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气取水非常规技术及材料、装备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姜海凤 侯立安 张林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共7页
淡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重大发展问题,空气取水是解决淡水资源匮乏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介绍了制冷结露、吸附及聚雾取水三种空气取水非常规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综述了吸附材料和聚雾取水仿生材料的研究进展,同时... 淡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重大发展问题,空气取水是解决淡水资源匮乏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介绍了制冷结露、吸附及聚雾取水三种空气取水非常规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综述了吸附材料和聚雾取水仿生材料的研究进展,同时对三种取水器的应用特点做了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性能材料的研发和集成技术的设计是未来空气取水技术的研究重点,并对空气取水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取水 制冷结露法 吸附法 聚雾取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EEMs和PARAFAC解析土壤渗滤处理污水厂二级出水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吕晶晶 窦艳艳 +5 位作者 龚为进 段学军 张列宇 席北斗 于水利 侯立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07-1213,共7页
利用三维荧光光谱(3D-EEMs)和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的方法研究了土壤渗滤处理污水厂二级出水中氮、磷及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垂直分布特征。试验在一个中试规模的土壤渗滤系统中进行,反应器自上而下每隔30 cm设置一个采样口,采集的样品... 利用三维荧光光谱(3D-EEMs)和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的方法研究了土壤渗滤处理污水厂二级出水中氮、磷及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垂直分布特征。试验在一个中试规模的土壤渗滤系统中进行,反应器自上而下每隔30 cm设置一个采样口,采集的样品通过PARAFAC识别出系统不同点位的DOM具有4个荧光组分,包括2个类腐殖质物质(C1, C2)、 2个类蛋白物质(C3, C4)。对荧光组分浓度得分F_(max)分析得出, C4代表的类色氨酸比其他3类物质更易于降解,即类色氨酸最易降解,其次为类富里酸、类胡敏酸类物质、类蛋白物质。四种组分的F_(max)变化幅度都以在0~30 cm处最大,表明此处生化反应最为剧烈, DOM的迁移转化速率最大。运用PARAFAC、主成分分析(PCA)和聚类分析(CA)等手段,可以揭示土壤渗滤系统中DOM的来源和不同深度的变化规律。土壤渗滤系统在4 L·d^(-1)的低负荷条件下处理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对TN和NO_3-N的去除是不利的,后续可以耦合反硝化滤池等工艺强化反硝化脱氮,进一步提高氮素的去除率。土壤对磷的吸附尚未达到饱和的状态,保持了较高的TP去除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物 土壤渗滤 三维荧光光谱 平行因子分析 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AFAC和FRI解析ISI中DOM分布 被引量:20
3
作者 吕晶晶 龚为进 +6 位作者 窦艳艳 段学军 刘海芳 张列宇 席北斗 于水利 侯立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039-2047,共9页
利用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和荧光区域积分(FRI)的方法解析三维荧光光谱(3D-EEMs),结合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了曝气预处理改良土壤渗滤系统(ISI)处理生活污水时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垂直分布特征.根... 利用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和荧光区域积分(FRI)的方法解析三维荧光光谱(3D-EEMs),结合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了曝气预处理改良土壤渗滤系统(ISI)处理生活污水时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垂直分布特征.根据FRI分析,ISI中DOM可以分为5个荧光区域,包括3个类蛋白物质区域(Ⅰ、Ⅱ、Ⅳ)和2个类腐殖质物质区域(Ⅲ、Ⅴ).沿着垂直方向向下,ISI中DOM有溶出的现象,导致总荧光区域积分体积(TOT)与TN、TP、NH_4^+-N、COD、TOC等都呈现显著负相关的关系,而与EC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荧光区域Ⅴ与NO_3^--N浓度呈显著正相关的关系,氮素去除与DOM组成之间关系密切.通过进一步做PARAFAC分析表明,可以从DOM中识别出四种荧光组分,分别为C1类富里酸类物质和C2、C3、C4类蛋白类物质.荧光组分浓度得分值F_(max)表明,ISI对物质降解由易到难依次为C2>C4>C1、C3,即类酪氨酸最易降解,其次为类色氨酸类物质和类富里酸类物质.根据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可以用F_(max)间接表征TN、TP和COD等水质指标的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物 改良土壤渗滤 三维荧光光谱 荧光区域积分 平行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挥发性有机液体储库VOCs排放标准现状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黄玉虎 胡玮 +4 位作者 任碧琪 秦建平 林雅妮 江梅 侯立安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987-1992,共6页
针对地方政府、VOL(挥发性有机液体)储库和治理企业进行VOCs(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时面临排放标准选择困惑的现状,根据地方行业性标准>国家行业性标准>地方综合标准>国家综合标准的标准选择顺序,对我国部分地区(北京市、上海市、... 针对地方政府、VOL(挥发性有机液体)储库和治理企业进行VOCs(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时面临排放标准选择困惑的现状,根据地方行业性标准>国家行业性标准>地方综合标准>国家综合标准的标准选择顺序,对我国部分地区(北京市、上海市、厦门市、重庆市)现行的相关排放标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对于汽油储库,全国均执行GB 20950—2007《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北京市除外);(2)对于原油及成品油(汽油除外)储库,各地区优先执行本地区《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其次是本地区《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最后是国家的GB 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北京市、上海市、厦门市和重庆市《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NMHC(非甲烷总烃)最高允许排放质量浓度分别是GB 16297—1996标准限值的42%、58%、83%和100%;(3)工业企业VOCs排放标准或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NHMC最高允许排放质量浓度约为GB 20950—2007标准限值的3‰,因此准确选择排放标准显得尤为重要.研究显示,生态环境部应尽快修订GB 20950—2007,将适用范围扩大为原油及成品油或VOL储库,并适度加严标准限值,推动行业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液体 储库 VOCS 排放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EEMs和PARAFAC的土壤渗滤系统DOM垂直分布特征 被引量:3
5
作者 吕晶晶 于水利 +3 位作者 张列宇 席北斗 窦艳艳 侯立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549-2555,共7页
利用三维荧光光谱(3D-EEMs)和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的方法研究了土壤渗滤系统处理模拟高氨氮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垂直分布特征。试验在一个中试规模的土壤渗滤系统中进行,反应器自上而下每隔30cm设置一个采样口,采集的样品通过PA... 利用三维荧光光谱(3D-EEMs)和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的方法研究了土壤渗滤系统处理模拟高氨氮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垂直分布特征。试验在一个中试规模的土壤渗滤系统中进行,反应器自上而下每隔30cm设置一个采样口,采集的样品通过PARAFAC识别出系统不同点位的DOM具有四个荧光组分,包括两个类腐殖质物质(C1,C2)、2个类蛋白物质(C3,C4)。相关性分析显示,四种荧光组分与多数理化指标呈现极显著性正相关关系,可以用荧光组分浓度间接表征系统对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去除效果。对荧光组分浓度得分Fmax分析得出,土壤渗滤系统中类酪氨酸最易降解,其次为类富里酸、类胡敏酸类物质,最难以降解的为类蛋白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物 土壤渗滤 三维荧光光谱 平行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渗滤处理老龄养猪废水堵塞的光谱学和微生物学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吕晶晶 龚为进 +6 位作者 窦艳艳 段学军 刘海芳 张列宇 席北斗 于水利 侯立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41-1546,共6页
土壤渗滤系统容易发生堵塞,堵塞问题是土壤渗滤研究的热点问题。利用三维荧光光谱(3D-EEMs)、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高通量测序的方法研究了土壤渗滤处理老龄养猪废水发生堵塞过程中的光谱学特征和微生物多样性。试... 土壤渗滤系统容易发生堵塞,堵塞问题是土壤渗滤研究的热点问题。利用三维荧光光谱(3D-EEMs)、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高通量测序的方法研究了土壤渗滤处理老龄养猪废水发生堵塞过程中的光谱学特征和微生物多样性。试验在一个小试规模的土壤渗滤系统中进行,反应器为高50 cm、内径4 cm的有机玻璃管,底部设置采样口,其中填充北京市顺义区试验基地内表层土,废水自上而下流经系统。三维荧光光谱分析表明,系统完全堵塞之前,经过处理之后,溶解性有机物(DOM)转变为类富里酸,而当系统发生了堵塞,DOM的组成基本不变,只有进水中原本存在的类蛋白峰发生了微弱的红移,有发生转化的趋势,荧光峰的相对强度减弱,表明DOM的浓度减小。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进出水DOM主要成分为糖类、酚类、脂类、有机酸及芳香类有机物。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表明,堵塞前、堵塞时及堵塞后系统对DOM的去除率分别为17.26%,37.24%和48.08%,堵塞的发生对去除有色DOM浓度是有利的,并且出水中大分子苯环结构减少。反应器发生堵塞时,下层土壤样品微生物多样性大于上层,细菌的群落多样性大于真菌的群落多样性。土壤样品中纲一级的主要优势细菌为Actinobacteria放线菌纲和Alphaproteobacteriaα-变形菌纲的菌群,主要优势真菌为Sordariomycetes粪壳菌纲和Eurotiomycetes散囊菌纲的菌群。研究结果可以为解决土壤渗滤堵塞问题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土壤渗滤推广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物 土壤渗滤 三维荧光光谱 堵塞 微生物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家庄大气能见度与颗粒物污染及相对湿度的关系 被引量:6
7
作者 关亚楠 张博信 +6 位作者 倪爽英 王洪华 卢晶晶 韩静 赵玉广 段二红 侯立安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001-2008,共8页
利用2016年10月—2017年6月石家庄市能见度、相对湿度、颗粒物质量浓度逐时观测资料和同期颗粒物膜采样数据,分析石家庄市大气能见度与颗粒物污染及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RH)的关系。结果表明,石家庄市大气能见度与颗粒物质量浓... 利用2016年10月—2017年6月石家庄市能见度、相对湿度、颗粒物质量浓度逐时观测资料和同期颗粒物膜采样数据,分析石家庄市大气能见度与颗粒物污染及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RH)的关系。结果表明,石家庄市大气能见度与颗粒物质量浓度呈幂函数关系,且二者相关性呈现季节变化,影响从高到低依次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石家庄市大气能见度与相对湿度呈指数函数关系。细颗粒物质量浓度与相对湿度共同影响石家庄市大气能见度变化,较低相对湿度下(RH<80%),能见度主要受PM2.5质量浓度影响;较高湿度条件下(RH≥80%),能见度恶化主要是由于RH增加造成颗粒物吸湿性增大,导致其散射效率非线性增大。观测期间,石家庄市大气消光系数年均值为(653.5±521.9)Mm-1,有机物(Organic Matter,OM)、元素碳(Elemental Carbon,EC)、NH4NO3、(NH4)2SO4对大气能见度消光贡献率年平均为33.3%、8.3%、25.7%和3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大气能见度 颗粒物质量浓度 相对湿度 大气消光 石家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排放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37
8
作者 刘彬 侯立安 +4 位作者 王媛 马文超 颜蓓蓓 李湘萍 陈冠益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4-182,共9页
当前海洋塑料和微塑料污染问题是全球研究热点,随着我国陆源垃圾减量化处置率和生活污水处理覆盖率的提高,重新核算我国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排放量尤为重要,基于文献已报道的关于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排放量估算的方法并结合相关统计... 当前海洋塑料和微塑料污染问题是全球研究热点,随着我国陆源垃圾减量化处置率和生活污水处理覆盖率的提高,重新核算我国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排放量尤为重要,基于文献已报道的关于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排放量估算的方法并结合相关统计数据对我国相应排放量进行了核算.结果表明:2016年我国向海洋中排放塑料垃圾124×10^4~331×10^4t,略低于2010年的132×10^4~353×10^4t;生活污水处理厂向环境中排放塑料微珠约109. 95×10^12粒(折合131. 78 t),远低于2014年报道的209. 7×10^12粒(折合306. 9 t).此外,2016年我国生活污水处理厂向环境中排放合成化学纤维类微塑料约1 296. 95×10^12个(折合648. 48t),轮胎与地面摩擦产生合成橡胶轮胎粉尘约78. 85×10^4t;合成化纤类微塑料和合成橡胶轮胎粉尘等已成为陆源微塑料的重要来源.通过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海洋垃圾和微塑料污染、陆源垃圾处置、海洋垃圾污染应对等方面进行比较,未来我国应通过完善"限塑令"和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尽早实施"塑料微珠"限令、明晰生活污水处理厂微塑料排放状况等手段从源头控制排放,此外需有效控制塑料垃圾和微塑料的输送途径,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监测标准,提升我国应对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污染的能力和国际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塑料垃圾 塑料微珠 纤维状微塑料 轮胎粉尘 排放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