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PCR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 1
-
-
作者
申识川
刘文正
李利
-
机构
濮阳市检验检疫服务中心
台前县农业农村局
营口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
-
出处
《饲料博览》
2020年第3期60-61,共2页
-
文摘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引起的以脱水、严重腹泻、呕吐、肠绒毛萎缩、初生仔猪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是造成哺乳期仔猪死亡的主要疫病之一。我国20世纪50年代开始有该病的报道,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如能在发病早期快速确诊该病,对于本病的防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和猪轮状病毒病在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流行病学等方面高度相似,仅靠临床症状很难确诊。因此,建立准确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检测方法意义重大。本文综述了国内近几年PCR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关键词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PCR检测方法
猪流行性腹泻
重大经济损失
猪轮状病毒病
初生仔猪
接触性传染病
主要疫病
-
分类号
S858.26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猪捷申病的流行、诊断与防治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申识川
王文芳
王冠杰
-
机构
河南省濮阳市检验检疫服务中心
河南省濮阳市水利局
河南省濮阳市农业农村局
-
出处
《养殖与饲料》
2019年第12期94-96,共3页
-
文摘
猪捷申病是由小RNA病毒科猪捷申病毒(porcine teschovirus,PTV)引起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是一种危害猪只健康的重要疫病,其临床症状表现为脑脊髓灰质炎、繁殖障碍、肺炎、下痢、心包炎和心肌炎以及皮肤损伤。该病自2003年在我国内蒙古被首次发现以来,近几年在黑龙江、云南、江西和广东等地养猪场相继被发现,表明该病在我国呈流行扩大之势。本文结合近几年国内学者的研究综述了该病的流行、诊断和防治策略,为广大兽医工作者和养猪从业者提供参考。
-
关键词
猪
捷申病
流行
诊断
防治
-
分类号
S85
[农业科学—兽医学]
-
-
题名兔出血症病毒VP60蛋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 3
-
-
作者
申识川
王文芳
张玉红
-
机构
河南省濮阳市检验检疫服务中心
河南省濮阳市河道管理处
河南省濮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养殖与饲料》
2020年第8期3-5,共3页
-
文摘
兔出血症是由兔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的烈性传染病,以肝坏死和肺出血为典型组织病变。兔出血症病毒VP60蛋白是该病毒主要的结构蛋白和免疫原性蛋白,能够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产生保护性抗体,因此关于该蛋白的结构、表达及功能是研究该病毒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综述了国内学者近几年关于VP60蛋白的基因、表达和变异研究进展情况,希望能为兔出血症病毒研究提供参考。
-
关键词
兔出血症病毒
VP60蛋白
研究进展
-
分类号
S852.65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
-
题名国内猪捷申病病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1
- 4
-
-
作者
申识川
姚文韬
刘恩
-
机构
濮阳市检验检疫服务中心
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公司海外工程公司
濮阳县农业农村局
-
出处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0年第3期10-11,共2页
-
文摘
猪捷申病病毒(Porcine teschovirus,PTV)属于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捷申病毒属(Teschovirus)成员,主要引起猪的脑脊髓灰质炎、生殖障碍、肺炎、下痢、心包炎和心肌炎等临床症状.2003年首次在我国被发现,引起了猪病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对猪捷申病毒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猪捷申病毒研究者提供参考.
-
关键词
猪捷申病毒
研究进展
-
分类号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河南省进口肉类指定口岸对本省养殖业影响
- 5
-
-
作者
申识川
杨淑斐
-
机构
河南省濮阳市检验检疫服务中心
-
出处
《中国畜禽种业》
2017年第8期16-17,共2页
-
文摘
随着河南省经济快速增长,人民收入水平提高,河南省居民饮食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突出表现为对肉类及制品的消费需求越来越旺盛。河南是人口第一大省,肉类消费总量处于全国前列。但因耕地较多,其他土地类型可承载的养殖数量有限,肉类消费已不能自足,近年肉类进口量也逐年增多。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肉类消费需求,经多方努力,河南省建成进口肉类指定口岸。肉类口岸作为河南省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在带来极大贸易便利的同时,也将对河南省养殖业带来深远影响。
-
关键词
河南省
肉类
指定口岸
养殖业
影响
-
分类号
F323.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752.61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
-
题名一例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培养及药敏试验
- 6
-
-
作者
申识川
王冠杰
-
机构
濮阳市检验检疫服务中心
濮阳市农牧局
-
出处
《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
2017年第9期9-10,共2页
-
文摘
副猪嗜血杆菌(HPS)是革兰氏阴性细小杆菌,属于巴斯德杆菌科嗜血杆菌属,主要危害保育猪群,引发以脑膜炎、关节炎、多发性浆膜炎等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猪群一旦发病,病死率较高,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试验从疑似发生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河南濮阳某猪场无菌采集病料,并进行触片镜检、分离培养、生化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成功分离到了副猪嗜血杆菌,分离菌株对氟苯尼考、泰妙菌素、氟甲砜霉素、头孢菌素、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噻肟高敏,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链霉素、土霉素低敏。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对发病猪群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
分离培养
药敏试验
猪
-
分类号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一例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培养及药敏试验
- 7
-
-
作者
申识川
宋果
王冠杰
-
机构
河南省濮阳市检验检疫服务中心
湖南省宁远县动物防疫监督站
河南省濮阳市农牧局
-
出处
《湖北畜牧兽医》
2017年第10期13-14,共2页
-
文摘
副猪嗜血杆菌(HPS)主要危害保育猪群,引发以脑膜炎、关节炎、多发性浆膜炎等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猪群一旦发病,病死率较高,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从疑似发生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河南濮阳某猪场无菌采集病料,并进行触片镜检、分离培养、生化试验。结果成功分离到了副猪嗜血杆菌,药敏试验显示,分离菌株对氟苯尼考、泰妙菌素、氟甲砜霉素、头孢菌素、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噻肟高敏,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链霉素、土霉素低敏。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对发病猪群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
关键词
猪
副猪嗜血杆菌
分离培养
药敏试验
-
分类号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