射装备的场坪适应性,找到影响发射装备场坪适应性的影响因素和评价指标,推导出场坪垂向刚度和风载荷两个重要影响因素的计算方法,确定影响因素取值范围。基于此,采用优化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方法生成试验样本点。利用有限元数值模型对发射装备的动力响应进行大子样仿真分析,获得样本点空间内导弹出筒时的角位移和角速度,并选择径向基神经网络法建立导弹出筒姿态近似模型,分析导弹出筒姿态敏感度。在敏感度分析的基础上,给出考虑多个因子共同作用下的场坪适应性综合判据,为发射装备的场坪适应性评估提供参考。通过分析可知,当风速不大于2.5 m/s,路面纵坡不大于1.2°时,该发射装备在4级沥青路面即可满足该型导弹发射要求,说明其具有良好的场坪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 冷发射装备 场坪适应性 近似模型 评估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55Cu30Ni5Al10活性破片对间隔防护结构破坏特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郭磊 王传婷 +3 位作者 何勇 武强 何源 季铖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20年第6期582-588,共7页
活性破片对间隔防护结构的破坏特性对于未来航天器防护结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新型锆基非晶合金Zr55Cu30Ni5Al10破片撞击间隔靶板开展弹道枪射击试验研究,利用高速摄影对其碎片云形貌以及演化规律进行研究,根据分布特点建立靶前和... 活性破片对间隔防护结构的破坏特性对于未来航天器防护结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新型锆基非晶合金Zr55Cu30Ni5Al10破片撞击间隔靶板开展弹道枪射击试验研究,利用高速摄影对其碎片云形貌以及演化规律进行研究,根据分布特点建立靶前和靶后碎片云轮廓线方程,对形成的靶后碎片云的毁伤效能进行评估。分析表明:高斯函数和双纽线函数可以较为准确地描述Zr55Cu30Ni5Al10非晶材料撞击靶板的靶前和靶后碎片云轮廓;随着撞击速度的增大,Zr55Cu30Ni5Al10非晶试件撞击钢靶板产生的靶后碎片云在后效铝靶上的毁伤面积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而在钢靶穿孔直径增加到一定值后几乎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动力学 锆基非晶合金 间隔防护结构 破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D的点核剂量计算方法研究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杰 石志勇 +3 位作者 宋婧 郝丽娟 胡丽琴 葛鹏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56-662,共7页
点核积分方法是辐射剂量计算的基本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辐射防护领域。传统的点核剂量计算中采用文本方式描述计算模型,存在难以描述复杂几何、易出错且耗时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本文基于FDS团队自主研发的超级蒙卡核模拟软件系统SuperMC... 点核积分方法是辐射剂量计算的基本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辐射防护领域。传统的点核剂量计算中采用文本方式描述计算模型,存在难以描述复杂几何、易出错且耗时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本文基于FDS团队自主研发的超级蒙卡核模拟软件系统SuperMC,进行了基于CAD的点核剂量计算方法研究与程序开发,可基于实际问题的CAD模型直接进行支持多重源的光子点核剂量计算,提高了程序对复杂三维几何问题的处理能力,并包含较为完备的核数据库。使用ANSI/ANS6.6.1、ESIS和VisiPlan的基准例题对程序进行了测试验证,测试结果与VisiPlan4.0对比吻合良好。同时将该方法初步应用于ITER热室屏蔽的设计中,说明了本方法及程序处理复杂场景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量率 点核 CAD ITER SuperM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六边形多胞结构准静态压缩响应实验研究
7
作者 张震东 任杰 +3 位作者 马大为 高原 朱忠领 王玺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30-239,共10页
为简化制作工艺,将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CFRP)六边形管采用环氧树脂胶粘接在一起形成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六边形管多胞结构(Multicellular structure of CFRP hexagonal tubes,MSCHT)。通过对多胞结构进行准静态压缩试验... 为简化制作工艺,将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CFRP)六边形管采用环氧树脂胶粘接在一起形成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六边形管多胞结构(Multicellular structure of CFRP hexagonal tubes,MSCHT)。通过对多胞结构进行准静态压缩试验,分析了其压缩破坏模式和耗能特性,并获取了各影响因素对压缩响应的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多胞结构均呈现出渐进压缩破坏模式,沿着六边形管自由面形成带状纤维束;相邻碳管间的相互作用和粘接面的存在导致多胞结构的实际平均载荷高于其比测值,进而使得实际耗能量高于耗能量比测值;与单根六边形碳管相比,MSCHT的比吸能更高,并且存在最优壁厚使得结构比吸能最大,本次试验试件的最大比吸能达到114.4 kJ/kg;多胞结构的胞元数量和壁厚对平均压缩载荷、峰值载荷、耗能量的线性贡献率均为正且胞元数量贡献率高于壁厚,而壁厚对比吸能的线性贡献率为负,胞元数量对比吸能的贡献率为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六边形管 多胞结构 准静态压缩试验 破坏模式 吸能特性 贡献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目标可探测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戢博文 李向春 明德烈 《舰船电子工程》 2016年第8期180-183,共4页
基于红外成像系统性能分析的需要,将传感器目标获取性能特性简化为概率探测模型,对目标的获取能力进行预测和分析。论文采用建立的红外成像系统MRTD模型,针对典型的红外成像系统参数,基于二维约翰逊准则方法和目标传递概率函数,对不同... 基于红外成像系统性能分析的需要,将传感器目标获取性能特性简化为概率探测模型,对目标的获取能力进行预测和分析。论文采用建立的红外成像系统MRTD模型,针对典型的红外成像系统参数,基于二维约翰逊准则方法和目标传递概率函数,对不同的复杂野外环境下的现场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对于指定的传感器基本参数、目标背景特性、大气环境,得到在不同的作用距离下对应的探测概率。最后通过对不同距离处识别概率点进行拟合,得到红外成像系统识别目标的概率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TD模型 约翰逊准则 目标传递概率函数 可探测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格式信号采集处理模块的研究实现 被引量:6
9
作者 于洋 刘晶 +1 位作者 王迪 刘冬梅 《电子设计工程》 2020年第21期93-97,102,共6页
飞行器的起飞时间是航天测控要素之一,起飞时间需要高度精准可靠,随着技术发展,出现了多种格式的飞行器起飞信号。针对飞行器起飞信号格式不一的问题,设计并实现了多格式信号采集处理模块。多格式信号采集处理模块采用冗余设计,其内含有... 飞行器的起飞时间是航天测控要素之一,起飞时间需要高度精准可靠,随着技术发展,出现了多种格式的飞行器起飞信号。针对飞行器起飞信号格式不一的问题,设计并实现了多格式信号采集处理模块。多格式信号采集处理模块采用冗余设计,其内含有3个采集板卡,每个采集板卡均能采集3种起飞信号,模块整体能够采集多路多格式起飞信号,对于单种信号,可多路采集处理,选取最优采集结果向后输出。文中主要介绍了信号采集处理模块的硬件电路设计、软件处理判定方法、实时性设计以及冗余备份设计,该信号采集处理模块使用范围广、拓展性强、可靠性高,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采集 开关量 脉冲量 CAN总线 冗余备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火箭发动机药柱热老化结构分析方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邓斌 徐明利 +1 位作者 方传波 张维星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865-2871,共7页
为研究推进剂热老化过程中的发动机结构分析方法,建立了一种含老化效应的粘弹性本构模型,基于增量有限元法对该本构进行了数值离散,导出了本构方程的增量形式,并提出了应力更新方法;基于Abaqus软件二次开发技术,编写了相应材料子程序并... 为研究推进剂热老化过程中的发动机结构分析方法,建立了一种含老化效应的粘弹性本构模型,基于增量有限元法对该本构进行了数值离散,导出了本构方程的增量形式,并提出了应力更新方法;基于Abaqus软件二次开发技术,编写了相应材料子程序并开展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老化粘弹性本构可表征分析过程的材料老化影响;本文有限元解与对应解析解吻合良好,分析方法及算法程序有效,可用于三维条件下的固体发动机药柱老化粘弹性有限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固体推进剂 热化学老化 材料子程序 老化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轴捷联惯导多位置对准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常振军 张志利 +2 位作者 周召发 陈河 赵军阳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62-66,共5页
针对传统车载捷联惯导初始对准方法中存在方位陀螺误差可观测性差、对准精度不高的问题,研究了基于谱条件数可观测度分析的多位置对准方法。建立捷联惯导静基座对准误差模型,利用基于谱条件数法的分段线性定常系统理论分析了单位置、最... 针对传统车载捷联惯导初始对准方法中存在方位陀螺误差可观测性差、对准精度不高的问题,研究了基于谱条件数可观测度分析的多位置对准方法。建立捷联惯导静基座对准误差模型,利用基于谱条件数法的分段线性定常系统理论分析了单位置、最优二位置和双轴转动三位置对准的可观测度,对比研究了惯性器件估计误差和对准精度,探讨了最优二位置对准时间分配问题,得到在相同对准时间内最优二位置对准精度更高、三位置对准可提高后续导航中方位陀螺常值漂移估计精度的结论,并通过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捷联惯导系统 多位置对准 可观测性分析 陀螺漂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翔飞行器反逆轨拦截突防制导律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开封 孟海东 +2 位作者 王长江 李军营 陈颖 《现代防御技术》 2018年第5期39-45,共7页
针对动能拦截器逆轨拦截情形,分析了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利用空气动力机动突防的可能性,并从逃逸机动拦截范围的角度,根据动能拦截器助推分离时刻的状态参数推导了突防制导律。仿真结果表明,在动能拦截器初始拦截条件与理想拦截条件存在... 针对动能拦截器逆轨拦截情形,分析了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利用空气动力机动突防的可能性,并从逃逸机动拦截范围的角度,根据动能拦截器助推分离时刻的状态参数推导了突防制导律。仿真结果表明,在动能拦截器初始拦截条件与理想拦截条件存在一定程度偏差时,推导的突防制导律能够有效逃逸机动拦截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 滑翔飞行器 反逆轨 逃逸 突防 制导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还原氧化石墨烯/三元乙丙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吸波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汤进 毕松 +3 位作者 侯根良 王鑫 刘朝辉 苏勋家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1-65,共5页
采用还原法在三元乙丙橡胶(EPDM)泡沫结构中原位生长还原氧化石墨烯(RGO)气凝胶材料,制备了RGO/EPDM泡沫双三维复合结构。研究了氧化石墨烯先驱体(GOs)溶液浓度对泡沫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及电磁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先驱体浓度下,... 采用还原法在三元乙丙橡胶(EPDM)泡沫结构中原位生长还原氧化石墨烯(RGO)气凝胶材料,制备了RGO/EPDM泡沫双三维复合结构。研究了氧化石墨烯先驱体(GOs)溶液浓度对泡沫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及电磁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先驱体浓度下,RGO均以三维泡沫结构形态附着在EPDM泡沫骨架结构内部,分散均匀且具有较好的附着力;成分分析显示材料复合后界面未发生化学反应,各部分材料仍保持其本征特性;微波反射率测试结果显示,在8~18GHz范围内,不同浓度的样品单体均未表现出明显的强电磁吸收能力,但3块样品梯度叠加后(厚度达7mm)吸波性能出现大幅提升,最大吸波强度达到-22.27dB,-10dB吸收频段为9.9~18GHz,频宽达到8.05GHz,显示出良好的宽频吸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三元乙丙橡胶 微观结构 吸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军网络任务部队强化战备水平的训练举措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许文琪 陈孟原 +1 位作者 聂春明 颉靖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16-821,共6页
自美网络司令部133支网络任务部队全部达到完全作战能力后,网络任务部队由部队组建转向可持续战备。随后,在“前出防御”战略和“持续交锋”作战指导下,网络司令部加快网络任务部队战备训练,以建设更具杀伤力、训练有素的网络任务部队,... 自美网络司令部133支网络任务部队全部达到完全作战能力后,网络任务部队由部队组建转向可持续战备。随后,在“前出防御”战略和“持续交锋”作战指导下,网络司令部加快网络任务部队战备训练,以建设更具杀伤力、训练有素的网络任务部队,与恶意行为体持续竞争,实现在网络空间竞争、威慑和取胜愿景。本文介绍了网络司令部网络任务部队基本情况,从部队编配、网络武器系统、演习演练、实战任务等方面,研究网络司令部强化网络任务部队战备训练举措,并提出几点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司令部 网络任务部队 可持续战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载荷作用下铀气溶胶形成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志勇 王金涛 +2 位作者 何彬 罗永锋 王飞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2-143,共12页
针对铀材料在爆炸载荷作用下形成放射性气溶胶的过程,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开展了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通过将颗粒动力学和SPH方法结合,建立了炸药爆轰作用于铀金属壳的数值模拟模型,以铀材料比内能为气溶胶转化判据,获得了铀材... 针对铀材料在爆炸载荷作用下形成放射性气溶胶的过程,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开展了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通过将颗粒动力学和SPH方法结合,建立了炸药爆轰作用于铀金属壳的数值模拟模型,以铀材料比内能为气溶胶转化判据,获得了铀材料转化为气溶胶的物理过程,得到了在相同爆炸当量下,不同质量铀材料的气溶胶转化效率,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铀材料在爆炸载荷作用下,当其比内能达到1.9 MJ/kg时,即可认为完全转变为气溶胶,对于本文中的爆炸装置结构形式,当炸药质量为铀材料质量的6倍时,转化率超过90%。实验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对铀材料的气溶胶转化过程进行准确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爆炸载荷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近空间激光传输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海龙 刘斌 +2 位作者 高保军 薛娴 郭胜鹏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48-552,共5页
基于临近空间大气基本特性,对激光与大气相互作用进行分析和研究,采用MODTRAN软件分析了临近空间大气的吸收和散射,给出了400~2000 nm波长激光的透过率曲线,从激光光斑漂移和扩展两个方面对大气湍流对激光传输的影响进行数值计算,对发... 基于临近空间大气基本特性,对激光与大气相互作用进行分析和研究,采用MODTRAN软件分析了临近空间大气的吸收和散射,给出了400~2000 nm波长激光的透过率曲线,从激光光斑漂移和扩展两个方面对大气湍流对激光传输的影响进行数值计算,对发生热晕效应的功率阈值进行数值估算,结论表明:与近地空间相比,临近空间大气对于激光传输影响较弱,有利于实现高功率激光的长距离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 吸收散射 大气湍流 热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向振动对捷联惯导误差影响半解析表达式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其 苏国华 +1 位作者 刘庆宝 刘新学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2017年第8期14-16,共3页
针对实际动态工况条件下捷联惯导输出与静态条件下输出存在一定误差的问题,在仅考虑纵向振动的条件下,将飞行器仪器舱内的惯导系统等效为杆与阻尼弹簧振子的组合系统,利用复模态分析方法使方程解耦,并推导了动态扰动环境中惯导加速度响... 针对实际动态工况条件下捷联惯导输出与静态条件下输出存在一定误差的问题,在仅考虑纵向振动的条件下,将飞行器仪器舱内的惯导系统等效为杆与阻尼弹簧振子的组合系统,利用复模态分析方法使方程解耦,并推导了动态扰动环境中惯导加速度响应的半解析表达式,给出了实际敏感加速度的包络范围,指出捷联惯导加速度计敏感值变为围绕真实值分布的随机变量是动态环境条件下产生加速度误差的根本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振动 捷联惯导 加速度计 动态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操作系统自动化测试平台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晖 《无线互联科技》 2017年第10期48-51,共4页
自主可控是确保我国网络空间安全可托底的基础,近年来,我国自主可控信息技术和产业持续跨越式前进,国产操作系统是构建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体系的关键,其本身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因此,操作系统在研发过程中,全面严格的测... 自主可控是确保我国网络空间安全可托底的基础,近年来,我国自主可控信息技术和产业持续跨越式前进,国产操作系统是构建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体系的关键,其本身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因此,操作系统在研发过程中,全面严格的测试验证成为必需,同时,为减少手工测试的劳动量和出错率,按照预定计划实现自动化测试,是操作系统研发测试验证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文章通过自主开发以及引入完善、综合应用主流商用或开源软件测试工具,研究构建由测试管理、自动化测试、缺陷管理等子系统组成的国产操作系统测试体系,实现测试全过程管理的统一高效的国产操作系统自动化测试平台,以保证国产操作系统研发和维护时的质量可靠性,满足建立完整的国产操作系统生态链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操作系统 自动化 测试 自主可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军武器装备试验鉴定中可靠性工作分析及启示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睿 郝桂友 +2 位作者 方博 朱炜 徐丹君 《质量与可靠性》 2018年第3期19-22,共4页
美军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建立并持续优化了武器装备试验鉴定采办体系。在对美军武器装备试验鉴定现行与历史性政策、指令及文献资料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试验鉴定采办体系中的可靠性工作,分析了武器装备可靠性工作的特... 美军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建立并持续优化了武器装备试验鉴定采办体系。在对美军武器装备试验鉴定现行与历史性政策、指令及文献资料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试验鉴定采办体系中的可靠性工作,分析了武器装备可靠性工作的特点,并结合我国现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武器装备试验鉴定工作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器装备 试验鉴定 可靠性 采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军地协作推进国防工程建设管理降费提效的思考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月 廉振宇 《中国军转民》 2019年第11期44-46,共3页
国防工程,通常包括指挥防护工程、通信枢纽工程、技侦坑道工程、海防空防工程、导弹阵地工程、后方仓库工程、边防阵地工程、人民防空工程等。民用的各类隧道、坑道、矿井、溶洞等如用于军事目的,也应列入国防工程范畴。国防工程是国家... 国防工程,通常包括指挥防护工程、通信枢纽工程、技侦坑道工程、海防空防工程、导弹阵地工程、后方仓库工程、边防阵地工程、人民防空工程等。民用的各类隧道、坑道、矿井、溶洞等如用于军事目的,也应列入国防工程范畴。国防工程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国家积极防御战略的基石,也是我们和平环境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防工程建设 指挥防护工程 阵地工程 坑道工程 人民防空工程 后方仓库 通信枢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