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on Hippel-Lindau(VHL)的表达、纯化及结合活性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娟 闫志凤 +4 位作者 叶棋浓 刘文鹏 朱祥 杨超 孙万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35-540,共6页
目的纯化人von Hippel-Lindau(VHL)基因重组蛋白并进行功能鉴定。方法采用PCR从人乳腺c DNA中获得VHL基因序列,该序列被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 GEX-KG中,得到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VHL重组质粒,将其转化至BL21(DE3)感受态细菌,经小量... 目的纯化人von Hippel-Lindau(VHL)基因重组蛋白并进行功能鉴定。方法采用PCR从人乳腺c DNA中获得VHL基因序列,该序列被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 GEX-KG中,得到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VHL重组质粒,将其转化至BL21(DE3)感受态细菌,经小量诱导后,采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该蛋白表达情况,使用GST微珠纯化该重组蛋白,利用GST pull-down技术验证其功能。结果获得的重组质粒可成功双酶切,基因测序表明VHL序列正确且无突变;将其转化至BL21(DE3)感受态细菌并小量诱导,纯化得到相对分子质量(Mr)约56 000的重组蛋白; GST pull-down技术证明GST-VHL重组蛋白在体外具有结合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功能。结论纯化出GST-VHL重组蛋白并可与HIF-1α蛋白在体外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von Hippel-Lindau(VHL)基因 原核表达 纯化 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移植"治疗难治性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娟 孙万军 +4 位作者 郗晓芹 黄晓梅 李晓希 夏娇 曲媛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32-436,共5页
目的:观察以大剂量甲氨蝶呤(MTX)为基础的化疗联合亲缘单倍体相合供者G-CSF动员后外周血造血干细胞(G-PBHSC)输注组成的"微移植",治疗3例难治性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患者的疗效。方法: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火箭军总... 目的:观察以大剂量甲氨蝶呤(MTX)为基础的化疗联合亲缘单倍体相合供者G-CSF动员后外周血造血干细胞(G-PBHSC)输注组成的"微移植",治疗3例难治性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患者的疗效。方法: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火箭军总医院血液科收治的3例难治性PCNSL患者。"微移植"治疗时首先给予患者大剂量MTX为基础的化疗,在化疗结束后48 h给予亲缘单倍体相合供者G-PBHSC输注,输注的单个核细胞(MNC)中位数1.34×108/kg,不进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结果:3例患者在确诊后分别接受过化疗或放疗,在"微移植"治疗前病情处于进展状态,"微移植"治疗后1例患者获得完全缓解,并已持续15个月。2例患者获得部分缓解,病情稳定10个月和7个月,此后病情再次进展而死亡。患者对"微移植"治疗的耐受性好,不良反应主要是与大剂量MTX化疗相关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感染,但在G-PBHSC输注后患者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恢复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1 d、12.5 d。在治疗期间未观察到GVHD相关临床表现。结论:对于难治性PCNSL患者,"微移植"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挽救性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难治性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甲氨蝶呤化疗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输注G-CS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