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温度对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氮化硅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万小涵
张广清
+1 位作者
Oleg Ostrovski
Hal Aral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2-66,共5页
碳热还原/氮化合成Si3N4在1300~1600℃下N2或N2-H2混合气中进行。反应物由非晶SiO2与C粉以1∶4.5摩尔比混合、压片。产生的CO由红外传感器监测,样品中氧、氮、碳含量由LECO元素分析仪测得,混合物各相由X射线衍射(XRD)检测。SiO2还...
碳热还原/氮化合成Si3N4在1300~1600℃下N2或N2-H2混合气中进行。反应物由非晶SiO2与C粉以1∶4.5摩尔比混合、压片。产生的CO由红外传感器监测,样品中氧、氮、碳含量由LECO元素分析仪测得,混合物各相由X射线衍射(XRD)检测。SiO2还原反应在1300℃以下开始,速率随温度升高增大;温度高于1570℃时,速率因反应物表面被生成物覆盖降低。由于还原产物CO平衡分压差别小,选择生成Si3N4或SiC的临界温度不明显。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氮化硅的原理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热还原/氮化法
临界温度
生成物选择性
CO平衡分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温度对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氮化硅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万小涵
张广清
Oleg Ostrovski
Hal Aral
机构
澳大利亚
新南威尔士
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澳大利亚
卧龙岗
大学
机械材料与机电一体化学院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可持续发展与创新研究院
出处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2-66,共5页
文摘
碳热还原/氮化合成Si3N4在1300~1600℃下N2或N2-H2混合气中进行。反应物由非晶SiO2与C粉以1∶4.5摩尔比混合、压片。产生的CO由红外传感器监测,样品中氧、氮、碳含量由LECO元素分析仪测得,混合物各相由X射线衍射(XRD)检测。SiO2还原反应在1300℃以下开始,速率随温度升高增大;温度高于1570℃时,速率因反应物表面被生成物覆盖降低。由于还原产物CO平衡分压差别小,选择生成Si3N4或SiC的临界温度不明显。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氮化硅的原理需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
碳热还原/氮化法
临界温度
生成物选择性
CO平衡分压
Keywords
carbothermal reduction and nitridation
boundary temperature
selectivity of products
equilibrium CO partial pressure
分类号
O613 [理学—无机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温度对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氮化硅的影响
万小涵
张广清
Oleg Ostrovski
Hal Aral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