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证据推理的预警反击作战体系保障能力评估方法 被引量:15
1
作者 孙志鹏 陈桂明 高卫刚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928-1934,共7页
为研究预警反击作战体系保障能力评估问题,参照美国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方法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基于置信规则库建立保障能力评估模型。应用所建模型对某单位进行评估,得出评估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置信规则库的保障能力评估方法... 为研究预警反击作战体系保障能力评估问题,参照美国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方法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基于置信规则库建立保障能力评估模型。应用所建模型对某单位进行评估,得出评估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置信规则库的保障能力评估方法能够有效处理体系保障能力评估面临的信息不确定性问题;不同指标水平提升对体系保障能力水平提升的程度不同;通过评估与分析预警反击作战体系保障能力,能够精确识别预警反击作战体系保障能力的短板,从而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战保障 预警反击作战体系 证据推理 保障能力 能力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弹部队作战单元保障能力评估 被引量:5
2
作者 周立尧 刘小方 王亚光 《兵工自动化》 2020年第9期54-58,共5页
为解决导弹部队作战单元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不确定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元联系数的集对评估方法。对导弹作战单元保障能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建立导弹部队作战单元保障能力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G1赋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提出基于多... 为解决导弹部队作战单元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不确定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元联系数的集对评估方法。对导弹作战单元保障能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建立导弹部队作战单元保障能力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G1赋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提出基于多元联系数集对评估方法步骤,并结合某部队作战单元进行实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动态地反映评估结果的非线性特征,对导弹部队作战单元保障能力评估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战单元 保障能力 多元联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阵地建设工程装备保障能力评估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汉增 陈桂明 +1 位作者 蔺志强 常雷雷 《兵工自动化》 2020年第7期65-70,共6页
为研究阵地建设工程装备保障能力评估的问题,找到与担负建设任务保障能力需求的差距,在构建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基于置信规则库的装备保障能力评估模型,解决带有模糊不确定性、概率不确定性以及非线性特征的底层指标聚集和证据推理问... 为研究阵地建设工程装备保障能力评估的问题,找到与担负建设任务保障能力需求的差距,在构建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基于置信规则库的装备保障能力评估模型,解决带有模糊不确定性、概率不确定性以及非线性特征的底层指标聚集和证据推理问题。针对底层指标增多而出现组合指数增多的问题,提出基于并集假设的置信规则库推理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置信规则库的工程装备保障能力评估模型,能很好糅合多属性底层指标、缩小置信规则库规模、降低评估过程复杂度,减少底层指标在逐层聚集过程中信息衰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地建设 工程装备 置信规则库 保障能力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损伤识别的改进广义柔度矩阵灵敏度方法
4
作者 牛梓蓉 吴锋 +3 位作者 韩兆龙 卓杨 车爱兰 朱宏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1-549,共9页
提出一种改进的广义柔度矩阵灵敏度方法用于结构的损伤识别.首先,在原有方法基础上增加广义柔度矩阵关于损伤系数的高阶灵敏度项,提高损伤识别结果的精度.然后,在求解损伤识别方程时,考虑损伤识别的物理意义,通过增加损伤系数的约束条件... 提出一种改进的广义柔度矩阵灵敏度方法用于结构的损伤识别.首先,在原有方法基础上增加广义柔度矩阵关于损伤系数的高阶灵敏度项,提高损伤识别结果的精度.然后,在求解损伤识别方程时,考虑损伤识别的物理意义,通过增加损伤系数的约束条件,将损伤识别方程转换为最优化问题,并采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进行求解,避免出现负损伤系数的情况.最后,采用一个空间桁架结构有限元模型数值算例和一个7层的框架结构模型试验,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与原方法相比能更精确地定位损伤位置,识别损伤程度,且适用于大损伤的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识别 广义柔度 模态 灵敏度 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激光热防护材料应用进展
5
作者 徐翔 任建伟 +2 位作者 何超 王昕 赵振宇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52-763,共12页
随着高能激光的军事应用不断增加,各类装备材料或结构都会面临高能激光辐照下的生存问题,例如,激光瞬间产生的高能量密度集中带来的热烧蚀、热融化及汽化等一系列毁伤效应,因此研究材料在高能激光辐照下的毁伤效应和防护机理是提升装备... 随着高能激光的军事应用不断增加,各类装备材料或结构都会面临高能激光辐照下的生存问题,例如,激光瞬间产生的高能量密度集中带来的热烧蚀、热融化及汽化等一系列毁伤效应,因此研究材料在高能激光辐照下的毁伤效应和防护机理是提升装备生存能力的热点与难点问题。首先梳理了高能激光的杀伤过程及毁伤机理;其次引入激光热防护概念,并基于热导率和烧蚀率总结归纳了目前主要热防护材料的性能,绘制了材料性能选择图;再次详细介绍了材料性能选择图不同区域中的材料热防护机理;最后针对激光能量均匀化技术与耐烧蚀技术,论述了进行激光防护材料选择和设计的关注点,即优先关注低密度、高热导率和低烧蚀率3类参数,并探讨了激光防护材料领域的发展方向,为后续的激光热防护材料领域提供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激光 毁伤机理 热导率 耐烧蚀率 能量均匀化 耐烧蚀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分支特征增强和多级轨迹关联的多目标跟踪算法
6
作者 马素刚 段帅鹏 +3 位作者 侯志强 余旺盛 蒲磊 杨小宝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82-2289,共8页
在多目标跟踪(MOT)算法中,经常出现目标特征提取不足、身份切换及轨迹缺失问题,降低跟踪性能。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分支特征增强和多级轨迹关联(MTA)的MOT算法。采用双分支特征学习网络对检测和跟踪2种任务的特殊性和相关性... 在多目标跟踪(MOT)算法中,经常出现目标特征提取不足、身份切换及轨迹缺失问题,降低跟踪性能。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分支特征增强和多级轨迹关联(MTA)的MOT算法。采用双分支特征学习网络对检测和跟踪2种任务的特殊性和相关性进行学习,缓解了两任务之间的过度竞争,提取到充足的目标特征信息;引入关联矩阵(AM),利用更多的时序信息预测偏移向量,减少身份切换次数;采用多级轨迹关联策略,保留一部分低分检测框,并将检测框重新划分为高分框和低分框,采用不同的匹配方式与轨迹进行关联,减少轨迹缺失次数。在典型多目标跟踪数据集MOT17和MOT20上,对JDE、CenterTrack等6种相关算法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MOT17数据集上的多目标跟踪准确度(MOTA)和身份F_(1)分数(IDF1)值分别达到68.2%和68.5%,与基准算法CenterTrack相比,分别提升了2.1%、4.3%;在MOT20数据集上,MOTA和IDF1值分别达到52.7%和48.2%,分别提升了1.4%、7.9%。所提算法在复杂场景下取得了优异的跟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跟踪 双分支特征增强 关联矩阵 偏移向量 多级轨迹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注意力与双模板更新的视觉跟踪算法
7
作者 马素刚 孙思维 +2 位作者 侯志强 余旺盛 蒲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55-1964,共10页
针对全卷积孪生网络(SiamFC)跟踪器在复杂场景下表征能力不足且缺乏在线更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注意力与双模板更新的视觉跟踪算法。使用VGG16网络替换AlexNet,用SoftPool代替最大池化层,构建特征提取网络;在骨干网络后添加多注意力模... 针对全卷积孪生网络(SiamFC)跟踪器在复杂场景下表征能力不足且缺乏在线更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注意力与双模板更新的视觉跟踪算法。使用VGG16网络替换AlexNet,用SoftPool代替最大池化层,构建特征提取网络;在骨干网络后添加多注意力模块(MAM),增强网络对目标特征的提取能力;设计双模板进行特征融合和响应图融合,使用平均峰值相关能量(APCE)判断是否更新动态模板,有效提高跟踪鲁棒性。在GOT-10k数据集上对所提算法进行训练,并分别在OTB2015、VOT2018和UAV123数据集上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基准SiamFC算法,所提算法在OTB2015和UAV123数据集上,跟踪成功率分别提高了0.085和0.037,精确度分别提升了0.118和0.058;在VOT2018数据集上,跟踪准确率、鲁棒性和期望平均重叠率(EAO)分别提升了0.030、0.295和0.139。所提算法在复杂场景下取得了较高的跟踪准确度,并且运行速度达到33.9帧/s,满足实时跟踪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目标跟踪 孪生网络 SoftPool 注意力机制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流量特征的异常分析与检测方法综述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海龙 崔治安 沈燮阳 《信息网络安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4-214,共21页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安全威胁的日益增加,网络流量特征的异常分析与检测已成为网络安全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文章主要对近年来网络流量特征的异常分析与检测方法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网络流量异常分析的基本概念和类型;其次,详细讨...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安全威胁的日益增加,网络流量特征的异常分析与检测已成为网络安全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文章主要对近年来网络流量特征的异常分析与检测方法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网络流量异常分析的基本概念和类型;其次,详细讨论了当前主要的异常检测技术,包括基于统计学、信息论、图论、机器学习以及深度学习的方法;然后,对常见的网络流量异常检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探讨当前研究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 网络流量特征 异常分析与检测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引导和多样本决策的舰船检测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吕奕龙 苟瑶 +2 位作者 李敏 何玉杰 邢宇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213,共12页
单阶段目标检测方法具有训练速度快、检测时间短的特点,然而其特征金字塔网络(FPN)难以抑制合成孔径雷达(SAR)舰船图像的背景和噪声信息,且检测头存在预测误差。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引导和多样本决策的检测方法,用于SAR舰船... 单阶段目标检测方法具有训练速度快、检测时间短的特点,然而其特征金字塔网络(FPN)难以抑制合成孔径雷达(SAR)舰船图像的背景和噪声信息,且检测头存在预测误差。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引导和多样本决策的检测方法,用于SAR舰船检测。提出一种注意力引导网络,将其添加至特征金字塔的最高层,使其抑制背景和噪声干扰,从而提升特征的表示能力。提出多样本决策网络,使其参与目标位置的预测。该网络通过增加回归分支中输出的样本数量,缓解预测误差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设计了一种新颖的最大似然损失函数。该损失函数利用多样本决策网络中输出的样本构造出最大似然函数,用于规范决策网络的训练,进一步提升目标定位的精度。以RetinaNet网络模型为基线方法,相较于基线方法及目前先进的目标检测方法,所提方法在舰船检测数据集SSDD上表现出最高的检测精度,AP达到52.8%。相比基线方法,所提方法在AP评价指标上提升了3.4%~5.7%,且训练参数量仅增加2.03×10^(6),帧率仅降低0.5帧/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检测 注意力引导 多样本决策 最大似然损失函数 单阶段检测 合成孔径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uperPoint与线性转换器的可见光红外匹配算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伍薇 鲜勇 +3 位作者 苏娟 张大巧 李少朋 李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0-348,共9页
针对可见光和红外图像的异源图像匹配难度大、误匹配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SuperPoint与线性转换器的深度学习匹配算法。首先在SuperPoint网络结构的基础上,引入特征金字塔的思想构建特征描述分支,基于铰链损失函数进行训练,从而... 针对可见光和红外图像的异源图像匹配难度大、误匹配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SuperPoint与线性转换器的深度学习匹配算法。首先在SuperPoint网络结构的基础上,引入特征金字塔的思想构建特征描述分支,基于铰链损失函数进行训练,从而较好地学习可见光与红外图像多尺度深层次特征,增大图像同名点对描述子的相似度;在特征匹配模块,利用线性转换器对SuperGlue匹配算法进行改进,聚合特征以提高匹配性能。在多个数据集上对所提算法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与现有的算法相比,所提算法获得了更好的匹配效果,提高了匹配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 可见光图像 异源图像匹配 特征金字塔 线性转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阵列天线抗干扰无人机的隐蔽诱骗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尹中杰 侯博 +2 位作者 靳啸龙 范志良 王海洋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33-640,共8页
传统无人机导航诱骗技术采用单天线发射诱骗信号,而配备阵列天线的非合作无人机具备信号来向识别能力,可对单一来向的诱骗信号进行检测识别和抑制,从而导致诱骗失败。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针对阵列天线抗干扰无人机的隐蔽导航诱骗方法。... 传统无人机导航诱骗技术采用单天线发射诱骗信号,而配备阵列天线的非合作无人机具备信号来向识别能力,可对单一来向的诱骗信号进行检测识别和抑制,从而导致诱骗失败。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针对阵列天线抗干扰无人机的隐蔽导航诱骗方法。首先,设计一种基于密度的噪声应用空间聚类(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 with noise, DBSCAN)-Kmeans混合聚类算法,按照真实导航卫星相对目标无人机的方位进行信号来向的分簇聚类,得到诱骗信号最佳来向角度。其次,多架合作无人机搭载诱骗载荷,由最佳来向角度处协同发射相互自洽的诱骗信号,使诱骗信号与真实信号来向近乎一致。最后,试验结果表明,多诱骗载荷发射的多来向诱骗信号可以成功侵入配备阵列天线的非合作无人机导航链路,所提方法具有良好的隐蔽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反制 隐蔽导航诱骗 无人机协同 混合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合作无人机地面站及飞手快速搜寻检测技术
12
作者 靳啸龙 侯博 +1 位作者 范志良 尹中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6-45,共10页
针对现有无人机反制技术仅对无人机本体进行干扰拦截,导致“治标而不治本”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非合作无人机地面站及飞手快速搜寻检测技术。首先,利用时间调制阵列天线信号测向方法测定非合作无人机地面站方位;然后,基于该方位信息使用... 针对现有无人机反制技术仅对无人机本体进行干扰拦截,导致“治标而不治本”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非合作无人机地面站及飞手快速搜寻检测技术。首先,利用时间调制阵列天线信号测向方法测定非合作无人机地面站方位;然后,基于该方位信息使用透视投影计算地面站操作飞手在无人机挂载视觉设备中的投影尺寸;最后,重构轻量化目标检测网络,并通过目标投影尺寸信息辅助的网络选择机制实现飞手的快速检测。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技术可实现地面站及飞手的快速搜寻检测,其中在无人机平台上单次测向平均用时9.67 ms,平均测向误差1.08°;对飞手目标的图像检测帧率平均提升了52.98%,重构目标检测网络参数量平均减少59.6%,浮点运算速度平均下降37.7%。所提技术可为非合作无人机反制提供全新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反制 信号测向 时间调制阵列天线 透视投影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在线训练的自决策主题爬虫算法
13
作者 熊观野 杨百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02-615,共14页
隧道穿越问题是主题爬虫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为解决隧道穿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博伊德环的自决策主题爬虫(FCIDOL)算法。该算法以博伊德环为基本框架,按照“观察-评估-决策-行动”形成闭环,根据爬虫已完成的工作——记忆,对观... 隧道穿越问题是主题爬虫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为解决隧道穿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博伊德环的自决策主题爬虫(FCIDOL)算法。该算法以博伊德环为基本框架,按照“观察-评估-决策-行动”形成闭环,根据爬虫已完成的工作——记忆,对观察到的当前状态进行评估,产生激进或保守策略的决策,引导爬虫执行寻找新的主题相关网页团,或专注于短期收益的行动,记忆的作用在于为评估网络提供训练材料,实现对网络的在线训练满足爬虫的冷启动。实验表明:所提算法相较于多种主题爬虫算法在不同主题环境下收获率提升了7.8%以上,重复链接次数减少了15.6%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爬虫 隧道穿越 自决策 在线学习 冷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注意力深度残差网络的细粒度电磁频谱地图构建方法
14
作者 谢佳炜 余志勇 +2 位作者 张羽洁 曹俊杰 杨剑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5905-5912,共8页
当前,电磁频谱资源的高效利用是无线通信领域的热点问题,而电磁频谱地图(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map,EMSM)能够可视化展示某任务区域内的频谱使用情况,为无线网络优化工作提供有效支持。针对场景复杂且空间点位监测数据有限条件下生... 当前,电磁频谱资源的高效利用是无线通信领域的热点问题,而电磁频谱地图(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map,EMSM)能够可视化展示某任务区域内的频谱使用情况,为无线网络优化工作提供有效支持。针对场景复杂且空间点位监测数据有限条件下生成细粒度EMSM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增强空间注意力特征块(enhanced spatial-attention feature block,ES-AFB)的改进深度残差网络(deep residual networks,DRN)模型,借鉴图像超分辨率思想并利用EMSM的强空间特性,设计深度残差网络提取EMSM的相关性和频谱特征,利用增强空间注意力特征块挖掘粗粒度EMSM的内在隐含空间特征,再通过网络的多层上采样模块重构数据尺寸,从而达到更好的细粒度图像恢复效果,能够利用有限的粗粒度监测数据生成高质量的细粒度EMSM。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利用实测数据生成EMSM的均方根误差不超过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频谱地图 电磁频谱地图 深度残差网络 空间注意力 细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程图知识表示的工程机械液压故障诊断专家系统 被引量:10
15
作者 何庆飞 陈小虎 +2 位作者 姚春江 王德文 张宁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216-219,共4页
根据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故障诊断的特点,建立了液压故障诊断专家系统。提出了利用故障定位流程图作为专家系统诊断知识的表示方式,研究了图形化的知识库生成工具Auto Flowchart,构建了诊断知识数据库,设计了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结构,开发... 根据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故障诊断的特点,建立了液压故障诊断专家系统。提出了利用故障定位流程图作为专家系统诊断知识的表示方式,研究了图形化的知识库生成工具Auto Flowchart,构建了诊断知识数据库,设计了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结构,开发了基于流程图知识表示的故障诊断专家系统。有效解决了传统专家系统知识获取困难的问题;实现了液压系统的故障定位;方便了诊断知识的维护与更新,提高了查找故障的准确率及效率。最后,以QYJ40B起重机为例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系统 故障诊断 专家系统 流程图 知识表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BMS和正交试验的防空作战效能评估及优化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建 王涛 +1 位作者 曹继平 苏延召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0-132,共13页
为研究具有多输入、非线性特点的近程防空系统作战效能和优化问题,在基于ABMS理论的Anylogic软件环境中构建了通用近程防空系统作战仿真推演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然科学领域常用的正交试验设计的通用近程防空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和... 为研究具有多输入、非线性特点的近程防空系统作战效能和优化问题,在基于ABMS理论的Anylogic软件环境中构建了通用近程防空系统作战仿真推演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然科学领域常用的正交试验设计的通用近程防空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和优化方法,解决了常规评估方法动态评估能力不足和仿真平台方法运算量大的问题。以平原地区弹炮结合防空系统为例,通过正交试验方法得到的数据训练出效能评估BPNN,并将其作为优化算法的目标函数,通过NSGAⅡ算法得出仿真推演模型的最优输入决策向量,结果与正交试验分析得到的最优解接近一致。仿真试验表明,采用ABMS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建立的评估体系不仅具备动态评估能力,也可以较快的分析速度得到评估体系的最优决策向量,为防空作战运用提供合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空作战 ABMS 正交试验 作战效能 BPNN NSGA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装备维修保障资源点选址方案评价 被引量:11
17
作者 祝东攀 曹继平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5-80,共6页
维修保障资源点选址方案的确定受安全性、交通条件、保障环境、保障距离等多方面的影响,如何高效、快速、科学地评价维修保障资源点选址方案的合理性,对提高部队装备维修保障时效性,充分发挥部队保障效能具有重要作用。在对相关问题分... 维修保障资源点选址方案的确定受安全性、交通条件、保障环境、保障距离等多方面的影响,如何高效、快速、科学地评价维修保障资源点选址方案的合理性,对提高部队装备维修保障时效性,充分发挥部队保障效能具有重要作用。在对相关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维修保障资源点选址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法实现对评价指标因素权重的确定和选址方案的合理评判,最后运用该方法对某维修保障资源点选址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科学评价维修保障资源点选址的合理性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修保障资源点 选址 指标体系 方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oDAF的导弹作战单元作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被引量:8
18
作者 周立尧 刘小方 马鹏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5-39,共5页
为客观评价导弹作战单元作战能力,提出基于DoDAF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并给出具体步骤;利用DoDAF视图模型,按照作战目标、作战活动、能力要素、需求指标的顺序,构建导弹作战单元作战能力评估指标,并对具体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采用... 为客观评价导弹作战单元作战能力,提出基于DoDAF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并给出具体步骤;利用DoDAF视图模型,按照作战目标、作战活动、能力要素、需求指标的顺序,构建导弹作战单元作战能力评估指标,并对具体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指标构建方法能够有效避免在构建指标过程中专家主观因素的影响,所建立的作战能力指标符合导弹作战单元实际作战需求,所采用的分析思路适用于其他评估指标的构建,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DAF 导弹 作战单元 作战能力 评估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MSOL软件的深埋地下工程围护结构热湿耦合传递模拟 被引量:7
19
作者 韦明 汪波 刘顺波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5729-5736,共8页
围护结构内的热湿耦合传递是影响地下工程热湿负荷的重要因素,为了研究深埋地下工程中围护结构的热湿行为,通过建立热湿耦合传递模型,以两种衬砌结构为研究对象。在进行热湿传递模拟时,为体现含湿量对材料导热性能和传湿性能的影响,模... 围护结构内的热湿耦合传递是影响地下工程热湿负荷的重要因素,为了研究深埋地下工程中围护结构的热湿行为,通过建立热湿耦合传递模型,以两种衬砌结构为研究对象。在进行热湿传递模拟时,为体现含湿量对材料导热性能和传湿性能的影响,模型中将建筑材料的各项参数均表示为含湿量的函数。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的偏微分方程接口,模拟围护结构的热湿吸放过程,并比较两种衬砌结构的热湿传递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围护结构的热湿负荷变化略滞后于工程内部空气的温湿度的变化过程;离壁式衬砌结构的热负荷远小于贴壁式衬砌结构;离壁式衬砌中的空气夹层能有效增加围护结构的热阻,但是会降低围护结构的传湿阻力;离壁式衬砌结构和室内空气的传湿量略小于贴壁式衬砌结构,两者相差大约30%;离壁式衬砌更能够减小深埋地下工程的热湿负荷,降低工程能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工程 衬砌结构 热湿耦合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备维修保障资源配置优化研究综述 被引量:7
20
作者 高颖杰 曹继平 +1 位作者 雷宁 王清晓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2-106,共5页
维修保障资源是确保装备使用和维修的重要依托,装备维修保障资源配置的科学优化,不仅能有效解决当前维修资源配置不足及过剩同时存在的问题,而且还能缩短装备维修等待时间、减少经费消耗,大幅提高装备维修效率。通过查阅近年装备维修保... 维修保障资源是确保装备使用和维修的重要依托,装备维修保障资源配置的科学优化,不仅能有效解决当前维修资源配置不足及过剩同时存在的问题,而且还能缩短装备维修等待时间、减少经费消耗,大幅提高装备维修效率。通过查阅近年装备维修保障资源配置优化文献,从人力、物力、经费和信息4个方面介绍了装备维修保障资源配置优化的研究现状,总结出配置优化研究发展不平衡、优化模型难以通用和地方研究机构参与度不高的问题,认为装备维修保障资源配置将向基于事例推理、基于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和基于军民融合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备维修 保障资源 配置优化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