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妇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唐俐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1期167-168,共2页
目的:探讨妇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原因、预防措施及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我院2000年1月~2009年12月妇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例的临床特点及诊断和治疗情况。结果:31例中剖宫产术后10例;恶性肿瘤13例;术前术... 目的:探讨妇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原因、预防措施及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我院2000年1月~2009年12月妇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例的临床特点及诊断和治疗情况。结果:31例中剖宫产术后10例;恶性肿瘤13例;术前术后放疗者5例;应用止血药15例;阴式手术3例;输血病例1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2例;术后镇痛28例,肥胖者8例,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者6例。结论:术前进行高危评估,术中仔细操作,术后机械性活动,减少止血药物的应用可有效预防术后DVT的发生,广谱抗生素治疗和抗凝治疗是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原因 预防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例产科护患纠纷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被引量:3
2
作者 王风燕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31期137-138,共2页
总结我院产科护患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服务态度问题、业务素质不过硬、医疗收费问题、沟通障碍、法律意识的缺乏、社会因素等,结合临床实际工作针对发生原因提出相应防范措施,减少不必要的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了产科的工作质量,有利于... 总结我院产科护患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服务态度问题、业务素质不过硬、医疗收费问题、沟通障碍、法律意识的缺乏、社会因素等,结合临床实际工作针对发生原因提出相应防范措施,减少不必要的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了产科的工作质量,有利于维持母婴的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患纠纷 原因分析 防范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体酮个体化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丽霞 姚志芹 王秀琴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20期197-198,共2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根据监测复发性流产孕妇孕早期血清孕酮值,探索黄体酮个体化用量标准及效果,将有助于指导临床中的具体操作,规范用药剂量。方法将108例复发性流产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至孕12周黄体酮用量... 目的本研究旨在根据监测复发性流产孕妇孕早期血清孕酮值,探索黄体酮个体化用量标准及效果,将有助于指导临床中的具体操作,规范用药剂量。方法将108例复发性流产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至孕12周黄体酮用量、注射天数、保胎成功率。实验组55例,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根据每周监测孕酮值,及时调整黄体酮用量,当15ng/mL≤孕酮<20ng/mL,肌注黄体酮针剂60mg/d;当20ng/mL≤孕酮<25ng/mL,肌注黄体酮针剂40mg/d;当25ng/mL≤孕酮<30ng/mL,肌注黄体酮针剂20mg/d;当30ng/mL≤孕酮,观察治疗;治疗至孕12周停药。对照组53例,每日肌注黄体酮40mg,至孕12周停药。结果实验组应用黄体酮总量为(1456.23±206.36)mg,注射天数(36.23±6.54)d,对照组应用黄体酮总量为(1827.48±242.05)mg,注射天数(43.54±3.6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保胎成功率为87.27%,对照组保胎保胎成功率为84.91%,两组的保胎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体酮个体化治疗复发性流产可在提高保胎成功率的基础上,减少黄体酮的用量,更适合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体酮 复发性流产 黄体酮支持 个体化 孕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在诊断异常子宫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陶伟华 孙红娜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5期82-82,共1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诊断异常子宫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40例中,子宫内膜增生过长85例,子宫内膜息肉55例,子宫内膜炎45例,子宫内膜癌2例,子宫黏膜下肌瘤23例,节育环异常20例,妊娠物残留10例。本组...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诊断异常子宫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40例中,子宫内膜增生过长85例,子宫内膜息肉55例,子宫内膜炎45例,子宫内膜癌2例,子宫黏膜下肌瘤23例,节育环异常20例,妊娠物残留10例。本组除20例节育环异常未做病理检查。其余患者均行病理检查。宫腔镜诊断与病理诊断总符合率为97%。结论采用宫腔镜检查可以直视宫腔内情况,不损伤宫颈及子宫内膜。凭借镜下所见对可疑部位直视下活检,可提高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异常子宫出血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妇女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应用小剂量雌激素预防的疗效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淑贞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4年第5期101-102,共2页
目的:对绝经后泌尿系反复感染发作患者采用小剂量雌激素预防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根据门诊顺序将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收治的80例绝经后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患... 目的:对绝经后泌尿系反复感染发作患者采用小剂量雌激素预防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根据门诊顺序将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收治的80例绝经后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小剂量雌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阴道炎症状评分、生活质量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阴道炎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绝经后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患者采用小剂量雌激素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 泌尿系感染 反复发作 小剂量雌激素 预防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应用于PICC置管术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管利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8期244-245,共2页
目的探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的置管方法及护理体会。方法 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总医院80例PICC置管术输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每组各40例,对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并发症、... 目的探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的置管方法及护理体会。方法 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总医院80例PICC置管术输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每组各40例,对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并发症、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升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PICC置管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方法 护理 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郑龙 《中国医学工程》 2014年第2期102-103,共2页
目的对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探讨。方法选取125例行LAVH的患者为观察组,选取122例行开腹子宫切除手术患者为对照组,并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有123例(98.4%)患者成功... 目的对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探讨。方法选取125例行LAVH的患者为观察组,选取122例行开腹子宫切除手术患者为对照组,并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有123例(98.4%)患者成功完成手术,2例(1.6%)中转开腹。17例(13.6%)术中出血在400 mL以上,3例(2.4%)出现泌尿系统损伤。没有出现愈合不良或延期愈合的患者;对照组患者需要进行输血治疗的有2例,出现泌尿道损伤的有1例;出现延期愈合的有2例;发现子宫内膜癌的有1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VH可发生出血和脏器损伤等合并症,其发生原因与肌瘤体积大、盆腔严重粘连、病例的选择以及术中处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手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娩方式与产后盆底肌力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陶伟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5期96-97,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与产后盆底肌力变化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阴道分娩60例,剖宫产分娩60例,对两组产妇分娩后6周进行盆底肌力检查、盆底肌电图的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阴道分娩60例中发生压力性尿失禁7例,发生率11....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与产后盆底肌力变化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阴道分娩60例,剖宫产分娩60例,对两组产妇分娩后6周进行盆底肌力检查、盆底肌电图的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阴道分娩60例中发生压力性尿失禁7例,发生率11.66%,发生盆腔器官脱垂5例发生率8.33%;剖宫产组60例中发生压力性尿失禁4例,发生率5.00%,盆腔器官脱垂2例,发生率3.33%.两组盆底肌力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性。结论相对于阴道分娩,剖宫产对产后近期尿失禁的发生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但选择性剖宫产虽然能减少盆底功能损伤的风险,但不能完全避免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分娩方式 产后盆底肌力变化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醇及伊立替康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王艳虹 王秀琴 《中国医学工程》 2014年第5期138-139,共2页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伊立替康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3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复发性卵巢上皮性癌患者50例,予伊立替康80 mg/m2,静脉滴注,第1、8、15 d,28 d为1周期。紫杉醇80mg/m2静脉滴注,第1、8、15 d,...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伊立替康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3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复发性卵巢上皮性癌患者50例,予伊立替康80 mg/m2,静脉滴注,第1、8、15 d,28 d为1周期。紫杉醇80mg/m2静脉滴注,第1、8、15 d,28 d为1周期。观察胃肠道反应、迟发型腹泻、骨髓抑制、胆碱能综合征、心律失常、周围性神经炎等副反应的发生。3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总缓解率42.0%,其中完全缓解3例,占6.0%;部分缓解18例,占36.0%;稳定5例,占10.0%;疾病进展24例,占48.0%。所有患者中位肿瘤进展时间6.9个月。骨髓抑制为首要的不良反应,其次为胃肠道反应、迟发型腹泻、心律失常、胆碱能综合征等。所有不良反应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无紫杉醇过敏反应发生,无不良反应相关的死亡病例。结论伊立替康联合紫杉醇化疗总有效率41.67%,患者的中位肿瘤进展时间为6.5个月,与国内外报道相当。主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以及迟发型腹泻,均在患者可耐受范围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伊立替康 复发性卵巢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切除术对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治疗临床探讨
10
作者 唐俐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0期157-158,共2页
目的:探讨子宫切除术对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治疗效果、手术时机及手术的必要性。方法:对濮阳市油田总医院1998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的46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6例因无生育要求及耐药行子宫切除术,20例单纯... 目的:探讨子宫切除术对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治疗效果、手术时机及手术的必要性。方法:对濮阳市油田总医院1998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的46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6例因无生育要求及耐药行子宫切除术,20例单纯行化疗。结果:20例单纯化疗中患者全部治愈。26例子宫切除患者中23例均治愈,随访2~10年均无复发,1例因骨髓Ⅳ度抑制不能化疗死于脑转移;3例耐药患者行子宫切除后继续化疗治愈出院,1例再次耐药,转至上级医院;1例预后评12分高危绒癌患者治疗出院半年后复发,化疗耐药死亡。结论: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治疗以化疗为主,很多患者可以行单纯化疗而不行任何手术。但在某些急诊出血、高危耐药病例,手术治疗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 子宫切除术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院育龄期阴道感染妇女阴道分泌物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11
作者 王风燕 王艳虹 《抗感染药学》 2022年第1期59-63,共5页
目的:分析医院育龄期阴道感染妇女阴道分泌物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因阴道分泌物异常来医院治疗的213例育龄期妇女为研究对象,采集所有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查,分析病原菌... 目的:分析医院育龄期阴道感染妇女阴道分泌物中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因阴道分泌物异常来医院治疗的213例育龄期妇女为研究对象,采集所有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查,分析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情况以及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213例育龄期妇女中阴道感染者191例(占89.67%),共检出菌株20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01株(占50.00%)、革兰阴性菌35株(占17.33%)和真菌66株(占32.67%)。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白假丝酵母对伊曲康唑、氟康唑的耐药率较高,肠球菌对四环素的耐药率较高,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与青霉素具有较高的耐药率。年龄26~40岁、已婚、已育、避孕、流产和既往存在生殖器官感染史者阴道感染发生率均高于低年龄、未婚、未孕,以及无避孕、流产史和生殖器官感染史者(P<0.05);年龄、流产史、避孕和既往生殖系统感染为阴道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医院收治的育龄妇女的阴道感染发生率较高,病原菌分布复杂且对抗菌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为避免盲目用药和耐药菌株出现,临床应重视对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和药敏试验,以提高用药的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龄期妇女 阴道感染 病原菌分布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盆腔脏器脱垂Ⅲ期的临床比较
12
作者 姚志芹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8期69-72,共4页
目的比较坐骨棘筋膜固定术与骶棘韧带固定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Ⅲ期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2月~2015年.4月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盆腔脏器脱垂Ⅲ期(POP)的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先行阴式子宫全切术后再行阴道顶端的... 目的比较坐骨棘筋膜固定术与骶棘韧带固定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Ⅲ期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2月~2015年.4月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盆腔脏器脱垂Ⅲ期(POP)的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先行阴式子宫全切术后再行阴道顶端的悬吊术,其中坐骨棘筋膜固定术42例,骶棘韧带固定术41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半年性生活满意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坐骨棘筋膜固定术组在平均手术时间、术后病率及臀部疼痛等方面显著少于骶棘韧带固定组(P〈0.05)。两组在平均出血量、术后尿潴留、直肠侧间隙血肿发生率[2.44%(1/41)、0]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两组POP—Q测量各指示点较术前均明显上升(P〈0.05),半年性生活满意度调查骶棘韧带固定组略优于坐骨棘筋膜固定组(P〉0.05)。结论坐骨棘固定术和骶棘韧带固定术均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Ⅲ期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坐骨棘固定术组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更易学习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棘筋膜固定术 骶棘韧带固定术 盆腔脏器脱垂 临床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米芬与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3
13
作者 景秀菊 王秀琴 刘丽霞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11期2000-2002,共3页
目的比较氯米芬与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收治的96例PCOS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给予对照组氯米芬促排卵,给予观察组来曲唑促排卵。记录两组患者... 目的比较氯米芬与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收治的96例PCOS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给予对照组氯米芬促排卵,给予观察组来曲唑促排卵。记录两组患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子宫内膜厚度、排卵率和妊娠率;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睾酮(T)]水平和卵巢血流动力学指标[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统计两组患者先兆流产发生率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结果观察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排卵率和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LH、FSH、E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T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LH、FSH、E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PI水平高于治疗前,RI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PI水平高于对照组,RI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先兆流产率和OHSS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来曲唑治疗PCOS临床效果优于氯米芬,可有效改善患者性激素水平和卵巢血流动力学,且先兆流产率和OHSS发生率较低,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氯米芬 来曲唑 排卵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坤丹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1
14
作者 秦艳芳 朱留洋 +3 位作者 赵艳 游兴文 王艳虹 潘淑敏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22期4165-4168,共4页
目的分析定坤丹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6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收治的98例PCOS不孕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西医组与联合组,每组49例。给予西医组患者注射用绒促性素联合克罗米芬治疗。给... 目的分析定坤丹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6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收治的98例PCOS不孕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西医组与联合组,每组49例。给予西医组患者注射用绒促性素联合克罗米芬治疗。给予联合组患者定坤丹联合注射用绒促性素、克罗米芬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妊娠率。分析两组治疗前后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内脂素水平。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较西医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FSH、LH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联合组FSH、LH水平低于西医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内脂素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联合组内脂素水平低于西医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SHBG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联合组血清SHBG水平高于西医组(P<0.05)。联合组妊娠率较西医组高(P<0.05)。结论定坤丹辅助治疗PCOS不孕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改善血清性激素水平,调控血清SHBG、内脂素水平,提高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孕 注射用绒促性素 克罗米芬 定坤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氨蝶呤配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的效果探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景秀菊 王秀琴 +1 位作者 王艳虹 刘丽霞 《北方药学》 2019年第6期138-139,共2页
目的:探究甲氨蝶呤配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5年6月耀2016年9月收治的48例宫外孕患者纳入对照组,另以本院2016年10月耀2018年1月接收的48例宫外孕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以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以甲氨蝶呤配合米非... 目的:探究甲氨蝶呤配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5年6月耀2016年9月收治的48例宫外孕患者纳入对照组,另以本院2016年10月耀2018年1月接收的48例宫外孕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以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以甲氨蝶呤配合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茁-HCG)恢复正常水平所需时间、消除临床症状所需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消除时间及茁-HGG水平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甲氨蝶呤配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效果较佳,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米非司酮 宫外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次产检空腹血糖、糖化血白蛋白、糖化白蛋白联合孕前体重指数检测对妊娠期糖尿病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宁 尹倩 《北方药学》 2020年第12期170-172,共3页
目的:探讨孕早期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糖化白蛋白(glycated albumin,GA)、孕前BMI联合筛查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在濮阳市油田总医院产科门诊就诊孕妇,... 目的:探讨孕早期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糖化白蛋白(glycated albumin,GA)、孕前BMI联合筛查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在濮阳市油田总医院产科门诊就诊孕妇,根据纳入及排除条件,共285例入组,收集人口学资料,于孕11~20周测定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白蛋白(GA),孕24~28周行75g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筛查出GDM组(36例)和对照组(249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预测价值。结果:(1)GDM组的孕早期FPG、HbA1c、GA及孕前BMI均高于对照组(P<0.05)。(2)孕早期FPG、HbA1c、GA、孕前BMI单项检测诊断GDM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6(95%CI:0.607-0.824),0.687(95%CI:0.585-0.789),0.690(95%CI:0.574-0.805),0.629(95%CI:0.500-0.758),四项指标联合检测的AUC为0.791(95%CI0.695-0.887)。结论:孕早期FPG、HbA1c、GA、孕前BMI联合筛查能进一步提高检出率,对早期加强GDM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空腹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白蛋白 孕前BM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欣普贝生联合催产素足月妊娠分娩引产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4
17
作者 游兴文 《北方药学》 2019年第4期77-77,76,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欣普贝生联合催产素足月妊娠分娩引产的效果对比。方法:抽取2017年4月~2018年2月90例足月妊娠分娩引产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催产素治疗,观察组给予催产素联合欣普贝生治疗。比较两组成功引产率;临产平均时间、产程潜... 目的:探讨应用欣普贝生联合催产素足月妊娠分娩引产的效果对比。方法:抽取2017年4月~2018年2月90例足月妊娠分娩引产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催产素治疗,观察组给予催产素联合欣普贝生治疗。比较两组成功引产率;临产平均时间、产程潜伏期;治疗前后宫颈成熟评分以及产妇的疼痛程度、焦虑评分;剖宫产率。结果:观察组成功引产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产平均时间、产程潜伏期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宫颈成熟评分以及产妇的疼痛程度、焦虑评分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宫颈成熟评分以及产妇的疼痛程度、焦虑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催产素联合欣普贝生治疗足月妊娠分娩引产的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促使宫颈成熟和缩短产程,缩短临产的时间,减轻产妇疼痛和焦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欣普贝生 催产素足月妊娠 分娩引产 效果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骶韧带缩短缝合术应用于围绝经期Ⅲ度子宫脱垂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丽玲 史爱丽 高志娟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年第1期123-124,109,共3页
目的:探究腹腔镜骶韧带缩短缝合术应用于围绝经期Ⅲ度子宫脱垂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科97例围绝经期Ⅲ度子宫脱垂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8例给予腹腔镜子宫腹壁悬吊术治疗,观察组49例给予腹腔镜行子宫腹壁悬吊术联合骶韧... 目的:探究腹腔镜骶韧带缩短缝合术应用于围绝经期Ⅲ度子宫脱垂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科97例围绝经期Ⅲ度子宫脱垂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8例给予腹腔镜子宫腹壁悬吊术治疗,观察组49例给予腹腔镜行子宫腹壁悬吊术联合骶韧带缩短缝合术治疗,随访6个月对比采用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观察解剖复位效果,采用女性性功能指数观察性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阴道前壁中线距离处女膜3cm处、阴道前壁脱出处女膜最远距离、子宫切除后阴道残端、阴道后壁中线距离处女膜3cm处、阴道后壁脱出距离处女膜最远处水平高于对照组,女性性功能指数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骶韧带缩短缝合术联合子宫腹壁悬吊术对围绝经期Ⅲ度子宫脱垂患者治疗,可有效提高解剖复位效果,促进性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子宫腹壁悬吊术 腹腔镜骶韧带缩短缝合术 围绝经期Ⅲ度子宫脱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分娩控制感现状及影响因素
19
作者 赵秀芳 孙妍 马金焕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22期4099-4101,共3页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分娩控制感现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收治的103例HDCP患者。产后2 d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分娩控制量表(LAS)、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分娩...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分娩控制感现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收治的103例HDCP患者。产后2 d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分娩控制量表(LAS)、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分娩控制水平、焦虑水平。记录调查结果。分析LAS评分的影响因素。结果103例HDCP患者LAS评分为(152.36±13.25)分。经产妇、大专及以上、SAS评分≤50分、无产钳助产、无会阴侧切患者的LAS评分高于初产妇、高中及以下、SAS评分>50分及产钳助产、会阴侧切者(P<0.05)。产次、受教育程度、产钳助产、会阴侧切、SAS评分是HDCP患者LAS评分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HDCP患者分娩控制感呈中等水平,产次、产时焦虑、产钳助产、会阴侧切、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其分娩控制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分娩控制感 影响因素 产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后逐淤胶囊联合低频脉对人流术后子宫复旧不全的影响
20
作者 王兰花 游兴文 秦艳芳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11期2037-2040,共4页
目的:研究产后逐淤胶囊联合低频脉对人流术后子宫复旧不全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1年7月至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96例人流术后子宫复旧不全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两组均进行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在常... 目的:研究产后逐淤胶囊联合低频脉对人流术后子宫复旧不全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1年7月至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96例人流术后子宫复旧不全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两组均进行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在常规西药基础上给予低频脉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基础上给予产后逐淤胶囊联合低频脉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一氧化氮(Serum nitric oxide,NO)、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及近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流血量较对照组少,腹痛时间、月经复潮时间、阴道流血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NO、IL-8、NOS、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逐淤胶囊联合低频脉治疗人流术后子宫复旧不全患者疗效可靠,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血流高凝状态,调节NOS、NO等血清因子水平,降低近期并发症风险,促进患者病情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逐淤胶囊 低频脉 人流术 子宫复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