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间叙事学视域下电影与建筑协同叙事影像表达——以丹尼斯·维伦纽瓦作品为例
1
作者 万启航 杨宇菲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59,共8页
基于空间叙事学理论,依托电影与建筑两种文本间的时空关联性特征,聚焦丹尼斯·维伦纽瓦作品中,如何通过不同类型的空间叙事和建筑形态的美学表达,以及导演有意识地积极推进建筑特征融入电影空间叙事系统的方法论特征,着重于建筑空... 基于空间叙事学理论,依托电影与建筑两种文本间的时空关联性特征,聚焦丹尼斯·维伦纽瓦作品中,如何通过不同类型的空间叙事和建筑形态的美学表达,以及导演有意识地积极推进建筑特征融入电影空间叙事系统的方法论特征,着重于建筑空间的体验、尺度和形态三个维度,探讨它们如何协助构建电影叙事空间,并深刻揭示电影的核心主题。在当前社会文化语境下,跨学科研究的文本化趋势中,讨论如何在电影的表征下,通过建筑语言系统拓展空间叙事的美学深度,并重新审视建筑与电影结合后的影像空间叙事在形式和价值外化的问题。为电影与建筑之间的对话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工具,以期推动空间叙事学的深入发展和创新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叙事 维伦纽瓦 叙事策略 建筑空间 电影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报纸编码与电影史论:八十年代澳门地区电影放映情形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罗乐 顾婷婷 邓涛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67-71,共5页
一、研究背景与价值针对电影放映的研究中,报纸所承载的电影信息很大程度上丰富和补充了相关论据和散佚电影史料。电影史研究的学者如李道新、[1]张英进、[2]张真、[3]叶月瑜等[4][5]在重访中国电影图景时,开掘过各报纸中的影讯和放映... 一、研究背景与价值针对电影放映的研究中,报纸所承载的电影信息很大程度上丰富和补充了相关论据和散佚电影史料。电影史研究的学者如李道新、[1]张英进、[2]张真、[3]叶月瑜等[4][5]在重访中国电影图景时,开掘过各报纸中的影讯和放映业态谱系。电影在20世纪丰富了社会生活和思想,被大众媒体所宣传和讨论,也是特定地区观众认知外部世界和展开集体想象的来源。由于电影拷贝流转缺失,针对地方影史如何全面复原与谱写,以及在统计编码上有重要且全面的文本依托,印刷媒体中报纸所承载的电影资讯均可以极大地丰富和补充相关史料和论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史 电影放映 观众认知 电影拷贝 印刷媒体 统计编码 外部世界 大众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国际电影节海报设计策略研究
3
作者 丁亮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77-85,共9页
上海国际电影节是一个展示中国电影成就和推动国际电影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作为电影节的重要视觉元素,海报设计的作用不可小觑,它需要有效地传递电影节的主题,展现电影的多样性和国际特色,同时深刻反映电影节的精神内涵。通过对历届上... 上海国际电影节是一个展示中国电影成就和推动国际电影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作为电影节的重要视觉元素,海报设计的作用不可小觑,它需要有效地传递电影节的主题,展现电影的多样性和国际特色,同时深刻反映电影节的精神内涵。通过对历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海报的分析,发现海报在设计上存在的诸多问题,如缺乏独特性、一致性和国际化视角。通过分析欧洲三大电影节海报的设计策略,提出了改进策略。海报设计应当突出对重点新人的扶持,以将崭露头角的导演和演员的成功案例作为视觉焦点,表现电影节在培养新人和推动行业发展上的作用。同时,海报设计应保持风格的一致性,通过建立一套设计框架,确保视觉上的连贯和一致。此外,设计时应超越地域限制,融合国际艺术手法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以引起国内外观众的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国际电影节 电影节海报 设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享·共情·共鸣:《澳门二十年》的献礼纪录片创作观探索 被引量:8
4
作者 尹鸿 史哲宇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4-117,共4页
在重大历史节点,用影视作品"献礼",已经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重要传统。这不仅能够营造出喜气洋洋的节日氛围,更重要的是能够实现文化认同的强化,借此确立历史的合法性和现实的合理性,为继往开来提供共同想象。《澳门二十年... 在重大历史节点,用影视作品"献礼",已经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重要传统。这不仅能够营造出喜气洋洋的节日氛围,更重要的是能够实现文化认同的强化,借此确立历史的合法性和现实的合理性,为继往开来提供共同想象。《澳门二十年》作为一部献礼纪录片,它在创作观层面体现出不少新探索,新的探索也强化了作品的传播效果,不仅让澳门人感到骄傲,也让澳门之外的人感受到惊喜,共同建构了祖国统一、共同繁荣的节庆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片创作 传播效果 文化认同 创作观 节日氛围 影视作品 历史节点 祖国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非常态发展进入新常态轨道——迈向“十四五”时期的中国电影 被引量:3
5
作者 尹鸿 张晶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3-37,共5页
"十三五"时期,中国电影从非常态高速发展进入了以提升电影质量、健全电影市场、完善电影产业、扩展电影影响的新常态轨道,初步形成现代电影工业体系,建构了全球最有活力的"坐二望一"大市场,创作生产出一批思想精深... "十三五"时期,中国电影从非常态高速发展进入了以提升电影质量、健全电影市场、完善电影产业、扩展电影影响的新常态轨道,初步形成现代电影工业体系,建构了全球最有活力的"坐二望一"大市场,创作生产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良、制作精湛的头部电影,提供了满足观众多样化需求的电影,为中国从世界电影大国成长为世界电影强国奠定了基础。面对国际形势、经济形势、媒介生态、技术升级的新挑战,"十四五"期间中国电影将通过工业体系的完善、产业结构的调整、产品类型的丰富、市场规则的形成、全球战略的调整、传播渠道的扩展,为观众创造更加多样化的电影作品,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更大的文化推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十三五” “十四五” 电影大国 电影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丁亮 张雯静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5-111,共7页
中国动画电影的上映量从2005年的1部发展到2019年的31部,其间有过高速增长也有过理性回落,其展现出来的前途越来越清晰。本文通过统计历年来中国动画电影的上映量以及其票房成绩,从而客观分析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现状,从中发现其当下存... 中国动画电影的上映量从2005年的1部发展到2019年的31部,其间有过高速增长也有过理性回落,其展现出来的前途越来越清晰。本文通过统计历年来中国动画电影的上映量以及其票房成绩,从而客观分析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现状,从中发现其当下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国动画电影未来步入“新常态”的发展策略:首先要着力打造“合家欢”影片从而扩展固定观影人群,其次要在把握创作源头的前提下细分动画电影市场,最后中国动画企业要通过差异化定位凸显自身品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动画电影 现状 “子供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内地市场电影复映现象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丁亮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0-29,共10页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电影市场格局也在不断翻转,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复映电影以前所未有的曝光率出现在人们的电影选择菜单内。本文以中国内地市场为视角,首先将复映电影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时期,对各阶段特点进行梳理。其次...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电影市场格局也在不断翻转,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复映电影以前所未有的曝光率出现在人们的电影选择菜单内。本文以中国内地市场为视角,首先将复映电影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时期,对各阶段特点进行梳理。其次,从电影类型与受众画像、复映周期与受众迭代、“影院性”与多屏时代三个方面入手,归纳出影响中国内地电影复映的因素。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中国内地复映电影市场环境需要从影片的选择、档期的确定和受众的调研等三个方面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内地 电影市场 复映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美外语片市场中的华语电影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丁亮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7-13,共7页
华语电影近年来的发展使得中国成为继北美电影市场之后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随着国内电影市场的不断壮大,华语电影在北美电影市场发行情况也备受人们关注。本文通过分析外语影片(非英语类影片)在北美市场的整体发行现状,从而挖掘出外... 华语电影近年来的发展使得中国成为继北美电影市场之后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随着国内电影市场的不断壮大,华语电影在北美电影市场发行情况也备受人们关注。本文通过分析外语影片(非英语类影片)在北美市场的整体发行现状,从而挖掘出外语影片在北美市场发行中所出现的共性问题并展开讨论,据此力求提出华语电影在北美市场发行的相应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语电影 北美市场 发行 外语影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段式电影:解说电影类短视频的分集化传播 被引量:1
9
作者 陆婧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126-129,共4页
新媒体时代下,电影解说类视频将电影内容重新编码,以“读解影片文本”的方式对影片段落、镜头组接、声画解说等进行二度创作,让观众在碎片化时间里充分实现了视觉文化消费。其中,三段式解说电影类短视频通过将电影分成三段2~5分钟的短视... 新媒体时代下,电影解说类视频将电影内容重新编码,以“读解影片文本”的方式对影片段落、镜头组接、声画解说等进行二度创作,让观众在碎片化时间里充分实现了视觉文化消费。其中,三段式解说电影类短视频通过将电影分成三段2~5分钟的短视频,以内容短、传播快的优势,在“后电影”时代下掀起一股电影分集解说的热潮。这场从“大银幕”向“小屏幕”的跨媒介传播现象,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众的观影习惯与观影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解说 短视频 分集 传播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洛克化与克苏鲁化:论Web 3.0时代纪实性视听内容的发展路径 被引量:2
10
作者 司若 黄莺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9-88,共10页
纪实性视听内容在Web 3.0、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赋能下从边界到类型选择、创作方式上都出现了很大变化。德勒兹用巴洛克风格的褶子所阐述出的哲学理念,很好地解释了纪实性内容边界模糊的趋势。制作主体的灵活度提高、媒介形式的变化,体现... 纪实性视听内容在Web 3.0、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赋能下从边界到类型选择、创作方式上都出现了很大变化。德勒兹用巴洛克风格的褶子所阐述出的哲学理念,很好地解释了纪实性内容边界模糊的趋势。制作主体的灵活度提高、媒介形式的变化,体现了褶子的堆叠与延展。当代纪实性内容创作类型有着较强的跨界融合特点。虚构类叙事手法在纪实性内容中大量运用,媒体环境变化带来了资本方对小众化选题的高度重视,技术革新使得纪实性内容有了更好的互动性。NFT、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新发展,使纪实性内容出现了创作颗粒度细化的新特点。此外,人的主体性由于技术过度发展而产生动摇,克苏鲁化成为纪实性内容当前与未来的发展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实性视听内容 Web 3.0 人工智能 巴洛克 克苏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批评视域下的末世《湮灭》
11
作者 张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129-132,共4页
近年来,从主题、内容和形式上对科幻电影进行文本细读与意义重审,成为衍生自生态文学批评的“生态电影”的研究进路。改编自文学小说的科幻恐怖电影《湮灭》,以其末世的主题探讨和奇幻的视觉风格成为典型范本。本文以生态批评的视角,从... 近年来,从主题、内容和形式上对科幻电影进行文本细读与意义重审,成为衍生自生态文学批评的“生态电影”的研究进路。改编自文学小说的科幻恐怖电影《湮灭》,以其末世的主题探讨和奇幻的视觉风格成为典型范本。本文以生态批评的视角,从后人类中心主义下的叙事主题和感知生态下的电影经验两个维度,剖析并阐释文本和意义,认为电影所表达的主题不仅是影像表层肌理下展现的“终极毁灭”,更是显在为末世情境下的“生态重生”,具有共生意义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人类中心主义 克苏鲁神话体系 感知生态 电影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