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濮阳市经济林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任冬焕 杨旭照 《绿色科技》 2020年第23期153-155,共3页
指出了花卉产业属于朝阳产业。近年来,濮阳市大力推进以城市近郊为重点的花卉生产核心区建设,初步形成了以城郊设施鲜切花为主、辐射带动周边的花卉生产格局。济林苗木花卉产业是富民产业,特别是苗木花卉产业是美丽的公益性事业,也是新... 指出了花卉产业属于朝阳产业。近年来,濮阳市大力推进以城市近郊为重点的花卉生产核心区建设,初步形成了以城郊设施鲜切花为主、辐射带动周边的花卉生产格局。济林苗木花卉产业是富民产业,特别是苗木花卉产业是美丽的公益性事业,也是新兴的绿色朝阳产业。大力发展经济林苗木花卉产业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濮阳,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社会就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都具有重要作用。深入调查剖析了濮阳市经济林苗木花卉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发展的新思路和政策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林苗木花卉产业 调研现状 发展新思路 濮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濮阳市木本蔬菜资源调查
2
作者 黄秋萍 李怀义 +1 位作者 李文娟 杨贵铭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11期166-167,共2页
木本蔬菜系绿色食品,营养价值高,开发潜力大。于2011年对濮阳木本蔬菜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濮阳地区木本蔬菜有21科56种。并对濮阳地区已有木本蔬菜的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关键词 木本蔬菜资源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濮阳市杨树人工林现状调查分析
3
作者 程国华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3年第10期122-122,共1页
平原农区是杨树速生丰产林的主要产区,这里的杨树林地一般质量尚好。河南省濮阳市,现有10万hm^2杨树人工林,多数曾经间种或正在间种小麦和玉米。小麦单产可以反映立地的肥力和质量。
关键词 杨树人工林 濮阳市 杨树速生丰产林 平原农区 河南省 质量 小麦 间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濮阳市行道树建设探讨
4
作者 黄秋萍 苏宪乐 +1 位作者 贾志喜 贺宝红 《现代园艺》 2012年第19期84-84,共1页
近些年来,濮阳作为"国家园林城市",城市建设和园林绿化飞速发展,城市行道树作为城市园林绿化的骨干树种,在创造优美的道路绿化景观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部分树种观赏性低、病虫害较严重、飞絮等... 近些年来,濮阳作为"国家园林城市",城市建设和园林绿化飞速发展,城市行道树作为城市园林绿化的骨干树种,在创造优美的道路绿化景观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部分树种观赏性低、病虫害较严重、飞絮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园林绿化建设水平的提升。本文在分析濮阳市行道树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变目前状况、加强行道树建设的规划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行道树 濮阳市 城市园林绿化 国家园林城市 城市生态环境 园林绿化建设 骨干树种 城市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濮阳文明与城市生态林业建设的探讨
5
作者 苏衍修 唐丽英 申艳普 《农技服务》 2011年第10期1506-1506,共1页
以濮阳文明发展史为线索,总结了濮阳城市生态林业建设成果,诠释了文明发展对城市生态林业产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濮阳 文明 生态林业 建设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濮阳市大叶黄杨白粉病危害情况调查及防治
6
作者 李艳 《农技服务》 2015年第9期125-126,共2页
白粉病是大叶黄杨主要病害。该病发生面积广,危害程度大,不仅对大叶黄杨的生长发育造成了影响,而且观赏价值也随之降低,严重影响了大叶黄杨在园林绿化和造景中的主导作用。2013~2015连续三年对濮阳市区定点路段进行系统调查并进行防治试... 白粉病是大叶黄杨主要病害。该病发生面积广,危害程度大,不仅对大叶黄杨的生长发育造成了影响,而且观赏价值也随之降低,严重影响了大叶黄杨在园林绿化和造景中的主导作用。2013~2015连续三年对濮阳市区定点路段进行系统调查并进行防治试验,初步掌握了大叶黄杨白粉病在该地区的发病情况。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50%多菌灵、70%甲基托布津、25%粉锈宁和2%多抗霉素等对大叶黄杨白粉病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黄杨 白粉病 发生情况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濮阳地区梨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屈朝彬 《果农之友》 2016年第11期10-10,共1页
梨是濮阳地区主栽果树之一,对涝、旱、寒、盐碱的抵抗力都较强,且产量高,日益受到果农的青睐。濮阳地区梨树栽植总面积达5.5万亩,主栽品种为秋月梨、晚秋黄梨、早酥红梨等,产量24万吨,分布在黄河故道区(砂质壤土)和背河洼地(盐碱土... 梨是濮阳地区主栽果树之一,对涝、旱、寒、盐碱的抵抗力都较强,且产量高,日益受到果农的青睐。濮阳地区梨树栽植总面积达5.5万亩,主栽品种为秋月梨、晚秋黄梨、早酥红梨等,产量24万吨,分布在黄河故道区(砂质壤土)和背河洼地(盐碱土)。生产中存在下列问题:一是重栽轻管;二是施肥不科学;三是品种搭配不合理。针对以上问题总结了梨树栽植和管理的技术,以期为果农朋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酥红梨 品种搭配 背河洼地 栽培技术 枝组 疏花疏果 辅养枝 盛果期树 树冠内膛 套袋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濮阳云斑天牛的发生及其防治试验初报 被引量:1
8
作者 黄秋平 谢斐 孙健 《现代园艺》 2017年第11期134-135,共2页
通过观察与研究云斑天牛生的活习性,总结出了云斑天牛在濮阳地区的发生规律及其影响因子。
关键词 濮阳 云斑天牛 发生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濮阳葡萄生长季管理
9
作者 佀传杰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14年第3期10-11,共2页
1萌芽前 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各种病虫也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危害周期,此时,全园喷洒3—5波美度石硫合剂1遍。萌芽前15天左右,亩追施尿素10千克或氮磷钾复合肥15~20千克,施后行间覆黑色地膜以利保墒防草。此时正值葡萄的伤流期,切... 1萌芽前 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各种病虫也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危害周期,此时,全园喷洒3—5波美度石硫合剂1遍。萌芽前15天左右,亩追施尿素10千克或氮磷钾复合肥15~20千克,施后行间覆黑色地膜以利保墒防草。此时正值葡萄的伤流期,切勿剪伤、折伤枝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生长季 管理 濮阳 河南 氮磷钾复合肥 石硫合剂 黑色地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濮阳锈色粒肩天牛的发生与防治
10
作者 李怀义 苏宪乐 +1 位作者 郭志勇 李林 《农技服务》 2013年第7期721-,723,共1页
锈色粒肩天牛为害隐藏,防治困难,是国槐的毁灭性虫害。通过对锈色粒肩天牛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为害特点、发生规律的研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锈色粒肩天牛 发生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个欧美杨品种树皮内生真菌多样性及优势种群动态变化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永 朴春根 +5 位作者 贺伟 常聚普 王海明 郭立民 谢守江 郭民伟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0-96,共7页
利用组织分离法从欧美杨2品种欧美杨107杨、中林46杨中(996块组织)分离内生真菌1252株,107杨和中林46杨分别分离出645株和607株。利用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为17个属、32个分类单元,包括担子菌2个分类单元,子囊菌30个分类单元均... 利用组织分离法从欧美杨2品种欧美杨107杨、中林46杨中(996块组织)分离内生真菌1252株,107杨和中林46杨分别分离出645株和607株。利用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为17个属、32个分类单元,包括担子菌2个分类单元,子囊菌30个分类单元均为子囊菌。在基于ITS构建的系统进代树上、2杨树品种内生菌均形成5个稳定的分支,包括在囊菌纲2个分支,包括散囊菌纲、类壳菌纲等。2个杨树品种内生真菌优势种群包括链格孢、葡萄座腔菌、镰孢菌、间座壳菌等,其中链格孢、葡萄座腔菌是最为常见的优势种群,2品种内生菌的优势种群会随季节变化而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真菌 欧美杨 树皮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枣区绿盲蝽春秋季迁移能力及寄主转移规律 被引量:6
12
作者 马兴莉 宋宏伟 +4 位作者 封洪强 张真 卢绍辉 袁国军 李志清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3-77,共5页
于2014年秋季和2015年春季在河南省濮阳市林业科学院扁核酸红枣试验示范林,分别采用铷标记和荧光粉标记技术,对绿盲蝽秋季种群和春季种群在枣园的迁移扩散距离及季节性寄主转移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河南枣区,春季绿盲蝽主要集中... 于2014年秋季和2015年春季在河南省濮阳市林业科学院扁核酸红枣试验示范林,分别采用铷标记和荧光粉标记技术,对绿盲蝽秋季种群和春季种群在枣园的迁移扩散距离及季节性寄主转移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河南枣区,春季绿盲蝽主要集中在枣树上取食危害,枣树是其主要春季寄主,在枣园环境稳定、食源丰富的情况下,其迁移扩散速度很慢,2周内最远扩散距离为400 m;秋季绿盲蝽已从枣树转移至枣园周边的其他寄主植物上危害,2周内其在枣区的扩散距离可达4 km(试验最远回捕距离),具有较强的迁移能力,秋季绿盲蝽会进行长距离的迁飞以寻找枣园周边其喜好的寄主植物来维持生命,葎草、艾蒿、南瓜、苍耳、绿豆、豆角等是其主要的秋季寄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树 绿盲蝽 “标记—释放—回捕”法 迁移距离 寄主转移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部分枣树品种(系)的枣疯病抗性鉴定 被引量:10
13
作者 田国忠 李志清 +9 位作者 胡佳续 赵俊芳 张兆欣 谢守江 王振亮 张志善 宋传生 王东方 杨春梅 温秀军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25,共7页
收集了我国部分地区的不同枣树品种(系)的休眠期健康接穗材料,于2009年和2010年的4—6月嫁接到枣疯病砧木上,定期检查接穗发病状况,并采用PCR技术检测植原体感染。结果显示,不同枣树品种对枣疯病的抗性差异明显,根据接穗发病早晚、症状... 收集了我国部分地区的不同枣树品种(系)的休眠期健康接穗材料,于2009年和2010年的4—6月嫁接到枣疯病砧木上,定期检查接穗发病状况,并采用PCR技术检测植原体感染。结果显示,不同枣树品种对枣疯病的抗性差异明显,根据接穗发病早晚、症状轻重、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将测定品种分为5个类型,其中高度抗病品系2个、中度抗病品系4个、一般抗病品系15个、感病品系7个、高度感病品系6个。高抗品系(交城骏枣、唐县和太原壶瓶枣)嫁接当年萌生枝条枣疯病无明显症状或嫁接早期无症状,后期症状较轻。嫁接到病树遮阴部位的接穗发病程度要重于向阳部位;存放期长和嫁接时间早的接穗,易诱发抗性品系发病。巢式PCR能检测到无症抗病接穗内低浓度植原体侵染。与以往所采用的昆虫自然传染和病皮或病枝嫁接到待鉴定的砧木品系上鉴定抗性技术相比,该方法具有接种强度大、诱导发病快、测定方法简便等优点,但对一般抗性、整株或成年株抗性、抗介体传毒等类型的抗性鉴定有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疯病 枣树品种(系) 嫁接接种 抗病性 植原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LAR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对儿茶素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左涛 包海 +5 位作者 陈慧 苏衍修 常聚普 郭利民 贺伟 王延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1-128,共8页
无色花色素还原酶基因(Leucoanthocyanidin reductase,LAR)是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一个重要基因,为了验证杨树中LAR的功能,明确LAR基因对抗病物质儿茶素合成的影响,本实验以接种后第6 d的一年生‘中林46’杨树树干的树皮为材料,利用RT... 无色花色素还原酶基因(Leucoanthocyanidin reductase,LAR)是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一个重要基因,为了验证杨树中LAR的功能,明确LAR基因对抗病物质儿茶素合成的影响,本实验以接种后第6 d的一年生‘中林46’杨树树干的树皮为材料,利用RT-PCR技术克隆了LAR基因的OFR序列,并构建LAR的过表达载体p CAMBIA1301-LAR。采用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转化烟草,获得了转LAR基因的烟草6株。用q RT-PCR检测转基因烟草的表达量,结果显示,在转基因植株中,LAR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上调。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转基因植株中的儿茶素含量,结果显示,6株转LAR的烟草植株中,有4株内源儿茶素含量显著升高。以上结果表明,中林46杨LAR是杨树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一个基因,该基因与儿茶素的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黄酮 无色花色素还原酶基因 过表达 儿茶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杨树树皮内生真菌多样性及优势种群动态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永 朴春根 +5 位作者 郭利民 常聚普 王海明 贺伟 谢守江 郭民伟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2-298,共7页
为了解健杨94(转基因抗虫杨94)、三倍体毛白杨2个杨树品种干部树皮内生真菌区系及其优势种群的季节变化情况,本研究利用组织分离法从2个杨树品种996块组织中分离内生真菌1 175株,健杨94和三倍体毛白杨分别分离612、563株。利用形态特征... 为了解健杨94(转基因抗虫杨94)、三倍体毛白杨2个杨树品种干部树皮内生真菌区系及其优势种群的季节变化情况,本研究利用组织分离法从2个杨树品种996块组织中分离内生真菌1 175株,健杨94和三倍体毛白杨分别分离612、563株。利用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为15个属、35个分类单元,包括担子菌1个分类单元,子囊菌34个分类单元。2个杨树品种内生真菌优势种群包括链格孢、葡萄座腔菌、镰孢属真菌、间座壳属真菌等,其中,仅有链格孢、葡萄座腔菌和桑砖红镰孢是两品种共有的优势种群种类,而且优势种群会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在两品种的内生真菌中,链格孢、葡萄座腔菌是最为常见的优势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真菌 优势种群 多样性 树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杏李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 被引量:12
16
作者 陈玉玲 苏衍修 +2 位作者 黄振宇 夏乐晗 陈龙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8-100,共3页
杏李是杏与李的种间杂种,自21世纪初引入我国以来,因其优良的果实品质而广受消费者喜爱,具有较高的栽培价值。针对我国杏李生产现状,分析了当前杏李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发展优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遵循适地适树、品质优... 杏李是杏与李的种间杂种,自21世纪初引入我国以来,因其优良的果实品质而广受消费者喜爱,具有较高的栽培价值。针对我国杏李生产现状,分析了当前杏李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发展优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遵循适地适树、品质优先的原则;突出优势品种,做好合理搭配;根据经营模式,找准市场定位;高标准建园,科学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李 优良品种 产业问题 发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枣区主要盲蝽种类及绿盲蝽种群消长动态调查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兴莉 张真 +3 位作者 宋宏伟 卢绍辉 袁国军 李志清 《河南林业科技》 2015年第4期9-11,18,共4页
河南是我国枣栽培和生产大省,绿盲蝽是近几年在枣树上新发生的一种毁灭性害虫,采用目测法、扫网法和震落法对新郑和内黄两大枣区盲蝽的发生种类和为害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并利用色板诱杀和性诱剂诱杀法对上述两大枣区绿盲蝽的种群消长... 河南是我国枣栽培和生产大省,绿盲蝽是近几年在枣树上新发生的一种毁灭性害虫,采用目测法、扫网法和震落法对新郑和内黄两大枣区盲蝽的发生种类和为害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并利用色板诱杀和性诱剂诱杀法对上述两大枣区绿盲蝽的种群消长动态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新郑和内黄枣区发生及造成为害的种类均以绿盲蝽为主,其次为三点盲蝽,中黑盲蝽和苜蓿盲蝽亦有少量发生;绿盲蝽在枣园的发生为害及其种群消长动态与枣树的生长发育期紧密相连,在以上两大枣区均有5个发生高峰期。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了一套绿盲蝽防控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蝽 种群消长动态 色板诱集 性诱剂诱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美杨溃疡病菌在侵染寄主过程中的动态变化
18
作者 商靖 李永 +3 位作者 李爱宁 贺伟 郭利民 常聚普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0-123,137,共5页
采用Real-timePCR和病理组织切片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欧美杨溃疡病病原菌(Lonsdaleaquercinasubsp.populi)侵染欧美杨(Populus&#215;euramericana‘zhonglin46’)后不同时间的种群量及其变化。结果表明:接种3d后植株内己有一... 采用Real-timePCR和病理组织切片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欧美杨溃疡病病原菌(Lonsdaleaquercinasubsp.populi)侵染欧美杨(Populus&#215;euramericana‘zhonglin46’)后不同时间的种群量及其变化。结果表明:接种3d后植株内己有一定的菌量积累,从结构上看,对植物尚未造成明显的伤害。但从接种第5天开始,菌量明显增加,部分细胞破裂,植株显症。接种9~15d,菌量增加到峰值,并进入稳定期,韧皮部组织细胞破裂明显,薄壁细胞解离,植株显症严重。应用Real-timePCR分子定量法可直接对欧美杨植株体内的病原菌进行动态定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美杨溃疡病 REAL-TIME PCR 组织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分因子和气象因素对欧美杨溃疡病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倪琳 贺伟 +5 位作者 常聚普 郭利民 谢守江 杨玉巧 徐庆娥 商靖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3-58,共6页
探讨了林分和气象因素对欧美杨溃疡病田间发生状况的影响,为拟定病害防治措施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杨树不同品种发病状况不同,中林46杨的发病率和发病指数高于107杨;树龄和林分密度影响病害发生的程度,不同树龄和不同株行距欧美杨林中,... 探讨了林分和气象因素对欧美杨溃疡病田间发生状况的影响,为拟定病害防治措施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杨树不同品种发病状况不同,中林46杨的发病率和发病指数高于107杨;树龄和林分密度影响病害发生的程度,不同树龄和不同株行距欧美杨林中,溃疡病的平均发病株率和发病指数存在显著差异;在8年生以下树龄的林分中,随树龄增大,病情加重;密度越大,发病率越高。欧美杨溃疡病的发生与4~9月的降水量(R)、日平均气温(T)、日最高气温(A)、日最低气温(a)、日平均相对湿度(HRH)及日平均风速(W)呈显著相关关系。即:欧美杨溃疡病的发生情况随着降水量(R)、日平均气温(T)、日最高气温(A)、日最低气温(a)和日平均相对湿度(HRH)变大而逐渐变重,随着日平均风速(W)的减小而逐渐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美杨溃疡病 林分因子 气象因素 发病率 发病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丝核菌室内药效对比试验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俊芳 乔趁峰 +3 位作者 常聚普 周增强 杨玉巧 杨旭琦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0-41,17,共3页
选用PDA培养基25℃条件下用抑菌圈法进行防治苹果丝核叶枯病病原菌Rhizoctonia sp.室内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5%戊唑醇EW和25%丙环唑EC抑菌效果较好。25%戊唑醇EW1 000,2 000,3 000,4 000,5 000倍的抑制率分别为97.16%,85.08%,70.04%,... 选用PDA培养基25℃条件下用抑菌圈法进行防治苹果丝核叶枯病病原菌Rhizoctonia sp.室内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5%戊唑醇EW和25%丙环唑EC抑菌效果较好。25%戊唑醇EW1 000,2 000,3 000,4 000,5 000倍的抑制率分别为97.16%,85.08%,70.04%,52.28%,42.29%;25%丙环唑EC 1 000,2 000,3 000,4 000,5 000倍的抑制率分别为100%,93.96%,80.39%,61.41%,47.35%。25%丙环唑EC的EC50值仅为0.86 mg/mL,毒力最强。在生产上防治苹果丝核叶枯病建议使用25%丙环唑EC和25%戊唑醇E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丝核菌 杀菌剂 药效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