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目标性感染监测护理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晓燕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36期6908-6910,共3页
目的探讨目标性感染监测护理干预预防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于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NICU住院的2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目标性感染监测护理,其中单纯监测108例,监测加干预92例,分析ICU感... 目的探讨目标性感染监测护理干预预防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于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NICU住院的2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目标性感染监测护理,其中单纯监测108例,监测加干预92例,分析ICU感染发生情况,根据胎龄、体质量分组,对比各组感染情况。结果200例患儿医院感染率为7%(14/200),例次感染率为9.5%(19/200),其中干预期NICU患儿医院感染率和例次感染率均低于监测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例NICU医院感染患儿感染部位中下呼吸道构成比最高,达36.84%,其次依次为上呼吸道(21.05%)、皮肤(15.79%)、五官(10.53%)、血液(10.53%)和胃肠道(5.26%)。按患儿体质量分组,医院感染率从低到高依次为体质量>2500 g组、体质量1501~2500 g组、体质量1000~1500 g组、体质量<1000 g组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患儿胎龄分组,医院感染率从低到高依次为胎龄>37周组、胎龄32~37周组、胎龄28~31+6周组、胎龄≤28周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体质量和出生胎龄的NICU患儿易发生医院感染,应将其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并采用相应干预措施降低NICU医院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目标性感染监测 重症监护室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科临床与心理学问卷调查
2
作者 毛美玲 王秀玲 逯保娥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8年第3期241-243,共3页
目的:了解学生和家长对心理学知识理解的程度及有关需求。方法:利用自制的学生和家长问卷分别发放于市区两所学校的学生和两所幼儿园学前儿童的家长。结果:72%的学生有心理咨询和心理指导需求,54%的家长阅读过有关心理学知识方面的文章... 目的:了解学生和家长对心理学知识理解的程度及有关需求。方法:利用自制的学生和家长问卷分别发放于市区两所学校的学生和两所幼儿园学前儿童的家长。结果:72%的学生有心理咨询和心理指导需求,54%的家长阅读过有关心理学知识方面的文章,但他们大多数不能区分出哪些是心理问题引发的躯体症状、哪些是生理变化导致的躯体疾病,在出现身体不适时总是去儿科门诊。结论:在儿科临床工作中,心理学越来越重要。医生应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以减少心理疾病的误诊和漏诊,使有心理问题的儿童及时得到心理咨询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临床 心理学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在高危儿随访及神经损伤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袁红 毛美玲 +3 位作者 杨世娥 张玉红 王晓燕 吴菁菁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4期277-278,共2页
目的探讨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估在高危儿随访及神经损伤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86例高危新生儿进行定期GMs质量评估,对异常结果进行专业指导、家庭和住院康复相结合的早期干预。总结其临床效果。结果扭动运动阶段GMs16.28%为DA,37.21%... 目的探讨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估在高危儿随访及神经损伤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86例高危新生儿进行定期GMs质量评估,对异常结果进行专业指导、家庭和住院康复相结合的早期干预。总结其临床效果。结果扭动运动阶段GMs16.28%为DA,37.21%为MA,经过早期干预,不安运动阶段GMs有6.98%为DA,2.91%为MA,两阶段异常GM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12月龄后诊断脑瘫3例,均为轻度。回顾性分析脑瘫患儿扭动和不安运动阶段GMs均为异常,且均有F-。不安运动阶段GMs继续表现为显著异常5例次,发展为脑瘫3例(60%)。结论 GMs质量评估可作为高危儿随访及神经损伤常规筛查、指导治疗的工具。方法简便、非侵入性,家长依丛性高,非常适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 高危儿 神经损伤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期间预防出血并发症的自我护理
4
作者 王海燕 张媛媛 +1 位作者 王晓燕 本乐乐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5年第2期144-145,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抗凝治疗期间出血并发症的自我护理和疗效。方法选择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使用抗凝药物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抗凝治疗...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抗凝治疗期间出血并发症的自我护理和疗效。方法选择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使用抗凝药物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抗凝治疗期间出血并发症的自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中有13例出现出血并发症,总体发生率为26.0%,其中皮下出血2例、消化道出血7例、颅内出血1例,其他部位出血3例。观察组共有6例患者出现出血征象,总体发生率为12.0%,其中,5例发生在住院期间,分别为皮下出血2例、消化道出血2例和颅内出血1例;1例患者出血发生在院外,于出院后第10天出现肉眼血尿。结论加强自我护理指导能够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抗凝治疗期间出血并发症,应在临床护理中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预防 出血 自我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阿奇霉素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症状缓解和再入院率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玉红 《华夏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135-140,共6页
目的:分析短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阿奇霉素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症状缓解和再入院率的影响。方法:选取92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单一用药组,每组各46例。单一用药组予以阿奇霉素,联合用药组予以短期小剂... 目的:分析短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阿奇霉素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症状缓解和再入院率的影响。方法:选取92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单一用药组,每组各46例。单一用药组予以阿奇霉素,联合用药组予以短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阿奇霉素。比较两组疗效、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再入院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高于单一用药组(P<0.05);治疗后,联合用药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消失时间短于单一用药组(P<0.05);治疗后,联合用药组血清PEF、FEV_(1)水平高于单一用药组(P<0.05);治疗后,联合用药组血清IL-6、IL-8水平低于单一用药组(P<0.05);联合用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单一用药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再入院发生率低于单一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可提高疗效,缩短肺部啰音、咳嗽、退热恢复时间,改善肺功能,抑制机体内血清炎性因子释放,降低再入院率,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短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阿奇霉素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
6
作者 唐慧娟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2期179-180,共2页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采用数字随机表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GSH治疗,记录治疗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及恢复正常时间...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采用数字随机表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GSH治疗,记录治疗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及恢复正常时间,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用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胆红素水平为(126.32±12.59)μmol/L较对照组低,恢复正常时间为(8.12±2.31)d较对照组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SH治疗新生儿黄疸安全有效,能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提高临床疗效,临床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 还原型谷胱甘肽 血清胆红素水平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奇霉素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谢金英 《北方药学》 2017年第11期117-117,共1页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将7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结果:观察组的...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将7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9.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胸片阴影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口服和静脉给药均能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静脉给药起效更快,适用于病情较重的支原体肺炎患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奇霉素 不同给药途径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