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SuperPoint与线性转换器的可见光红外匹配算法 被引量:1
1
作者 伍薇 鲜勇 +3 位作者 苏娟 张大巧 李少朋 李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0-348,共9页
针对可见光和红外图像的异源图像匹配难度大、误匹配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SuperPoint与线性转换器的深度学习匹配算法。首先在SuperPoint网络结构的基础上,引入特征金字塔的思想构建特征描述分支,基于铰链损失函数进行训练,从而... 针对可见光和红外图像的异源图像匹配难度大、误匹配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SuperPoint与线性转换器的深度学习匹配算法。首先在SuperPoint网络结构的基础上,引入特征金字塔的思想构建特征描述分支,基于铰链损失函数进行训练,从而较好地学习可见光与红外图像多尺度深层次特征,增大图像同名点对描述子的相似度;在特征匹配模块,利用线性转换器对SuperGlue匹配算法进行改进,聚合特征以提高匹配性能。在多个数据集上对所提算法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与现有的算法相比,所提算法获得了更好的匹配效果,提高了匹配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 可见光图像 异源图像匹配 特征金字塔 线性转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耐热化合物合成研究进展
2
作者 付辉 单雨佳 +3 位作者 田天 王金鑫 王涛 张文全 《含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58-670,共13页
根据分子连接方式的不同以及是否为中性分子,将近年来报道合成的高能耐热化合物划分为稠环类、联杂环类和离子型三类。研究综述了三类高能耐热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合成方法与物化以及爆轰性能,并对三类高能耐热化合物的应用前景进行评价... 根据分子连接方式的不同以及是否为中性分子,将近年来报道合成的高能耐热化合物划分为稠环类、联杂环类和离子型三类。研究综述了三类高能耐热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合成方法与物化以及爆轰性能,并对三类高能耐热化合物的应用前景进行评价;展望了高能耐热化合物的合成发展方向:开发普适性的骨架构筑技术、推进计算模拟与分子设计融合、创新绿色高效合成工艺,为设计合成新型高能耐热化合物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耐热化合物 合成方法 热稳定性 爆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XGBoost的天然地震与爆破的小样本分类
3
作者 李鸿儒 李夕海 +3 位作者 牛超 张云 刘继昊 谭笑枫 《地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1-231,共11页
由于爆破数据数量有限,利用分类法识别天然地震与爆破会遇到诸多困难。鉴于此,本文建立了高维特征小样本数据集,基于XGBoost模型利用遗传算法(GA)实现对主要影响XGBoost模型分类准确率的迭代次数、最大树深和学习率等三个重要超参数的... 由于爆破数据数量有限,利用分类法识别天然地震与爆破会遇到诸多困难。鉴于此,本文建立了高维特征小样本数据集,基于XGBoost模型利用遗传算法(GA)实现对主要影响XGBoost模型分类准确率的迭代次数、最大树深和学习率等三个重要超参数的自主寻优,构建出了GA-XGBoost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功率谱特征样本集,结果显示:爆破与天然地震的分类准确率高达94.094%;相比于传统的GS-XGBoost模型(准确率91.787%),GA-XGBoost模型在显著提升分类准确率的同时,其运行时间也由409.26 s缩短至55.48 s,效率提高了超86%。由此可见,本文建立的GA-XGBoost模型兼顾准确率、稳定性与效率,在小样本分类任务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事件 XGBoost模型 遗传算法 小样本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DETR模型的SAR图像舰船检测方法
4
作者 秦伟伟 迟昊 +2 位作者 朱晓菲 秦庆强 梁卓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85-191,共7页
针对DETR(detection transformer)结构在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图像舰船检测中存在收敛速度慢、弱小目标易漏检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注意力模块和标签对抗训练的改进DETR结构。利用骨干网络提取多尺度特征图,构建多尺度... 针对DETR(detection transformer)结构在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图像舰船检测中存在收敛速度慢、弱小目标易漏检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注意力模块和标签对抗训练的改进DETR结构。利用骨干网络提取多尺度特征图,构建多尺度注意力权重矩阵和特征图区域采样方式,有效提高了DETR结构的检测能力;在解码器结构中设计了标签对抗训练模块以解决对目标的重复预测,抑制目标预选框的混淆,并大幅加快模型的收敛速度。在公开的HRSID数据集上进行了算法测试,结果表明,训练36批次的mAP_0.5、mAP_0.5:0.95、AR分别为0.921、0.696、0.753,相较于Faster R-CNN分别提升了12.4%、13.3%和14.7%,验证了该方法在提升目标检测精度和收敛速度方面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目标检测 DETR 多尺度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VI+PIP复合工艺制备C/C-SiC-Zr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5
作者 孙丹羽 严钰轩 +1 位作者 薛蓉 朱世步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92-95,共4页
本工作以C/C复合材料为基础,采用CVI+PIP复合工艺制备C/C-SiC_((CVI))-ZrC复合材料,利用SiC陶瓷与超高温陶瓷基体协同改性来提升复合材料长时间高温抗氧化能力,通过引入致密、结构可控的CVI-SiC基体改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实现C/C-SiC-Zr... 本工作以C/C复合材料为基础,采用CVI+PIP复合工艺制备C/C-SiC_((CVI))-ZrC复合材料,利用SiC陶瓷与超高温陶瓷基体协同改性来提升复合材料长时间高温抗氧化能力,通过引入致密、结构可控的CVI-SiC基体改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实现C/C-SiC-ZrC复合材料综合性能优化。研究了C/C-SiC_((CVI))-ZrC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及CVI-SiC含量对C/C-SiC_((CVI))-ZrC复合材料力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通过CVI-SiC工艺引入的SiC基体均匀地分布在PyC表面,随着CVI-SiC含量的增加,C/C-SiC_((CVI))-ZrC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及弯曲性能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超高温陶瓷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轻量化YOLOv3的遥感军事目标检测算法 被引量:20
6
作者 秦伟伟 宋泰年 +2 位作者 刘洁瑜 王洪伟 梁卓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263-269,共7页
在导弹智能突防的过程中,从海量的遥感图像数据中检测敌方反导阵地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由于弹载部署环境算力有限,设计了一种兼顾轻量化,检测精确率以及检测速度的遥感目标检测算法。制作了典型遥感军事目标数据集,通过K-means算法对... 在导弹智能突防的过程中,从海量的遥感图像数据中检测敌方反导阵地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由于弹载部署环境算力有限,设计了一种兼顾轻量化,检测精确率以及检测速度的遥感目标检测算法。制作了典型遥感军事目标数据集,通过K-means算法对数据集聚类分析。利用MobileNetV2网络代替YOLOv3算法的主干网络,保证网络的轻量化和检测速度。提出了适用于遥感目标特性的轻量化高效通道协同注意力模块和目标旋转不变性检测模块,将其嵌入检测算法中,在网络轻量化的基础上提升检测精确率。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算法的精确率达到97.8%,提升了6.8个百分点,召回率达到95.7%,提升了3.9个百分点,平均检测精度达到95.2%,提升了4.4个百分点,检测速度达到了每秒34.19张图,而网络大小仅为17.5 MB。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满足导弹智能突防的综合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轻量化网络 YOLOv3 遥感图像 MobileNetV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STA/LTA的地震事件精准检测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鸿儒 李夕海 +2 位作者 谭笑枫 张云 刘天佑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0165-10173,共9页
短时长时能量比法(short-term average/long-term average, STA/LTA)因原理简单、计算简便而被广泛用于地震检测及到时拾取,但传统STA/LTA方法因时窗位置关系,使算法功能被大大弱化,以致拾取精度较低,虚警率较高。为解决上述问题,以STA/... 短时长时能量比法(short-term average/long-term average, STA/LTA)因原理简单、计算简便而被广泛用于地震检测及到时拾取,但传统STA/LTA方法因时窗位置关系,使算法功能被大大弱化,以致拾取精度较低,虚警率较高。为解决上述问题,以STA/LTA为基础对其窗口位置和特征函数两个方面进行改进。首先,基于中间窗的STA/LTA改进法,采用中间窗的形式代替传统时窗位置,能够抑制短时强干扰带来的影响;其次,基于改进特征函数的STA/LTA法,该方法利用信息融合的思想,提出综合考虑地震信号振幅与频率变化信息的权重分配因子来灵活调整权重,实现优势项分配的目的,提高对事件的敏感性。最后,将两种改进方法结合使用并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方法能够提高事件检测的灵敏度与到时拾取精度,有效降低虚警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长时能量比(STA/LTA) 地震检测 初至拾取 特征函数 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向预制破片战斗部飞散特性数值模拟
8
作者 沈慧铭 熊星 +3 位作者 李本胜 余文力 王涛 李伟兵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8-292,299,共6页
为分析轴向预制破片战斗部的飞散特性,利用LS-DYNA软件模拟轴向预制破片战斗部中心单点起爆方式和多点起爆方式下破片速度及飞散角特征参数并进行试验验证,得到了中心单点起爆和多点起爆方式对破片速度及飞散角特征参数的影响规律。研... 为分析轴向预制破片战斗部的飞散特性,利用LS-DYNA软件模拟轴向预制破片战斗部中心单点起爆方式和多点起爆方式下破片速度及飞散角特征参数并进行试验验证,得到了中心单点起爆和多点起爆方式对破片速度及飞散角特征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相较于中心单点起爆方式,多点起爆方式可以提升轴向预制破片速度,且随着起爆点数增加,破片速度先增加后趋于稳定,起爆点数从2点增加到6点,破片初速提升了21.1%,当起爆点数继续增加,则破片速度不再增益,而起爆点数对飞散角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预制破片战斗部 破片速度 飞散角 多点起爆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间距多孔径天线及其相干合并技术
9
作者 沈晓卫 王道平 常瑞花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0-114,121,共6页
为降低动中通卫星通信天线系统的高度,提出一种可变间距多孔径天线和相干合并方法。根据各孔径天线互不遮挡且无间隙的原则,调整当前天线指向角下的孔径间距,解决固定间距多孔径天线在宽仰角变化范围下性能恶化的问题。在子阵级采用固... 为降低动中通卫星通信天线系统的高度,提出一种可变间距多孔径天线和相干合并方法。根据各孔径天线互不遮挡且无间隙的原则,调整当前天线指向角下的孔径间距,解决固定间距多孔径天线在宽仰角变化范围下性能恶化的问题。在子阵级采用固定延时线补偿大部分孔径间的空间相位差,再用移相器补偿剩余空间相位差,保证不同孔径上信号的有效合并。仿真结果表明,变间距多孔径天线比固定间距具有更稳定的天线性能,其在天线扫描范围内副瓣电平低于-13 dB、增益大于33 dB,经过补偿后的天线瞬时带宽满足通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系统 多孔径天线 变间距 相干合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缠绕复合材料损伤演化多尺度表征方法构建
10
作者 寇光杰 何坤成 +3 位作者 蔡辉 张小宁 刘梦庆 杨正伟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24-1336,共13页
针对复合材料多尺度表征中以细观到宏观力学性能预测为主的问题,发展了包含细观到宏观结构力学性能预测和宏观到细观组分损伤演化表征的纤维缠绕复合材料损伤演化多尺度表征方法。通过确定纤维缠绕复合材料组分本构及力学参数,完成基于... 针对复合材料多尺度表征中以细观到宏观力学性能预测为主的问题,发展了包含细观到宏观结构力学性能预测和宏观到细观组分损伤演化表征的纤维缠绕复合材料损伤演化多尺度表征方法。通过确定纤维缠绕复合材料组分本构及力学参数,完成基于细观RFDRVE(Random fiber distributions representative volume element)的单向复合材料力学参数预测,进而实现了纤维缠绕复合材料NOL环的宏观力学性能预测。而后,通过分析NOL环宏观破坏情况,将损伤区域应变加载至RFDRVE,得到NOL环的细观损伤演化情况,并结合扫描电镜观测了细观损伤演化形貌。结果表明,不同缠绕张力下NOL环细观到宏观预测拉伸强度与平均试验拉伸强度的最大误差仅5.08%,且宏观到细观损伤分析能够表征NOL环细观组分上出现的纤维断裂、基体断裂和纤维-基体界面破坏。纤维缠绕复合材料损伤演化多尺度表征方法能实现细观到宏观结构力学性能预测和宏观到细观组分损伤演化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缠绕复合材料 多尺度 力学性能预测 损伤演化表征 代表性体积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原子范数最小化的稀疏阵列稳健波束形成算法
11
作者 吕岩 曹菲 +3 位作者 金伟 何川 杨剑 张辉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737-2748,共12页
为提高稀疏阵列在信号模型存在失配时的波束形成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原子范数最小化(Atomic Norm Minimization,ANM)的稳健波束形成算法。构建基于ANM的降噪问题模型,根据稀疏阵列的协方差矩阵结构将其转化为等价的半定规划问题,同时推导... 为提高稀疏阵列在信号模型存在失配时的波束形成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原子范数最小化(Atomic Norm Minimization,ANM)的稳健波束形成算法。构建基于ANM的降噪问题模型,根据稀疏阵列的协方差矩阵结构将其转化为等价的半定规划问题,同时推导该问题的对偶问题以提高运行效率,求解得到阵列降噪后的接收数据和协方差矩阵。根据互质阵列的结构特性证明其空间谱的无模糊性,对所得的协方差矩阵直接使用多重信号分类算法获得入射信号的波达方向。利用虚拟填充技术得到与互质阵列孔径相同的均匀线性阵列的接收数据,最终获得阵列输出。通过计算机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较其他被测算法输出的信干噪比至少提高1.5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健波束形成 稀疏阵列 原子范数最小化 对偶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联α粒子探测器设计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凯 栾广源 +6 位作者 陈红涛 赵芳 鲍杰 苏明 阮念寿 赵单鹏 侯龙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54-359,共6页
关联粒子成像技术(API)是进行爆炸物检测和有源核查的重要手段,而关联α粒子探测器的空间分辨和时间分辨直接决定成像系统的空间分辨能力。本文依托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数据重点实验室移动中子发生器,结合具有快时间响应的ZnO:Ga与... 关联粒子成像技术(API)是进行爆炸物检测和有源核查的重要手段,而关联α粒子探测器的空间分辨和时间分辨直接决定成像系统的空间分辨能力。本文依托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数据重点实验室移动中子发生器,结合具有快时间响应的ZnO:Ga与最新的位置灵敏光电倍增管(PSPMT)H13700,设计可用于API的关联α粒子探测器系统。通过SCDC-TCOG将256路信号简化为4路信号,利用数字化仪对信号进行采集分析。通过离线实验对关联粒子探测器的时间性能和空间分辨性能进行了测试。利用刀口法测得空间分辨好于1 mm,并通过狭缝法和栅条法进行了验证。通过测量252Cf裂变碎片和瞬发伽马符合测量获得系统时间分辨好于1 ns,达到了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粒子成像 空间分辨 时间分辨 位置灵敏光电倍增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谱特征分层融合的高光谱图像特征提取 被引量:7
13
作者 姚本佐 何芳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9-64,共6页
利用基于光谱维的特征提取方法将原始高光谱图像数据降到一定维数,对降维后的数据采用多尺度自适应加权滤波器(adaptive weighted filters,AWF)进行滤波,将在所有尺度上得到的滤波结果分层融合为新的图像,设计了分层融合框架,有效提取... 利用基于光谱维的特征提取方法将原始高光谱图像数据降到一定维数,对降维后的数据采用多尺度自适应加权滤波器(adaptive weighted filters,AWF)进行滤波,将在所有尺度上得到的滤波结果分层融合为新的图像,设计了分层融合框架,有效提取出了高光谱图像中重要的空谱特征,从而提高了分类精度。又将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算法融入到该框架中,提出了分层融合-主成分分析(hierarchical fusi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HF-PCA)算法。该方法不仅降低了波段间的冗余性,而且削弱了样本的类内差异性,提高了高光谱图像的分类精度。在Indian Pines和Salinas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即使在训练样本数量较少的情况下,由HF- PCA算法得到的分类精度明显高于其他算法,2种数据总体分类精度的最大值分别为86.73%和95.01%,有效提高了高光谱图像的分类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谱特征 分层融合 分层融合-主成分分析 高光谱图像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通用的地磁测量中载体干扰矢量补偿方法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继昊 李夕海 +2 位作者 张莹 杜爱民 曾小牛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2-118,共7页
载体干扰矢量补偿方法是保证矢量磁测精度的关键,然而,传统补偿方法需要从两个可能解中判定真实解,要求满足两个前置条件:一是姿态信息参考坐标系为地理坐标系;二是补偿环境中不存在较大磁异常,以保证地磁场北向分量为正值。以上条件限... 载体干扰矢量补偿方法是保证矢量磁测精度的关键,然而,传统补偿方法需要从两个可能解中判定真实解,要求满足两个前置条件:一是姿态信息参考坐标系为地理坐标系;二是补偿环境中不存在较大磁异常,以保证地磁场北向分量为正值。以上条件限制了方法的通用性,提高了方法实施难度。针对于此,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在利用载体姿态信息和地磁总场值得到两个可能解后,基于载体磁化磁场系数矩阵每个元素绝对值都远小于1的物理特性,判定真实解,不再需要限定参考坐标系和背景磁场磁异常大小的前置条件。对比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在传统方法由于前置条件不满足而失效时,所提方法仍能有效对地磁测量中的载体干扰进行矢量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场 矢量磁测 载体干扰 矢量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多注意力机制的光学遥感图像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18
15
作者 付宏建 白宏阳 +2 位作者 郭宏伟 原瑜蔓 秦伟伟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04-312,共9页
针对光学遥感图像因目标尺度差异大、目标分布密集和背景复杂所导致的检测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多注意力机制的遥感目标检测方法。设计了一种自适应感受野大小的坐标注意力模块,以加强网络对多尺度目标特征的提取能力,提升网... 针对光学遥感图像因目标尺度差异大、目标分布密集和背景复杂所导致的检测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多注意力机制的遥感目标检测方法。设计了一种自适应感受野大小的坐标注意力模块,以加强网络对多尺度目标特征的提取能力,提升网络对复杂背景下目标的定位效果。基于Swin Transformer自注意力机制模块改进了YOLOv5网络的预测头,增强了网络对密集分布目标的识别能力。在DOTA公开遥感图像数据集上进行训练与测试,实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检测精度上比YOLOv5网络提高了3.6%,且优于多类典型对比方法;在Nvidia GTX 1080Ti平台上检测速度达49帧/s,证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实时检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遥感图像 目标检测 深度学习 注意力机制 感受野 多尺度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SAR图像小目标舰船检测的改进SSD算法 被引量:33
16
作者 苏娟 杨龙 +1 位作者 黄华 金国栋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26-1034,共9页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图像小目标舰船检测中存在的检测率较低、虚警较高等缺点,提出了用于SAR图像小目标舰船检测的改进单步多框检测(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SSD)算法。首先,制作了一个专门用于SAR...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图像小目标舰船检测中存在的检测率较低、虚警较高等缺点,提出了用于SAR图像小目标舰船检测的改进单步多框检测(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SSD)算法。首先,制作了一个专门用于SAR图像小目标舰船检测的数据集,在SSD目标检测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迁移学习、浅层特征增强和数据增广3个方面的改进;利用性能更好的ResNet50作为特征提取结构,在浅层特征增强网络结构中采用了inception模块的分支结构,同时使用了空洞卷积扩大特征图的视觉感受野,增强了网络对小尺寸舰船目标的适应性;最后在数据集上进行了多组对比分析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相比于原始的SSD,平均准确率提高了5.4%,并且对SAR小目标舰船的漏检和误报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卷积神经网络 迁移学习 浅层特征增强 空洞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脉冲堆燃耗对中子代时间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信一 张良 +5 位作者 江新标 何彬 王立鹏 郭和伟 姜夺玉 朱养妮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57-362,共6页
本文研究了计算反应堆中子代时间(Λ)的瞬发中子通量密度衰减法,基于反应堆仅释放瞬发中子的假设条件,研究了瞬发中子动力学方程,将Λ的计算转变为α本征值的计算问题,采用MCNP程序模拟瞬发中子通量密度的衰减特性以拟合出α值。该方法... 本文研究了计算反应堆中子代时间(Λ)的瞬发中子通量密度衰减法,基于反应堆仅释放瞬发中子的假设条件,研究了瞬发中子动力学方程,将Λ的计算转变为α本征值的计算问题,采用MCNP程序模拟瞬发中子通量密度的衰减特性以拟合出α值。该方法避免了抽样计算中子价值函数的复杂问题,实现相对容易。并根据西安脉冲堆(XAPR)堆芯三维燃耗分布拟合出不同燃耗深度下瞬发中子通量密度衰减系数α,计算出堆芯中子代时间。结果表明:随着XAPR堆芯燃耗的加深,中子代时间呈增大趋势,从新堆芯到第一循环末(120EFPD),Λ增大幅度为8.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脉冲堆 中子代时间 燃耗 瞬发中子 MC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样本GA-PSO算法的发射入轨段测控设备优化部署 被引量:3
18
作者 任猛 刘刚 +2 位作者 何兵 李俊瑶 杨阳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48-655,共8页
针对当前航天器发射入轨段地基测控设备部署中存在的效率不高、灵活性不足等问题,考虑最高仰角、地形遮蔽等约束条件,以定轨精度、测控覆盖、资源占用为优化目标,建立给定弹道下测控设备部署优化模型。提出基于多样本遗传-粒子群(Geneti... 针对当前航天器发射入轨段地基测控设备部署中存在的效率不高、灵活性不足等问题,考虑最高仰角、地形遮蔽等约束条件,以定轨精度、测控覆盖、资源占用为优化目标,建立给定弹道下测控设备部署优化模型。提出基于多样本遗传-粒子群(Genetic-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GA-PSO)算法的发射入轨段测控设备部署优化方法,通过目标权重自适应变换和一定强度的蒙特卡洛仿真实验获取Pareto最优解集,统计分析确定全局最优解。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进一步提高发射入轨段定轨精度和测控覆盖率,减少设备冗余,为测控方案制定提供有效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测控 设备部署 多目标优化 多样本遗传-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锥喇叭天线高空电磁脉冲响应统计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夏德威 杜传报 +4 位作者 郑生全 毛从光 曹菲 张辉 崔志同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5-42,共8页
[目的]旨在研究入射参量随机分布条件下电磁脉冲作用时角锥喇叭天线的耦合响应规律。[方法]首先,基于CST电磁仿真软件与Matlab软件联合仿真,建立角锥喇叭天线的电磁脉冲响应统计分析模型;然后,利用CST建立天线电磁脉冲响应仿真模型,通... [目的]旨在研究入射参量随机分布条件下电磁脉冲作用时角锥喇叭天线的耦合响应规律。[方法]首先,基于CST电磁仿真软件与Matlab软件联合仿真,建立角锥喇叭天线的电磁脉冲响应统计分析模型;然后,利用CST建立天线电磁脉冲响应仿真模型,通过电压驻波比、增益曲线来验证模型的合理性;接着,考虑通信系统在发射、接收等不同状态下的射频端口阻抗特性,在峰值场强50 kV/m的高空电磁脉冲(HEMP)照射下,得到天线端口耦合响应指标(包括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和负载电流等);最后,在球坐标系中设定方位角、仰角和极化角以服从均匀分布,并使用Matlab对天线负载响应波形峰值、波形能量等主要响应指标进行分布拟合。[结果]结果显示,主要信号指标概率分布大都呈“凸”字形曲线。以波形峰值为例,其响应波形峰值有90%的概率小于0.13 A,仅为最大峰值0.8 A的16.2%,即除了在特定的电磁脉冲入射范围内,角锥喇叭天线响应波形的各信号指标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保持在较低水平。[结论]所得结果可为通信系统电磁脉冲易损性分析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喇叭天线 电磁脉冲 统计分析 分布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MS陀螺自适应分段温度补偿方法 被引量:7
20
作者 沈晓卫 常瑞花 +1 位作者 周泉 左东广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20年第8期26-29,共4页
针对微机电系统(MEMS)陀螺零偏受温度影响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分段温度补偿方法。根据全温度区间下温度曲线的变化关系,设计一种规则自动提取合适的拐点;以拐点作为分段区间的端点,将温度曲线划分为多个不等间距的单调区间,并对... 针对微机电系统(MEMS)陀螺零偏受温度影响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分段温度补偿方法。根据全温度区间下温度曲线的变化关系,设计一种规则自动提取合适的拐点;以拐点作为分段区间的端点,将温度曲线划分为多个不等间距的单调区间,并对各个区间温度曲线进行多项式拟合,形成陀螺的零偏温度模型;通过温度模型计算陀螺当前温度下的零偏值,再从陀螺输出中去除零偏,完成温度零偏标定。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固定分段线性拟合相比,所提方法拟合系数更少,最大误差由2.56×10^-2(°)/s减小为0.51×10^-2(°)/s,能够有效补偿温度变化范围较宽、非线性变化情况下的陀螺温度零偏,工程实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电系统(MEMS)陀螺 零偏 温度补偿 分段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