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抗孢囊线虫病夏大豆皖豆16号的选育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张磊
戴瓯和
刘玉梅
陈品三
-
机构
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
濉溪县农科所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7年第2期136-137,共2页
-
文摘
皖豆16号是以科系8号×徐豆1号有性杂交,在病圃和病区自然发病条件下,通过选择压力选育出的抗大豆孢囊线虫病夏大豆新品种。单产2500kg/hm2,适于沿淮、淮北地区种植,特别是在重病区种植增产效果更明显。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80cm,紫花,灰茸毛,黄粒,3、4粒荚多,百粒重20~22g,蛋白质含量45.1%,脂肪含量21.4%,生育期100d,喜肥水,不早衰,抗倒伏,不裂荚,适宜播期6月上、中旬,密度22.5~27.0万株/hm2。
-
关键词
大豆
孢囊线虫病
抗病育种
-
分类号
S565.103.4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弘大8号特征特性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卓越
童有才
王秀梅
-
机构
安徽省濉溪县农科所
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7期139-139,143,共2页
-
文摘
介绍弘大8号的特征特性,提出其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适时播种、增施基肥、合理密植、肥水管理、综合防治病虫草害、人工辅助授粉、适时收获等内容,以供玉米种植户参考。
-
关键词
玉米
弘大8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
分类号
S513.048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皖北地区玉米高产杂交制种技术
被引量:1
- 3
-
-
作者
蔡士兵
李绍兴
周素英
刘须芹
赵德杰
-
机构
濉溪县农科所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7年第2期175-176,共2页
-
文摘
皖北地区过去被列为玉米杂交制种非适宜区,作者在分析以前杂交制种低产原因,本地区气象要素,总结周边地区高产制种技术的基础上,提出“皖北地区玉米高产杂交制种技术研究”课题,通过选用高产制种组合,调整播期,父母本错期、行比,增加母本密度,优化配方施肥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将本地区玉米杂交制种产量由过去的2250kg/hm2左右,提高到3750kg/hm2以上,实现本地区玉米杂交制种历史性突破,并提出4500kg/hm2玉米高产制种模式。
-
关键词
玉米
杂交制种
去雄
授粉
高产模式
皖北地区
-
分类号
S513.03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棉麦两熟不同耕作栽培途径对棉花生产效应的比较
- 4
-
-
作者
吴健
蔡士兵
刘须芹
-
机构
淮北市种子管理站
濉溪县农科所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8年第4期310-311,315,共3页
-
文摘
对中熟棉品种春播、麦田春套播、麦后大壮苗(6~7片真叶)移栽,中早熟棉品种麦田晚春套播,早熟棉品种麦田初夏套播、麦后小壮苗(4~5片真叶)移栽6种不同耕作栽培途径进行了多年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中早熟棉品种麦田晚春套播和早熟棉品种麦后小壮苗移栽耕作栽培途径,能较好地利用淮北棉区的温、光、水资源,为这一棉区麦棉两熟耕作栽培的最佳途径。
-
关键词
棉麦两熟
耕作
栽培
棉花
生产效应
-
分类号
S562.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44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
-
题名高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PH85-16优系栽培技术
- 5
-
-
作者
周素英
石伯达
卓越
魏平民
吴健
-
机构
濉溪县农科所
淮北市农林局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0年第10期6-,共2页
-
-
关键词
小麦新品种
多抗
PH85-16
栽培技术
-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
-
题名安徽省棉花品质农业气候生态研究
- 6
-
-
作者
王稳成
张爱民
-
机构
安徽省气象科研所
濉溪县棉花办公室
濉溪县农科所
濉溪县气象局
华阳河农场气象站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0年第2期151-157,共7页
-
文摘
棉花成铃率高低决定于降水量,特别是开花当日上午的降水量影响最为明显,而棉铃重量和铃期长短,则受温度——热量条件限制.棉花正常成铃吐絮,要求从开花至吐絮期间≥10℃的活动积温在1500度·日以上.全省各地有效花的终止日期自南向北逐渐提前,南北相差10~15天.我省优质花期在7月25日至8月25日(即梅雨期后).在相对伏旱少雨时开花形成的棉纤维品质最好.优质棉要求的气象条件是:降水和雨日偏少、日照充足、蒸发量偏大、日较差较大及有适宜偏多的积温.对我省优质棉生产进行的农业气候分区表明,我省西半部(大别山区除外) 的条件好于东半部,特别是沿江西部一带,可成为优质棉生产的最佳区域.其次是淮北地区的西部.
-
关键词
棉花
品质
农业气候生态
活动积温
-
分类号
S562.0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小麦新品种山农20引种试验研究
被引量:1
- 7
-
-
作者
王秀梅
-
机构
安徽省濉溪县农科所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2期50-50,53,共2页
-
文摘
为给山农20在皖北地区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于2009—2011年进行2年多点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山农20与皖麦50相比,成穗数大增,穗粒数持平,千粒重增加,株高降低,抗寒性增加,抗病性提高,产量达8 583.0 kg/hm2,居参试品种第1位,增产显著,在皖北地区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
关键词
小麦
山农20
引种
品种比较
-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冻害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 8
-
-
作者
刘晓
-
机构
安徽省濉溪县农科所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2期92-92,96,共2页
-
文摘
介绍淮北地区的气侯特点,分析冻害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提出防御措施,以指导该地小麦的生产。
-
关键词
小麦
冻害
生长发育
产量
防御措施
-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425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
-
题名大豆新品种濉科998的选育
- 9
-
-
作者
王秀梅
-
机构
安徽省濉溪县农科所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2期88-88,共1页
-
文摘
介绍大豆新品种濉科998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其高产栽培技术,以为大豆新品种濉科998的进一步推广提供有力的参考。
-
关键词
大豆
濉科998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