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国际中文教育学术理论构建与实践创新”大家谈 |
陆俭明
段鹏
赵蓉晖
李宝贵
宋萑
张洪明
吴英成
白罗米
曹瑞红
马西尼
郝清新
李登贵
刘英林
袁博平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
2024 |
4
|
|
2
|
澳门终身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探索实践及启示 |
程雨丝
张静
|
《继续教育研究》
|
2024 |
0 |
|
3
|
澳门博物馆发展刍议——基于社会资本的探讨 |
唐娟
王心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11 |
0 |
|
4
|
爱尔兰中文教育发展现状、动因、问题及对策研究 |
吴辰禧
郑淞允
杨璇
|
《国际中文教育(中英文)》
|
2025 |
0 |
|
5
|
澳门特有词语的社会认知与使用走向 |
魏慧萍
|
《语言战略研究》
|
2020 |
2
|
|
6
|
共情传播视域下的国际中文电影教学研究 |
王肖玥
于力申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7
|
连接观众与电影的桥:澳门戏桥叙事结构 |
余思亮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8
|
澳门渔业文化发展探析 |
宋灏岩
|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9
|
粤音与葡韵迭影的美学交融:再现澳门土生葡人女作家江道莲小说《长衫》 |
余思亮
|
《美与时代(美学)(下)》
|
2019 |
0 |
|
10
|
论张枣诗歌中悖论的建构及美学反思 |
鲁登
赵海霞
|
《汉语言文学研究》
CSSCI
|
2024 |
0 |
|
11
|
试论鲁迅创作的“幻设”手法 |
朱丛迁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2
|
“拟剧理论”视角下网络视听节目中的群体性叙事话语剖析 |
张洁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3
|
重庆方言AA式名词重叠结构分析 |
徐浩文
赵梦香
|
《现代语文》
|
2024 |
0 |
|
14
|
中日手工纸文化中的符号隐喻与美学比较研究 |
黄媛楠
|
《中华纸业》
|
2024 |
0 |
|
15
|
“一度”的反预期功能研究 |
方晓雯
|
《今古文创》
|
2024 |
0 |
|
16
|
虚构的诗学:先锋小说的元叙述 |
蔡咏春
潘艳慧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7
|
语块理论在二语教学中的应用模式探索 |
张洁
|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
2023 |
0 |
|
18
|
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哲学思辨、内涵与路径 |
李玮炜
石文斌
徐兰
|
《中国成人教育》
|
2023 |
3
|
|
19
|
冯叔鸾报刊剧评的理论价值与批评特点 |
赵海霞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
2017 |
4
|
|
20
|
以沉浸为核心:国产动画神话宇宙建构的实践进路 |
蔡悦
葛红兵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3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