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散寒除湿汤联合西药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对患者DAS28、HAQ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马铭 李小童 李艳威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0-83,共4页
目的观察散寒除湿汤联合西药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elderly-onset rheumatoid arthritis,EORA)对患者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disease activity score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 28,DAS28)、健康评估问卷(health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 目的观察散寒除湿汤联合西药治疗老年类风湿关节炎(elderly-onset rheumatoid arthritis,EORA)对患者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disease activity score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 28,DAS28)、健康评估问卷(health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HAQ)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8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98例EOR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给予散寒除湿汤联合西药治疗,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swollen joint count,SJC)、关节压痛数(tenderness joint count,TJC)、DAS28评分、HAQ评分、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水平、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水平、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88%(46/49),高于对照组的75.51%(37/49)(P<0.05);研究组患者的晨僵时间、SJC及TJC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DAS28评分及HA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ESR、RF及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未见有明显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散寒除湿汤联合西药治疗EORA,可提升疗效,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改善机体炎性反应与健康状况,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寒除湿汤 西药 老年类风湿关节炎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恶性肿瘤患者放疗物理参数与肠道菌群改变对继发放射性肠炎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冯欢 王博 +2 位作者 张龙 杨晨 林丽慧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25-1030,1035,共7页
目的探讨腹部恶性肿瘤患者放疗物理参数与肠道菌群改变对继发放射性肠炎(RE)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2020年4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98例腹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分为RE组(n=26)和无RE组(n=72)。比较2组临床资料、放疗物理参... 目的探讨腹部恶性肿瘤患者放疗物理参数与肠道菌群改变对继发放射性肠炎(RE)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2020年4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98例腹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分为RE组(n=26)和无RE组(n=72)。比较2组临床资料、放疗物理参数及肠道菌群改变,Pearson分析放疗物理参数与肠道菌群改变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放疗物理参数、肠道菌群改变与继发RE风险的关系,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放疗物理参数、肠道菌群改变预测继发RE风险的价值。结果RE组小肠V20、V40、2 cm^(3)所受剂量(D2cc)、直肠D2cc、结肠D2cc高于无RE组(P<0.05);RE组放疗第3周肠道菌群α多样性Chao1指数、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低于无RE组,RE组放疗前后肠道菌群α多样性Chao1指数、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下降幅度大于无RE组(P<0.05);小肠V20、V40、D2cc、直肠D2cc、结肠D2cc与肠道菌群α多样性Chao1指数、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放疗前后下降幅度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小肠V20、V40、D2cc、直肠D2cc、结肠D2cc、肠道菌群α多样性Chao1指数、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下降幅度是继发R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放疗物理参数、肠道菌群改变联合预测继发RE风险的AUC为0.920,大于各指标单独预测。结论腹部恶性肿瘤患者放疗物理参数与肠道菌群改变密切相关,可共同增加继发RE风险,其联合预测继发RE风险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恶性肿瘤 放疗物理参数 肠道菌群 放射性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8
3
作者 刘倩倩 伏蕊 +12 位作者 宋晨曦 窦克非 杨进刚 高晓津 许海燕 王春玥 王杨 刘佳 刘慧 张鸿雁 杨圣印 杨跃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4-30,共7页
目的:探讨当代中国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3年01月至2014年09月中国急性心肌梗死(CAMI)注册登记研究的AMI患者23417例[其中5795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和17622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 目的:探讨当代中国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3年01月至2014年09月中国急性心肌梗死(CAMI)注册登记研究的AMI患者23417例[其中5795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和17622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1504例患者在住院期间死亡,为死亡组,余住院期间生存的21913例患者为生存组。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院内结局等临床资料,以住院期间死亡为主要终点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AM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6.42%(1504/23417)的AMI患者在住院期间死亡。与生存组比较,死亡组患者年龄更大,女性患者更多,体重指数更低,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的比例更高,Killip心功能分级更高,并发症更多,并且更易出现心脏骤停(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收缩压、心率、血肌酐水平、白细胞计数、血清钾浓度、血清钠浓度、STEMI、前壁心肌梗死、心脏骤停、Killip心功能分级、高血压、高脂血症及吸烟史是预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发现16个当代中国AM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助于临床医师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并选择最佳诊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死亡率 危险因素 住院期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评价价值 被引量:11
4
作者 牛原源 李新华 +4 位作者 赵晓燕 武丽娜 吴世陶 吴斐 李文龙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3-106,共4页
目的:评价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及不良事件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对4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和35例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行冠脉造影(QCA)检查和IVUS-VH分析,同时行血浆LP-PLA2水平测定。... 目的:评价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及不良事件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对4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和35例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行冠脉造影(QCA)检查和IVUS-VH分析,同时行血浆LP-PLA2水平测定。结果:ACS组斑块坏死核心、钙化成分比例较SA组高(t=5.655,10.974,P<0.001)。ACS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处以正性重构为主,SA组以负性重构为主(χ2=40.555,P<0.001)。ACS组患者血浆LP-PLA2水平较SA组显著升高(t=2.934,P=0.004)。ACS和SA组患者随着Gensini积分增加,血浆LP-PLA2水平均逐渐增高(F=4.227,3.783,P<0.05)。ACS患者斑块中坏死核心比例与血浆LP-PLA2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439,P=0.003)。结论:血浆LP-PLA2水平可用以评价斑块性质及冠脉狭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成像 冠状动脉 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松养心胶囊对伴有心动过缓的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彦方 杨睿 +1 位作者 郑晓晖 李现立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05-906,共2页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对伴有心动过缓冠心病(CHD)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将80例CHD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接受常规的冠心病治疗(应用阿司匹林、硝酸酯类药物、抗凝、降脂)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的冠心...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对伴有心动过缓冠心病(CHD)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将80例CHD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接受常规的冠心病治疗(应用阿司匹林、硝酸酯类药物、抗凝、降脂)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的冠心病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参松养心胶囊3粒,tid,连用2周。观察2组的HRV,ST段偏移及心律失常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HRV明显提高,其中连续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节段平均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节段的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平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ST段偏移幅度较小(P<0.05),心律失常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对伴有心动过缓CHD患者HRV、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具有有益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松养心胶囊 冠心病 心率变异性 心动过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K2V617F基因突变与骨髓增殖性肿瘤中细胞增殖及凝血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晓南 孟君霞 +4 位作者 栾春来 陈杰甫 唐光 何孜岩 武永强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0期1421-1423,共3页
目的:研究JAK2V617F基因突变与骨髓增殖性肿瘤中细胞增殖及凝血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本院诊断为BCR-ABL阴性的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检测JAK2V617F基因突变情况并根据检测结果分为突变阳性组和突变阴性组。检测骨髓液中JAK2/STATs信号... 目的:研究JAK2V617F基因突变与骨髓增殖性肿瘤中细胞增殖及凝血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本院诊断为BCR-ABL阴性的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检测JAK2V617F基因突变情况并根据检测结果分为突变阳性组和突变阴性组。检测骨髓液中JAK2/STATs信号通路分子、细胞增殖基因的表达量及外周血中凝血功能的指标。结果:突变阳性组骨髓增殖性肿瘤中p-JAK2、p-STAT3、p-STAT5、Survivin、C-myc、CyclinD1、ASXL1的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突变阴性组,外周血中PT、APTT的水平显著低于突变阴性组,TT、FIB的水平与突变阴性组患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骨髓增殖性肿瘤中JAK2V617F基因突变能够促进细胞增殖并造成血液高凝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殖性肿瘤 Jauns激酶 基因突变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47a靶向ATF2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侵袭和迁移 被引量:4
7
作者 王艾青 郑秀花 +3 位作者 刘瑾春 陈玉芳 鲍启德 田振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69-1474,共6页
目的:探究miR-147a靶向激活转录因子2(ATF2)对非小细胞肺癌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RT-qPCR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细胞miR-147a和ATF2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ATF2蛋白表达。采用miR-NC、pc-NC、miR-147a mimic、pc-... 目的:探究miR-147a靶向激活转录因子2(ATF2)对非小细胞肺癌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RT-qPCR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细胞miR-147a和ATF2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ATF2蛋白表达。采用miR-NC、pc-NC、miR-147a mimic、pc-ATF2质粒分别或联合转染H1703细胞,双荧光素酶报告验证其靶向关系,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Western blot检测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间质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和ATF2蛋白表达。裸鼠分为4组:control组、miR-147a mimic组、pc-ATF2组、miR-147a+pc-ATF2组。裸鼠左腋下皮下注射转染后的非小细胞肺癌H1703细胞,第30天颈椎脱位法处死,完整取出皮下肿瘤,免疫组化检测N-cadherin阳性表达,Western blot检测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肺组织和细胞相比,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细胞miR-147a表达显著下调,ATF2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miR-147a靶向下调ATF2表达。与对照组相比,miR-147a mimic组H1703细胞ATF2表达显著下调,侵袭数显著减少,划痕闭合率显著降低,E-cadherin表达显著上调,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显著下调(P<0.01),共转染pc-ATF2逆转miR-147a mimic对H1703细胞的作用。与对照组相比,miR-147a mimic组移植瘤中N-cadherin阳性细胞百分比降低,E-cadherin表达显著上调,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显著下调(P<0.01),共转染pc-ATF2逆转miR-147a mimic对H1703移植瘤的作用。结论:miR-147a靶向ATF2可抑制非小细胞肺癌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47a ATF2 非小细胞肺癌 迁移 侵袭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浆脑钠肽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杨睿 郑晓晖 +3 位作者 王彦方 郝增光 李现立 葛慧敏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663-1664,共2页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通心络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通心络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比...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通心络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通心络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比较3个月后两组心衰症状、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BNP的变化。结果:通心络胶囊与常规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结合应用,能够改善心衰症状、提高LVEF、降低BNP水平,且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通心络胶囊能够明显改善心功能,从而延缓心衰进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胶囊 充血性心力衰竭 脑钠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小关节囊的改良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在腰椎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牛云峰 许金松 +2 位作者 刘金榜 邹群 邱利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89-992,共4页
目的:与传统后正中入路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比,研究一种减少剥离范围、保留小关节囊置入腰椎椎弓根螺钉的技术,以减少腰椎后正中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手术损伤.方法:对2008年3月~2011年12月收治的需行单节段腰椎间盘切除、椎板... 目的:与传统后正中入路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比,研究一种减少剥离范围、保留小关节囊置入腰椎椎弓根螺钉的技术,以减少腰椎后正中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手术损伤.方法:对2008年3月~2011年12月收治的需行单节段腰椎间盘切除、椎板减压及椎间植骨融合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210例患者,根据患者的手术当日日期为单双号,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传统后正中入路(自正中口剥离至双侧小关节外侧)行腰椎减压融合手术(PLIF) 100例,B组采用新技术(自正中切口剥离至小关节突内缘,保护小关节囊)行腰椎减压融合手术(PLIF) 110例,其中A组年龄为48.4±0.7岁,男56例,女44例,B组年龄为47.3±0.9岁,男63例,女47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置钉准确率.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A组为143±12min,B组为120±13min,B组明显少于A组(P<0.05);术中出血量A组为280±10ml,B组为170±7.5ml,B组明显少于A组(P<0.05);术后引流量A组为216±10ml,B组为125±8ml,B组明显少于A组(P<0.05);两组间年龄、性别、置钉准确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平均19个月随访,A组融合率96.0%,B组融合率93.6%,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与传统后正中入路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相比,保留小关节囊的改良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是一种新的微创手术技术,具有创伤小、对椎旁组织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引流量少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弓根 内固定 手术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囊袋皱缩综合征病因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秦素英 兰芳 +2 位作者 毋艳君 霍永军 慕同禄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73-876,共4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囊袋皱缩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和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为减少白内障术后囊袋皱缩综合征提供可靠有效的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囊袋皱缩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和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为减少白内障术后囊袋皱缩综合征提供可靠有效的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1028例(1242眼),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复诊,观察患者视力、前囊口形态及直径、IOL位置及形态。结果 1242眼中19眼发生囊袋皱缩综合征,发生率1.53%。19眼中发生时间在术后3个月内者15眼(78.95%),术中未行前囊膜抛光16眼(84.21%),撕囊口直径过小(≤5 mm)16眼(84.21%),植入亲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15眼(78.95%),合并全身或眼部疾病10眼(52.63%),术后炎症反应重8眼(42.11%)。囊袋皱缩综合征可引起视力下降、远视漂移。结论白内障术中撕囊口直径过小、前囊膜下晶状体上皮细胞残留是术后发生囊袋皱缩综合征的重要因素。人工晶状体的选择、合并全身或眼部疾病、术后炎症反应均是发生囊袋皱缩综合征的影响因素。术中大小适宜的环形撕囊、前囊膜下环周晶状体上皮细胞清除抛光可有效预防囊袋皱缩综合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 囊袋皱缩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炎性因子和左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姬洪涛 刘源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3期635-639,共5页
目的:探究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AMI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行PCI,术后... 目的:探究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AMI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行PCI,术后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2周为1个疗程,2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后统计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2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于治疗前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并比较2组左心功能指标的变化,记录2组治疗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7.5%,较对照组的55.0%显著升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血清MPO、hs-CRP、IL-6、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及血清BNP、c Tn T、CK-MB等心功能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LVEDD及观察组LVESD均明显减小(P<0.05),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LVEF及观察组FS均明显增大(P<0.05),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随访期间观察组MACE发生率为30.0%,较对照组的55.0%显著降低(P<0.05)。结论: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AMI患者PCI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后血清炎性因子,减轻患者心肌损害,提高左心功能,并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后MACE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 炎性因子 左心功能 心肌损害 主要心脏不良事件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及血管内皮素-1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洪丽 赵燕民 +1 位作者 陈品 赵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3期2086-2087,共2页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探讨该药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9例发病48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除基础治疗外加服用氯吡格雷75mg/d,治疗前及治疗15d后分别进...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探讨该药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9例发病48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除基础治疗外加服用氯吡格雷75mg/d,治疗前及治疗15d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同时测定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及血管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及对照组血浆LPA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血浆LPA、ET-1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氯吡格雷能有效地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氯吡格雷 溶血磷脂酸 血管内皮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并抑制海马组织TNF-α和iNOS水平上升 被引量:4
13
作者 仇振巍 岳双柱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3-346,共4页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AH组和姜黄素治疗组,利用自体血液注射的方法制备大鼠SAH模型,利用神经功能评分分析模型情况,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AH组和姜黄素治疗组,利用自体血液注射的方法制备大鼠SAH模型,利用神经功能评分分析模型情况,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ELISA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的含量。结果 SAH模型动物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姜黄素治疗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显著得到改善。Morris水迷宫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SAH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延长,经姜黄素治疗后,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降低。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SAH大鼠海马组织中TNF-α和i NOS含量显著增加,给予连续4周的姜黄素治疗后,大鼠海马组织中TNF-α和i NOS明显下降。结论姜黄素治疗可以改善SAH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降低SAH大鼠海马TNF-α及i NOS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肿瘤坏死因子α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海马 姜黄素 学习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立护理专业小组在提升护理安全及促进护理专科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振清 申小梅 +1 位作者 和宝兰 丁敬艳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2年第10期2667-2668,共2页
[目的]通过成立护理专业小组,有效提升护理安全,促进护理专业发展。[方法]针对我院3类不良事件的高发情况,成立3个护理专业小组,明确小组职责,确立小组运行方式,为小组工作和发展搭建平台。[结果]运行1年,3类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得到明显改... [目的]通过成立护理专业小组,有效提升护理安全,促进护理专业发展。[方法]针对我院3类不良事件的高发情况,成立3个护理专业小组,明确小组职责,确立小组运行方式,为小组工作和发展搭建平台。[结果]运行1年,3类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专业小组发展趋势良好。[结论]成立护理专业小组能有效提升护理安全、促进护理专业发展、实现护理安全的科学化和专业化管理,形成了我院独具专业特色的护理安全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安全 护理专业小组 护理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疹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1和B细胞淋巴瘤因子-6 mRNA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5
作者 常晓萍 陈宏 温静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660-663,共4页
目的:探讨滤泡性辅助性T细胞的主要效应因子白细胞介素(IL)-21和B细胞淋巴瘤因子(Bcl)-6在湿疹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60例湿疹患者和40例健康者外周血IL-21和Bcl-6 mRNA的... 目的:探讨滤泡性辅助性T细胞的主要效应因子白细胞介素(IL)-21和B细胞淋巴瘤因子(Bcl)-6在湿疹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60例湿疹患者和40例健康者外周血IL-21和Bcl-6 mRNA的表达量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湿疹患者外周血中IL-21和Bcl-6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健康者(P<0.05),与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评分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呈负相关(P<0.001),与患者年龄、白细胞计数无明显相关性(P>0.05)。不同性别的湿疹患者外周血中IL-21和Bcl-6 mRNA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型湿疹患者外周血中IL-21和Bcl-6 mRNA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急性湿疹组低于亚急性湿疹组和慢性湿疹组,亚急性湿疹组低于慢性湿疹组(P<0.05)。经过综合治疗2周及4周后,湿疹患者外周血中IL-21和Bcl-6 mRNA的表达水平比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疹患者外周血中IL-21和Bcl-6 m RNA的表达呈正相关(P=0.001)。结论:湿疹患者中存在IL-21和Bcl-6 mRNA的表达异常,提示这2个细胞因子可能参与了湿疹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白细胞介素-21 B细胞淋巴瘤因子6 Tfh细胞 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EASI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素和甘利欣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秀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97-798,共2页
目的:探讨苦参素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对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01/2009—01收治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纤维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甘利欣加苦参素,对... 目的:探讨苦参素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对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01/2009—01收治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纤维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甘利欣加苦参素,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治疗,3个月为一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肝功能指标与肝纤维化指标的改变。结果:治疗组40例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40例的总有效率为5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Ⅳ-C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3个月后,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Ⅳ—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ALB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3个月后,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ALB比较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苦参素和甘利欣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具有协同作用,阻止或改善肝纤维化有疗效明显,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利欣 苦参素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外伤性基底节梗塞4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艳宏 武淮昌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92-293,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外伤性基底节梗塞的发生机制和临床特点。方法总结并分析1989年7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42例小儿外伤性基底节梗塞。结果按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lasgowOutcomeScale,GOS)标准评定:治愈37例(88.1%),轻残3例(7.1%),重残2例(4.8%)... 目的探讨小儿外伤性基底节梗塞的发生机制和临床特点。方法总结并分析1989年7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42例小儿外伤性基底节梗塞。结果按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lasgowOutcomeScale,GOS)标准评定:治愈37例(88.1%),轻残3例(7.1%),重残2例(4.8%),无植物生存和死亡。结论颅脑损伤后微循环障碍、基底节血供特点和血管损伤、小儿自身特点是小儿外伤性基底节梗塞的主要发生机制。临床特点:(1)头外伤较轻,多无意识障碍;(2)神经功能缺失征明显,以运动性功能障碍为主;(3)头颅CT和(或)MRI可明确诊断;(4)早期针对发病机制的系统治疗,多数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外伤性基底节梗塞 临床特点 颅脑损伤 发病机制 脑梗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绞痛发作特点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左玉潭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6年第1期54-55,共2页
目的研究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绞痛发作的规律,为控制心绞痛发作提供最佳用药时间窗。方法分别选择36例因心绞痛发作住院的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和老年非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对比观察。采用动态血压检测仪记录24h血压波动情... 目的研究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绞痛发作的规律,为控制心绞痛发作提供最佳用药时间窗。方法分别选择36例因心绞痛发作住院的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和老年非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对比观察。采用动态血压检测仪记录24h血压波动情况,用ABPM分析软件电脑自动分析测量结果。每次心绞痛发作检查常规心电图和测量血压,并记录检查结果。依据动态血压检测结果判定患者属于杓型或非杓型高血压。统计血压波动曲线峰值出现的时闻和心绞痛发作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患者在3:00~6:00、6:00~9:00和17:30~20:30三个时间段是心绞痛发作的高峰期。陈旧性心肌梗死组每次心绞痛发作不但心肌缺血明显,而且都伴有血压升高;非陈旧性心肌梗死组只有2(2/36)例,两组之间有明显差异(P〈0.01)。两组高血压类型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高血压类型的心绞痛发作时间两组有明显差异(P〈0.01)。陈旧性心肌梗死组14(14/14)例非杓型高血压全部集中在3:00-6:00时间段发作;而非陈旧性心肌梗死组非杓型高血压只有8(8/18)例,其他时间均有发作。结论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绞痛发作呈现明显的规律性。心绞痛发作伴随血压升高。在3:00-6:00时间段发作悬心肌损伤严重的表现。心绞痛的发作与正常血压波动无明显的相关性。预防再梗死的重点时间应该在3:00~6:00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心肌梗死 心绞痛 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脂酰肌醇3激酶抑制剂BKM120抑制U251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19
作者 仇振巍 岳双柱 +1 位作者 常金生 王国霞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36-939,共4页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BKM120对U251神经胶质瘤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用(1、5、20)μmol/L BKM120处理U251细胞48 h后,采用CCK-8法检测BKM120对U251细胞增殖的影响,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膜联素Ⅴ/碘化丙啶(annexinⅤ...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BKM120对U251神经胶质瘤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用(1、5、20)μmol/L BKM120处理U251细胞48 h后,采用CCK-8法检测BKM120对U251细胞增殖的影响,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膜联素Ⅴ/碘化丙啶(annexinⅤ-FITC/PI)双染法标记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Bax和Bcl-2的蛋白水平。结果 BKM120能抑制U251神经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并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最大抑制率为78.3%。BKM120处理可引起U251细胞凋亡。Western blot结果显示BKM120处理可引起Bax蛋白水平增加,同时Bcl-2蛋白水平降低。结论BKM120能抑制U251细胞的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酰肌醇3激酶 BKM120 U251细胞 细胞凋亡 BAX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苷通过调节MAPK通路减轻高糖诱导的H9c2细胞损伤
20
作者 王艾青 陈玉芳 +2 位作者 申洪娇 杨卓 田振涛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21-728,共8页
目的探讨芍药苷(PF)对高浓度葡萄糖(HG)诱导H9c2细胞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H9c2细胞分别用PF 250,300,350μmol·L^-1、葡萄糖35 mmol·L^-1(HG组)、SB2035803μmol·L^-1、SP60012510μmol·L^-1、U012615μmol·... 目的探讨芍药苷(PF)对高浓度葡萄糖(HG)诱导H9c2细胞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H9c2细胞分别用PF 250,300,350μmol·L^-1、葡萄糖35 mmol·L^-1(HG组)、SB2035803μmol·L^-1、SP60012510μmol·L^-1、U012615μmol·L^-1单独或联合PF 350μmol·L^-1处理3 h,加葡萄糖35 mmol·L^-1继续孵育21 h。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印迹法检测活化胱天蛋白酶3、Bax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及P38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P38 MAPK)、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和c-Jun N端激酶激酶(JNK)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与HG组相比较,HG+PF 300和350μmol·L^-1组、HG+SB2035803μmol·L^-1组、HG+SP60012510μmol·L^-1组、HG+U012615μmol·L^-1组细胞存活率显著升高(P<0.05,P<0.01),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P<0.01),胱天蛋白酶3和Bax蛋白显著下调(P<0.05,P<0.01),Bcl-2蛋白显著上调(P<0.05)。与HG组相比较,HG+PF 300和350μmol·L^-1组P38 MAPK,ERK1/2和JNK磷酸化水平显著下调(P<0.05,P<0.01),HG+SB2035803μmol·L^-1组P38 MAPK磷酸化水平显著下调(P<0.01),HG+SP60012510μmol·L^-1组JNK磷酸化水平显著下调(P<0.01),HG+U012615μmol·L^-1组ERK1/2磷酸化水平显著下调(P<0.01)。结论PF通过抑制MAPK通路活化来抑制HG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毒性和凋亡,从而减轻HG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苷 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 高糖 H9C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