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4~46ka川东北石笋的氧同位素记录及其气候环境意义探讨 被引量:8
1
作者 迟宝泉 周厚云 +6 位作者 赵建新 韦刚健 关华政 俸月星 朱照宇 周国庆 闫峻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37-343,共7页
对采集于川东北诺水河溶洞群狮子洞的石笋SI3进行了TIMS U-Th定年和高精度氧稳定同位素(δ18O)分析,对其气候环境意义及与东亚夏季风演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在54~46ka之间,SI3的δ18O记录相对变化趋势与同样位于东亚季风区的葫芦... 对采集于川东北诺水河溶洞群狮子洞的石笋SI3进行了TIMS U-Th定年和高精度氧稳定同位素(δ18O)分析,对其气候环境意义及与东亚夏季风演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在54~46ka之间,SI3的δ18O记录相对变化趋势与同样位于东亚季风区的葫芦洞和董哥洞石笋δ18O记录、与极地冰芯GISP2和中东以色列Soreq洞次生碳酸盐沉积的δ18O记录具有很好的可比性,显示了其与东亚夏季风气候演化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密切关系。但与其他石笋数据的对比显示SI3的δ18O记录明显偏重,可能与SI3生长地点接近洞口的环境有关,SI3发生了18O富集。对SI3的δ18O记录与气候环境密切相关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笋 δ^18 O 非平衡分馏 夏季风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笋中稀土元素含量的测定及气候环境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周厚云 赵建新 +5 位作者 朱照宇 俸月星 Michael LAWRENCE 迟宝泉 闫峻 周国庆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5-530,共6页
首次采用经过改良的外标法校正数据的ICP-MS方法对石笋中的稀土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用于测定石笋中含量很低的稀土元素,尤其是对含量相对较高的轻稀土元素如La、Ce可以获得较精确的数据。对采集于四川东北部诺水河... 首次采用经过改良的外标法校正数据的ICP-MS方法对石笋中的稀土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用于测定石笋中含量很低的稀土元素,尤其是对含量相对较高的轻稀土元素如La、Ce可以获得较精确的数据。对采集于四川东北部诺水河溶洞群的石笋SJ3的分析结果显示,在相对温暖湿润时期的石笋沉积中稀土元素含量明显增加。可能的原因包括:(1)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土壤和岩石的化学风化及稀土元素的活化;(2)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地下水动力加强,使得地下水中稀土元素的载体(有机质、铁锰胶体和颗粒物质等)增多。因此,石笋沉积中的稀土元素可以用于研究上覆土壤和岩石的化学风化和地下水水文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笋 稀土元素 ICP-MS 化学风化 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石笋记录的38~39kaB.P.活动事件 被引量:2
3
作者 周厚云 赵建新 +4 位作者 朱照宇 俸月星 迟宝泉 闫峻 周国庆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1-105,共5页
通过川东北诺水河溶洞群石笋的年代学分析,发现多支时代跨越35~40kaB.P.的石笋记录了发生时间在38~39kaB.P.的事件:有的石笋发育中断,有的石笋生长轴心发生了变化,有的石笋则刚刚开始发育。初步的证据显示该事件不是气候成因... 通过川东北诺水河溶洞群石笋的年代学分析,发现多支时代跨越35~40kaB.P.的石笋记录了发生时间在38~39kaB.P.的事件:有的石笋发育中断,有的石笋生长轴心发生了变化,有的石笋则刚刚开始发育。初步的证据显示该事件不是气候成因所为,也不像由于洞穴局部塌陷引起。考虑到秦岭山地是新构造活动十分发育的地区,为此我们推测该事件很可能与某一次构造活动有关,也可能是由一次大规模重力地貌过程(如滑坡)造成。因此,洞穴沉积物(包括石笋、石钟乳和流石等)可望为川东北地区的新构造活动尤其是地震事件研究提供一种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北 石笋 活动事件 地震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