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惠金融降低平均成本推进消除贫困的逻辑演进
1
作者 穆博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8-94,共7页
传统金融具有“嫌贫爱富”天然属性,造成了较为严重的金融排斥,导致弱势群体长期无法获得金融服务且难以借此消除贫困。普惠金融的逻辑实质是降低金融产品的平均成本,以消除金融排斥,帮助更多弱势群体获得金融服务并消除贫困。传统普惠... 传统金融具有“嫌贫爱富”天然属性,造成了较为严重的金融排斥,导致弱势群体长期无法获得金融服务且难以借此消除贫困。普惠金融的逻辑实质是降低金融产品的平均成本,以消除金融排斥,帮助更多弱势群体获得金融服务并消除贫困。传统普惠金融的逻辑着力点是发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综合作用,数字普惠金融的逻辑放大功能是发挥数字技术的重要作用。虽然后者比前者在降低金融产品平均成本的程度上显著提升,但降低的平均成本仍具有下限,导致无法完全消除金融排斥、难以借助普惠金融服务彻底消除贫困。第四次工业革命催生的数字贫困者,制约了其所需金融产品平均成本的进一步下降,产生了对数字贫困者的新金融排斥,使其因难以获得金融服务成为新型贫困者,成为影响数字普惠金融逻辑放大功能的新难题,需重新审视贫困的内涵及消除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的价格排斥 平均成本 传统普惠金融 数字普惠金融 数字贫困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平台的本质特征及其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丁鑫 穆博 +1 位作者 张洋 穆争社 《南方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4-70,共17页
数字普惠金融平台是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具有普惠性、数字性、开放性及服务性等特征。现阶段数字普惠金融平台发展面临以下困境:以封闭型为主,运营效率低下;以单功能为主,多元主体需求未能充分得到满足;信息联动不足,多功能难... 数字普惠金融平台是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具有普惠性、数字性、开放性及服务性等特征。现阶段数字普惠金融平台发展面临以下困境:以封闭型为主,运营效率低下;以单功能为主,多元主体需求未能充分得到满足;信息联动不足,多功能难以发挥;管理杂乱化,运行稳定性受到影响;缺乏制度设计,发展规划有待完善。本文对比研究由地方政府、电商平台、金融科技公司主导运作的若干典型平台案例,归纳有益经验,就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平台服务乡村振兴提出以下建议:构建以金融产品展销平台为核心、以“信用平台+增信平台+服务平台”为支撑的“一核心三支撑”式平台架构;采取“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运营模式;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强外部监督管理与强化平台内部治理相结合,促进平台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 数字金融 普惠金融 数字平台 电子商务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