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空盒自适应生成的动态场景光线跟踪计算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静 王文成 吴恩华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72-1182,共11页
提出了一项光线跟踪新技术,能有效提高光线在空白区域的行进速度.该技术首先用一种新方法创建均匀空间网格,然后用较少的空盒自适应聚集空的空间网格,以加快光线跟踪的计算.新加速结构的创建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均是O(n),而相应的光... 提出了一项光线跟踪新技术,能有效提高光线在空白区域的行进速度.该技术首先用一种新方法创建均匀空间网格,然后用较少的空盒自适应聚集空的空间网格,以加快光线跟踪的计算.新加速结构的创建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均是O(n),而相应的光线跟踪计算的时间复杂度为O(logn),与kd树结构相当.当该结构与已有的一些加速结构结合后,能很好地处理大规模动态场景.比如,光线逐根跟踪且计算二次衍生光线时,新技术可在普通PC机上高真实感地交互绘制包含6G三角面片的多Buddha动态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 光线跟踪 空间网格 二次衍生光线 动态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面遮挡关联性的多面体凸剖分方法 被引量:7
2
作者 李静 王文成 吴恩华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766-1782,共17页
提出一种多面体凸剖分的方法,与国际上已有的工作相比,在计算速度、空间需求和新增顶点等方面均降低了复杂度,有大幅的效率提高,且在处理凹边很多的多面体时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其工作步骤是根据多面体的面、边沿某些方向正投影时面与面... 提出一种多面体凸剖分的方法,与国际上已有的工作相比,在计算速度、空间需求和新增顶点等方面均降低了复杂度,有大幅的效率提高,且在处理凹边很多的多面体时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其工作步骤是根据多面体的面、边沿某些方向正投影时面与面之间、边与边之间的遮挡关系进行局部化操作,以渐进地凸剖分多面体.它对应用中的常见模型表现出的时间复杂度、空间复杂度皆近似为O(n),而新点数不超过O(r+n^(0.5)),这里,n为模型的点数,r为凹边数.实验结果表明,与目前国际上常用的"切割分裂"方法相比,新方法的速度提高了14~120倍,空间下降至"切割分裂"方法的1/2.3~1/7.4,而新增加的点数则最多为"切割分裂"方法的1/28,甚至有些情况下无须增加新点就能完成凸剖分.新方法剖分出的凸多面体绝大多数是四面体,多于"切割分裂"方法所得凸多面体数量.但是,很多应用是要求多面体被剖分为四面体的.如果进一步将凸多面体四面体化,则新方法的结果个数将明显少于"切割分裂"方法,因为新方法的剖分过程中所增加的新点要少很多.新方法还能方便地处理包含空洞的多面体,甚至是包含孤立面、孤立边和孤立点的非流形多面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挡 凸剖分 多面体 四面体 多边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平面映射:深度图像内部视点的绘制技术
3
作者 盛斌 吴恩华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806-1816,共11页
首先推导与归纳了图像三维变换中像素深度场的变换规律,同时提出了基于深度场和极线原则的像素可见性别方法,根据上述理论和方法,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图像的建模与绘制(image-based modeling and rendering,简称IBMR)技术,称为虚平面映射.... 首先推导与归纳了图像三维变换中像素深度场的变换规律,同时提出了基于深度场和极线原则的像素可见性别方法,根据上述理论和方法,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图像的建模与绘制(image-based modeling and rendering,简称IBMR)技术,称为虚平面映射.该技术可以基于图像空间内任意视点对场景进行绘制.绘制时,先在场景中根据视线建立若干虚拟平面,将源深度图像中的像素转换到虚平面上,然后通过对虚平面上像素的中间变换,将虚平面转换成平面纹理,再利用虚平面的相互拼接,将视点的成像以平面纹理映射的方式完成.新方法还能在深度图像内侧,基于当前视点快速获得该视点的全景图,从而实现视点的实时漫游.新方法视点运动空间大、存储需求小,且可以发挥图形硬件的纹理映射功能,并能表现物体表面的三维凹凸细节和成像视差效果,克服了此前类似算法的局限和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图像的建模与绘制 浮雕纹理映射 深度图像 虚平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Delaunay三角剖分的多分叉血管建模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钟南昌 唐远炎 +3 位作者 房斌 王翊 李泽坤 尚赵伟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73-982,共10页
针对建立三维血管矢量表面模型时血管树存在复杂分叉和管径狭小的问题,提出一种高效可靠的矢量建模方法.首先将血管树骨架线从血管体素中提取出来并重组为各条单分支,在此基础上,结合中间点的最优截面管径重建出各个单分支管道表面;然... 针对建立三维血管矢量表面模型时血管树存在复杂分叉和管径狭小的问题,提出一种高效可靠的矢量建模方法.首先将血管树骨架线从血管体素中提取出来并重组为各条单分支,在此基础上,结合中间点的最优截面管径重建出各个单分支管道表面;然后利用类Delaunay三角剖分对每个分叉区域进行表面过渡拼接,将各个分支表面融合成一个符合CGAL标准的闭合多面体;最后通过对模型表面进行曲面细分,得到一个逼真细腻的三维模型.该方法在重建分叉区域时充分利用了分支之间的"互吃"关系,计算开销小.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效率高,重建模型准确,优于已有的建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架线 多分叉 互吃 类Delaunay三角 曲面细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