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快中子多重性计数探测系统性能模拟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庄琳 张全虎 +1 位作者 陈晨 左文明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02-506,共5页
快中子多重性计数是在中子多重性计数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快中子多重性计数对于探测器系统有相对更高的要求。本文使用Geant4仿真工具箱对探测器系统进行模拟搭建,通过不同的探测系统进行测量,对于测得的多重计数率和探测效率以及有无... 快中子多重性计数是在中子多重性计数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快中子多重性计数对于探测器系统有相对更高的要求。本文使用Geant4仿真工具箱对探测器系统进行模拟搭建,通过不同的探测系统进行测量,对于测得的多重计数率和探测效率以及有无壳体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探测系统搭建和计数分析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中子多重性 探测系统 多重计数率 探测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载荷下泡沫铝夹芯板变形与破坏模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涛 余文力 +2 位作者 秦庆华 王金涛 王铁军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56-1463,共8页
系统地开展了爆炸载荷作用下泡沫铝夹芯板变形与破坏的实验研究,获得了冲量45.6 N·s、76.2 N·s、104.6 N·s、131.7 N·s、183.6 N·s 5种不同爆炸载荷作用下泡沫铝夹芯板背面板中心点的变形挠度,给出了泡沫铝夹... 系统地开展了爆炸载荷作用下泡沫铝夹芯板变形与破坏的实验研究,获得了冲量45.6 N·s、76.2 N·s、104.6 N·s、131.7 N·s、183.6 N·s 5种不同爆炸载荷作用下泡沫铝夹芯板背面板中心点的变形挠度,给出了泡沫铝夹芯板前面板、泡沫铝芯体和背面板在不同爆炸载荷作用下的变形与破坏模式,分析了泡沫铝芯体产生的剪切断裂和拉伸断裂两种不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泡沫铝芯体呈现"渐进式"压缩变形,泡沫铝夹芯板背面板中心点的变形挠度与爆炸冲量之间近似满足二次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爆炸波 泡沫铝 夹芯板 变形挠度 变形与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优化PSF估计与可逆性编码的去运动模糊
3
作者 李俊山 杨亚威 +3 位作者 王蕊 胡双演 隋中山 任鑫博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3-299,共7页
针对传统相机捕获的图像去运动模糊性能不稳定的问题,对编码相机的原理和编码策略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相机优化编码和图像有效边缘的点扩展函数(Point spread function,PSF)估计与去运动模糊方法。首先,对传统相机的alpha蒙板去模... 针对传统相机捕获的图像去运动模糊性能不稳定的问题,对编码相机的原理和编码策略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相机优化编码和图像有效边缘的点扩展函数(Point spread function,PSF)估计与去运动模糊方法。首先,对传统相机的alpha蒙板去模糊方法进行研究,并将其扩展到编码相机的去运动模糊;然后,对影响去模糊性能的编码因素进行分析,找出适宜于PSF估计和可逆性的最优化编码;最后,对一种基于有效边缘和最大后验分布的PSF估计方法进行改进,并以有效的边缘梯度为空间先验信息采用由粗到精的迭代方式完成图像的去运动模糊。基于仿真模糊图像与真实模糊图像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地估计PSF,并且去运动模糊方法的性能优于当前技术条件下的其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运动模糊 点扩展函数估计 alpha蒙板 最大后验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欧氏距离近邻传播的软件缺陷预测方法
4
作者 常瑞花 沈晓卫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84-1387,共4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无标志软件缺陷数据预测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超欧氏距离近邻传播的软件缺陷预测方法。在近邻传播算法中引入密度思想,定义了密度因子和超欧氏距离测度概念,设计了密度敏感相似度度量元(即密集度量元),解决了传统近邻传... 为了进一步提高无标志软件缺陷数据预测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超欧氏距离近邻传播的软件缺陷预测方法。在近邻传播算法中引入密度思想,定义了密度因子和超欧氏距离测度概念,设计了密度敏感相似度度量元(即密集度量元),解决了传统近邻传播算法采用欧氏距离表示数据相似度难以有效处理复杂结构数据的不足。该方法应用于无标志软件缺陷数据的预测,并通过三组航空航天软件数据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提高了无标志软件缺陷数据预测的精度,为无标志软件缺陷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 近邻传播 软件缺陷 超欧氏距离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化超球体SRUKF的GPS/MIMU组合姿态估计 被引量:3
5
作者 沈晓卫 常瑞花 袁丁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7-202,共6页
针对加速度计、磁强计易受机动加速度和周围环境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单基线GPS/MIMU组合姿态估计方法。该方法利用单基线GPS天线代替磁强计提供航向信息,并利用GPS的速度信息对加速度计输出的机动加速度分量进行补偿,构成单基线GPS/M... 针对加速度计、磁强计易受机动加速度和周围环境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单基线GPS/MIMU组合姿态估计方法。该方法利用单基线GPS天线代替磁强计提供航向信息,并利用GPS的速度信息对加速度计输出的机动加速度分量进行补偿,构成单基线GPS/MIMU组合姿态确定单元。同时考虑实时性要求,在SRUKF的基础上,引入加性非扩展形式和超球体单形采样,提出了简化超球体平方根UKF算法,通过减少状态维数和采样点的数量,降低算法计算量。建立加性噪声下的单基线GPS/MIMU姿态模型,并采用简化超球体平方根UKF算法进行姿态估计。实验结果表明,单基线GPS的速度信息可以有效提高加速度计对水平倾角的确定精度,姿态估计算法收敛后的最大误差小于0.8°,估计精度与UKF相当,且执行时间仅是UKF的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姿态估计 平方根无迹卡尔曼滤波 机动加速度 超球体分布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宇宙线μ子角分布探测装置构建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晓添 楼建玲 +3 位作者 过惠平 赵括 吕汶辉 侯毅杰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5-89,共5页
为测量近地面宇宙线μ子的天顶角分布,构建了一套由两个相互平行放置的长塑料闪烁体探测器组成的探测装置,研究了影响装置性能的主要因素,优化了装置的结构设计参数。利用优化后的装置,测量得到了μ子的天顶角分布符合cos2θ的规律。观... 为测量近地面宇宙线μ子的天顶角分布,构建了一套由两个相互平行放置的长塑料闪烁体探测器组成的探测装置,研究了影响装置性能的主要因素,优化了装置的结构设计参数。利用优化后的装置,测量得到了μ子的天顶角分布符合cos2θ的规律。观察到了角分布的东西向不对称性,当天顶角为30°时,东西向的差异约为3.5(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塑料闪烁体 宇宙线μ子 天顶角分布 东西向不对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状态反馈事件触发控制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李国梁 张合新 +2 位作者 朱满林 王魁 周鑫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75-1078,共4页
事件触发控制作为一种新的非周期采样控制方法,相关的建模和分析研究还不够成熟。采用脉冲系统理论,研究了线性系统状态反馈事件触发控制的建模与分析问题。将线性状态反馈事件触发控制系统建模为一个脉冲系统模型的形式,并利用脉冲系... 事件触发控制作为一种新的非周期采样控制方法,相关的建模和分析研究还不够成熟。采用脉冲系统理论,研究了线性系统状态反馈事件触发控制的建模与分析问题。将线性状态反馈事件触发控制系统建模为一个脉冲系统模型的形式,并利用脉冲系统稳定分析理论,推导出了事件触发控制系统的稳定定理,给出线性矩阵不等式(LMI)形式,最后采用Matlab仿真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反馈 事件触发控制 脉冲系统 稳定性分析 线性矩阵不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氡环境中氚监测电离室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赵括 过惠平 +2 位作者 吕宁 王晓添 侯毅杰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9-273,共5页
针对地下坑道等高氡环境中的氚监测问题,基于铝箔透射高能的α射线、屏蔽低能β射线的特性,提出了一种通过甄别氡释放α粒子和氚释放β粒子,实现高氡环境中氚监测的方案,通过实验与MC法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设计了双层电离室,对其能... 针对地下坑道等高氡环境中的氚监测问题,基于铝箔透射高能的α射线、屏蔽低能β射线的特性,提出了一种通过甄别氡释放α粒子和氚释放β粒子,实现高氡环境中氚监测的方案,通过实验与MC法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设计了双层电离室,对其能量沉积进行了计算,得到了不同位置和不同结构中的能量响应因子,为高氡环境下氚实时监测的系统的搭建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甄别 氚监测 MC法 电离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ant 4的快中子多重性基体效应模拟研究
9
作者 庄琳 张全虎 +1 位作者 李井怀 林洪涛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06-811,共6页
为进一步降低快中子多重性计数中基体效应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使用Geant4仿真工具箱模拟搭建探测系统,通过多种材料的基体效应进行模拟分析,对有容器的快中子多重性测量结果进行修正,获得更加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快中子多... 为进一步降低快中子多重性计数中基体效应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使用Geant4仿真工具箱模拟搭建探测系统,通过多种材料的基体效应进行模拟分析,对有容器的快中子多重性测量结果进行修正,获得更加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快中子多重性测量中,使用Geant4的模拟值与实验值能较好吻合,该模拟程序可通过修正基体效应减小计算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中子多重性 计数率 基体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5MeV小型D-D中子管准直屏蔽结构设计
10
作者 吕汶辉 过惠平 +4 位作者 吕宁 侯毅杰 王晓添 赵括 田晨扬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1-116,共6页
为获取小角度出射的单能中子源,采用蒙特卡罗软件对小型D-D中子管产生的能量为2.45 MeV的4π立体角中子源进行了准直屏蔽结构设计。准直屏蔽结构分为准直器和捕获穴,准直器采用"铁+含硼聚乙烯+铅"的三层过滤结构,用于屏蔽照... 为获取小角度出射的单能中子源,采用蒙特卡罗软件对小型D-D中子管产生的能量为2.45 MeV的4π立体角中子源进行了准直屏蔽结构设计。准直屏蔽结构分为准直器和捕获穴,准直器采用"铁+含硼聚乙烯+铅"的三层过滤结构,用于屏蔽照射野外杂散中子,捕获穴主要功能是增加反方向中子的弹性散射次数,从而降低出射束低能散射中子的比例。通过MCNP模拟得到了准直器各层材料的最佳厚度和出射孔尺寸以及捕获穴最佳结构。经验证,中子照射野处2.45 MeV的中子通量比照射野外大三个量级,中子照射野处低能中子通量比2.45 MeV的中子通量低一个量级,墙壁外总剂量率(中子+γ)在2.5μGy/h以下。该研究对于小角度单能中子源的快速获取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获取的中子源可用于中子剂量仪器有效性检验、中子监测仪性能测试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中子管 蒙特卡罗 准直器 捕获穴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