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司法人工智能面临的挑战及应对
1
作者 胡昌明 张吟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8-136,共9页
人工智能在法律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司法的现代化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近年来,中国智慧司法加速发展,人工智能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司法,不仅协助法官实现审判的智能化、大幅拓展了司法场域、提供了法院与当事人之间网上沟... 人工智能在法律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司法的现代化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近年来,中国智慧司法加速发展,人工智能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司法,不仅协助法官实现审判的智能化、大幅拓展了司法场域、提供了法院与当事人之间网上沟通的途径,实现了审判管理的自动化,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为克服“同案同判”难题提供了解决思路。即便如此,由于法律规范具有不确定性,案件事实具有多样性,而且司法裁判不是简单的逻辑推理、离不开价值判断等因素,现阶段人工智能替代法官还只是一种幻想。未来我们应当在更多领域开发专用型司法人工智能技能,让其在辅助法官决策、替代事务性工作以及预测裁判结果等方面,为法官提供更多帮助,提升司法能力和公信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人工智能 司法辅助 裁判预测 工具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澳门“一国两制”实施为视角 被引量:6
2
作者 骆伟建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25-33,共9页
澳门特别行政区实施"一国两制"和《基本法》的经验启示:第一,要全面准确地理解"一国两制"和《基本法》;第二,要坚定不移地实施"一国两制"和《基本法》。要做到全面准确理解,首先要系统地掌握理论;其次要... 澳门特别行政区实施"一国两制"和《基本法》的经验启示:第一,要全面准确地理解"一国两制"和《基本法》;第二,要坚定不移地实施"一国两制"和《基本法》。要做到全面准确理解,首先要系统地掌握理论;其次要向普罗大众普及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要做到坚定不移地实施,首先要通过立法将《基本法》的规定具体化程序化;其次通过司法解释和判决将《基本法》的规定细则化可操作。只有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才能保障"一国两制"和《基本法》的正确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国两制” 《宪法》 《基本法》 特别行政区 澳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特区终审法院的社会责任——以案例为视角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国强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3-103,共11页
在"一国两制"框架下,特区终审法院"上"因高度自治而不受国家最高法院管辖和制约,"旁"因司法独立而不受特区行政、立法机关干涉,可谓"位高权重",故其作出终审判决时必须慎重,既要依法,也要考虑... 在"一国两制"框架下,特区终审法院"上"因高度自治而不受国家最高法院管辖和制约,"旁"因司法独立而不受特区行政、立法机关干涉,可谓"位高权重",故其作出终审判决时必须慎重,既要依法,也要考虑其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每作一个判决都应当慎之又慎。从两个典型案例来看,终审法院法官不可能永不犯错,他们应当有勇气纠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国两制 终审法院 终审权 社会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门特别刑法之评析与完善 被引量:2
4
作者 赵国强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4年第5期35-47,共13页
在澳门特别行政区刑法体系中 ,特别刑法是指除刑法典之外的其他单行刑事法律和附属刑法 (非刑事法律中的刑法规范 )。本文通过介绍澳门特别刑法之历史演变及其立法现状 ,客观地分析了澳门特别刑法的基本特征 ,并着重对澳门特别刑法在立... 在澳门特别行政区刑法体系中 ,特别刑法是指除刑法典之外的其他单行刑事法律和附属刑法 (非刑事法律中的刑法规范 )。本文通过介绍澳门特别刑法之历史演变及其立法现状 ,客观地分析了澳门特别刑法的基本特征 ,并着重对澳门特别刑法在立法与内容方面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评析 ,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门 特别刑法 立法完善 单行刑事法律 罪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行为的非有效及相关概念的体系化难点——以澳门现行法之规则为起点
5
作者 唐晓晴 王星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9-130,共12页
"非有效"一词用来表示法律行为不发生预定效力的状态,然而它并不是一个被广泛认同的术语。实际上,关于效力的术语在罗马法当中就没有什么章法,《德国民法典》也并没有完成效力否定的体系化工作。相关术语在学理解释和法律移... "非有效"一词用来表示法律行为不发生预定效力的状态,然而它并不是一个被广泛认同的术语。实际上,关于效力的术语在罗马法当中就没有什么章法,《德国民法典》也并没有完成效力否定的体系化工作。相关术语在学理解释和法律移植过程中,又随着时间而不断演化,生出了更多疑窦。可见,效力否定术语难以体系化的现象,只能在术语的使用中逐渐积累共识,再加以解决。因为这种混乱的形成,本就是历史的结果,是文化的结果,而不是始发的预先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行为非有效 无效 可撤销 体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门基本法实践的经验和意义
6
作者 骆伟建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6期64-69,共6页
澳门基本法实施20年来的实践表明,只有全面准确地理解基本法,才能切实有效地落实基本法,做到依法治澳,保障国家治理体系中“一国两制”的顺利运行。因此,应始终坚持“一国两制”,坚持宪法和基本法的宪制基础和秩序,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 澳门基本法实施20年来的实践表明,只有全面准确地理解基本法,才能切实有效地落实基本法,做到依法治澳,保障国家治理体系中“一国两制”的顺利运行。因此,应始终坚持“一国两制”,坚持宪法和基本法的宪制基础和秩序,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要处理好四个关系,即“一国”和“两制”的关系、中央管治权与特区自治权的关系、行政与立法的关系、政府与居民的关系,使其之间实现良性互动、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法 宪法 澳门 “一国两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门民法典》中的将来物与将来物买卖合同
7
作者 唐晓晴 《政法论丛》 2006年第1期35-42,共8页
关键词 《澳门民法典》 买卖合同 物权变动制度 组成部分 法律制度 法学文献 专题研究 比较系统 葡萄牙 覆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内法院在投资条约仲裁中的角色——以“印度诉沃达丰英国”案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宁红玲 漆彤 《国际商务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5-85,共11页
投资者-国家仲裁机制产生于对发展中国家司法公正性不信任的基础上,在确保程序正义方面亦存在体制性缺陷。以条约为基础的投资者-国家仲裁自身并不属于条约范畴,而是自成一类,并受到国内法的规制。东道国国内法院拥有依据其国内法和善... 投资者-国家仲裁机制产生于对发展中国家司法公正性不信任的基础上,在确保程序正义方面亦存在体制性缺陷。以条约为基础的投资者-国家仲裁自身并不属于条约范畴,而是自成一类,并受到国内法的规制。东道国国内法院拥有依据其国内法和善意之一般国际法原则禁止外国投资者滥用仲裁程序的固有管辖权,但此种管辖权应当以不威胁投资者-国家仲裁机制存在价值的方式谨慎行使。新德里高等法院对"印度诉沃达丰英国"案的判决,作为东道国国内法院协调碎片化的投资条约仲裁程序的重要实践,充分体现了国内法与国际法之间的复杂博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法院 投资者-国家仲裁 滥用程序 反仲裁禁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门反恐立法述评 被引量:1
9
作者 江星苒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3-128,共6页
由于地缘因素、法律制度以及政治、经济等原因,澳门并非远离恐怖主义的一方净土。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反恐立法起步较早,主要由《预防及遏止恐怖主义犯罪》法案与《清洗黑钱及资助恐怖主义预防措施》共同构成,内容涵盖了管辖原则、基础概... 由于地缘因素、法律制度以及政治、经济等原因,澳门并非远离恐怖主义的一方净土。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反恐立法起步较早,主要由《预防及遏止恐怖主义犯罪》法案与《清洗黑钱及资助恐怖主义预防措施》共同构成,内容涵盖了管辖原则、基础概念的界定、恐怖主义犯罪、预防措施以及处罚措施等。澳门反恐立法在立法体例、立法重心和反恐刑事政策上有较为突出的特点。当下澳门反恐立法的发展与完善,应该着重于反恐特别刑事程序以及区际反恐合作机制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门 恐怖主义 反恐 反恐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门社团与灾害救助--以菜农遭受台风侵袭为例(1950-1980) 被引量:6
10
作者 朱德新 尚慧然 朱峰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9-125,共7页
20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澳门菜农经常遭遇台风侵袭,生存艰难。在澳葡政府未能完全承担自然灾害防范和救助领导责任的环境中,幸赖澳门中华总商会等四大社团,弥补政府危机应对职能的缺失,倾力参与灾害救助,不仅挽救了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灾... 20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澳门菜农经常遭遇台风侵袭,生存艰难。在澳葡政府未能完全承担自然灾害防范和救助领导责任的环境中,幸赖澳门中华总商会等四大社团,弥补政府危机应对职能的缺失,倾力参与灾害救助,不仅挽救了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灾民,而且维护了灾害期间经济社会的平稳运行。因此,四大社团实际上担负起对菜农灾害救助以及公共危机管理等职能,发挥了政府与市场组织不可替代的、独特的优势和作用。其提供的经验远超出了时空界限,至今仍具有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大社团 澳门菜农 灾害救助 公共危机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IB协定下国家豁免原则与中国法的冲突与协调 被引量:10
11
作者 莫世健 陈石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9-36,共8页
亚投行作为首个由中国发起成立的国际金融组织,从意向创始成员国的积极态度和经济实力可以知其将如期在2015年年底前成立。亚投行的运作在受到国际法和中国法双重约束的同时,也给中国法和中国法院带来新的挑战。正如AIIB协定在国家豁免... 亚投行作为首个由中国发起成立的国际金融组织,从意向创始成员国的积极态度和经济实力可以知其将如期在2015年年底前成立。亚投行的运作在受到国际法和中国法双重约束的同时,也给中国法和中国法院带来新的挑战。正如AIIB协定在国家豁免问题上采取的是限制豁免立场,但中国向来主张绝对豁免。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新发展,限制豁免立场被美国和欧洲各国的国内立法所采纳,同时也被国际公约等接受。国际实践从绝对豁免向限制豁免发展到当下,中国有必要适时改变立场,通过制定有关国家豁免的专门性法律来明确采纳限制豁免。在法律出台之前,可由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司法解释来弥补立法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亚投行 国家豁免 绝对豁免 限制豁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学业内卷感知的测量及检验——兼论新时代学生评价改革的微观转向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涛 李点石 李佳丽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113,共13页
大学生学业内卷是过度竞争和过度教育引发的学习异化现象,但不同学生群体的内卷感知存在差异性,致使其学习行为复杂纷繁。识别和测度大学生学业内卷感知成为理解大学生学业内卷行为的关键。基于教育过程中“知情意行”生成规律,研究构... 大学生学业内卷是过度竞争和过度教育引发的学习异化现象,但不同学生群体的内卷感知存在差异性,致使其学习行为复杂纷繁。识别和测度大学生学业内卷感知成为理解大学生学业内卷行为的关键。基于教育过程中“知情意行”生成规律,研究构建由“内卷认知”“内卷情感”“内卷意志”作为基本维度的学业内卷感知评价指标体系。依照认知—情感系统理论和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MBTI)分型范式,形成“2+6”内卷感知分型模式,即“自律型”“安逸型”2种非内卷感知类型,以及“情绪型”“顺从型”“从众型”“利己型”“自卑型”“自助型”6种内卷感知类型。利用CCSVS有关数据,对不同学校、学科、年级和班级的大学生学业内卷感知程度和类型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双一流”高校学生学业内卷程度更高,其他普通高校存在“两极分化”现象;理工农医类学科学生学业内卷程度最高,更易产生情绪耗竭和学业压力;低年级学生学业内卷感知程度更高;实验班(书院)学生学业内卷感知度更高。从上述分析来看,应考虑从微观层面反思学生评价改革:一是关注大学生学业日常,探究学习微观机制;二是构建感知型学业评价,突出特质分类指导;三是坚持立德树人总要求,转换学生评价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业内卷 内卷感知 学生评价 人格特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少年司法分流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11
13
作者 于沛鑫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3-56,共4页
我国缺乏独立、完整的少年司法体系,现有少年法庭主要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难以应对日益多发的校园暴力等少年不良行为及违法行为倾向问题。美国少年司法分流制度将犯罪行为轻微的少年排除出司法程序,将罪行严重者交由成年人刑事法院处... 我国缺乏独立、完整的少年司法体系,现有少年法庭主要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难以应对日益多发的校园暴力等少年不良行为及违法行为倾向问题。美国少年司法分流制度将犯罪行为轻微的少年排除出司法程序,将罪行严重者交由成年人刑事法院处理,从而减少了司法成本,在督促少年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维护了社会治安。借鉴美国经验,我国要整合有关少年司法的法律,完善相关程序设计;扩大少年法庭的受案范围,保护和帮助更多未成年人;建立多元化矫正机构,采取多元化矫正模式,实现未成年人保护和司法资源优化配置的双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司法 管辖范围 司法分流 资源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宪法规范何以进入民事裁判:1995—2015 被引量:10
14
作者 税兵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2-123,共12页
宪法与民法的良性互动,从来不是通过民事立法来塑造的,而是通过民事裁判来实现的。对1995年至2015年我国民事裁判的分析可见,宪法规范已经逐步进入民事裁判;对我国裁判文本的功能性分析可以发现,法院需要借助宪法上"自然资源所有权... 宪法与民法的良性互动,从来不是通过民事立法来塑造的,而是通过民事裁判来实现的。对1995年至2015年我国民事裁判的分析可见,宪法规范已经逐步进入民事裁判;对我国裁判文本的功能性分析可以发现,法院需要借助宪法上"自然资源所有权"和"国家保护公民人权"两个规范群,在民事裁判中填补规范漏洞;对援引率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可知,通过政治动员来提高民众观念的宪法实施模式未能有效推动司法实践的发展,相反,法院的裁判立场成为了影响宪法实施的决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规范 民事裁判 规范漏洞 宪法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关系理论的哲学基础与教义结构 被引量:9
15
作者 唐晓晴 《法治研究》 CSSCI 2019年第3期109-119,共11页
法律关系最初是康德在讨论权利与义务时引入的一个概念,后为萨维尼采纳,并进一步发展定型为民法学的基础理论框架。作为法学教义的法律关系理论企图整合权利、义务、主体、客体、事实、制度等一系列重要法律概念,让混杂的法律话语有序... 法律关系最初是康德在讨论权利与义务时引入的一个概念,后为萨维尼采纳,并进一步发展定型为民法学的基础理论框架。作为法学教义的法律关系理论企图整合权利、义务、主体、客体、事实、制度等一系列重要法律概念,让混杂的法律话语有序地安排在一个统一的体系内。这一理论体系在德国民法典制定后的20世纪更迅速地波及整个欧洲,成了民法学的一种流行范式。法律关系理论对当代民法学理论的构造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关系理论 法哲学 权利 义务 法律事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语境下的权利论题与罗马法尤斯(IUS)传统的变异——以展示相关术语使用的困惑及其理顺之建议为焦点 被引量:8
16
作者 唐晓晴 文稳 《交大法学》 CSSCI 2020年第2期5-31,共27页
本文把中国语境下权利论题所遇到的困惑与矛盾统称为“梅氏困境”(Mei s Dilemma)。中西方文化差异虽然是造成“梅氏困境”及其延伸问题的其中一个原因,但在没有这种差异的英美甚至一些欧陆国家处理相关论题时也在不同程度上有类似的困... 本文把中国语境下权利论题所遇到的困惑与矛盾统称为“梅氏困境”(Mei s Dilemma)。中西方文化差异虽然是造成“梅氏困境”及其延伸问题的其中一个原因,但在没有这种差异的英美甚至一些欧陆国家处理相关论题时也在不同程度上有类似的困难。近现代“权利”一词及其概念并非中国古已有之,而是在19世纪通过美传教士自英语“right(s)”一词翻译而来,并在公共话语领域逐渐流行;随后东渡日本,在法学领域成为通行译法,复又传回中国。欧陆法学和英美法学虽同样继受了罗马法的尤斯(IUS)传统,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历了尤斯主观化道路,但是在术语的使用上,英语世界基本实现了权法分离,而欧陆世界则因为直接继受罗马法的制度和制度名称,最终无法实现分离而以主观客观之分替代。本文认为,在非法律术语领域翻译时应把英语词right译成汉语词“权利”。在法律术语的范畴,当翻译单独出现的德语词Recht时,视语境译为“法”或“权”,而遇有疑问时均应译为“法权”;subjektives Recht应译为“主观法权”,objektives Recht应译为“客观法权”。古罗马文献中的IUS应音译为“尤斯”,或根据其语境按意义译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氏困境 尤斯 权利 主观法权 客观法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内地与澳门犯罪构成要素理论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国强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1-106,共6页
通过比较,笔者认为,内地犯罪构成理论的基本特征是将社会危害性排除在外,构成犯罪诸要素之间呈一种平面状态,无层次之分,主观责任之认定流于形式。而澳门所反映的大陆法系犯罪论之三要素,则不仅将社会危害性溶于犯罪构成理论之中,而且... 通过比较,笔者认为,内地犯罪构成理论的基本特征是将社会危害性排除在外,构成犯罪诸要素之间呈一种平面状态,无层次之分,主观责任之认定流于形式。而澳门所反映的大陆法系犯罪论之三要素,则不仅将社会危害性溶于犯罪构成理论之中,而且对行为之分析由形式到实质,由客观到主观,层层深入,尤其是在主观责任的认定方面,既看形式,更重实质。因此,就犯罪构成要素理论之优劣而言,中国内地的犯罪构成理论实有改进之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构成理论 犯罪构成要素 主观责任 社会危害性 认定 犯罪论 大陆法系 澳门 实质 内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后内地供澳农产品对节日民生的影响——以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澳门冬至为例
18
作者 朱德新 尚慧然 朱峰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1-108,共8页
农产品的供给对澳门市民的节日生活有着重要影响,各种应节鲜活农产品更被赋予浓厚的精神和民俗意义。从新中国成立后至70年代,本地农产品产量受城市化影响不断缩减,而内地供澳农产品也经历了一个从紧缺到丰裕的过程。在澳门民间重要传... 农产品的供给对澳门市民的节日生活有着重要影响,各种应节鲜活农产品更被赋予浓厚的精神和民俗意义。从新中国成立后至70年代,本地农产品产量受城市化影响不断缩减,而内地供澳农产品也经历了一个从紧缺到丰裕的过程。在澳门民间重要传统节日冬至期间,20世纪50年代部分年份内地供澳农产品货源不稳定,降低市民节日团聚的欢乐气氛;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农产品不仅供应充足,而且出现了价格"不涨反降"的现象,改变了一般意义上节日期间供需差距导致价格上涨的局面。在这一过程中,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澳门民生并千方百计向澳输送农产品,为丰富市民的节日生活以及稳定社会、促进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地 农产品 澳门 冬至 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祛魅与向善:人工智能与人文关系十问
19
作者 於兴中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60,44,共11页
在快速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日显重要的时代,人们越来越感到自身处于不安全的困境。这不仅是因为自己的信息和隐私可能会受到暴露或侵犯,而且因为人们害怕自己的身份、行为目的和自由受到来自网络的侵蚀。大量的媒介报道说,在数字世界里,机... 在快速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日显重要的时代,人们越来越感到自身处于不安全的困境。这不仅是因为自己的信息和隐私可能会受到暴露或侵犯,而且因为人们害怕自己的身份、行为目的和自由受到来自网络的侵蚀。大量的媒介报道说,在数字世界里,机器在创造力、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似乎要超过人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时代 数字时代 数智时代 人工智能 “史学危机” 二手阅读 文论 “成人”与“成材” 人文语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澳门地区道路交通侵权损害赔偿制度及其完善
20
作者 唐晓晴 梁静姮 吕冬娟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2-79,共8页
规范澳门公路秩序的法律以2007年颁布的《道路交通法》(Lei do Transito Rodoviario)为核心,在交通侵权损害赔偿的问题上,适用的法律还有《澳门民法典》和《澳门商法典》等。在澳门,车辆持有人对因车辆造成的损害承担风险责任。在解决... 规范澳门公路秩序的法律以2007年颁布的《道路交通法》(Lei do Transito Rodoviario)为核心,在交通侵权损害赔偿的问题上,适用的法律还有《澳门民法典》和《澳门商法典》等。在澳门,车辆持有人对因车辆造成的损害承担风险责任。在解决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问题上,澳门地区建立了以强制汽车责任保险为主、汽车保障基金(葡文缩写为FGA)为辅的道路交通事故损害基本补偿体系。但现存法律体系仍有一定的改进空间,其问题主要包括:需要进一步明确人身损害方面的具体项目和基准,以及扩大受害人之范围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门 道路交通侵权损害赔偿 侵权救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