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轻量刚玉骨料对钢包包底冲击区用铝镁碳耐火材料侵蚀机理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高杰 陈启龙 +3 位作者 刘诚 李天清 冯润棠 左起秀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224-4231,共8页
钢包用耐火材料的轻量化对节能降耗和减少吨钢耐材消耗意义重大。本文研究了含轻量刚玉骨料铝镁碳耐火材料在170 t钢包包底冲击区服役的侵蚀机理,并与传统致密烧结刚玉基铝镁碳耐火材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轻量刚玉骨料制备... 钢包用耐火材料的轻量化对节能降耗和减少吨钢耐材消耗意义重大。本文研究了含轻量刚玉骨料铝镁碳耐火材料在170 t钢包包底冲击区服役的侵蚀机理,并与传统致密烧结刚玉基铝镁碳耐火材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轻量刚玉骨料制备的铝镁碳耐火材料显示更优异的使用效果,侵蚀速率由原先的1.79 mm/炉降低至1.35 mm/炉,服役寿命提升近24.6%。研究表明:轻量刚玉骨料具有高的表面粗糙度和丰富的微米级气孔,不仅能强化骨料基质结合界面,还可以通过微孔吸收热应力,显著提高了铝镁碳耐火材料的抗冲刷性能和热震稳定性;同时能促进热面生成致密且较厚的六铝酸钙-尖晶石复合隔离层,阻碍了熔渣的侵蚀与渗透,并有效抑制了内部碳的氧化。另外,轻量刚玉骨料能吸附熔渣并形成核壳结构,进一步提升材料的抗侵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镁碳耐火材料 包底冲击区 钢包 轻量化 刚玉骨料 侵蚀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氧化对焦炉用氮化物结合碳化硅材料抗氧化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孟红涛 马龙斌 刘鑫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2-245,250,共5页
为改善焦炉用碳化硅材料的抗氧化性,以碳化硅颗粒(2.5~1.43、1.43~0.5、0.5~0.088 mm)及细粉(≤0.088 mm)、单质硅粉(≤0.088 mm)、氧化铝微粉(≤0.044 mm)、SiO_(2)微粉(≤1μm)为原料,木质素为结合剂,于1420℃保温10 h氮化烧成SiAlON-... 为改善焦炉用碳化硅材料的抗氧化性,以碳化硅颗粒(2.5~1.43、1.43~0.5、0.5~0.088 mm)及细粉(≤0.088 mm)、单质硅粉(≤0.088 mm)、氧化铝微粉(≤0.044 mm)、SiO_(2)微粉(≤1μm)为原料,木质素为结合剂,于1420℃保温10 h氮化烧成SiAlON-SiC、Si_(2)N_(2)O-SiC和Si_(3)N_(4)-SiC耐火材料试样,再分别经650、850、1050、1250℃保温5 h预氧化。研究预氧化对氮化后试样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较低温度(≤850℃)下,Si_(3)N_(4)-SiC材料的抗氧化性优于SiAlON-SiC与Si_(2)N_(2)O-SiC材料的,在850~1250℃时,SiAlON-SiC材料的抗氧化性最好。2)3种氮化后试样中,经1250℃预氧化后SiAlON-SiC试样的显气孔率最低,为2.4%,抗氧化性最优,因为氧化后试样表面形成了氧化层,可以降低显气孔率从而提高抗氧化性。3)在焦炉换热器方面,850℃以下区域选择氮化硅结合碳化硅材料,850℃以上区域选择赛隆结合碳化硅材料;在焦炉脱硝管方面,选择赛隆结合碳化硅材料更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炉 碳化硅 氮化烧结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活性MgO对高钙镁钙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郭正 刘百宽 +1 位作者 田晓利 赵亮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390-3393,3404,共5页
通过向轻烧白云石中加入不同活性的菱镁矿分解产物,研究了不同活性Mg O粉的引入对高钙镁钙耐火材料的烧结性能和抗水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800℃下保温2 h得到的轻烧Mg O活性最高;Mg O粉活性越高,镁钙耐火材料的烧结性能和抗水化性能... 通过向轻烧白云石中加入不同活性的菱镁矿分解产物,研究了不同活性Mg O粉的引入对高钙镁钙耐火材料的烧结性能和抗水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800℃下保温2 h得到的轻烧Mg O活性最高;Mg O粉活性越高,镁钙耐火材料的烧结性能和抗水化性能越好;显微结构分析显示,活性Mg O粉在Ca O晶粒表面形成了薄膜,抑制了Ca O的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MgO 白云石 高钙镁钙耐火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氧化铝粒度分布对合成CA6多孔材料的性能、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天清 李楠 +1 位作者 王锋刚 贺中央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34-336,共3页
以不同粒度分布(d50分别为3.02、3.64、14.64、18.62μm)的工业氧化铝粉和轻质碳酸钙微粉(d50=5.14μm)为原料,按CA6中Al2O3与CaO的化学计量比配料,在50 MPa下成型为25 mm×25 mm圆柱试样,经110℃干燥24 h后,在空气气氛中于1 500... 以不同粒度分布(d50分别为3.02、3.64、14.64、18.62μm)的工业氧化铝粉和轻质碳酸钙微粉(d50=5.14μm)为原料,按CA6中Al2O3与CaO的化学计量比配料,在50 MPa下成型为25 mm×25 mm圆柱试样,经110℃干燥24 h后,在空气气氛中于1 500℃煅烧3 h合成六铝酸钙多孔材料,并借助XRD和SEM等研究了工业氧化铝粒度分布对该多孔材料的性能、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工业氧化铝粒度的增大,试样的显气孔率逐渐增加,气孔孔径增大,耐压强度则大幅度下降;CA6的生成量随着工业氧化铝粒度的减小而显著增加,当d50减小到4μm时,基本上全部生成CA6;制备d50<5μm的高气孔率、高强度的CA6多孔材料,需将工业氧化铝的d50控制在4μ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铝酸钙 多孔材料 粒度分布 工业氧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不同活性轻烧氧化镁粉对高钙镁钙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郭正 刘百宽 +1 位作者 田晓利 赵亮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69-371,共3页
为了提高高钙镁钙耐火材料的烧结性能和抗水化性能,首先将粒度<100μm的菱镁矿粉分别在700、800和900℃保温2 h制成不同活性的轻烧氧化镁粉,将粒度<100μm的白云石粉在1 100℃保温2 h制成轻烧白云石粉,然后将两种轻烧粉配制成w(Ca... 为了提高高钙镁钙耐火材料的烧结性能和抗水化性能,首先将粒度<100μm的菱镁矿粉分别在700、800和900℃保温2 h制成不同活性的轻烧氧化镁粉,将粒度<100μm的白云石粉在1 100℃保温2 h制成轻烧白云石粉,然后将两种轻烧粉配制成w(Ca O)=50%的混合料,干混6 h后,在100 MPa压力下压制成50 mm×50 mm的试样,分别于1 500和1 600℃保温3 h煅烧,制成高钙镁钙材料,研究了添加不同活性的轻烧氧化镁粉对高钙镁钙材料烧结性能和抗水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轻烧氧化镁粉有利于提高高钙镁钙材料的烧结性能和抗水化性能。轻烧氧化镁粉的活性越高,高钙镁钙材料的烧结性能和抗水化性能越好。1 600℃烧后镁钙试样的致密化程度和抗水化性能明显优于1 500℃烧后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烧氧化镁 轻烧白云石 高钙镁钙耐火材料 抗水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石墨与鳞片石墨对VOD钢包渣线用低碳镁碳材料侵蚀机理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天清 李楠 +3 位作者 鄢文 张厚兴 贺中央 刘百宽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22-1726,1732,共6页
以膨胀石墨与微米粒径鳞片石墨为主要碳源制得的两种低碳镁碳材料为对象,研究了其在VOD精炼钢包渣线部位工业试验的侵蚀机理。研究发现,含微米粒径鳞片石墨镁碳材料与渣层之间形成了MgO致密层和致密渗透层,而膨胀石墨由于氧化后在原位... 以膨胀石墨与微米粒径鳞片石墨为主要碳源制得的两种低碳镁碳材料为对象,研究了其在VOD精炼钢包渣线部位工业试验的侵蚀机理。研究发现,含微米粒径鳞片石墨镁碳材料与渣层之间形成了MgO致密层和致密渗透层,而膨胀石墨由于氧化后在原位形成大尺寸孔隙不利于致密层的形成,使得后者与渣层之间未能形成MgO致密层。MgO致密层的形成抑制了高温、低压精炼环境下MgO-碳系统中MgO-碳间的氧化反应与碳的直接燃烧氧化反应,改善了材料的抗侵蚀性能。因此,含膨胀石墨低碳镁碳材料的平均侵蚀速率比含微米粒径鳞片石墨的低碳镁碳材料高45%。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工业试验条件下两种低碳镁碳材料的侵蚀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D钢包 低碳镁碳材料 渣线 侵蚀 石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碳源对Al_2O_3-Si-C材料基质中原位合成SiC晶体形貌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梁峰 李楠 +1 位作者 刘百宽 贺中央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45-249,共5页
为了研究微米或纳米结构的碳材料对Al2O3-Si-C材料基质中生成SiC晶体结构和形貌的影响,采用板状刚玉细粉和单质Si粉为原料,分别以碳纳米管、纳米炭黑和超细鳞片石墨为碳源,制备了添加三种不同碳源的Al2O3-Si-C基质试样,在埋炭气氛下于1 ... 为了研究微米或纳米结构的碳材料对Al2O3-Si-C材料基质中生成SiC晶体结构和形貌的影响,采用板状刚玉细粉和单质Si粉为原料,分别以碳纳米管、纳米炭黑和超细鳞片石墨为碳源,制备了添加三种不同碳源的Al2O3-Si-C基质试样,在埋炭气氛下于1 000、1 200和1 400℃分别保温3 h热处理,用XRD分析处理后试样的相组成,通过FESEM观察试样基质中的SiC晶体形貌。结果表明:1)较高的热处理温度可以促进SiC的反应生成,SiC的生成量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加。2)不同碳源在试样中原位形成SiC的形貌和反应机制各不相同:碳纳米管通过模板反应被逐渐转化为SiC晶须;Si与纳米炭黑之间快速反应形核,成核后的SiC晶体向各个方向均匀生长并形成SiC颗粒;超细石墨片晶从边缘向内部逐渐反应生成SiC晶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Si—C 超细鳞片石墨 纳米炭黑 碳纳米管 SIC晶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的加入方式对低碳铝炭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梁峰 李楠 +1 位作者 刘百宽 贺中央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8-125,共8页
分别以多壁碳纳米管-氧化铝(CNT—Al2O3)复合粉体和直接加入的添加方式,以MWCNTs为增强材料,电熔白刚玉(粒径为1—3mm和0—1mm)为骨料,板状刚玉粉(粒径≤0.043mm)、鳞片石墨粉(粒径≤0.147mm)、单质硅粉(粒径≤0.074mm... 分别以多壁碳纳米管-氧化铝(CNT—Al2O3)复合粉体和直接加入的添加方式,以MWCNTs为增强材料,电熔白刚玉(粒径为1—3mm和0—1mm)为骨料,板状刚玉粉(粒径≤0.043mm)、鳞片石墨粉(粒径≤0.147mm)、单质硅粉(粒径≤0.074mm)为基质,热固性酚醛树脂为结合剂,制备出MWCNTs复合低碳Al2O3-C材料,研究MWCNTs及其不同的加入方式对复合材料的常温物理性能、高温抗折强度、抗热震性和抗氧化性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高分辨率透射电镜对MWCNTs及复合材料的表观形貌进行观察。结果表明,CNT—Al2O3复合粉体中的MWCNTs在基质中分散均匀,可降低试样的气孔率,提高试样的致密度、机械强度、高温抗折强度和抗热震性;直接加入的MWCNTs不但对试样的常温物理性能和抗热震性无明显改善,而且降低了试样的高温抗折强度下降。MWCNTs的加入可改善低碳Al2O3-C试样的抗氧化性,其中以加入CNT—Al2O3复合粉体的加入形式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CNT—Al2O3复合粉体 低碳Al2O3-C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O-Al_2O_3-C材料服役状态下MgO致密层的形成机理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天清 李楠 +3 位作者 鄢文 张厚兴 贺中央 刘百宽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66-671,共6页
一种SiC含量为6.0%的MgO-Al_2O_3-C(MAC)材料被用于精炼钢包包壁部位,表现出优异的抗侵蚀性能,对用后MAC材料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MAC材料侵蚀界面形成MgO致密层,提高了MAC材料的抗侵蚀性能。MAC材料内的SiC,一方... 一种SiC含量为6.0%的MgO-Al_2O_3-C(MAC)材料被用于精炼钢包包壁部位,表现出优异的抗侵蚀性能,对用后MAC材料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MAC材料侵蚀界面形成MgO致密层,提高了MAC材料的抗侵蚀性能。MAC材料内的SiC,一方面与MgO反应形成更多的Mg(g);另一方面,SiC氧化后形成的部分SiO_2进入侵蚀层熔渣使熔渣碱度下降,粘度大幅上升,不但提高了MgO在熔渣中的形成速率,而且同时降低了MgO的溶解速率,促进MgO再结晶和MgO致密层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O-Al2O3-C材料 MgO致密层 形成机理 SIC 精炼钢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源对Al_2O_3-C材料性能、显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建筑 赵俊学 +2 位作者 张厚兴 潘磊 王作创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44-846,851,共4页
以棕刚玉为骨料,煅烧α-Al2O3粉为基质,并以天然鳞片石墨和膨胀石墨为碳源,研究了加入天然鳞片石墨/膨胀石墨为4wt%/0,4wt%/0.5wt%,4wt%/1wt%,0/4wt%时Al2O3-C材料的性能及显微结构的变化,旨在获得Al2O3-C材料的良好的性能及显微结构,... 以棕刚玉为骨料,煅烧α-Al2O3粉为基质,并以天然鳞片石墨和膨胀石墨为碳源,研究了加入天然鳞片石墨/膨胀石墨为4wt%/0,4wt%/0.5wt%,4wt%/1wt%,0/4wt%时Al2O3-C材料的性能及显微结构的变化,旨在获得Al2O3-C材料的良好的性能及显微结构,达到低碳化的目的。研究表明:随着膨胀石墨加入量增多,显气孔率显著提高,体积密度明显降低;常温及高温强度随着膨胀石墨加入量的增多大幅度降低;通过SEM观察到膨胀石墨微晶分散在基质之间,起到分散剂的作用;当只加入4wt%膨胀石墨时,试样内没有碳化硅晶须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C材料 膨胀石墨 性能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木素改性酚醛树脂及其在铝碳耐火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富成 赵雷 +5 位作者 方伟 何漩 梁峰 陈辉 杜星 陈欢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1-94,共4页
为提高酚醛树脂结合铝碳砖常温强度并降低其成本,用碱木素替代部分苯酚,以碱木素含量、催化剂量和缩聚反应时间为因素,以合成的碱木素改性酚醛树(LPF)作结合剂的铝碳砖烘干后的常温抗折强度为考核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分析各因素对合成... 为提高酚醛树脂结合铝碳砖常温强度并降低其成本,用碱木素替代部分苯酚,以碱木素含量、催化剂量和缩聚反应时间为因素,以合成的碱木素改性酚醛树(LPF)作结合剂的铝碳砖烘干后的常温抗折强度为考核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分析各因素对合成LPF的影响程度依次为:碱木素含量>催化剂含量>缩聚反应时间。用逐次回归分析预测合成LPF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碱木素含量10%(质量分数)、催化剂含量2%(质量分数)、缩聚反应时间2.5h。该最佳工艺合成的LPF结合铝碳砖的常温抗折强度达18.2 MPa,比商业酚醛结合铝碳砖常温抗折强度(16.1 MPa)提高13%,其物理性能也较商业酚醛树脂结合铝碳砖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木素 改性酚醛树脂 铝碳耐火材料 正交试验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分析技术在解决耐火材料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闫光辉 刘百宽 +1 位作者 尹洪峰 刘国威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44-447,共4页
本文介绍了耐火材料研究过程中常用的现代分析技术,并以加热炉用耐火浇注料施工中存在问题的泥料分析过程为例,综合使用了XRF、XRD、SEM、EDS现代分析技术,发现浇注料施工质量问题原因是由于搅拌时间不够、水泥没有充分混合均匀所致,为... 本文介绍了耐火材料研究过程中常用的现代分析技术,并以加热炉用耐火浇注料施工中存在问题的泥料分析过程为例,综合使用了XRF、XRD、SEM、EDS现代分析技术,发现浇注料施工质量问题原因是由于搅拌时间不够、水泥没有充分混合均匀所致,为以后解决类似生产实际问题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分析技术 应用 耐火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铸用功能耐火材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6
13
作者 贺中央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62-465,474,共5页
介绍了钢包底吹氩透气砖、滑动水口、连铸三大件和ZrO2质水口等连铸用功能耐火材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认为:现代连铸生产工艺对连铸用功能耐火材料长寿命和高适应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单一材质体系很难满足要求;根据产品不同部位的损毁方式... 介绍了钢包底吹氩透气砖、滑动水口、连铸三大件和ZrO2质水口等连铸用功能耐火材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认为:现代连铸生产工艺对连铸用功能耐火材料长寿命和高适应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单一材质体系很难满足要求;根据产品不同部位的损毁方式和特点及浇铸钢种和冶炼工艺的不同,针对性地研发新材料将是连铸用功能耐火材料发展的现实要求;从材质发展的角度来看,连铸用功能耐火材料的材质向多样化、复合化发展将是必然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铸 功能耐火材料 透气砖 滑动水口 连铸三大件 ZrO2质水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包耐火材料结构优化改进与实践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永力 王文学 +1 位作者 卢作涛 王新伟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9-151,共3页
针对某钢厂中间包寿命低、安全性差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将冲击桶更换为稳流器以增大冲击区容量,减小钢水对包壁的冲击力等措施。实践证明,改进后的中间包钢水对中间包局部的冲刷减少,增强了中间包的使用安全性,提高了钢材质量,此方案对... 针对某钢厂中间包寿命低、安全性差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将冲击桶更换为稳流器以增大冲击区容量,减小钢水对包壁的冲击力等措施。实践证明,改进后的中间包钢水对中间包局部的冲刷减少,增强了中间包的使用安全性,提高了钢材质量,此方案对于连铸中间包的设计、应用技术的进步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包 结构优化 耐火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粉对金属Al结合镁铝碳滑板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童则明 李伟 李彦明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297-2301,共5页
金属Al结合镁铝碳质滑板抗侵蚀性优良,适用于浇铸钙处理钢。研究了加入硅粉对镁铝碳材料常规物理性能、抗氧化性、抗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硅粉后,材料800℃和1 000℃的烧后抗折强度(MOR)和高温抗折强度(HMOR)提高,但是加入过多硅... 金属Al结合镁铝碳质滑板抗侵蚀性优良,适用于浇铸钙处理钢。研究了加入硅粉对镁铝碳材料常规物理性能、抗氧化性、抗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硅粉后,材料800℃和1 000℃的烧后抗折强度(MOR)和高温抗折强度(HMOR)提高,但是加入过多硅粉会使材料1 000~1 600℃的烧后显气孔率升高,强度降低。加入适量的硅粉可以改善材料抗氧化性和抗侵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板 氧化镁 金属结合 硅粉 物理性能 抗氧化性 抗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板材料的抗热震性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伟 童则明 +1 位作者 李彦明 张厚兴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5-217,共3页
介绍了滑板材料的抗热震性方面的一些评价方法,主要有模拟试验观察裂纹、基于断裂力学的测试、有限元分析等方法,并指出在滑板材料的评价手段方面还要进一步完善,如利用有限元模拟技术,特别是细观尺度有限元对滑板使用过程进行模拟。
关键词 滑板 抗热震性 检测 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火材料能谱分析准确性讨论
17
作者 王米娜 傅秋华 李雪冬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1-145,共5页
采用扫描电镜-能谱组合对耐火材料进行微区成分分析时,除了对由能谱能量分辨率引起的谱线峰重叠及峰干扰等问题外,还应对由其空间分辨率所引起的分析结果不准确问题予以重视。本文主要从能谱的空间分辨率考虑,结合一些分析实例,来讨论... 采用扫描电镜-能谱组合对耐火材料进行微区成分分析时,除了对由能谱能量分辨率引起的谱线峰重叠及峰干扰等问题外,还应对由其空间分辨率所引起的分析结果不准确问题予以重视。本文主要从能谱的空间分辨率考虑,结合一些分析实例,来讨论能谱对耐火材料样品进行点分析时,所选取的分析点对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实践结果表明,电镜操作参数的正确选择和试样适宜装置是影响能谱分析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一些尺寸细小的、薄片状的晶体和纤维要特别注意形状因子对电子束取样有效容积的影响,要确保3D尺寸全都在X射线的发射广度Rx和穿透深度Zm范围内,至少要>1μm。耐火材料中普遍存在的微晶团聚体的测定值可信度低。微轻元素如B、N、C、Na等的测定结果只能作参考,不宜直接引用,需做波谱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分析 准确性 耐火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氧化镁选择性沉淀钴试验研究
18
作者 罗灿 田晓利 +2 位作者 王佳 李志勋 刘百宽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2-308,共7页
针对以刚果(金)铜钴多金属共生矿石为原料的提钴工艺,研究了采用活性氧化镁选择沉淀模拟含钴溶液中的钴并制备粗氢氧化钴,探讨了溶液中氢氧化物沉淀的动力学,考察了氧化镁粒径、氧化镁添加量及添加方式、反应时间、温度对铁、钴、锰沉... 针对以刚果(金)铜钴多金属共生矿石为原料的提钴工艺,研究了采用活性氧化镁选择沉淀模拟含钴溶液中的钴并制备粗氢氧化钴,探讨了溶液中氢氧化物沉淀的动力学,考察了氧化镁粒径、氧化镁添加量及添加方式、反应时间、温度对铁、钴、锰沉淀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添加30%过氧化氢能快速去除模拟含钴溶液中的杂质铁;按照添加量0.68/1、多次加入方式向模拟含钴溶液中添加粒径小于45μm活性氧化镁,在常温下反应6 h所得一级沉淀符合行业标准一级品要求,次级沉淀符合三级品要求。该工艺具有成本低、实用性强等优点,可有效提高氧化镁沉钴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镁 选择性沉淀 提取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炉蓄热室黏土格子砖的蚀变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高振昕 卫晓辉 +4 位作者 张巍 张厚兴 常亮 黄振武 任刚伟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5-90,共6页
采用SEM、FESEM、EDS和XRD研究了两种焦炉蓄热室用后格子砖的显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侵蚀介质的主要组分是铁氧化物,在渣蚀层表面生成铁铝尖晶石固溶体、纳米级赤铁矿微粒、复杂组成的硅酸盐和玻璃相。渗透带和未变带呈现气孔均匀分布... 采用SEM、FESEM、EDS和XRD研究了两种焦炉蓄热室用后格子砖的显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侵蚀介质的主要组分是铁氧化物,在渣蚀层表面生成铁铝尖晶石固溶体、纳米级赤铁矿微粒、复杂组成的硅酸盐和玻璃相。渗透带和未变带呈现气孔均匀分布的显微结构,不同砖种的侵蚀行为各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炉 蓄热室 格子砖 显微结构 蚀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源对不烧Al2O3-Al-C质滑板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亚伟 王廷力 金胜利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561-564,594,共5页
研究土状石墨、鳞片石墨、炭黑和高温沥青4种炭素材料对不烧Al2O3-Al-C质滑板热处理后强度的影响,借助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能谱仪等分析了试样的物相变化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碳源的引入可以大幅提高不烧Al2O3-Al-C质滑板材料在110... 研究土状石墨、鳞片石墨、炭黑和高温沥青4种炭素材料对不烧Al2O3-Al-C质滑板热处理后强度的影响,借助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能谱仪等分析了试样的物相变化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碳源的引入可以大幅提高不烧Al2O3-Al-C质滑板材料在1100℃下热处理后的常温抗折强度,但降低了其在1600℃下热处理后的抗折强度;不同种类碳源将对试样的抗折强度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主要与试样内部生成的物相种类、含量和形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源 不烧Al2O3-Al-C质滑板 强度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