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文明倡议在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实践探索
1
作者 黄海蓉 刘恩东 《理论视野》 CSSCI 2024年第4期63-68,共6页
习近平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为增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海南自由贸易港处于我国对外开放前沿,理应成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的重要场域。探讨全球文明倡议的主要内涵、重大意义,分析海南自由贸易港在... 习近平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为增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海南自由贸易港处于我国对外开放前沿,理应成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的重要场域。探讨全球文明倡议的主要内涵、重大意义,分析海南自由贸易港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中的角色定位,提出海南在推动文明互融互荣、文明可持续性发展、构建和谐文明、文明共建共享、文明交流互鉴等方面的探索路径,助力推动全球文明倡议走向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文明倡议 海南自由贸易港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预制菜产业的意义与前景--基于预制菜的食品属性 被引量:27
2
作者 赵福振 杨格 +1 位作者 杨铭铎 张璇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15-220,共6页
近年来,预制菜作为一种新的餐饮食品类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预制菜指的是菜肴、面点,是最接近终端食品的一类食品。基于对其食品属性的分析,文章阐述了预制菜发展的科学意义、经济意义、社会意义、食品安全意义、营养健康意义以及... 近年来,预制菜作为一种新的餐饮食品类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预制菜指的是菜肴、面点,是最接近终端食品的一类食品。基于对其食品属性的分析,文章阐述了预制菜发展的科学意义、经济意义、社会意义、食品安全意义、营养健康意义以及学科建设意义,并对预制菜产业发展前景作出展望,以期对预制菜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菜概念 成品 半成品 预制菜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与影像中的历史记忆与时代精神
3
作者 路静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6,共3页
关于记忆的探讨近年逐渐成为中国问题研究的显学。《红高粱》的电影和文学原著都是中国文化发展史的经典记忆。创作者以与时代相呼应的主观创新带动着小说与电影的叙事和视听表达,以不同于传统的方式形塑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发生在中国... 关于记忆的探讨近年逐渐成为中国问题研究的显学。《红高粱》的电影和文学原著都是中国文化发展史的经典记忆。创作者以与时代相呼应的主观创新带动着小说与电影的叙事和视听表达,以不同于传统的方式形塑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发生在中国乡村的生活传奇和抗战记忆。电影与小说相谐相生、相得益彰,共同彰显了80年代中国社会变革过程中青年一代创新求变的时代精神。本文重看经典,体味一代人的精神,并对当今电影现状进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高粱》 张艺谋 莫言 历史记忆 80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幸乱之民”的治理困境
4
作者 柏桦 李静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8-68,共11页
曾经在地方及朝廷为官20多年的吕坤,在上万历帝的《忧危疏》中提到社会存在无聊、无行、邪说、不轨等四种“幸乱之民”,其是国家治理所必须面对的问题。作为治理国家的朝廷与官府首务就是安民,重民生而使家给人足,恤茕独以安养鳏寡孤独... 曾经在地方及朝廷为官20多年的吕坤,在上万历帝的《忧危疏》中提到社会存在无聊、无行、邪说、不轨等四种“幸乱之民”,其是国家治理所必须面对的问题。作为治理国家的朝廷与官府首务就是安民,重民生而使家给人足,恤茕独以安养鳏寡孤独,劝学艺以期穷民得以为生,建仓储谷以备水旱蝗灾,行保甲以除盗贼,立乡约以去淫邪,禁奢靡而崇节俭,这是安民之道。欲使民安其生,乐享太平,治理国家的朝廷与官府必须要正视“幸乱之民”的存在,想方设法予以控制。明王朝扶植乾坤正气,打击歪风邪气,奖善除恶,使“幸乱之民”不能危害社会秩序。“幸乱之民”是客观存在的,朝廷方针政策的变化,以及各级官府所采取的策略,不仅关系到对“幸乱之民”的管控,而且关系到对社会的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幸乱之民 律例 社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讲清中国道路的重要意义
5
作者 张胜磊 《国际人才交流》 2018年第7期7-8,共2页
在新时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中,中国已经不仅仅是对外开放融入世界体系的受益者,中国还将成为世界和平的守护者、世界发展的推动者和全球治理的改革者。哈佛大学教授本杰明·史华兹就指出:中国问题研究是人类探讨自身问题的智库和博... 在新时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中,中国已经不仅仅是对外开放融入世界体系的受益者,中国还将成为世界和平的守护者、世界发展的推动者和全球治理的改革者。哈佛大学教授本杰明·史华兹就指出:中国问题研究是人类探讨自身问题的智库和博大实验室,有助于深化和丰富对人类发展经验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问题研究 意义 道路 世界体系 对外开放 世界和平 全球治理 大学教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间外交在中日关系中的历史作用
6
作者 董旭阳 《改革与开放》 2018年第9期61-63,共3页
民间外交配合国家官方外交在执行国家对外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其是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民间外交有天然的亲近感属性,能达成政府外交不能企及的目标。历史问题始终成为中日关系好坏的试金石,且长期存在于两国关系发展进程... 民间外交配合国家官方外交在执行国家对外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其是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民间外交有天然的亲近感属性,能达成政府外交不能企及的目标。历史问题始终成为中日关系好坏的试金石,且长期存在于两国关系发展进程中。近年来,日本政府在历史、钓鱼岛等问题上不能顺应民意,导致两国关系紧张,为两国关系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民间外交在连接两国民众情感的同时,实现政府对外政策,服务国家利益。因而,探讨民间外交的历史作用有助于更好地解决中日两国今后交往中出现的难题,处理好分歧,促进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外交 中日关系 历史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