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荧光免疫层析试条光电信号处理及特征量选取 被引量:8
1
作者 高跃明 李天麒 +3 位作者 林传阳 潘少恒 韦孟宇 杜民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62-668,共7页
荧光免疫层析定量检测技术是一种正在兴起的即时检验技术。在前期荧光免疫层析定量检测仪的研究基础上,采用小波算法对A/D采样后的荧光信号进行去噪处理,选用中值滤波剔除基线漂移,最后比较了采用测试线峰值和面积作为特征量的定量检测... 荧光免疫层析定量检测技术是一种正在兴起的即时检验技术。在前期荧光免疫层析定量检测仪的研究基础上,采用小波算法对A/D采样后的荧光信号进行去噪处理,选用中值滤波剔除基线漂移,最后比较了采用测试线峰值和面积作为特征量的定量检测效果。数据显示,去噪后信噪比提高10 d B,相对均方差减小30.4%;采用峰值和面积值作为定量特征量的测量CV值分别为5.1%和0.4%,测量误差分别为9.1%和0.9%。结果表明采用积分面积作为特征量对荧光信号进行定量检测具有更好的准确度和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层析 定量检测 特征量 基线漂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入式医学传感器体内通信的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高跃明 潘少恒 +2 位作者 麦炳源 韦孟宇 杜民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661-2666,共6页
研究植入式医学传感器体内通信的人体信道传输特性。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植入式医学传感器体内通信的准静态场模型,设计实验平台验证模型的正确性,计算出模型电导率分别为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时体内电信号沿轴向和径向传输的电位增益。结... 研究植入式医学传感器体内通信的人体信道传输特性。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植入式医学传感器体内通信的准静态场模型,设计实验平台验证模型的正确性,计算出模型电导率分别为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时体内电信号沿轴向和径向传输的电位增益。结果表明,植入式医学传感器的体内通信信号在准静态场频段内沿轴向衰减明显,沿径向稳定传输;信号增益受频率变化的影响较小;当电导率为各向异性时信号增益明显大于各项同性的情况;并比较了体内通信对射频通信在信号增益上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式 传感器 体内通信 建模 增益 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耦合型人体通信准静态建模与收发器设计 被引量:6
3
作者 高跃明 潘少恒 +2 位作者 麦炳源 韦孟宇 杜民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12年第8期732-737,共6页
建立电流耦合型人体通信准静态场的电磁模型,为收发器设计提供理论指导。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包含电容效应的人体上臂模型,分析人体内部耦合电流的传输特性。以FPGA为平台设计出FSK调制器、全数字锁相环位同步电路和信号解调器,并辅以发... 建立电流耦合型人体通信准静态场的电磁模型,为收发器设计提供理论指导。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包含电容效应的人体上臂模型,分析人体内部耦合电流的传输特性。以FPGA为平台设计出FSK调制器、全数字锁相环位同步电路和信号解调器,并辅以发送端低通滤波、信号保持和接收端前处理电路,构成电流耦合型人体通信收发器。模型的传输增益特性具有高通特性,在100 kHz以下与实验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收发器可以5 Kb/s速率实现数字基带信号的可靠通信。建模与设计工作为电流耦合型人体通信的实现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通信 电流耦合 准静态建模 电容效应 收发器 位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优潮流问题的凸松弛技术综述 被引量:53
4
作者 林哲 胡泽春 宋永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3717-3727,共11页
求解最优潮流问题(optimal power flow, OPF)的凸松弛技术可将非凸的OPF问题转化为凸优化问题,并在精确松弛的前提下获得原问题的全局最优解。近10年来,该项技术已成为国内外电力系统优化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首先,回顾电力系统优化领... 求解最优潮流问题(optimal power flow, OPF)的凸松弛技术可将非凸的OPF问题转化为凸优化问题,并在精确松弛的前提下获得原问题的全局最优解。近10年来,该项技术已成为国内外电力系统优化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首先,回顾电力系统优化领域凸松弛技术的发展过程,介绍半正定规划松弛、二阶锥规划松弛、二次凸包络松弛的基本概念与数学形式。接着,对于凸松弛技术的精确性,总结并梳理保证精确松弛的充分条件和构造更紧凸松弛的方法。最后,从技术手段与应用场景两个方面对OPF凸松弛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优化 最优潮流 凸松弛 二阶锥规划 半正定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肉电导率对人体通信信号传输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曾雪芝 高跃明 +3 位作者 潘少恒 麦炳源 韦孟宇 杜民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13年第1期21-25,共5页
肌肉组织具有良好的电导率且占据人体较大体积,研究肌肉电导率在人体通信中的作用,有助于掌握电流耦合信号传输特性,提高人体建模的准确性。采用有限元法建立电流耦合信号在肢体传输的准静态场模型,研究不同频率下肌肉电导率的变化引起... 肌肉组织具有良好的电导率且占据人体较大体积,研究肌肉电导率在人体通信中的作用,有助于掌握电流耦合信号传输特性,提高人体建模的准确性。采用有限元法建立电流耦合信号在肢体传输的准静态场模型,研究不同频率下肌肉电导率的变化引起各组织层总电流密度分布的变化,重点分析肌肉各向异性电导率对耦合电流信号传输的影响,最后通过实验测量验证有限元模型。结果表明,超过64%的电流信号流经肌肉层,并且肌肉电导率越大流经肌肉层的电流越多;在1 kHz^1 MHz范围内,肌肉各向异性电导率对人体信号传输有较大影响;考虑肌肉电导率各向异性的模型更接近人体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电导率 各向异性 人体实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