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濮阳市646例副县级以上现职行政干部所患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王景福 王秋芬 +3 位作者 裴守喜 陈万收 沈实现 王宝霞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8年第2期162-163,共2页
目的:了解本市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所患心血管疾病现状及有关危险因素。方法:646例干部作观察组,71例教师为对照组,通过病史、物理检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最后进行综合分析、诊断及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高... 目的:了解本市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所患心血管疾病现状及有关危险因素。方法:646例干部作观察组,71例教师为对照组,通过病史、物理检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最后进行综合分析、诊断及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病(包括临界高血压)、超体重、高脂血症明显高于教师组,两组比较有差异及显著差异。结论:观察组的高血压病(包括临界高血压)及冠心病患病率远远超出近年来国人统计的118%及6%左右的标准。超体重及高脂血症已超出被检人员的二分之一及接近二分之一。糖尿病也已超出我国新近报道的国人25%~3%范围。观察组之患病率较高可能与生活方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冠心病 高脂血症 糖尿病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方位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绝对卧床期间舒适度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李英 安素才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19期3634-3635,共2页
目的探讨全方位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绝对卧床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濮阳市人民医院2015年9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75例绝对卧床AMI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7例)与观察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于以... 目的探讨全方位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绝对卧床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濮阳市人民医院2015年9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75例绝对卧床AMI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7例)与观察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于以上基础上接受全方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舒适度评分、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心理、生理、社会文化及环境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94.74%)高于对照组(7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方位护理干预可增加AMI患者绝对卧床期间舒适度,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绝对卧床 全方位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少晶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24期4584-4585,共2页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濮阳市人民医院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4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濮阳市人民医院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4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对比两组SF-36生活质量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社会功能、睡眠质量、自我管理、生理功能各方面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93.34±8.46)分]高于对照组[(75.41±7.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能明显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心理护理 冠心病 心绞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心脏介入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刘素萍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5年第8期160-160,共1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心脏介入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心脏介入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睡眠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 h,1、2周睡眠质量评分...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心脏介入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心脏介入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睡眠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 h,1、2周睡眠质量评分以及术后2周的治疗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4 h睡眠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完全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依从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介入术后实施睡眠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心脏介入术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少晶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8期94-94,共1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的护理要点,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335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335例患者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迷走神经反射性低血压11例(3.3%),穿刺部位血肿12例(3.6%)...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的护理要点,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335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335例患者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迷走神经反射性低血压11例(3.3%),穿刺部位血肿12例(3.6%),出血3例(0.9%),假性动脉瘤3例(0.9%),排尿困难14例(4.2%)。经过相应护理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加强卫生知识宣教,分析有关冠心病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发生原因,针对性地做好护理工作,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介入治疗 术后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汪凤兰 《内科》 2007年第5期748-749,共2页
目的分析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及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特点,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对照分析51例年龄≤45岁(青年组)及同期205例≥50岁的(非青年组)AMI患者的危险因素及诱因,临床、心电图表现及冠脉造影特点。结... 目的分析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及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特点,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对照分析51例年龄≤45岁(青年组)及同期205例≥50岁的(非青年组)AMI患者的危险因素及诱因,临床、心电图表现及冠脉造影特点。结果2组患者危险因素存在差异,青年组吸烟明显多于非青年组,心电图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显著高于非青年组,冠脉造影无明显狭窄、A型病变、单支病变者显著高于非青年组。结论青年人AMI常有明显诱因,冠脉造影狭窄程度轻,A型病变及单支病变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狭窄 青年人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黄占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33期133-134,共2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回顾分析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的多支血管病变及弥漫性病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单支和双支血管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回顾分析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的多支血管病变及弥漫性病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单支和双支血管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病变血管支数多于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易发生多支病变,且病变血管弥漫,且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预后较单纯冠心病患者差;临床积极控制血糖、血脂对减轻患者冠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阿替洛尔对急性心肌梗死QT离散度的影响
8
作者 马利平 王美玲 汪凤兰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7期1001-1001,共1页
关键词 阿替洛尔 心肌梗塞 急性 QT离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抑郁剂治疗不稳定心绞痛伴抑郁障碍患者临床观察
9
作者 王秋芬 汪凤兰 +4 位作者 卓凤巧 王文远 候世瑞 马丽平 安素才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455-455,共1页
目的观察抗抑郁剂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患者分为观察组48例,对照组4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观察组加用氟西汀20mg.d-1。疗程8w。结果治疗8w末,观察组患者心绞痛症状缓... 目的观察抗抑郁剂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患者分为观察组48例,对照组4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观察组加用氟西汀20mg.d-1。疗程8w。结果治疗8w末,观察组患者心绞痛症状缓解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抑郁症状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障碍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抗抑郁治疗,可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患者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抑郁 抗抑郁治疗 氟西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心室起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10
作者 陈雪斌 王瑾 +1 位作者 张冠茂 汪凤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8期3354-3355,共2页
目的分析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双心室起搏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濮阳市人民医院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36例,均行双心室起搏治疗,术前及术后6个月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进行6分钟步行距离试验,并评价心脏功能[心功... 目的分析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双心室起搏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濮阳市人民医院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36例,均行双心室起搏治疗,术前及术后6个月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进行6分钟步行距离试验,并评价心脏功能[心功能(NYHA)分级、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结果3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植入手术均成功,手术操作时间3~4 h;随访1~6个月,均无死亡、电极脱位、感染、囊袋积血、冠状窦夹层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6分钟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QRS时限、NYHA分级均优于术前(均P<0.05)。结论双心室起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可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且短期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双心室起搏 心功能 6分钟步行距离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率震荡的变化
11
作者 陈雪斌 赵国安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4年第9期830-833,共4页
目的 探讨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的GRACE评分、冠脉病变程度与心率震荡各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NSTE-ACS患者64例,定为NSTE-ACS组;同时选取71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将NSTE-ACS组根据GRACE评分系统分为极高危组(24... 目的 探讨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的GRACE评分、冠脉病变程度与心率震荡各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NSTE-ACS患者64例,定为NSTE-ACS组;同时选取71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将NSTE-ACS组根据GRACE评分系统分为极高危组(24例)、高危组(21例)和低危组(19例);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累及范围分为左主干病变组(7例)、单支血管病变组(26例)、双支血管病变组(21例)和三支血管病变组(10例);将冠脉造影结果按SYNTAX评分,分为高积分组(9例)、中积分组(25例)和低积分组(30例).所有入选者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震荡初始值(TO)和震荡斜率(T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NSTE-ACS组TO明显高于对照组,TS明显低于对照组,两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NSTE-ACS组中GRACE评分极高危组、高危组、低危组各组TO、TS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及左主干病变组TO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支病变组TO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值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SYNTAX评分高积分组、中积分组、低积分组各组TO、TS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TE-ACS患者心率震荡减弱;GRACE评分越高,心率震荡减弱越严重;心率震荡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明显相关,冠状动脉病变累及支数越多,SYNTAX评分越高,心率震荡减弱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震荡 GRACE评分 冠状动脉疾病 急性冠脉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的研究
12
作者 卢长青 朱志勇 +4 位作者 康孝理 赵国亮 赵元杰 李乃谦 杨颖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0年第1期76-80,共5页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18例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每例取自体骨髓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经冠脉途径或心外膜下注射途径进行细胞移植,选同期住院的符合入选标准...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18例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每例取自体骨髓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经冠脉途径或心外膜下注射途径进行细胞移植,选同期住院的符合入选标准梗死部位及罪犯血管与移植组相匹配的常规治疗的患者18例为对照组,随访3~6月。结果:移植组患者术后无新的心律失常、心绞痛及心肌梗死发生;与术前比较,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P=0.002);6-MWT增加(P=0.005);BNP降低(P=0.000);LVEF增加(P=0.000);WMSI降低(P=0.032),SPECT显示缺损面积缩小(P=0.001),而对照组各项指标虽然也有一定改善,但未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单个核细胞 陈旧性心肌梗死 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尿激酶原联合替罗非班、导管抽吸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冠茂 陈雪斌 +1 位作者 王瑾 李永海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3期2437-2439,共3页
目的分析重组人尿激酶原联合替罗非班、导管抽吸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9例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7例)... 目的分析重组人尿激酶原联合替罗非班、导管抽吸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9例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7例)与观察组(52例)。对照组接受替罗非班、导管抽吸治疗,观察组接受重组人尿激酶原联合替罗非班、导管抽吸治疗,同时两组均接受PCI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周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血流指标[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3级率、TIMI心肌灌注(TMPG)3级率]及靶血管无复流/慢血流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周,两组LVEF、LVEDD、LVESD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但两组LVEF、LVEDD、LVE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两组TIMI血流3级率、TMPG 3级率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TIMI血流3级率、TMPG 3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靶血管无复流/慢血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重组人尿激酶原联合替罗非班、导管抽吸应用于STEMI患者PCI术后,能改善其心功能,调节血流指标,降低靶血管无复流/慢血流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脉介入术 重组人尿激酶原 替罗非班 导管抽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史周乾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6年第4期701-702,共2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应用介入方案治疗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濮阳市人民医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10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50例采用介入方案治...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应用介入方案治疗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濮阳市人民医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10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50例采用介入方案治疗,评估两组术后心功能分级,记录心功能指标治疗前后变化。结果术后观察组心功能分级评估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左室短袖缩短率、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收缩末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地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采用介入方案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保障患者远期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 冠心病 左心功能不全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那普利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及影响
15
作者 李永华 《北方药学》 2022年第5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指标、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接收的3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155)与对照组(n=155),对照...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指标、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接收的3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155)与对照组(n=155),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心功能指标、NT-proBNP变化及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LVEF、LVEDD、LVESD及NT-proBNP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对照组更高,治疗后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较对照组更低(P<0.05);随访6个月研究组再入院率、不良心血管发生率及病死率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 心功能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诺肝素两种用法联合瑞替普酶和尿激酶治疗AMI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雪斌 马利平 +4 位作者 汪凤兰 王瑾 赵英杰 史周乾 刘玉捷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4年第12期1068-1071,共4页
目的 比较依诺肝素两种用法联合瑞替普酶(r-PA)与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疗效与安全性,探讨CRUSADE评分系统对溶栓出血风险评估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4年3月我院CCU病房收治的183例首次S... 目的 比较依诺肝素两种用法联合瑞替普酶(r-PA)与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疗效与安全性,探讨CRUSADE评分系统对溶栓出血风险评估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4年3月我院CCU病房收治的183例首次STEMI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其中r-PA组121例,UK组62例.r-PA组按是否给予静脉依诺肝素负荷随机分为r-PA 1组(负荷组)61例、r-PA 2组(无负荷组)60例.依诺肝素用法:r-PA 1组溶栓前先静脉推注30 mg,溶栓结束后即刻1 mg/kg皮下注射;r-PA 2组溶栓前1 mg/kg皮下注射;之后两组均每12 h一次皮下注射,疗程5~8 d.选择同时间段应用UK治疗的62例STEMI患者定为UK组.比较三组患者溶栓30、60、90 min临床再通率及出血并发症.将183例患者进行CRUSADE评分,分析出血与评分的关系.结果 30、60、90 min临床再通率r-PA 1组为32.9%、75.4%、90.2%,r-PA 2组为13.3%、46.7%、78.3%,UK组为3.2%、16.1%、48.4%.r-PA 1组和r-PA 2组各时间段再通率均高于U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PA 1组各时间段再通率均高于r-PA 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发生率r-PA 1组为18.0%,r-PA 2组为16.7%,UK组为14.5%,三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CRUSADE评分≥32分者,溶栓后消化道出血及脑出血发生率(40.0%)明显高于32分以下的患者(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瑞替普酶溶栓疗效明显优于尿激酶.瑞替普酶溶栓前静脉给予30 mg依诺肝素负荷量,可明显加快冠脉再通时间,提高再通率.应用CRUSADE评分对溶栓后消化道出血及脑出血具有良好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替普酶 依诺肝素 尿激酶 急性心肌梗死 CRUSADE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主动脉夹层17例误诊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卓凤巧 王文远 马利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21期128-128,共1页
目的:分析急性主动脉夹层误诊原因,提高对主动脉夹层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分析我院17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误诊原因及确诊方法。结果:本组病例误诊率为40.5%,死亡7例,转上级医院手术治疗4例,植入覆膜支架1例,经保守治疗病情稳定出院... 目的:分析急性主动脉夹层误诊原因,提高对主动脉夹层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分析我院17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误诊原因及确诊方法。结果:本组病例误诊率为40.5%,死亡7例,转上级医院手术治疗4例,植入覆膜支架1例,经保守治疗病情稳定出院5例。结论:主动脉夹层症状表现复杂,误诊率及死亡率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诊断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复极综合征伴胸痛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占红 《临床误诊误治》 2011年第4期23-24,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复极综合征(early repolarization syndrome,ERS)的临床特点并进行误诊分析,以提高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55例ERS伴胸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55例均合并胸痛,伴胸闷18例,心悸12例,上腹痛8例。本组36例(6... 目的探讨早期复极综合征(early repolarization syndrome,ERS)的临床特点并进行误诊分析,以提高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55例ERS伴胸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55例均合并胸痛,伴胸闷18例,心悸12例,上腹痛8例。本组36例(65.5%)以心脏急症收入院,其中32例误诊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4例误诊为急性心包炎;余19例分别考虑为室壁瘤9例,心肌炎6例,肺栓塞2例,主动脉夹层、高钾血症各1例。经完善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平板运动试验等检查明确诊断为ERS,予积极治疗后患者胸痛症状均缓解,无猝死及并发症发生。结论 ERS易误诊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室壁瘤等,临床应加以鉴别,以防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复极综合征 误诊 冠状动脉综合征 心包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法林在房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占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36期165-166,共2页
目的探讨华法林在房颤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大多有恶心、腹胀、转氨酶轻度升高等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消失。2例有并发出血,其中1例为严重出血,合并气道内出血,经抢救无效死亡。所有患者随访期间... 目的探讨华法林在房颤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大多有恶心、腹胀、转氨酶轻度升高等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消失。2例有并发出血,其中1例为严重出血,合并气道内出血,经抢救无效死亡。所有患者随访期间无缺血脑卒中及其他部位的血栓。结论华法林抗凝治疗可房颤患者脑卒中发生率明显降低,同时不会增加严重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心房颤动过程中,严格掌握适应证并加强INR的监测,随时调整剂量使INR保持在1.6~2.5之间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抗凝 华法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20
作者 陈雪斌 马利平 王秋芬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9年第9期672-674,共3页
目的 探讨小剂量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老年ACS患者按入院顺序分层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负荷量0.3 μg·... 目的 探讨小剂量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老年ACS患者按入院顺序分层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负荷量0.3 μg·kg-1·min-1×30 min,然后0.075μg·kg-1·min-1微量泵静脉泵人),疗程2.0~4.5 d.结果 治疗组30 d内复合终点事件及顽固性缺血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电图缺血性改变明显好转,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5 d内治疗组死亡、新的心肌梗死、顽固性缺血和30 d内治疗组死亡、新的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有降低趋势,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血发生率(11.8%)与对照组(7.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替罗非班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替罗非班 高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