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濉溪县夏大豆产量低而不稳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
1
作者 纪永民 张存岭 陈若礼 《大豆通报》 2006年第6期8-11,共4页
在分析安徽省濉溪县大豆产量低而不稳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大豆生产再上新台阶的技术对策。(1)大豆产量水平低,增产速度缓慢,产量波动不仅略高于生育期间灾害频繁的小麦,也明显高于同一生育期和相同环境条件下生长发育的夏玉米。(2)品种... 在分析安徽省濉溪县大豆产量低而不稳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大豆生产再上新台阶的技术对策。(1)大豆产量水平低,增产速度缓慢,产量波动不仅略高于生育期间灾害频繁的小麦,也明显高于同一生育期和相同环境条件下生长发育的夏玉米。(2)品种更新缓慢、施肥不足、重茬面积大和病虫害发生频繁是大豆低产的主要原因;6月中下旬的降水量,花荚期的雨日、鼓粒期的日照时数和9月中旬的平均温度是导致大豆产量波动的主要气象因子。(3)实现大豆生产再上新台阶,必须加快品种更新换代,科学运筹肥料,适期播种,及时防治病虫草害,合理灌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大豆 产量波动 气象因子 高产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搭建研究开发平台 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杨柳农业科学实验点建点27年回眸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存岭 陈爱平 +1 位作者 曹承富 纪永民 《安徽农学通报》 2008年第19期1-2,36,共3页
杨柳农科实验点始建于1981年,27年来,取得10多项农业科技新成果,发表学术论文47篇,试验示范推广多项先进适用的农业新成果新技术,为淮北及安徽农业的发展与科技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27年来,杨柳点的基本做法... 杨柳农科实验点始建于1981年,27年来,取得10多项农业科技新成果,发表学术论文47篇,试验示范推广多项先进适用的农业新成果新技术,为淮北及安徽农业的发展与科技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27年来,杨柳点的基本做法是:增加投入搭平台,寻求依托引人才,申报项目求支持,创新机制闯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学实验点 成效 做法 濉溪杨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濉溪县夏大豆生育期间气候资源分析
3
作者 纪永民 杨勇 +2 位作者 陈若礼 周宗民 杨义法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5年第1期28-29,共2页
从安徽省濉溪县解放后大豆生产的历程看出,大豆的产量低而不稳,且年际间变幅大。经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夏大豆生育期间淮北地区气候因子多变,影响了大豆的生长发育,其中以花荚期和鼓粒期的高温和干旱影响最大。
关键词 濉溪县 夏大豆 生育期 气候资源 气候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2010年气候异常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吴伟 陈若礼 +2 位作者 张存岭 纪永民 张东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1期17602-17603,共2页
2009~2010年小麦生产周期气温总体上低于历年平均,降水量、日照时数与历年平均持平。气候异常导致越冬始期提前,冬前主茎少生1片叶,抽穗、成熟期推迟,穗部轻微冻害,赤霉病偏重发生,产量与上年持平。
关键词 气候因子 变化 小麦 生育进程 濉溪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条件与夏大豆生育进程和产量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周景春 吴伟 +3 位作者 陈若礼 张存岭 纪永民 陆方芸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7期9224-9227,9269,共5页
[目的]研究淮北地区气象条件对夏大豆(Glycine max)生长发育的影响,寻求影响其生长发育的关键因子。[方法]2011年设置46个品种(系)的展示试验,2004和2011年进行播期试验,同步观察夏大豆生长发育进程和气象因子。[结果]适期夏播中熟大豆... [目的]研究淮北地区气象条件对夏大豆(Glycine max)生长发育的影响,寻求影响其生长发育的关键因子。[方法]2011年设置46个品种(系)的展示试验,2004和2011年进行播期试验,同步观察夏大豆生长发育进程和气象因子。[结果]适期夏播中熟大豆播种~出苗5~6 d,需积温135~160℃;8~9片复叶展开时始花;出苗~始花27~35 d,需积温750~950℃;始花~成熟58~69 d,需积温1 350~1 600℃。生育期与主茎节数、有效分枝、单株结实荚数、荚粒数呈直线相关。播期推迟,生育期缩短,出苗~成熟所需积温减少,主茎节数减少,结实荚数下降,产量降低。夏大豆生长期内积温高、白昼时间长、≥0.1 mm雨日多,则产量高,生育期长;出苗~始花日照时数长,则始花推迟,主茎节数、单株粒数、产量增加;始花~成熟降水量多,则单株结实荚数、单株粒数和产量增加。[结论]淮北夏大豆应在6月中旬播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大豆(Glycine max) 播种期 气候因子 生育进程 产量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大豆生育期对光周期和主要气象要素的响应——以濉科国审豆为例 被引量:6
6
作者 周景春 汪腊宝 +4 位作者 殷晗 赵雪松 柏吉林 纪永民 张存岭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9期101-105,共5页
对2009—2010年和2014—2018年度黄淮南片、长江流域夏大豆国家区试参试种生育期及同期各承试点的可照时数和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3个气象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濉科国审豆3个品种的种植地维度每南移1°,花前期、花后期、... 对2009—2010年和2014—2018年度黄淮南片、长江流域夏大豆国家区试参试种生育期及同期各承试点的可照时数和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3个气象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濉科国审豆3个品种的种植地维度每南移1°,花前期、花后期、生育期分别缩短0.41、0.64、1.06d。夏大豆播种后(6.0±1.8)d出苗,需积温(142.6±36.2)℃·d;出苗至开花需积温(965.9±73.0)℃·d,积照(505.2±37.2)h;开花至成熟积温(1736.5±166.4)℃·d。花前期主要取决于花前积照、积温、降水量,主导因子是光周期;花后期主要取决于花后积温、日照时数,温度起主导作用;生育期则是花前期、花后期的叠加,没有增减效应。广适夏大豆花前期对环境参数回归系数较小,花后期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大豆 生育期 光周期 气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稳产大豆新品种濉科998的选育 被引量:2
7
作者 纪永民 张存岭 +2 位作者 吴健 陈若礼 焦浩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47-48,共2页
濉科998是安徽省濉溪县科技开发中心2005年育成的高产、稳产夏大豆新品种.每hm^2产量2400-3000kg,最高可超过3400kg。该品种为有限结荚习性,在多年多点试验示范中表现出适应性强.综合抗性好,适于安徽沿淮淮北作中熟夏大豆种植。最... 濉科998是安徽省濉溪县科技开发中心2005年育成的高产、稳产夏大豆新品种.每hm^2产量2400-3000kg,最高可超过3400kg。该品种为有限结荚习性,在多年多点试验示范中表现出适应性强.综合抗性好,适于安徽沿淮淮北作中熟夏大豆种植。最佳种植密度为18万~24万株/hm^2.在中高肥力田块易获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稳产 新品种 夏大豆 选育 科技开发 结荚习性 综合抗性 试验示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北夏大豆生育进程及适宜气候因子指标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周景春 苏玉杰 +3 位作者 孔妲 张存岭 陈若礼 纪永民 《大豆科技》 2010年第1期9-13,共5页
夏大豆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气候条件。不同的生育阶段,对气候条件的要求不同。淮北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6月中旬至9月中旬,雨热同季,气候因子变幅大。常年气候条件能够满足夏大豆生长发育的需要。笔者根据多年田间试验和生产调查,提出了... 夏大豆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气候条件。不同的生育阶段,对气候条件的要求不同。淮北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6月中旬至9月中旬,雨热同季,气候因子变幅大。常年气候条件能够满足夏大豆生长发育的需要。笔者根据多年田间试验和生产调查,提出了夏大豆不同生育时段适宜的气象因子指标和相应的技术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大豆 生育阶段 气象因子 适宜指标 淮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配施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陈峰 张开文 +4 位作者 刘波 程高亮 纪永民 张存岭 曹杰 《大豆科技》 2011年第4期19-22,共4页
在两点进行"3414"肥料试验,通过肥料效应函数拟合,研究了氮磷钾肥不同比例配施对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肥配施能够显著提高大豆产量,单株粒数受磷施用量影响较大,百粒重受氮磷施用量影响较大。推荐的高产施肥量为:... 在两点进行"3414"肥料试验,通过肥料效应函数拟合,研究了氮磷钾肥不同比例配施对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肥配施能够显著提高大豆产量,单株粒数受磷施用量影响较大,百粒重受氮磷施用量影响较大。推荐的高产施肥量为:N75~85kg/hm2、P2O565~70kg/hm2、K2O45~55kg/hm2,比例为:N:P2O5:K2O=1.60:1.35:1;经济施肥量为:N65~75kg/hm2、P2O545~50kg/hm2、K2O30~40kg/hm2,比例为:N:P2O5:K2O=2:1.3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大豆 配方施肥 3414试验 产量 产量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审高产稳产大豆新品种濉科998的选育 被引量:7
10
作者 纪永民 张存岭 +3 位作者 吴健 陈若礼 焦浩 陈若红 《中国种业》 2012年第5期58-60,共3页
濉科998是濉溪县科技开发中心依据高产、稳产、优质、多抗、广适的育种目标,遵从优中选优的原则,杂交选育的高产、稳产、广适夏大豆新品种。2008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豆2008002;201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 濉科998是濉溪县科技开发中心依据高产、稳产、优质、多抗、广适的育种目标,遵从优中选优的原则,杂交选育的高产、稳产、广适夏大豆新品种。2008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豆2008002;201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豆20110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稳产 杂交选育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新品种 夏大豆 科技开发 育种目标 濉溪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降水与夏大豆生长发育关系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峰 杨义法 +3 位作者 曾广飞 陈若礼 张存岭 纪永民 《大豆通报》 2006年第1期4-8,共5页
利用安徽省濉溪县1970-2004年大豆统计产量和相应的实测气象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濉溪县大豆幼苗期和鼓粒期的降水量、花荚期和全生育期的雨日与气象产量呈显著直线相关,大豆生长季节降水及其时空分布是造成实际产量围绕生... 利用安徽省濉溪县1970-2004年大豆统计产量和相应的实测气象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濉溪县大豆幼苗期和鼓粒期的降水量、花荚期和全生育期的雨日与气象产量呈显著直线相关,大豆生长季节降水及其时空分布是造成实际产量围绕生产水平线波动的主要原因。大豆生育期内适宜降水为:降水量380-540mm,雨日24-34d。濉溪县大豆生育期内降水适中,涝多于旱。当耕层土壤含水量低于16%,预计5-7d内又无雨量较大的降水时,要及时灌溉浇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大豆 降水量 产量 淮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蛋白大豆新品系濉科928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纪永民 张存岭 +4 位作者 刘玉梅 纪文峰 张启祥 曾广飞 张景华 《大豆通报》 2006年第2期16-20,共5页
针对高蛋白大豆濉科928的生育特性,从播期、密度和施肥3个方面研究了其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濉科928大豆的产量与播期、密度、施肥量均呈二次曲线关东。高产栽培各因子的适宜值为:播期6月5日-23日,密度20.37~27.35×1... 针对高蛋白大豆濉科928的生育特性,从播期、密度和施肥3个方面研究了其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濉科928大豆的产量与播期、密度、施肥量均呈二次曲线关东。高产栽培各因子的适宜值为:播期6月5日-23日,密度20.37~27.35×10^4/hm^2,基施NPK(15:15:15)三元复合肥233.84—359.18kg/hm^2,开花期追施尿素67.16-110.09kg/hm^2。在基础地力产量2060kg/hm^2的田块上,6月14日播种,基施NPK(15:15:15)三元复合肥281.81kg/hm^2,初花期追施尿素81.61kg/hm^2,产量可达2814.35kg/hm^2。对应的产量结构为:株数22.5×104/hm^2,单株荚数46.81个,荚粒数1.76粒,百粒重17.15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濉科928 播期 密度 肥料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稳产大豆新品种濉科998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纪永民 张存岭 +2 位作者 吴健 陈若礼 焦浩 《大豆科技》 2008年第5期38-41,共4页
濉科998是以巨丰×豫豆21的优势单株为母本,开豆4号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的高产、稳产夏大豆新品种。2006—2007年参加安徽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2732.2kg/hm2,比中豆20(CK)增产7.30%;2007年参加安徽省大豆品种... 濉科998是以巨丰×豫豆21的优势单株为母本,开豆4号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的高产、稳产夏大豆新品种。2006—2007年参加安徽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2732.2kg/hm2,比中豆20(CK)增产7.30%;2007年参加安徽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520.0kg/hm2,比中豆20(CK)增产8.99%。籽粒蛋白质含量41.52%,脂肪20.07%。有限结荚习性,生育期101.8d,中抗花叶病毒病流行株系SC3、SC7,在多年多点试验示范中表现出适应性强,综合抗性好,适于安徽沿淮淮北作中熟夏大豆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濉科998 品种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新品种濉科92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纪永民 张存岭 +2 位作者 吴健 陈若礼 刘玉梅 《安徽农学通报》 2006年第6期109-110,98,共3页
濉科928是濉溪县科技开发中心以巨丰×豫豆21通过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的高产、高蛋白夏大豆新品种。2003—2004年参加安徽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490.0kg/hm2,比中豆20(CK)增产6.51%;2005年参加安徽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 濉科928是濉溪县科技开发中心以巨丰×豫豆21通过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的高产、高蛋白夏大豆新品种。2003—2004年参加安徽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490.0kg/hm2,比中豆20(CK)增产6.51%;2005年参加安徽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551.2kg/hm2,比中豆20(CK)增产12.36%。产量具有一致性和稳定性。籽粒蛋白质含量44.93%,蛋脂含量合计62.39%。蛋白质产量1001.9—1253.9 kg/hm2,比中豆20(CK)增产15.41%—23.39%。在多年多点试验示范中表现出抗病、抗倒伏、高产、稳产等特性,生育期102d,籽粒大小中等,商品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濉科928 品种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收宝”在几种主要作物上的应用效果
15
作者 陈若礼 杨哲林 +2 位作者 陶士军 紫秀华 纪永民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8-8,共1页
关键词 丰收宝 植物生长调节剂 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密度与肥水处理对鲁黄1号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1
16
作者 李洪杰 张小燕 +3 位作者 赵晋铭 纪永民 陈锋 李素真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53-756,共4页
以鲁黄1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密度、氮磷钾肥料配比及灌溉对鲁黄1号的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和肥水条件下,大豆产量存在显著差异,鲁黄1号适宜密度为20~30万株·hm-2,最佳密度为25万株·hm-2左右;不同灌水处... 以鲁黄1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密度、氮磷钾肥料配比及灌溉对鲁黄1号的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和肥水条件下,大豆产量存在显著差异,鲁黄1号适宜密度为20~30万株·hm-2,最佳密度为25万株·hm-2左右;不同灌水处理间花荚期灌水增产效果最好,鼓粒期灌水次之;氮磷钾配施、基肥和追肥相结合的增产效果好;花荚期灌水配合N75P112.5K112.5施肥配比产量最高,达到3 250.8 kg·hm-2。淮北地区鲁黄1号的建议施肥量为氮肥50~90 kg·hm-2,磷肥和钾肥70~12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大豆 密度 施肥 灌水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新品种濉科928
17
作者 纪永民 张存岭 +2 位作者 吴健 陈若礼 刘玉梅 《大豆通报》 2007年第5期14-15,共2页
濉科928是濉溪县科技开发中心以巨丰X豫豆21通过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的高产、高蛋白夏大豆新品种。2003—2004年参加安徽省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2490.0kg/hm^2,比中豆20(CK)增产6.51%;2005年参加安徽省大豆品种生产试... 濉科928是濉溪县科技开发中心以巨丰X豫豆21通过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的高产、高蛋白夏大豆新品种。2003—2004年参加安徽省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2490.0kg/hm^2,比中豆20(CK)增产6.51%;2005年参加安徽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551.2kg/hm^2,比中豆20(CK)增产12.36%。产量具有一致的平均稳定性。籽粒蛋白质含量44.93%,蛋脂合计62.39%。蛋白质产量1001.9-1253.9kg/hm^2,比对照中豆20增产15.41%-23.39%。在多年多点试验示范中表现出增产潜力大、品质优、生育期适中、综合抗好,适于黄淮南部地区作中熟夏大豆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濉科928 品种选育 特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水量对夏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任印军 陈若礼 +2 位作者 张存岭 纪永民 刘慧明 《安徽农学通报》 2005年第4期58-59,128,共3页
大豆生长季节降水的多寡和时空分布直接影响产量的高低,是影响实际产量随生产水平线波动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夏大豆 降水量 土壤含水量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大豆3000kg/hm^2密度和施肥技术选优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玉凤 纪永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6期17519-17521,共3页
[目的]探明夏大豆(Glycine max)获得3 000 kg/hm2产量的适宜种植密度和施肥技术。[方法]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密度和施肥量对夏大豆产量的影响,并进行寻优。[结果]影响夏大豆产量的顺序是:施氮量>施磷量>密度>... [目的]探明夏大豆(Glycine max)获得3 000 kg/hm2产量的适宜种植密度和施肥技术。[方法]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密度和施肥量对夏大豆产量的影响,并进行寻优。[结果]影响夏大豆产量的顺序是:施氮量>施磷量>密度>施钾量。夏大豆获得3 000 kg/hm2以上产量的各因素最佳取值范围是:种植密度20.6万~23.2万/hm2,施氮量83.5~95.2 kg/hm2,施磷量57.1~73.1 kg/hm2,施钾量43.0~52.0 kg/hm2。[结论]该研究可为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集成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大豆 氮磷钾 种植密度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新品种濉科928选育报告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光 纪永民 《作物研究》 2007年第3期371-,共1页
濉科928是濉溪县农技推广中心和科技开发中心以巨丰×豫豆21(♀)通过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的高产、高蛋白夏大豆新品种。2003-2004年参加安徽省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2400kg/hm2,比中豆20(CK)增产6.51%;2005年参加安徽省大... 濉科928是濉溪县农技推广中心和科技开发中心以巨丰×豫豆21(♀)通过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的高产、高蛋白夏大豆新品种。2003-2004年参加安徽省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2400kg/hm2,比中豆20(CK)增产6.51%;2005年参加安徽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551.2kg/hm2,比中豆20(CK)增产12.36%。产量具有一致的平均稳定性。籽粒蛋白质含量44.93%,蛋脂合计62.39%。在多年多点试验示范中表现出增产潜力大、品质优、生育期适中、综合抗性好,适于黄淮南部地区作中熟夏大豆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濉科928 品种选育 特征特性 产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