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初探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与TKI相关皮疹的关联机制及潜在中药预测
1
作者 吴璐璐 吕秀玮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05-1015,共11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初探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相关皮疹间的关联机制并预测潜在中药。方法利用基因表达汇编数据库收集使用TKI厄洛替尼处理前后EGFR突变NSCLC细胞、正常成纤维细胞的基...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初探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相关皮疹间的关联机制并预测潜在中药。方法利用基因表达汇编数据库收集使用TKI厄洛替尼处理前后EGFR突变NSCLC细胞、正常成纤维细胞的基因芯片数据,用R 4.3.2软件limma包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用venn包筛选交集靶基因,用ClusterProfiler包对差异表达基因及交集靶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通过CoreMine Medical数据库对交集靶基因进行潜在中药预测,统计性味归经,并利用分子对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筛选出126个交集靶基因,基因本体、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富集分析提示差异表达基因及交集靶基因均富集在染色体、纺锤体等区域,参与有丝分裂、DNA复制等生物学过程及DNA复制、溶酶体、细胞循环等相关信号通路。基因集富集分析显示厄洛替尼处理后,NSCLC细胞的趋化因子通路、核苷酸结合寡聚域样受体信号通路等被激活,成纤维细胞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氨基酸代谢通路出现扰动。通过CoreMine Medical数据库预测了354种主要性属寒、温、平,味属苦、辛、甘,归胃、肺、肝经的中药。以黄芩为例筛选有实验支持的靶基因及对应活性成分并进行分子对接分析,发现靶基因与活性成分结合性能好。结论EGFR突变NSCLC、TKI相关皮疹在发病机制上具有同源性,均涉及DNA复制、细胞循环等,可为EGFR突变NSCLC伴TKI相关皮疹患者的临证用药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皮疹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补肾解毒方对辐射后孕鼠胎盘损伤的防护作用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高庆 李延晖 +1 位作者 谭德慧 杨云霜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22期3154-3157,3161,共5页
目的:研究中药补肾解毒方对辐射后孕鼠胎盘损伤的防护作用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50只雌性以及25只雄性小鼠,待雌性大鼠受孕成功后,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低剂量辐射组,中剂量辐射组,低剂量辐射+补肾解毒方组,中剂... 目的:研究中药补肾解毒方对辐射后孕鼠胎盘损伤的防护作用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50只雌性以及25只雄性小鼠,待雌性大鼠受孕成功后,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低剂量辐射组,中剂量辐射组,低剂量辐射+补肾解毒方组,中剂量辐射+补肾解毒方组,每组10只。低剂量辐射+补肾解毒方组和中剂量辐射+补肾解毒方组大鼠予以补肾解毒方灌胃干预,给药剂量为13.5 g/(kg·d)。空白对照组,低剂量辐射组,中剂量辐射组则予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各组连续灌胃10 d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4组大鼠均予以γ射线照射,其中低剂量辐射与低剂量辐射+补肾解毒方组γ射线照射剂量为2 Gy,中剂量辐射组与中剂量辐射+补肾解毒方组γ射线照射剂量为4 Gy。比较各组孕鼠妊娠结局,仔鼠一般情况以及胎盘指数,孕鼠胎盘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结果:低剂量辐射组与中剂量辐射组孕鼠的活胎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且死胎率高于空白对照组,而低剂量辐射+补肾解毒方组、中剂量辐射+补肾解毒方组孕鼠的活胎率明显高于低剂量辐射组与中剂量辐射组,且死胎率低于死胎率低剂量辐射组与中剂量辐射组(均P<0.05)。低剂量辐射组与中剂量辐射组仔鼠体质量、身长、尾长以及胎盘指数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而低剂量辐射+补肾解毒方组,中剂量辐射+补肾解毒方组仔鼠体质量、身长、尾长以及胎盘指数均明显高于低剂量辐射组与中剂量辐射组(均P<0.05)。低剂量辐射组与中剂量辐射组孕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均低于空白对照组,而丙二醛(MDA)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低剂量辐射+补肾解毒方与中剂量辐射+补肾解毒方组孕鼠SOD、GSH-Px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而MDA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均P<0.05)。结论:中药补肾解毒方对辐射后孕鼠胎盘损伤的防护作用显著,有利于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改善孕鼠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防护 补肾解毒方 妊娠结局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对中剂量电离辐射致胎盘氧化损伤的影响
3
作者 石鹏展 李延晖 +2 位作者 张蓉 乔祚 杨云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199-201,共3页
目的观察补肾解毒方对核辐射孕鼠胎盘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只C57BL/6J孕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辐射模型组、补肾解毒方组,每组20只,补肾解毒方组给予补肾解毒方13.5 g/(kg·d)灌胃,其他两组给予0.2 mL生理盐水灌胃,各组均灌... 目的观察补肾解毒方对核辐射孕鼠胎盘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只C57BL/6J孕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辐射模型组、补肾解毒方组,每组20只,补肾解毒方组给予补肾解毒方13.5 g/(kg·d)灌胃,其他两组给予0.2 mL生理盐水灌胃,各组均灌胃21 d。辐射模型组、补肾解毒方组两组小鼠于灌胃第11天接受一次性4Gy 60Coγ-射线的全身照射。于辐射后第1天、第10天各取10只小鼠剖腹取胎盘组织检测胎盘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MDA含量:辐射后第10天,辐射组与空白组比较,孕鼠胎盘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中药组与辐射组及辐射后1天比较孕鼠胎盘MDA含量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SOD活性(U/L):辐射后第10天,辐射组、中药组与空白组比较,孕鼠胎盘SOD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辐射组比较孕鼠胎盘SOD活性差异显著(P<0.01);中药组辐射后10天较辐射后1天孕鼠胎盘SOD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SH-Px活性:辐射后第10天,辐射组、中药组与空白组比较,孕鼠胎盘GSH-Px活性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与辐射组比较孕鼠胎盘GSH-Px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辐射后10天较辐射后1天孕鼠胎盘GSH-Px活性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解毒方能改善胎盘组织电离辐射所致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电离辐射 胎盘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联合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法探讨通管丸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吕秀玮 张翼 匡继林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2017-2025,共9页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联合网络药理学探讨通管丸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HERB数据库等收集通管丸的活性成分及相应靶点;GEO、OMIM、RefSeqGene、Genecards数据库搜集获得输卵管性不孕基因表达谱;R软件预测通管丸治疗...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联合网络药理学探讨通管丸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HERB数据库等收集通管丸的活性成分及相应靶点;GEO、OMIM、RefSeqGene、Genecards数据库搜集获得输卵管性不孕基因表达谱;R软件预测通管丸治疗疾病的潜在作用基因;Cytoscape软件、string数据库构建网络图并得到核心靶点;将潜在作用基因进行GO、KEGG分析;核心靶点与对应的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结果通管丸存在243个活性成分,33个治疗疾病的靶点,核心靶点为TP53、EGF、VEGFA、IL1B、JUN、EGFR、ERBB2;GO富集分析得到1581条生物过程,39条KEGG富集分析筛选出39条通道,如局部粘连、雌激素通路、HIF-1信号通路等,核心靶点与药对成分结合性好。结论通管丸可通过多靶点、多通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通管丸 输卵管性不孕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磷汀对急性放射性肠炎小鼠NF-κB通路和VCAM-1、ICAM-1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张跃伟 孙锁柱 +3 位作者 张丹 谢静 张蓉 李长政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76-485,共10页
目的:研究氨磷汀对急性放射性肠炎小鼠小肠组织中核转录因子kappaB(NF-κB)通路和血管间粘附分子-1(VCAM-1)、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基因表达的影响和意义.方法:将小鼠分成对照组、实验组、氨磷汀腹腔注射干预组,采用6Gy 60Coγ-射... 目的:研究氨磷汀对急性放射性肠炎小鼠小肠组织中核转录因子kappaB(NF-κB)通路和血管间粘附分子-1(VCAM-1)、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基因表达的影响和意义.方法:将小鼠分成对照组、实验组、氨磷汀腹腔注射干预组,采用6Gy 60Coγ-射线全身辐射,于第1、7、14天分批处死小鼠观察病理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检测不同时间点对照组、实验组和氨磷汀干预组NF-κB、VCAM-1、ICAM-1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辐射后实验组、干预组均可见明显黏膜下层微血管损伤,干预组损伤较实验组轻.辐射后第1天实验组、干预组小鼠小肠组织中NF-κB、VCAM-1、ICAM-1基因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干预组升高水平显著低于实验组(P<0.05);第7天实验组各基因mRNA水平均呈下降趋势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达到或接近对照组水平;第14天实验组、干预组各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放射性肠炎早期即发生NF-κB、VCAM-1、ICAM-1基因mRNA的表达上调,可能在辐射后微血管损伤中发挥作用,氨磷汀可能通过下调上述基因表达对微血管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肠炎 核转录因子kappaB(NF-κB) 血管间粘附分子-1(VCAM-1) 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