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非幽门螺杆菌样螺杆菌感染
1
作者 李瑜元 胡品津 +2 位作者 Stuart Hazell Hazel Mitchill Adrian Lee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1期76-76,共1页
近年来大量研究证明胃内幽门螺杆菌(Helieobacter pylorl,HP)感染是慢性胃炎,并很可能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1987年Dent发现另一种HP体积大的螺杆菌,以后世界各地亦偶有报告并确定为人胃螺杆菌(Gastrospirillum hominis,GH)。作... 近年来大量研究证明胃内幽门螺杆菌(Helieobacter pylorl,HP)感染是慢性胃炎,并很可能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1987年Dent发现另一种HP体积大的螺杆菌,以后世界各地亦偶有报告并确定为人胃螺杆菌(Gastrospirillum hominis,GH)。作者近来发现8例感染该菌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螺杆菌感染 胃内 慢性胃炎 HP 消化性溃疡 GH 发现 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高发区和低发区幽门螺杆菌感染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6
2
作者 李瑜元 胡品津 +4 位作者 王志瑾 赵世民 柳青 H.M.Mitchell S.L.Hazell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用血清学方法对胃癌高发区兰州地区3781名各年龄组健康人群进行前瞻性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调查,并与胃癌低发区广州地区的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兰州地区HP总感染标化率为61.6... 用血清学方法对胃癌高发区兰州地区3781名各年龄组健康人群进行前瞻性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调查,并与胃癌低发区广州地区的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兰州地区HP总感染标化率为61.6%,高于广州地区的48.3%(P<0.001)。两者之间的差异在10岁以下儿童,尤其是4岁以下幼儿最显著(分别为43.2%与19.3%,P<0.001);兰州地区HP阳性率的高峰年龄段在30~39岁,比广州地区提早10年以上出现,可能与胃癌高发区人群较早出现HP相关性萎缩性胃炎及肠上皮化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感染 流行病学 胃肿瘤 病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