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卒中踝足矫形器的3D打印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刘震 张盘德 +3 位作者 容小川 刘翠华 谢亿民 黄国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74-878,共5页
目的:探讨3D打印踝足矫形器(AFO)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并希望能够降低打印成本,促进临床应用。方法:采用Artec三维扫描仪扫描患肢,利用软件Meshlab进行STL文件的表面处理。通过软件Instep将STL文件转换成STP文件。利用Abaqus软件,建立有限... 目的:探讨3D打印踝足矫形器(AFO)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并希望能够降低打印成本,促进临床应用。方法:采用Artec三维扫描仪扫描患肢,利用软件Meshlab进行STL文件的表面处理。通过软件Instep将STL文件转换成STP文件。利用Abaqu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对AFO进行有限元分析。利用软件Evolve对AFO模型结构优化,去除多余的结构。最后通过3D打印机打印制作所需的AFO。结果:详细展示3D打印AFO的具体流程,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AFO后部中间和两侧区域的应力明显高于其他区域,结构优化后AFO减少了17%的重量,两种材料打印的AFO轻便,打印成本也有降低。结论:本次研究成功地展示了3D打印AFO的临床应用流程,降低打印成本可以促进3D打印技术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增材制造 踝足矫形器 脑卒中 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谐波和间谐波三参数识别的SSI-LS方法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天云 袁明哲 +2 位作者 郑波 许洁 于奉振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42-46,共5页
为精确检测谐波和间谐波的三参数,提出了基于随机子空间辨识(Stochastic Subspace Identification,SSI)与最小二乘(Least Square)法的谐波和间谐波三参数检测方法。运用奇异值差值法确定SSI-LS算法的阶数;利用SSI算法直接对原始含噪信... 为精确检测谐波和间谐波的三参数,提出了基于随机子空间辨识(Stochastic Subspace Identification,SSI)与最小二乘(Least Square)法的谐波和间谐波三参数检测方法。运用奇异值差值法确定SSI-LS算法的阶数;利用SSI算法直接对原始含噪信号精确检测出各谐波和间谐波分量的频率;当信噪比大于20dB时,应用最小二乘法对各谐波和间谐波分量进行幅值和相位的估计,从而实现了谐波和间谐波的三参数识别。分别针对含有噪声和直流分量的谐波和间谐波数值仿真信号和频率相近且幅值相差百倍的谐波和间谐波信号作谐波和间谐波的三参数识别。仿真分析表明该方法抗噪声能力强、检测精度高、计算速度快,尤其是对信号中各谐波和间谐波分量的相位检测精度高、对频率相近且幅值相差百倍的谐波和间谐波信号具有较高的分辨率,为电力系统谐波和间谐波的精确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 间谐波 奇异值差值法 随机子空间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位移约束的类周期性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 被引量:7
3
作者 荣见华 廖莺 +2 位作者 赵志军 谢亿民 易继军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76-881,953-954,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位移约束的类周期性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的方法。为了获得类周期性结构的最优拓扑,将优化的结构区域划分成若干个子区域;为了解决目标函数振荡问题,在每一迭代步形成并引入变位移约束限,以单元相对密度指数幂的倒数作... 提出了一种基于位移约束的类周期性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的方法。为了获得类周期性结构的最优拓扑,将优化的结构区域划分成若干个子区域;为了解决目标函数振荡问题,在每一迭代步形成并引入变位移约束限,以单元相对密度指数幂的倒数作为设计变量,建立了位移约束的显式近似式,并形成了以结构质量作为目标函数、以位移作为约束条件的类周期性结构拓扑优化近似模型;本文通过改进对偶求解方法,建立了拉格朗日乘子迭代求解公式;引入虚拟子域设计变量,建立了类周期性结构各子区域单元设计变量之间的联系,满足了指定的类周期性约束条件,并推导出了设计变量迭代公式;最后给出了梁结构拓扑设计和双坡梯形屋钢屋架设计的算例。结果表明:随着周期数的增加,子结构尺寸对最优拓扑的影响减弱;优化迭代过程中没有目标函数振荡现象。以上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周期性结构 拓扑优化 位移约束 二次规划法 拉格朗日乘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通气空泡尾部微气泡流减阻仿真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向敏 张为华 +1 位作者 张孜博 屠基元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33-738,共6页
基于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开展了局部通气空泡尾部气泡流仿真及减阻特性研究。模型中建立了局部通气空泡尾部回射流泄气模型,并通过改进湍流耗散系数计算模型考虑了高气含量对两相作用的影响。通过将模型应用于轴对称体微气泡减阻试验,... 基于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开展了局部通气空泡尾部气泡流仿真及减阻特性研究。模型中建立了局部通气空泡尾部回射流泄气模型,并通过改进湍流耗散系数计算模型考虑了高气含量对两相作用的影响。通过将模型应用于轴对称体微气泡减阻试验,验证了多相流模型的准确性。通过开展不同工况下局部通气空泡流仿真,正确预示了空泡后回流区及其下游气泡分布特点。基于仿真结果,对试验体摩阻和压阻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对于高压阻航行器,局部通气空化综合利用空化减阻和微气泡减阻,既能有效减小摩擦阻力,又能保持较小压阻,能实现比超空泡更高的减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力学 局部通气空泡 微气泡减阻 数值仿真 总体平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橡胶助剂的全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何文绚 Robert Shanks 游叶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54-658,共5页
橡胶产品中橡胶助剂的分析有重要现实意义。由于橡胶产品中添加的助剂种类较多,添加量差别较大,部分助剂又已发生反应,因此进行橡胶助剂的全分析是一项有较高难度的工作。通过中压色谱分离,红外光谱定性的方法,鉴定了乙丙橡胶助剂中的... 橡胶产品中橡胶助剂的分析有重要现实意义。由于橡胶产品中添加的助剂种类较多,添加量差别较大,部分助剂又已发生反应,因此进行橡胶助剂的全分析是一项有较高难度的工作。通过中压色谱分离,红外光谱定性的方法,鉴定了乙丙橡胶助剂中的矿物油、邻苯二甲酸酯、植物油等3种软化剂,以及残余的硫化促进剂M和防老化剂苯乙烯化苯酚;采用固相萃取去除助剂中主量成分矿物油,以减少对其他少量助剂成分的干扰,通过气质联用法,推测出橡胶助剂中的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防老剂、残余的秋兰姆类硫化促进剂,同时利用气质联用仪,直接测定乙丙橡胶抽提液,鉴定了残余的活泼性物质过氧化苯甲酰类硫化剂。文章研究结果可供其他橡胶体系有机助剂全分析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 助剂 红外光谱 气质联用 中压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纹图像质量的自动评定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永明 张祖泷 +2 位作者 韩凤玲 林坤明 孙豪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2-98,共7页
针对指纹图像质量差而导致指纹识别系统识别成功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影响因子的指纹图像质量自动评定方法。以原始指纹图像的局部纹理、全局纹理、可利用面积大小和干湿状况作为影响因子,先以梯度相关性计算局部纹理质量分数,... 针对指纹图像质量差而导致指纹识别系统识别成功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影响因子的指纹图像质量自动评定方法。以原始指纹图像的局部纹理、全局纹理、可利用面积大小和干湿状况作为影响因子,先以梯度相关性计算局部纹理质量分数,再以分块思想分别计算出后三者的质量分数。然后,以不同的影响权值将上述4个影响因子联系起来,综合评定指纹质量。最后调节部分影响因子的影响作用,修正综合评定结果。采用FVC2004DB2_B中图像进行算法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能合理有效地将指纹图像质量评定为5个等级,而且正确率可达到97.5%,能有效提高指纹识别系统的识别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纹识别系统 图像处理 图像质量 影响因子 指纹纹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 Western Blot 法鉴定感染鸡外周血淋巴细胞中马立克氏病毒抗原 被引量:3
7
作者 秦爱建 崔治中 TannockAGreg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24-529,共6页
马立克氏病毒是鸡的一种高度致肿瘤性疱疹病毒,主要以淋巴瘤为特征,有关该病毒的致病机理还不清楚。本研究利用澳大利亚分离的MDV致病毒株MPF57感染1日龄SPF雏鸡,并在感染后4周对其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MDV特异性抗原... 马立克氏病毒是鸡的一种高度致肿瘤性疱疹病毒,主要以淋巴瘤为特征,有关该病毒的致病机理还不清楚。本研究利用澳大利亚分离的MDV致病毒株MPF57感染1日龄SPF雏鸡,并在感染后4周对其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MDV特异性抗原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临床上呈急性感染并伴有明显症状的鸡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MDV抗原分子量主要为28、73、60和49kDa;而无明显症状的鸡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MDV抗原分子量主要为73kDa。试验证明,Westernblot是一种较好的检测病毒抗原的方法,可以检测到荧光抗体方法检测不到的淋巴细胞中的MDV特异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立克氏病毒 抗原 淋巴细胞 免疫印迹 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纹与指静脉的特征层动态加权融合识别
8
作者 杨永明 林坤明 +1 位作者 韩凤玲 张祖泷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6-93,共8页
结合指纹与指静脉两种生物特征的优点进行多模态特征识别,提出一种特征层动态加权融合匹配算法。在图像预处理的基础上分别提取两模式源的有效特征矢量,根据近邻消除和特殊区域保留原则对特征矢量进行降维;从待识别特征角度对特征点集... 结合指纹与指静脉两种生物特征的优点进行多模态特征识别,提出一种特征层动态加权融合匹配算法。在图像预处理的基础上分别提取两模式源的有效特征矢量,根据近邻消除和特殊区域保留原则对特征矢量进行降维;从待识别特征角度对特征点集的相对质量进行评价,根据对双模态特征优和差的分类引入动态加权策略,提高质量较好特征所占权重,削弱低质量及伪特征对识别结果的影响,实现了特征层特征自适应优化融合。在FVC2000公开指纹库和指静脉自建数据库上的测试取得了98.9%的识别率,较指纹、指静脉单模态识别分别提高了6.6%和9.6%,较匹配层加权平均融合识别提高了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指纹识别 静脉识别 特征抽取 特征层融合 动态加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非饱和土边坡拟动力稳定性分析初探 被引量:5
9
作者 王龙 陈国兴 +3 位作者 胡伟 孙德安 李洁 刘文化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859-1867,共9页
边坡在地震作用下极易失稳破坏且通常伴随明显的三维破坏特征,增加边坡阶数并结合抗滑桩等加固措施可有效提高边坡的动稳定性,广泛用于滑坡灾害防治中。基于极限分析上限原理并结合拟动力法,将塑性变形理论扩展至非饱和土中,改进已提出... 边坡在地震作用下极易失稳破坏且通常伴随明显的三维破坏特征,增加边坡阶数并结合抗滑桩等加固措施可有效提高边坡的动稳定性,广泛用于滑坡灾害防治中。基于极限分析上限原理并结合拟动力法,将塑性变形理论扩展至非饱和土中,改进已提出的半解析水平片分法,计算具有非线性分布特征的非饱和土重力、地震惯性力和抗滑桩侧阻力所做外功率和表观黏聚力的功率耗散率,与解析解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通过算例分析,探究了非饱和土边坡的地震响应规律,揭示了吸力对边坡地震稳定性及抗滑桩加固效果的强化作用。结果表明:吸力对边坡稳定性的贡献可达15%~30%,且与地震动特性密切相关,地震波达到峰值时,吸力效应得到显著加强;水平加速度系数和土体剪切模量对边坡地震稳定性影响较大;地震作用下边坡将出现明显的“浅层”滑动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边坡 极限分析 拟动力法 基质吸力 三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纹奇异点精确定位新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祖泷 杨永明 +1 位作者 韩凤玲 林坤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2年第32期203-207,共5页
针对指纹图像奇异点快速精确定位的难题,提出一种简单实用算法。对指纹图像预处理,计算方向场并归域化,接着选出奇异点候选区,并以Poincare Index(PI)算法从中提取奇异点候选点集。对候选奇异点集去伪并精确定位。采用FVC2004指纹库进... 针对指纹图像奇异点快速精确定位的难题,提出一种简单实用算法。对指纹图像预处理,计算方向场并归域化,接着选出奇异点候选区,并以Poincare Index(PI)算法从中提取奇异点候选点集。对候选奇异点集去伪并精确定位。采用FVC2004指纹库进行实验验证,结果与PI算法对比,该算法鲁棒性更好,定位更精确,漏检率和误检率分别降低5.86%、6.8%,平均速度提高了3.71~9.38倍,基本满足高精度高速度的指纹奇异点定位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纹图像 方向场 奇异点 归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蒲云辉 王清远 +2 位作者 李文渊 张国敏 杨平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13,共4页
因普通混凝土用水泥作为胶凝材料致使其温室气体排放量高。粉煤灰在碱激活剂的作用下可以作为辅助胶凝材料替代水泥拌制地质聚合物混凝土,该种混凝土具有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潜力。对比研究生产1 m3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混凝土和普通混... 因普通混凝土用水泥作为胶凝材料致使其温室气体排放量高。粉煤灰在碱激活剂的作用下可以作为辅助胶凝材料替代水泥拌制地质聚合物混凝土,该种混凝土具有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潜力。对比研究生产1 m3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研究表明:地质聚合物混凝土的二氧化碳当量要比普通混凝土低15%,地质聚合物混凝土的温室气体排放主要集中在碱激活剂的制备和后期高温养护,约占总排放量的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聚合物 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当量 水泥 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泊松比材料和结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1
12
作者 任鑫 张相玉 谢亿民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56-687,共32页
负泊松比材料和结构具有特殊的力学性能,在单轴压力(拉力)作用下发生横向收缩(膨胀).其在抗剪承载力、抗断裂性、能量吸收和压陷阻力等方面比传统材料更有优势,因而负泊松比材料在医疗设备、传感器、防护设备、航空航海及国防工程等领... 负泊松比材料和结构具有特殊的力学性能,在单轴压力(拉力)作用下发生横向收缩(膨胀).其在抗剪承载力、抗断裂性、能量吸收和压陷阻力等方面比传统材料更有优势,因而负泊松比材料在医疗设备、传感器、防护设备、航空航海及国防工程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目前负泊松比材料的应用与普及仍面临一些挑战.本文广泛讨论了国内外关于负泊松比材料的研究成果并介绍了负泊松比材料的最新进展,将负泊松比材料大体概括为以下4类:天然负泊松比材料、胞状负泊松比材料、金属负泊松比材料、多重和复合负泊松比材料.主要介绍了各种负泊松比材料的内部结构、负泊松比机理、力学性能以及在各行各业的新发明、新应用.针对目前负泊松比材料研究理论和实验成果多,而实际应用仍然较少的情况,指出了负泊松比材料的缺点及其推广所面临的挑战.目前负泊松比材料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制造成本高、孔隙率大而承载力不足以及仅适用于小应变情况等.本文针对此情况详细介绍了金属负泊松比材料及其设计和制作的方法,改善负泊松比材料的不足并推广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泊松比材料 负泊松比 力学性能 超材料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地艺术在古文化遗址保护方面的应用——以佛山河宕贝丘遗址公园设计方案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青蓝 《广东园林》 2009年第3期14-18,共5页
以广东佛山河宕贝丘遗址公园设计方案的背景、理念和思路为主线,着重阐述了大地艺术在古文化遗址保护方面应用的意义与作用;探讨了当下艺术与景观的关系、艺术介入空间的意义,以及如何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和谐地处理环境艺术与城市整体... 以广东佛山河宕贝丘遗址公园设计方案的背景、理念和思路为主线,着重阐述了大地艺术在古文化遗址保护方面应用的意义与作用;探讨了当下艺术与景观的关系、艺术介入空间的意义,以及如何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和谐地处理环境艺术与城市整体建设及发展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艺术 新石器遗址 贝丘文化 规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方法调控荧光碳点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包蕾 庞代文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39-647,共9页
作为零维碳基发光纳米材料,碳点是对现有发光纳米材料的重要补充.精准控制粒径及表面结构对实现碳点的性质调控及其应用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本课题组在利用电化学方法研究荧光碳点方面的进展.重点展示了利用电化学方法实现对碳点粒径的... 作为零维碳基发光纳米材料,碳点是对现有发光纳米材料的重要补充.精准控制粒径及表面结构对实现碳点的性质调控及其应用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本课题组在利用电化学方法研究荧光碳点方面的进展.重点展示了利用电化学方法实现对碳点粒径的控制,对表面氧化程度的调节以及对其发光机理的研究.电化学方法可对只有几纳米厚度的材料表面进行有效的控制,可操作性强且经济环保.通过对碳点的粒径及表面的调控,作者也进一步揭示了碳点的发光与表面结构的相关性.这些工作为碳点的合成及其性质调控提供了可循的规律,有利于推动碳点在生物医生成像、传感检测、催化及能源转化等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点 电化学合成 发光机理 表面结构 电致化学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向渐进结构拓扑优化算法的创新设计研究
15
作者 蒲阳 鲍鼎文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62-71,101,共11页
目的在数字化设计的背景下,探索基于结构性能化的算法找形方法,运用双向渐进结构拓扑优化算法(Bi-Directional Evolutionary Structural Optimization,BESO)展开创新设计实践研究。方法在理解双向渐进结构拓扑优化算法的基本内涵、相关... 目的在数字化设计的背景下,探索基于结构性能化的算法找形方法,运用双向渐进结构拓扑优化算法(Bi-Directional Evolutionary Structural Optimization,BESO)展开创新设计实践研究。方法在理解双向渐进结构拓扑优化算法的基本内涵、相关理论、历史发展和现状应用的基础上,分析其算法生成的优势及可行性,并以算法的组织模式与生形原理为前提,对其进行几何划分、约束条件、优化技术、结构模拟、材料设定、迭代生形等内容协同一体的生成策略研究,提供了多元选择的设计机会。结果得到了运用双向渐进结构拓扑优化算法进行的基于初始形态设计、拓扑优化设计和后处理与制造三步骤创新设计实践结果。结论此设计实践方案验证了该算法生成方法的设计应用可行性,同时也为多领域应用该算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渐进结构拓扑优化算法 算法设计流程 创新设计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