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3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小麦花药培养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14
1
作者
宋运贤
周素英
+3 位作者
杜雪玲
花姝洁
魏平民
陈耀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2-68,共7页
【目的】研究影响小麦花药培养特性的因素,优化小麦花药培养条件,提高小麦花药培养效率。【方法】以10个普通小麦品种(系)及其16个杂交F1代花药为材料,研究了普通小麦基因型、基本培养基种类及低温预处理时间、诱导培养基附加脯氨酸和...
【目的】研究影响小麦花药培养特性的因素,优化小麦花药培养条件,提高小麦花药培养效率。【方法】以10个普通小麦品种(系)及其16个杂交F1代花药为材料,研究了普通小麦基因型、基本培养基种类及低温预处理时间、诱导培养基附加脯氨酸和硝酸铈对小麦花药培养特性的影响。【结果】不同基因型小麦花药培养特性差异较大,供试基因型的花药反应率与愈伤组织诱导率相关性高,而两者与绿苗分化率无相关性。荔高6号×置丰0502F1、周麦16×BI0452F1、烟农19×开麦18F1、豫麦69×新麦208F1、煤生0308和皖麦41×烟农19F1有较高的绿苗产率;基本培养基种类对供试小麦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反应率、绿苗产率有显著影响,对绿苗分化率影响不显著,癸培养基小麦花药培养特性总体优于C17培养基;小麦花药低温预处理时间以0.5d最佳;在诱导培养基中加入3.0~4.5mg/L硝酸铈后,小麦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提高83%~430%,绿苗产率提高82%~557%;600mg/L的脯氨酸可以使小麦花药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提高118%,绿苗产率提高222%。【结论】选择花药培养特性好的基因型、对花药低温预处理0.5d、在癸诱导培养基中添加4.5mg/L硝酸铈和600mg/L脯氨酸,可大幅度提高小麦花药的培养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花药培养
愈伤组织诱导
低温预处理
硝酸铈
脯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濉溪县玉米生产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
1
2
作者
魏平民
祝召杰
+1 位作者
孙言伟
丁延超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第14期117-117,136,共2页
本文根据濉溪县玉米的生产实际,指出影响玉米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阐述了发展玉米生产的有利条件,提出今后玉米发展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
玉米
现状
对策
濉溪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级黑糯玉米杂交种黑玫瑰1号的选育及应用
被引量:
4
3
作者
蔡士兵
卓越
+2 位作者
魏平民
周素英
殷修刚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黑糯玉米
杂交种
“黑玫瑰1号”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密度与氮肥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3
4
作者
王洪江
张存岭
+1 位作者
陈桂前
陈维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6年第3期228-229,共2页
采用较先进的试验方法,研究并建立油菜茬移栽棉密度与氮肥的产量及产量构成效应方程,并进行了解析。
关键词
棉花
密度
氮肥
产量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级黑糯玉米育种方法
被引量:
6
5
作者
蔡士兵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1-61,共1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对健康要求的不断提高.普通黑糯玉米因其鲜子粒中硒、锌等微量元素和天然黑色素含量高于白糯玉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近年倍受消费者青睐:而相对于普通黑糯玉米而言.超级黑糯玉米不仅克服了其子粒转色晚、粒色...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对健康要求的不断提高.普通黑糯玉米因其鲜子粒中硒、锌等微量元素和天然黑色素含量高于白糯玉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近年倍受消费者青睐:而相对于普通黑糯玉米而言.超级黑糯玉米不仅克服了其子粒转色晚、粒色淡等缺点,其天然黑色素和微量元素硒、锌含量也明显高于普通黑糯玉米.子粒形成即为深紫黑色.尤其子粒表皮和穗轴中水溶性天然黑色素含量高.稳定性好.具有更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糯玉米
育种方法
天然黑色素
微量元素硒
营养价值
色素含量
白糯玉米
药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淮北地区小麦倒伏的思考
被引量:
2
6
作者
祝召杰
殷修刚
郭文慧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8期166-167,共2页
倒伏是制约小麦实现高产、优质的主要障碍因素,倒伏大幅度降低了小麦产量,使小麦品质变劣,难以适应机械化作业,从而增加了机收成本,减少了农民收入。分析了淮北地区小麦倒伏的原因及其危害,并提出了防止措施。
关键词
小麦
倒伏
原因
危害
防止措施
淮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优质强筋小麦烟农19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
3
7
作者
殷修刚
张凤荷
+1 位作者
王秀梅
阎新萍
《安徽农学通报》
2004年第4期25-25,共1页
介绍烟农19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小麦
烟农19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麦育种发展方向及品种在生产上的应用
被引量:
8
8
作者
周素英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1期9-10,共2页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3.2亿亩左右,生产商品小麦920亿kg左右,随着我国耕地面积的逐步减少,国内外小麦需求不断增加,提高小麦单产迫在眉睫,选育和推广优良品种是获得小麦高产、稳产最重要和最有效的途径,直接...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3.2亿亩左右,生产商品小麦920亿kg左右,随着我国耕地面积的逐步减少,国内外小麦需求不断增加,提高小麦单产迫在眉睫,选育和推广优良品种是获得小麦高产、稳产最重要和最有效的途径,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民的经济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育种
优良品种
生产
应用
粮食作物
播种面积
耕地面积
经济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级黑糯玉米育种技术初探
被引量:
4
9
作者
蔡士兵
《农业科技通讯》
2006年第10期20-20,共1页
相对于普通黑糯玉米而言,超级黑糯玉米果皮黑色性状受8对基因控制,包括一对跳跃基因和两对非等位基因,不但为细胞质遗传,且受细胞核影响,遗传更为复杂,后代难以稳定;其表现形也与普通黑糯玉米存在较大差异,常用鲜食玉米育种方法难以凑...
相对于普通黑糯玉米而言,超级黑糯玉米果皮黑色性状受8对基因控制,包括一对跳跃基因和两对非等位基因,不但为细胞质遗传,且受细胞核影响,遗传更为复杂,后代难以稳定;其表现形也与普通黑糯玉米存在较大差异,常用鲜食玉米育种方法难以凑效。作者通过多年的试验研究,摸索出一套较为可行的超级黑糯玉米育种方法,供同行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黑糯
超级黑糯
基因
遗传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黑糯玉米新品种淮科糯2号
被引量:
3
10
作者
蔡士兵
《中国种业》
2012年第2期65-65,共1页
淮科糯2号是2006年冬季在海南以自育超黑糯玉米自交系糯653为母本、自育紫糯玉米自交系黑-2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中熟、抗倒、抗病、大穗型超黑糯玉米杂交种,2011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玉2011004。
关键词
玉米新品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黑糯
玉米自交系
玉米杂交种
杂交育成
大穗型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氮磷钾追施对夏大豆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4
11
作者
卓越
《大豆科技》
2011年第5期13-17,共5页
氮肥和磷钾肥追施试验表明:适量的氮磷钾肥后移不仅能提高产量,且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增产幅度和效益的顺序为:氮肥后移>磷肥后移>钾肥后移。氮肥后移适宜比例为50%左右,宜初花期一次追施或初花期、鼓粒期二次追施;30%以上的磷钾...
氮肥和磷钾肥追施试验表明:适量的氮磷钾肥后移不仅能提高产量,且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增产幅度和效益的顺序为:氮肥后移>磷肥后移>钾肥后移。氮肥后移适宜比例为50%左右,宜初花期一次追施或初花期、鼓粒期二次追施;30%以上的磷钾肥可后移至初花期追施。生产上应提倡氮肥后移;在基施磷钾肥不足时,还应追施磷钾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大豆
氮磷钾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如何做好小麦的区域试验
被引量:
2
12
作者
周素英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7期171-174,共4页
小麦的区试试验是在主管部门统一组织下,在一定的生态区内,按照统一的试验方案和技术规程,鉴定新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品质及其有别于其他品种的异质性等,从而确定品种的利用价值及其适应范围,
关键词
区域试验
小麦
新品种
主管部门
技术规程
试验方案
利用价值
生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黑糯玉米新品种濉黑糯3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2
13
作者
周素英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8期137-138,共2页
濉黑糯3号超级黑糯玉米杂交种,是濉溪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自育超级黑糯玉米自交系糯653作母本,外引普通黑糯玉米杂交种黑凤作父本,2004年冬季在海南组配而成的超级黑糯玉米三交种。2007年-2008年参加安徽省鲜食玉米区域试验,2009年3月通...
濉黑糯3号超级黑糯玉米杂交种,是濉溪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自育超级黑糯玉米自交系糯653作母本,外引普通黑糯玉米杂交种黑凤作父本,2004年冬季在海南组配而成的超级黑糯玉米三交种。2007年-2008年参加安徽省鲜食玉米区域试验,2009年3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黑糯玉米
濉黑糯3号
三交种
栽培技术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皖北地区夏玉米病虫草害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被引量:
2
14
作者
魏平民
孙继芳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第12期118-118,178,共2页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玉米生产的重视,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由于农技推广力量薄弱,新技术推广缓慢,造成皖北地区夏玉米病虫草害有严重发生的趋势,给当前的玉米生产带来较大影响。为确保玉米丰产丰收,笔者着重介绍了本区夏玉米病虫害的...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玉米生产的重视,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由于农技推广力量薄弱,新技术推广缓慢,造成皖北地区夏玉米病虫草害有严重发生的趋势,给当前的玉米生产带来较大影响。为确保玉米丰产丰收,笔者着重介绍了本区夏玉米病虫害的种类、发生症状及防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病虫草害
发生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产高油夏大豆新品种濉科8号的选育
被引量:
1
15
作者
卓越
《中国种业》
2013年第2期53-54,共2页
濉科8号是濉溪县科技开发中心依据高产、稳产、优质、多抗、广适的育种目标,遵从优中选优的原则,以中豆20为母本、平99016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的高产、稳产、广适夏大豆新品种。2012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濉科8号是濉溪县科技开发中心依据高产、稳产、优质、多抗、广适的育种目标,遵从优中选优的原则,以中豆20为母本、平99016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的高产、稳产、广适夏大豆新品种。2012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皖审豆2012003。适宜在安徽省沿淮淮北地区夏播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系谱法选育
夏大豆
高油
沿淮淮北地区
科技开发
育种目标
有性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麦新品种煤生0308高产栽培技术
16
作者
傅兆麟
吴健
+1 位作者
蔡士兵
殷修刚
《中国种业》
2009年第5期58-59,共2页
煤生0308于2008年4月28日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麦2008004。该品种兼超高产稳产于一体.是近年来安徽省淮北半冬性组区域试验审定品种中增幅最大的品种。根据有关试验研究资料,对煤生0308的主要农艺特性和高产栽...
煤生0308于2008年4月28日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麦2008004。该品种兼超高产稳产于一体.是近年来安徽省淮北半冬性组区域试验审定品种中增幅最大的品种。根据有关试验研究资料,对煤生0308的主要农艺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新品种
高产栽培技术
品种审定委员会
煤
区域试验
审定品种
高产稳产
研究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黑糯玉米新品种淮科糯1号选育
17
作者
蔡士兵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9-59,共1页
淮科糯1号是以自选黑糯玉米自交系糯94-2为母本,N3东为父本,2003年选育而成的黑糯玉米新品种.2007年2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该品种中熟,株型半紧凑,具有抗性好、营养价值高、产量高、适应性广等特点。
关键词
玉米新品种
黑糯
选育
玉米自交系
新品种审定
营养价值
农作物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产小麦品种煤生0308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18
作者
殷修刚
孙继芳
《农业科技通讯》
2009年第1期121-122,共2页
本文结合有关试验研究资料与生产实践经验,介绍了小麦品种煤生0308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小麦
煤生0308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黑糯玉米鲜穗生产及真空包装保鲜技术的应用
19
作者
殷修刚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8期151-151,154,共2页
鲜食型黑糯玉米因其品质优、效益高,鲜穗销售市场前景看好,目前全国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结合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经验,详细介绍了黑糯玉米鲜穗生产的关键技术,并对黑糯玉米鲜穗真空包装保鲜技术工艺流程作了简明扼要的说明,以期为黑糯玉...
鲜食型黑糯玉米因其品质优、效益高,鲜穗销售市场前景看好,目前全国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结合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经验,详细介绍了黑糯玉米鲜穗生产的关键技术,并对黑糯玉米鲜穗真空包装保鲜技术工艺流程作了简明扼要的说明,以期为黑糯玉米的生产和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糯玉米
鲜穗生产
保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麦群体指标及优质高产规范化栽培技术的实践与探讨
被引量:
3
20
作者
石佰达
周素英
+1 位作者
吴健
李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0年第6期718-719,共2页
提出了淮北地区单产 75 0 0kg/hm2 以上小麦优质高产栽培 ,在组成群体结构上 ,要力争穗多、穗大、粒重 3因素协调发展 ;即要有合理的群体结构 ,又要有良好的个体发育 ,达到群体和个体的统一。同时也明确了小麦对播期、播量、肥水的需求...
提出了淮北地区单产 75 0 0kg/hm2 以上小麦优质高产栽培 ,在组成群体结构上 ,要力争穗多、穗大、粒重 3因素协调发展 ;即要有合理的群体结构 ,又要有良好的个体发育 ,达到群体和个体的统一。同时也明确了小麦对播期、播量、肥水的需求规律。培肥地力 ,分期施氮 ,增施钾肥 ,保证了小麦生长发育的供求 ,验证了高产栽培技术指标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群体结构
高产栽培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麦花药培养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14
1
作者
宋运贤
周素英
杜雪玲
花姝洁
魏平民
陈耀锋
机构
淮北师范大学生命
科学
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濉溪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2-68,共7页
基金
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项目(2008ZX08002003
2009ZX08002008B)
+2 种基金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KJ2007B171
KJ2009B073)
淮北市应用性技术研究与开发重大项目(080104)
文摘
【目的】研究影响小麦花药培养特性的因素,优化小麦花药培养条件,提高小麦花药培养效率。【方法】以10个普通小麦品种(系)及其16个杂交F1代花药为材料,研究了普通小麦基因型、基本培养基种类及低温预处理时间、诱导培养基附加脯氨酸和硝酸铈对小麦花药培养特性的影响。【结果】不同基因型小麦花药培养特性差异较大,供试基因型的花药反应率与愈伤组织诱导率相关性高,而两者与绿苗分化率无相关性。荔高6号×置丰0502F1、周麦16×BI0452F1、烟农19×开麦18F1、豫麦69×新麦208F1、煤生0308和皖麦41×烟农19F1有较高的绿苗产率;基本培养基种类对供试小麦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反应率、绿苗产率有显著影响,对绿苗分化率影响不显著,癸培养基小麦花药培养特性总体优于C17培养基;小麦花药低温预处理时间以0.5d最佳;在诱导培养基中加入3.0~4.5mg/L硝酸铈后,小麦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提高83%~430%,绿苗产率提高82%~557%;600mg/L的脯氨酸可以使小麦花药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提高118%,绿苗产率提高222%。【结论】选择花药培养特性好的基因型、对花药低温预处理0.5d、在癸诱导培养基中添加4.5mg/L硝酸铈和600mg/L脯氨酸,可大幅度提高小麦花药的培养效率。
关键词
小麦花药培养
愈伤组织诱导
低温预处理
硝酸铈
脯氨酸
Keywords
wheat anther culture
callus induction
low temperature pretreatment
cerium nitrate
proline
分类号
Q813.13 [生物学—生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濉溪县玉米生产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
1
2
作者
魏平民
祝召杰
孙言伟
丁延超
机构
濉溪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濉溪县
五沟镇
农业
技术服务站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第14期117-117,136,共2页
文摘
本文根据濉溪县玉米的生产实际,指出影响玉米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阐述了发展玉米生产的有利条件,提出今后玉米发展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
玉米
现状
对策
濉溪县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级黑糯玉米杂交种黑玫瑰1号的选育及应用
被引量:
4
3
作者
蔡士兵
卓越
魏平民
周素英
殷修刚
机构
安徽省
濉溪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黑糯玉米
杂交种
“黑玫瑰1号”
选育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密度与氮肥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3
4
作者
王洪江
张存岭
陈桂前
陈维民
机构
安徽省农科院科技情报
研究所
濉溪县
科学
技术委员会
濉溪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6年第3期228-229,共2页
文摘
采用较先进的试验方法,研究并建立油菜茬移栽棉密度与氮肥的产量及产量构成效应方程,并进行了解析。
关键词
棉花
密度
氮肥
产量效应
分类号
S5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62.0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级黑糯玉米育种方法
被引量:
6
5
作者
蔡士兵
机构
安徽省
濉溪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1-61,共1页
文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对健康要求的不断提高.普通黑糯玉米因其鲜子粒中硒、锌等微量元素和天然黑色素含量高于白糯玉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近年倍受消费者青睐:而相对于普通黑糯玉米而言.超级黑糯玉米不仅克服了其子粒转色晚、粒色淡等缺点,其天然黑色素和微量元素硒、锌含量也明显高于普通黑糯玉米.子粒形成即为深紫黑色.尤其子粒表皮和穗轴中水溶性天然黑色素含量高.稳定性好.具有更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
关键词
黑糯玉米
育种方法
天然黑色素
微量元素硒
营养价值
色素含量
白糯玉米
药用价值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淮北地区小麦倒伏的思考
被引量:
2
6
作者
祝召杰
殷修刚
郭文慧
机构
安徽省
濉溪县
五沟镇
农业
技术服务站
濉溪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8期166-167,共2页
文摘
倒伏是制约小麦实现高产、优质的主要障碍因素,倒伏大幅度降低了小麦产量,使小麦品质变劣,难以适应机械化作业,从而增加了机收成本,减少了农民收入。分析了淮北地区小麦倒伏的原因及其危害,并提出了防止措施。
关键词
小麦
倒伏
原因
危害
防止措施
淮北地区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优质强筋小麦烟农19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
3
7
作者
殷修刚
张凤荷
王秀梅
阎新萍
机构
安徽省
濉溪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安徽省
濉溪县
百善镇农技站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04年第4期25-25,共1页
文摘
介绍烟农19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小麦
烟农19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麦育种发展方向及品种在生产上的应用
被引量:
8
8
作者
周素英
机构
安徽省
濉溪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1期9-10,共2页
文摘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3.2亿亩左右,生产商品小麦920亿kg左右,随着我国耕地面积的逐步减少,国内外小麦需求不断增加,提高小麦单产迫在眉睫,选育和推广优良品种是获得小麦高产、稳产最重要和最有效的途径,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民的经济收入,
关键词
小麦育种
优良品种
生产
应用
粮食作物
播种面积
耕地面积
经济收入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级黑糯玉米育种技术初探
被引量:
4
9
作者
蔡士兵
机构
安徽省
濉溪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06年第10期20-20,共1页
文摘
相对于普通黑糯玉米而言,超级黑糯玉米果皮黑色性状受8对基因控制,包括一对跳跃基因和两对非等位基因,不但为细胞质遗传,且受细胞核影响,遗传更为复杂,后代难以稳定;其表现形也与普通黑糯玉米存在较大差异,常用鲜食玉米育种方法难以凑效。作者通过多年的试验研究,摸索出一套较为可行的超级黑糯玉米育种方法,供同行商榷。
关键词
普通黑糯
超级黑糯
基因
遗传
育种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黑糯玉米新品种淮科糯2号
被引量:
3
10
作者
蔡士兵
机构
安徽省
濉溪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种业》
2012年第2期65-65,共1页
基金
安徽省科技计划项目(2008168)
淮北市科技计划(2006003)
文摘
淮科糯2号是2006年冬季在海南以自育超黑糯玉米自交系糯653为母本、自育紫糯玉米自交系黑-2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中熟、抗倒、抗病、大穗型超黑糯玉米杂交种,2011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玉2011004。
关键词
玉米新品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黑糯
玉米自交系
玉米杂交种
杂交育成
大穗型
安徽省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氮磷钾追施对夏大豆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4
11
作者
卓越
机构
安徽省
濉溪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大豆科技》
2011年第5期13-17,共5页
基金
淮北市重大科技项目"大豆新品种选育及综合增产技术集成与示范"(2009-01-06)
文摘
氮肥和磷钾肥追施试验表明:适量的氮磷钾肥后移不仅能提高产量,且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增产幅度和效益的顺序为:氮肥后移>磷肥后移>钾肥后移。氮肥后移适宜比例为50%左右,宜初花期一次追施或初花期、鼓粒期二次追施;30%以上的磷钾肥可后移至初花期追施。生产上应提倡氮肥后移;在基施磷钾肥不足时,还应追施磷钾肥。
关键词
夏大豆
氮磷钾
产量
Keywords
Summer soybean
NPK fertilizers
Yield
分类号
S147.32 [农业科学—肥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如何做好小麦的区域试验
被引量:
2
12
作者
周素英
机构
安徽省
濉溪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7期171-174,共4页
文摘
小麦的区试试验是在主管部门统一组织下,在一定的生态区内,按照统一的试验方案和技术规程,鉴定新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品质及其有别于其他品种的异质性等,从而确定品种的利用价值及其适应范围,
关键词
区域试验
小麦
新品种
主管部门
技术规程
试验方案
利用价值
生态区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黑糯玉米新品种濉黑糯3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2
13
作者
周素英
机构
安徽省
濉溪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8期137-138,共2页
基金
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07010302130)
淮北市科技攻关项目(淮科200609)
文摘
濉黑糯3号超级黑糯玉米杂交种,是濉溪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自育超级黑糯玉米自交系糯653作母本,外引普通黑糯玉米杂交种黑凤作父本,2004年冬季在海南组配而成的超级黑糯玉米三交种。2007年-2008年参加安徽省鲜食玉米区域试验,2009年3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
关键词
超级黑糯玉米
濉黑糯3号
三交种
栽培技术
制种技术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皖北地区夏玉米病虫草害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被引量:
2
14
作者
魏平民
孙继芳
机构
濉溪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濉溪县
黄桥农场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第12期118-118,178,共2页
文摘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玉米生产的重视,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由于农技推广力量薄弱,新技术推广缓慢,造成皖北地区夏玉米病虫草害有严重发生的趋势,给当前的玉米生产带来较大影响。为确保玉米丰产丰收,笔者着重介绍了本区夏玉米病虫害的种类、发生症状及防治方法。
关键词
夏玉米
病虫草害
发生
防治
分类号
S435.1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产高油夏大豆新品种濉科8号的选育
被引量:
1
15
作者
卓越
机构
安徽省
濉溪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种业》
2013年第2期53-54,共2页
基金
淮北市重大科技项目(2009-01-06)
文摘
濉科8号是濉溪县科技开发中心依据高产、稳产、优质、多抗、广适的育种目标,遵从优中选优的原则,以中豆20为母本、平99016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的高产、稳产、广适夏大豆新品种。2012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皖审豆2012003。适宜在安徽省沿淮淮北地区夏播种植。
关键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系谱法选育
夏大豆
高油
沿淮淮北地区
科技开发
育种目标
有性杂交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麦新品种煤生0308高产栽培技术
16
作者
傅兆麟
吴健
蔡士兵
殷修刚
机构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
淮北市
农业
委员会
安徽省
濉溪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种业》
2009年第5期58-59,共2页
基金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KJ2008A087)
]淮北市政府重大专项(0684)
文摘
煤生0308于2008年4月28日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麦2008004。该品种兼超高产稳产于一体.是近年来安徽省淮北半冬性组区域试验审定品种中增幅最大的品种。根据有关试验研究资料,对煤生0308的主要农艺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关键词
小麦新品种
高产栽培技术
品种审定委员会
煤
区域试验
审定品种
高产稳产
研究资料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黑糯玉米新品种淮科糯1号选育
17
作者
蔡士兵
机构
濉溪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9-59,共1页
文摘
淮科糯1号是以自选黑糯玉米自交系糯94-2为母本,N3东为父本,2003年选育而成的黑糯玉米新品种.2007年2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该品种中熟,株型半紧凑,具有抗性好、营养价值高、产量高、适应性广等特点。
关键词
玉米新品种
黑糯
选育
玉米自交系
新品种审定
营养价值
农作物
安徽省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产小麦品种煤生0308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18
作者
殷修刚
孙继芳
机构
安徽省
濉溪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09年第1期121-122,共2页
文摘
本文结合有关试验研究资料与生产实践经验,介绍了小麦品种煤生0308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小麦
煤生0308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黑糯玉米鲜穗生产及真空包装保鲜技术的应用
19
作者
殷修刚
机构
安徽省
濉溪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8期151-151,154,共2页
文摘
鲜食型黑糯玉米因其品质优、效益高,鲜穗销售市场前景看好,目前全国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结合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经验,详细介绍了黑糯玉米鲜穗生产的关键技术,并对黑糯玉米鲜穗真空包装保鲜技术工艺流程作了简明扼要的说明,以期为黑糯玉米的生产和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黑糯玉米
鲜穗生产
保鲜技术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麦群体指标及优质高产规范化栽培技术的实践与探讨
被引量:
3
20
作者
石佰达
周素英
吴健
李杰
机构
濉溪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淮北市农林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0年第6期718-719,共2页
文摘
提出了淮北地区单产 75 0 0kg/hm2 以上小麦优质高产栽培 ,在组成群体结构上 ,要力争穗多、穗大、粒重 3因素协调发展 ;即要有合理的群体结构 ,又要有良好的个体发育 ,达到群体和个体的统一。同时也明确了小麦对播期、播量、肥水的需求规律。培肥地力 ,分期施氮 ,增施钾肥 ,保证了小麦生长发育的供求 ,验证了高产栽培技术指标的实用性。
关键词
小麦
群体结构
高产栽培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512.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12.104.8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小麦花药培养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宋运贤
周素英
杜雪玲
花姝洁
魏平民
陈耀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浅析濉溪县玉米生产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
魏平民
祝召杰
孙言伟
丁延超
《安徽农学通报》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超级黑糯玉米杂交种黑玫瑰1号的选育及应用
蔡士兵
卓越
魏平民
周素英
殷修刚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密度与氮肥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王洪江
张存岭
陈桂前
陈维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超级黑糯玉米育种方法
蔡士兵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对淮北地区小麦倒伏的思考
祝召杰
殷修刚
郭文慧
《现代农业科技》
200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优质强筋小麦烟农19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殷修刚
张凤荷
王秀梅
阎新萍
《安徽农学通报》
200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小麦育种发展方向及品种在生产上的应用
周素英
《农业科技通讯》
2010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超级黑糯玉米育种技术初探
蔡士兵
《农业科技通讯》
200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超黑糯玉米新品种淮科糯2号
蔡士兵
《中国种业》
201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氮磷钾追施对夏大豆产量的影响
卓越
《大豆科技》
201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如何做好小麦的区域试验
周素英
《农业科技通讯》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黑糯玉米新品种濉黑糯3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周素英
《农业科技通讯》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皖北地区夏玉米病虫草害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魏平民
孙继芳
《安徽农学通报》
200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高产高油夏大豆新品种濉科8号的选育
卓越
《中国种业》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小麦新品种煤生0308高产栽培技术
傅兆麟
吴健
蔡士兵
殷修刚
《中国种业》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黑糯玉米新品种淮科糯1号选育
蔡士兵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高产小麦品种煤生0308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殷修刚
孙继芳
《农业科技通讯》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黑糯玉米鲜穗生产及真空包装保鲜技术的应用
殷修刚
《现代农业科技》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小麦群体指标及优质高产规范化栽培技术的实践与探讨
石佰达
周素英
吴健
李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