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澳门政府医院骨科门诊的转诊模式
1
作者 罗子超 陈惟茜 黎志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20期1699-1701,共3页
目的了解骨科门诊的转诊模式及常见的转诊问题。方法2005年9~12月全部骨科门诊转诊信件共264封,统计分析内容包括转诊单位、转诊目的地、转诊诊断及是否记录患者性别、年龄、骨科体检、骨科放射学检查、治疗经过和疗效。结果卫生中心(6... 目的了解骨科门诊的转诊模式及常见的转诊问题。方法2005年9~12月全部骨科门诊转诊信件共264封,统计分析内容包括转诊单位、转诊目的地、转诊诊断及是否记录患者性别、年龄、骨科体检、骨科放射学检查、治疗经过和疗效。结果卫生中心(62.5%,165/264)及政府医院所属其他部门(35.6%,94/264)是主要的两大转诊单位;主要转诊目的是寻求骨科医师对疾病的诊断(40.5%,107/264)及治疗(50.7%,154/264),但仍有5.7%(15/264)的信件未描述转诊目的;30.4%(92/303)的诊断以“症状诊断”代替“转诊诊断”;70.83%(187/264)未描述骨科学体检;42.42%(112/264)无骨科放射学检查记录;90.15%(238/264)未描述是否曾经接受治疗及疗效;32.5%(86/264)的信件无法辨识转诊医生姓名;10%(26/264)未记录患者性别;10.60%(28/264)未记录患者年龄。结论本研究反映了目前骨科门诊的主要转诊模式及常见的转诊问题,可为转诊单位及骨科制定培训计划及门诊服务计划提供参考。转诊单位字体书写必须清晰,提供的患者基本资料必须完整,在转诊之前对疾病的病因要做充分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诊 骨科专科门诊 澳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门青少年寻常痤疮的现患情况和有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巢和安 张宏 +3 位作者 吴赤蓬 陈俊 箫拔道 何金爱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04-106,共3页
 目的:了解澳门特别行政区青少年面部寻常痤疮的流行现况及作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2001年9月对随机整群抽取的4590名12~20岁的澳门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有2087例现患寻常痤疮,构成比中男性占58 5%,女性占41 5%;总现患率为45...  目的:了解澳门特别行政区青少年面部寻常痤疮的流行现况及作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2001年9月对随机整群抽取的4590名12~20岁的澳门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有2087例现患寻常痤疮,构成比中男性占58 5%,女性占41 5%;总现患率为45 5%,男性43 2%,女性49 1%,两性间现患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 962,P=0 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有口臭(口气味大)、放屁比较臭、季节(夏季)、喜欢吃煎炸的食物、直系亲属中有寻常痤疮患者等为危险因素。结论:13~15岁是澳门青少年初次长寻常痤疮的高峰期;女性现患率较男性高。寻常痤疮为多因病,其发生发展与消化道的内环境有着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门特别行政区 青少年 痤疮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对日间康复中心活动的感受 被引量:5
3
作者 吴丽巧 卢杏翔 +3 位作者 苏颕莹 黄霭妮 邝恺英 陈颂仪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21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澳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对日间康复中心康复活动的感受,为中心开展优质服务提供参考。方法对14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半结构访谈指引作深度访谈,运用Colaizzi法进行分析。结果分析萃取出3个主题:对活动的感受、对活动带领... 目的探讨澳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对日间康复中心康复活动的感受,为中心开展优质服务提供参考。方法对14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半结构访谈指引作深度访谈,运用Colaizzi法进行分析。结果分析萃取出3个主题:对活动的感受、对活动带领者的感受以及渴望社会的接纳。结论通过不同种类的康复活动,有助于提升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信自尊,改善其人际关系和生活质量。日间康复中心的精神复康服务处于萌芽期,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 日间康复中心 康复活动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门地区常规CT主动脉钙化的偶尔发现
4
作者 李克 谢绿洲 钟良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1998年第2期113-118,共6页
目的:评价计算机成像诊断动脉粥样硬化。材料和方法:常规CT研究1301例不同病因的检查者。结果:104例病人(8%)被发现不同程度的主动脉钙化。结论:CT是检测主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有效方法。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计算机成像 诊断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后急性期甲基强的松龙干预对脊髓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郑力恒 林宏生 +3 位作者 李锦聪 谢林 吴昊 张国威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52-458,共7页
目的:观察脊髓损伤后即刻甲基强的松龙干预治疗对脊髓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该药物促进脊髓神经功能修复的机制。方法:采用改良Allen′s法建立脊髓损伤(SCI)兔动物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36只,单纯损伤组(C组)与MP治疗组(... 目的:观察脊髓损伤后即刻甲基强的松龙干预治疗对脊髓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该药物促进脊髓神经功能修复的机制。方法:采用改良Allen′s法建立脊髓损伤(SCI)兔动物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36只,单纯损伤组(C组)与MP治疗组(T组)各36只,分别于损伤后8h、24h、72h、7d、14d和28d时随机取6只动物灌注固定取材,HE染色观察损伤区脊髓组织的病理改变,TUNEL法检测各组脊髓标本细胞凋亡情况;分别于损伤后1d、3d、7d、14d及28d观察各组动物运动神经功能情况,包括Rivlin斜板试验和BBB评分。结果:术后C组和T组斜板试验临界角度值和BBB评分值随时间点延长均逐渐升高,损伤7d及之后各时间点,T组均高于C组,但小于S组(P<0.05)。HE染色S组脊髓组织在各时间点未见明显异常;T组及C组损伤后8h、24h及72h时脊髓组织结构紊乱,可见不同程度出血、神经细胞水肿、坏死,灰质中空泡形成,炎症细胞浸润,两组无明显区别;损伤后7d、14d及28d,T组脊髓组织较C组恢复较好,整体损伤程度轻,血肿逐渐吸收,空泡减少,灰质和白质坏死吸收并胶原纤维组织增生,胶质细胞减少,可见较多神经细胞。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S组未发现阳性细胞,C组及T组在损伤后8h可见阳性细胞,24h达到高峰,3d时仍较多,术后7d渐渐减少,14d及28d时阳性细胞数明显降低。两组对比,在损伤后8h、24h、3d及7d四个时间点,T组阳性细胞明显少于C组(P<0.05),14d及28d时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在脊髓损伤急性期干预治疗,有利于损伤的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可能通过抗细胞凋亡机制产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急性期 甲基强的松龙 细胞凋亡 TUN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椎间融合治疗11例多节段腰椎滑脱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飚 林宏生 +4 位作者 郑力恒 吴昊 张国威 冯浩 张大卫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1-224,共4页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多节段腰椎滑脱的临床价值和相关问题。方法:11例多节段腰椎滑脱患者,男6例,女5例,年龄43~58岁,平均52.5岁,均为L4、5椎体滑脱,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椎管减压,神经根松解,...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多节段腰椎滑脱的临床价值和相关问题。方法:11例多节段腰椎滑脱患者,男6例,女5例,年龄43~58岁,平均52.5岁,均为L4、5椎体滑脱,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椎管减压,神经根松解,椎间植骨融合手术。术前、术后行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使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 I)问卷调查表评价临床功能恢复情况,并通过影像学检查观察滑脱恢复情况、椎间孔高度、植骨融合情况综合评价临床疗效。结果:1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年,平均3年2个月,VAS评分术后(1.0±1.0)分及末次随访(1.0±0.5)分,较术前(8.0±1.5)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5);OD I术后(22.13±13.40)及末次随访(20.31±13.27),较术前(64.80±15.68)均有显著差异(P〈0.005)。术后椎间隙、椎间孔高度术后较术前明显增高,无内固定松动或断钉断棒;所有病例复位满意,所有患者植骨融合良好,无假关节形成。结论: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椎管减压,神经根松解,椎间植骨融合治疗多节段腰椎滑脱效果满意,该术式具有复位良好,固定牢靠,融合率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 腰椎滑脱 椎弓根钉 椎间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素对心室肌细胞膜钠通道电流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巫少荣 李自成 +3 位作者 余健 郭军 张爱东 林如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58-661,共4页
目的:研究大蒜素对心室肌细胞膜钠通道电流(I_(Na))的影响,探讨大蒜素在离子通道水平的药理作用机制。方法:用急性酶解法分离大鼠心室肌细胞,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观察不同浓度的大蒜素对钠通道的影响。结果:(1)快钠通道电流:大蒜... 目的:研究大蒜素对心室肌细胞膜钠通道电流(I_(Na))的影响,探讨大蒜素在离子通道水平的药理作用机制。方法:用急性酶解法分离大鼠心室肌细胞,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观察不同浓度的大蒜素对钠通道的影响。结果:(1)快钠通道电流:大蒜素对豚鼠心室肌细胞I_(Na)呈电压依赖性和浓度依赖的抑制作用。(2)大蒜素对I_(Na)电流密度-电压关系(I-V)曲线的影响:给药前I_(Na)电流密度在膜电位-40mV达到最大峰值为(-13.41±6.95)pA/pF;在500μmol/L灌流法给药后,电流密度最大峰值为(-8.53±3.70)pA/pF,给药后电流密度减少约48%。给药前后电流密度变化有显著差异(P<0.01)。(3)大蒜素对I_(Na)激活-失活曲线的影响:在大蒜素500μmol/L灌流法给药后,激活曲线显示给药前后半数激活电压为(-44.72±15.61)mV vs(-45.66±17.86)mV,斜率因子为-2.7±0.8vs-2.2±0.7,给药前后变化无显著差异。失活曲线显示大蒜素使失活曲线向负电位方向变化,差异显著;半数失活电压为(-88.61±9.60)mV vs(-103.03±8.90)mV(P<0.01),斜率因子为-7.85±0.88vs -7.55±2.75(P>0.05)。结论:大蒜素可浓度依赖性和电压依赖性地抑制心肌细胞膜钠通道电流;给药后I-V曲线上移,显著减少电流密度;其对失活曲线有明显影响,提示大蒜素主要作用于钠通道的失活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素 膜片钳术 钠通道 心室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4a靶向MMP-13调控大鼠软骨细胞凋亡的机制 被引量:8
8
作者 刘宁 谭文成 +4 位作者 夏吉生 黃馨霈 潘京华 顾容赫 查振刚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9-145,共7页
目的:探讨调控miR-34a的表达对大鼠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大鼠关节软骨原代细胞培养,慢病毒转染miR-34a、miR-34a inhibitor分别使大鼠关节软骨细胞miR-34a过表达和抑制表达,另设无关序列对照组,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分析对比... 目的:探讨调控miR-34a的表达对大鼠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大鼠关节软骨原代细胞培养,慢病毒转染miR-34a、miR-34a inhibitor分别使大鼠关节软骨细胞miR-34a过表达和抑制表达,另设无关序列对照组,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分析对比各组大鼠软骨细胞凋亡率,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34a调控软骨细胞凋亡潜在基因靶点,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PCR)检测各组软骨细胞miR-34a的表达,检测软骨凋亡相关因子MMP-13、Col2a1的mRNA转录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的MMP-13、Col2a1、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iR-34a过表达后大鼠软骨细胞凋亡增多,抑制miR-34a表达后大鼠软骨细胞凋亡减少,同时miR-34a过表达后caspase-3的表达增高(P<0.05),miR-34a过表达后Col2a1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下降,而MMP-13的表达增加(P<0.05).沉默miR-34a的表达后Col2a1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增加,而MMP-13的表达下降.MMP-13是miR-34a调控大鼠软骨细胞凋亡的潜在靶点.结论:miR-34a的表达调控大鼠软骨细胞凋亡,MMP-13是miR-34a其机制中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34A 软骨细胞 凋亡 基质金属蛋白酶13 靶点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SCs与PLGA支架构建组织工程化骨软骨复合组织 被引量:7
9
作者 梁耀中 查振刚 +7 位作者 郑力恒 谭文成 姚平 林宏生 夏吉生 张嘉晴 黄馨霈 屠美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8-173,共6页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体外分离培养后种植到孔径和孔隙率不同且复合不同胶原和生长因子的PLGA支架上再种植到大鼠肌袋内构建组织工程化骨软骨复合组织的可行性。方法:制作复合BMP-2和...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体外分离培养后种植到孔径和孔隙率不同且复合不同胶原和生长因子的PLGA支架上再种植到大鼠肌袋内构建组织工程化骨软骨复合组织的可行性。方法:制作复合BMP-2和Ι型胶原PLGA支架与复合bFGF、TGF-β1和Ⅱ型胶原PLGA支架后把两者用生物蛋白胶粘合形成复合支架,把体外培养扩增的BMSCs种植到复合支架上,植入实验组A组、对照组B组、空白组C组SD大鼠肌袋内,于术后4、8、12周取材,分别行大体观察、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Ⅱ型胶原免疫组化、ALP染色、扫描电镜、透视电镜观察。结果:实验组大体标本成骨区呈白色类骨样组织,质硬,成软骨区呈乳白色类软骨样组织,质较硬,两区融合;扫描电镜观察可见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及软骨细胞,透视电镜尚可见细胞浆内有大量的线粒体和内质网,并见大量胶原分泌,与对照组、空白组有明显区别,组织学评分表明A组较B、C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SCs体外分离扩增后种植到孔径和孔隙率不同且复合不同胶原和生长因子的PLGA支架上再植入动物肌袋可构建骨软骨复合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聚乙醇酸-乳酸共聚体 诱导 骨软骨复合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GA复合Ⅱ型胶原和生长因子诱导组织工程软骨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 被引量:7
10
作者 熊高鑫 查振刚 +7 位作者 谭文成 吴昊 林宏生 夏吉生 黃馨霈 屠美 张嘉晴 李劼若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5-320,共6页
【目的】观察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种植到复合胶原和生长因子的聚乙醇酸-乳酸共聚物(PLGA)生物材料上,再种植到兔体内,进一步诱导成组织工程软骨组织的可行性,并观察此组织工程软骨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的能力。【方法】相分离法制作PLGA... 【目的】观察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种植到复合胶原和生长因子的聚乙醇酸-乳酸共聚物(PLGA)生物材料上,再种植到兔体内,进一步诱导成组织工程软骨组织的可行性,并观察此组织工程软骨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的能力。【方法】相分离法制作PLGA,复合Ⅱ型胶原和成软骨生长因子bFGF,TGF-β1。将P3代的BMSCs种植到复合材料上。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空白组,分别于肌袋内植入BMSCs/复合生长因子和胶原的PLGA、复合生长因子和胶原的PLGA、复合胶原的PLGA,于术后第4、8、12周取材观察细胞的定向分化及生长情况,包括大体观察、苏木精-伊红染色、甲苯胺蓝染色、Ⅱ型胶原染色、扫描电镜观察。16只新西兰白兔分2组,上述组织工程骨植入实验兔膝关节软骨缺损处,对照组仅做缺损,12周后取材初步观察修复情况。【结果】大体观察可见实验组材料有类软骨样组织生长,而对照组和空白组则仅见纤维组织生长。各种染色及电镜观察显示:实验组复合物内可见多的成软骨细胞及少量的破骨细胞。实验组甲苯胺蓝染色和Ⅱ型胶原染色为阳性,对照组和空白组均为阴性。大体观察兔膝关节软骨缺损得到修复,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表面关节软骨形成,与周围正常软骨形成连接。【结论】胶原修饰的PLGA生物材料具有较好的细胞相容性;BMSCs种植到复合胶原和生长因子的PLGA生物材料上在兔体内可诱导成为组织工程软骨复合组织,并初步证实有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 聚乙醇酸-乳酸共聚物(PLGA) 软骨缺损 修复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基因型1b及6a慢性丙型肝炎的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对比 被引量:6
11
作者 周宝桐 范蕴明 +1 位作者 李德明 刘晓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972-1974,共3页
目的对比两种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IFN)分别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方法共收集171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其中140例采用PEG-IFN-2b(佩乐能)治疗,1.5 g/kg皮下注射,1次/周;31例采用PEG-IFN-2a(派罗欣)治疗,180 ... 目的对比两种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IFN)分别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方法共收集171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其中140例采用PEG-IFN-2b(佩乐能)治疗,1.5 g/kg皮下注射,1次/周;31例采用PEG-IFN-2a(派罗欣)治疗,180 g皮下注射,1次/周。两组均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剂量:PEG-IFN-2b组≥10.6 mg.kg-1.d-1,PEG-IFN-2a组为800~1 200 mg/d,口服,总疗程为48周。定期随访,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尤其对血液系统的影响。结果 171例患者均完成治疗,联合治疗后血液系统明显的不良反应/骨髓抑制的发生情况:中性粒细胞≤0.75×109/L发生率为12.87%,血红蛋白≤10 g/L发生率为16.96%;血小板≤50×109/L发生率为12.28%,经调整用药方案后血象均改善,患者均能坚持完成疗程。PEG-IFN-2b组和PEG-IFN-2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中性粒细胞≤0.75×109/L为12.06%vs.12.90%(P=1.000);血红蛋白≤10 g/L为17.02%vs.16.12%(P=0.892);血小板≤50×109/L为11.35%vs.16.12%(P=0.544)。HCV基因1b和6a不良反应发生率:中性粒细胞≤0.75×109/L为12.41%vs.15.38%(P=0.750);血红蛋白≤10 g/L为16.56%vs.19.23%(P=0.137);血小板≤50×109/L为11.72%vs.15.38%(P=1.000)。结论 PEG-IFN-2b与PEG-IFN-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种PEG-IFN比较无明显差异,基因型1b和6a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无明显差异,患者均可以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慢性 HCV基因型1b 6a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 利巴韦林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米福汀防治放射性口干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余东升 赵玮 +2 位作者 吴晓林 黄忠阳 黄如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4期86-87,95,共3页
【目的】观察阿米福汀对放射性口干的防治作用。【方法】对3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接受70Gy的放射治疗,治疗组每次放疗前20min静脉注射阿米福汀,剂量为200mg/m2,对照组则没有注射阿米福汀直接放疗,观察两组患者唾液量的... 【目的】观察阿米福汀对放射性口干的防治作用。【方法】对3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接受70Gy的放射治疗,治疗组每次放疗前20min静脉注射阿米福汀,剂量为200mg/m2,对照组则没有注射阿米福汀直接放疗,观察两组患者唾液量的变化、毒性反应率及放疗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出现较高放射性口干发病率,但治疗组唾液分泌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放射性粘膜炎也明显少于对照组,但消化道反应较对照组严重。两组患者鼻咽癌的放疗有效率均为100%,阿米福汀未影响放疗疗效。【结论】阿米福汀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的唾液腺有一定保护作用,同时对肿瘤组织无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口干 阿米福汀 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钉系统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宏生 李德彦 +3 位作者 陈飚 吴昊 张国威 郑力恒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34-1038,共5页
目的评价后路椎弓根钉矫形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3月2009年8月收治的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36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7例;均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钉矫形,根据不同患者分别采用椎间植骨融合(15例)或后外侧植骨融合(2... 目的评价后路椎弓根钉矫形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3月2009年8月收治的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36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7例;均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钉矫形,根据不同患者分别采用椎间植骨融合(15例)或后外侧植骨融合(21例),分析患者术前、术后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Cobb’s角;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腰椎JOA评分术后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临床改善率83.3%;术前ODI为(67.1±11.4)%,术后改善至(32.1±10.8)%(P〈0.01);冠状位Cobb’s角术前平均26.7°,术后改善至平均12.3°(P〈0.01);矢状位腰椎前凸角术前平均10.7°,术后改善至平均36.6°(P〈0.01)。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38个月(1250个月),随访期间无矫正效果丢失;内固定物无松动、移位、断裂现象,植骨融合良好,无假关节形成。结论后路椎弓根钉矫形、植骨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畸形可获得良好疗效,充分的术前评估,正确的术式选择是获得良好效果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腰椎侧凸 减压 椎弓根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稽核模式防止疏忽性异物遗留 被引量:10
14
作者 林淑琼 白约翰 刘明 《中国护理管理》 2009年第8期57-59,共3页
疏忽性异物遗留不单会对病人造成生理上、心理上的损害,还会破坏医护人员及医疗机构的声誉,在导致疏忽性异物遗留事件中,人员的遵从性是一种可测量和监控的人为因素。文章初探如何建立和应用稽核模式,以提高手术室防止异物遗留措施的遵... 疏忽性异物遗留不单会对病人造成生理上、心理上的损害,还会破坏医护人员及医疗机构的声誉,在导致疏忽性异物遗留事件中,人员的遵从性是一种可测量和监控的人为因素。文章初探如何建立和应用稽核模式,以提高手术室防止异物遗留措施的遵从性,从而减少和杜绝手术异物遗留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异物遗留 点数遵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诊断与手术治疗 被引量:2
15
作者 潘运龙 李文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62-164,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旁亢)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并发症处理。方法:对10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病人的症状、体征、X线表现、超声、ECT、CT、生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合术中所见、冰冻切片检查、石蜡切片检查,得出...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旁亢)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并发症处理。方法:对10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病人的症状、体征、X线表现、超声、ECT、CT、生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合术中所见、冰冻切片检查、石蜡切片检查,得出正确诊断。10例病人均行手术治疗。结果:9例病人血钙为3.2~3.75mmol/L;碱性磷酸酶(AKP):9例病人明显高于正常,最高达1404IU/L,1例正常。甲状旁腺素(PTH):6例病人检查均高于正常值5.3pmol/L。9例病人诊断为甲状旁腺腺瘤,1例诊断甲状旁腺腺癌。其中1例诊断为甲状旁腺腺瘤病人,随访2年再手术诊断为甲状旁腺癌。术中单侧探查均能找到病灶并切除,术后并发症主要是低血钙血症。所有病人术后随访未见有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表现。结论: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对病史、辅助检查结果的综合分析以及病理检查。手术切除病变甲状旁腺是可靠的治疗方法。随访可以发现甲状旁腺恶变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病人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手术治疗 正常 甲状旁腺腺瘤 术中 结论 方法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HA/CS支架穿“靴”复合软骨样细胞修复兔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缺损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劼若 查振刚 +9 位作者 郇松玮 刘宁 张国威 吴昊 林宏生 姚平 张嘉晴 屠美 郑力恒 谭文成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1-286,共6页
【目的】观察把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s)诱导成的软骨细胞与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支架(nano-HA/CSscaffold)通过特殊的穿"靴"结构复合构建而成组织工程软骨复合体的可行性,并观察此复合体修复兔膝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缺损的能... 【目的】观察把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s)诱导成的软骨细胞与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支架(nano-HA/CSscaffold)通过特殊的穿"靴"结构复合构建而成组织工程软骨复合体的可行性,并观察此复合体修复兔膝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缺损的能力。【方法】原位复合和冷冻干燥相结合的方法制备nano-HA/CS支架,用聚四氟乙烯制作成圆柱形"靴"结构。把BMSCs经软骨诱导液诱导成软骨细胞后,接种于穿"靴"的nano-HA/CS支架底部,把细胞-支架复合物置入成软骨条件培养液中培养2周。扫描电镜观察nano-HA/CS支架结构及细胞-支架复合体结构。30只新西兰大白兔的股骨髁制造直径4 mm、深8 mm的骨软骨缺损,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空白组,于缺损处分别植入经穿"靴"结构复合的软骨支架复合体、不经穿"靴"结构复合的软骨支架复合体,空白组仅造缺损,4、12周后取材初步观察修复情况。【结果】BMSCs经软骨诱导液诱导后转化成软骨细胞;制备的nano-HA/CS支架支架孔隙率为92%,平均孔径为125μm,与软骨细胞有较好的粘附性。大体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缺损均有类软骨样组织生长,空白组缺损明显,见纤维组织生长。苏木精-伊红染色切片观察实验组软骨缺损部分软骨细胞修复,成骨区部分骨样细胞修复,两者耦合处部分交叉,修复缺损程度及成骨区和成软骨区界面耦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3组的大体评分和软骨组织学评分统计分析,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结论】BMSCs具有成软骨潜能,nano-HA/CS支架具有较好的细胞相容性;软骨细胞与nano-HA/CS支架经过穿"靴"结构可成为组织工程软骨复合体,并初步证实有修复兔软骨及软骨下骨缺损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 软骨细胞 软骨和软骨下骨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瘫步态的康复 被引量:13
17
作者 毛国英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37-139,共3页
偏瘫是指由于脑血管意外(亦称中风)、脑外伤、脑肿瘤术后引起的运动中枢受损导致对侧躯体运动障碍。许多患者有明显缺陷和畸形,表现为异常的步态、行走速度缓慢、费力、稳定性差等。通过康复治疗,患者的步态可以得到改善。1步态分... 偏瘫是指由于脑血管意外(亦称中风)、脑外伤、脑肿瘤术后引起的运动中枢受损导致对侧躯体运动障碍。许多患者有明显缺陷和畸形,表现为异常的步态、行走速度缓慢、费力、稳定性差等。通过康复治疗,患者的步态可以得到改善。1步态分析步态分析由5个部分组成,包括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步态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和LN-R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18
作者 贾海英 张涛 +2 位作者 山艳春 莫天石 王继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84-287,共4页
目的:探讨层黏连蛋白(LN)及其受体(LN-R)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37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78例癌旁组织和37例对照组织中LN和LN-R的表达。结果:LN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中阳性表达率(13.87%)明显低于癌... 目的:探讨层黏连蛋白(LN)及其受体(LN-R)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37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78例癌旁组织和37例对照组织中LN和LN-R的表达。结果:LN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中阳性表达率(13.87%)明显低于癌旁组(87.18%)和对照组(72.97%)(P<0.01),LN-R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中的阳性表达率(76.47%)明显高于鼻腔鼻窦恶性肿瘤(28.47%)、癌旁组织(10.26%)和鼻息肉或囊肿组织(10.0%)。LN-R在鼻腔鼻窦恶性上皮肿瘤和恶性软组织肿瘤中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P<0.01),而LN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LN的减少为恶性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提供了条件,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中LN的检测将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LN-R具有组织特异性,需根据不同病理类型进行深入研究。LN-R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中高表达,其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黏连蛋白 受体 层黏连蛋白 鼻咽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早期临床疗效 被引量:13
19
作者 林振 彭柏华 +4 位作者 郑力恒 谭文成 查丁胜 杨裕豪 吴昊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68-672,共5页
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常用术式。但椎间融合使脊柱节段生物力学发生改变,加速临近节段退变,传统的颈后路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不需要融合手术节段,但需要广泛剥... 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常用术式。但椎间融合使脊柱节段生物力学发生改变,加速临近节段退变,传统的颈后路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不需要融合手术节段,但需要广泛剥离软组织,出血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椎间融合 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 生物力学 颈后路 脊柱节段 手术节段 双通道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骨肌皮瓣修复放射性下颌骨坏死术后缺损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4
20
作者 宾志文 王成 +1 位作者 吴晓林 侯劲松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2-416,共5页
目的:比较2种骨肌皮瓣修复放射性下颌骨坏死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手术切除坏死下颌骨及其周围软组织,根据骨缺损大小及患者要求选择腓骨肌皮瓣或髂骨肌皮瓣进行修复,观察组织瓣存活情况,记录创口愈合情况、供区和受区并发症以及手术前... 目的:比较2种骨肌皮瓣修复放射性下颌骨坏死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手术切除坏死下颌骨及其周围软组织,根据骨缺损大小及患者要求选择腓骨肌皮瓣或髂骨肌皮瓣进行修复,观察组织瓣存活情况,记录创口愈合情况、供区和受区并发症以及手术前后开口度和咬合情况,评价颜面外形和功能恢复效果。结果:本组7例采用髂骨肌皮瓣修复,其中1例出现血管危象,探查后骨瓣存活但皮瓣坏死,2次植皮后创口愈合,其余6例存活良好;28例采用腓骨肌皮瓣修复,其中3例出现血管危象,探查后2例组织瓣存活,1例失败取出。2种修复方式的局部并发症主要为创口感染、延期愈合和供区瘢痕。2组患者术后颜面外形和咬合功能恢复良好,开口度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腓骨肌皮瓣和髂骨肌皮瓣均可用于放射性下颌骨坏死术后缺损修复,对缺损范围较大的患者主要选择腓骨肌皮瓣,对腿部美观有较高要求的患者可选择髂骨肌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放射性骨坏死 髂骨肌皮瓣 腓骨肌皮瓣 修复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