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澜沧县冷凉山区稻田养鸭技术及成效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张毅妮
-
机构
澜沧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出处
《云南农业》
2019年第1期60-61,共2页
-
文摘
稻田养鸭是一种生态型的种养技术,就是利用水稻田的特殊环境,在水稻无需治虫除草的前提下,及时放养一批肉鸭,形成与水稻共育的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模式。把雏鸭适时放入稻田里,既能刺激水稻生长,又降低鸭子养殖成本,是实行稻鸭共栖双丰收的一项种养配套新技术。通过互利互补的生长环境,有利于生产出食味好、绿色生态的优质稻米,有利于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澜沧县冷凉山区有水稻田面积6666.7hm^2,由于冷凉山区山高、水冷、温低,加之交通闭塞,经济欠发达,劳动者的科技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文盲、半文盲比例较大,科技意识低,加之沿用传统的生产耕作方式,严重制约了冷凉山区粮食生产的发展,水稻平均亩产长期徘徊在150~200kg。2016—2018年澜沧县在水稻高产创建区、粳稻区发展河乡勐乃村荒坝组实施稻田养鸭技术,试养了3000只、4000只、5000只鸭。通过这项农业生态环保技术,为冷凉山区农户打开了一条致富门路。
-
关键词
稻田养鸭
种养技术
冷凉山区
澜沧县
农村经济发展
粮食生产
生长环境
水稻田
-
分类号
S834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澜沧县稻后‘东升南瓜’引进示范及栽培技术探讨
- 2
-
-
作者
张咏梅
-
机构
云南省澜沧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出处
《南方农业》
2016年第6期77-77,79,共2页
-
文摘
澜沧县冬闲稻田面积较大,约0.67万hm^2,区域内热量丰富,随着农业生产不断发展,大部分粮区农民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如何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加快粮区经济发展,探讨贫困山区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利用冬闲稻田发展东升南瓜生产是每个科技推广工作者神圣职责。
-
关键词
冬闲稻田
东升南瓜
引种栽培
云南省澜沧县
-
分类号
S642.1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在澜沧县的应用
- 3
-
-
作者
王正权
-
机构
澜沧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出处
《云南农业》
2015年第2期19-20,共2页
-
文摘
根据澜沧县种植水平、气候条件,示范推广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使之本土化,以便更好地应用于当地水稻生产,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
关键词
水稻
精确定量栽培
应用
-
分类号
S511.048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澜沧县水稻高产创建的成效及发展思考
被引量:3
- 4
-
-
作者
游侠
-
机构
澜沧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出处
《云南农业》
2017年第1期22-23,共2页
-
文摘
澜沧县通过2015年实施水稻高产创建示范项目,项目区共增产稻谷159.28万kg,新增产值318.56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示范效果。阐述澜沧县水稻高产创建取得的主要成绩,分析存在问题,就水稻高产创建提出发展思考,以期澜沧水稻单产再上新台阶。
-
关键词
水稻
高产创建
成效
发展思考
-
分类号
S511.0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如何加快澜沧县冬马铃薯产业发展
被引量:2
- 5
-
-
作者
赵艳龙
-
机构
澜沧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出处
《云南农业》
2016年第2期59-60,共2页
-
文摘
从澜沧县马铃薯发展现状出发,分析冬马铃薯生产中存在问题,提出加大良种引进、繁育和推广;建立健全政府引导机制,开拓市场;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扶持骨干企业,发展产业化生产等对策措施。
-
关键词
冬马铃薯
栽培技术
引导机制
产业化生产
-
分类号
S5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澜沧县冷凉山区水稻产业发展对策
被引量:1
- 6
-
-
作者
陶明芳
-
机构
澜沧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出处
《云南农业》
2016年第8期56-57,共2页
-
文摘
简述澜沧县冷凉山区水稻发展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加强领导,科学规划;加大投入,改善农田地基础条件;加快水稻良种引进、试验、示范;加快水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种植水平等对策措施,为发展冷凉山区水稻产业提供参考。
-
关键词
冷凉山区
水稻产业
良种引进
繁育
种植水平
-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浅析澜沧县水稻生产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1
- 7
-
-
作者
董武壮
-
机构
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12期22-26,共5页
-
文摘
通过分析水稻生产在澜沧县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探讨澜沧县水稻生产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发展优势,同时提出发展澜沧县水稻生产的对策和措施。
-
关键词
水稻
生产现状
存在问题
发展对策
技术措施
-
分类号
F326.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澜沧县农作物间套种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
- 8
-
-
作者
李树宏
-
机构
云南省澜沧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12期41-43,共3页
-
文摘
分析了澜沧县农作物间套种推广现状,结合多年生产实践,提出了推进农作物间套种发展对策,以期为澜沧县发展农作物间套种的发展提供参考。
-
关键词
澜沧县
间套种
推广现状
发展对策
-
分类号
F32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S344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
-
题名澜沧县小麦生产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1
- 9
-
-
作者
叶永明
-
机构
澜沧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出处
《云南农业》
2014年第8期48-49,共2页
-
文摘
通过对澜沧县小麦生产历史、现状分析,找出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服务体系;积极做好政策扶持;抓节令,抢墒播种;提纯复壮,引进优质高产小麦品种;合理密植,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争取项目资金办样板等一系列对策措施,从而为澜沧县小麦生产发展提供参考。
-
关键词
小麦生产
抢墒播种
合理密植
-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F326.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澜沧县水稻玉米高产创建的成效与启示
- 10
-
-
作者
赵艳龙
王志丽
-
机构
澜沧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普洱市农科所
-
出处
《云南农业》
2015年第5期14-15,共2页
-
文摘
澜沧县水稻玉米高产创建取得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劳动者素质提高、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农业生态环境得到保护等显著成效。主要做法:集成推广高产栽培技术、强化管理协调、结合实际开展技术培训、重视测产验收、注意总结技术。高产创建对澜沧县这样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为一体的农业县,如何推广农业技术、发展农业生产和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有重要启示。
-
关键词
水稻
玉米
高产
创建
成效
-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澜沧县蔬菜生产模式实施现状与对策
- 11
-
-
作者
董武壮
-
机构
云南省澜沧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4年第9期41-44,共4页
-
文摘
蔬菜产业是澜沧地区农民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蔬菜产业的发展与本地农民的生计息息相关,多年来形成了一定的产销链,然而本地蔬菜产业的规模还比较小,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针对蔬菜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关键词
澜沧县蔬菜生产模式
现状
对策
-
分类号
S63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澜沧咖啡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 12
-
-
作者
柴锦元
-
机构
云南省澜沧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12期24-26,共3页
-
文摘
文章通过分析咖啡产业在澜沧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探讨澜沧咖啡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发展优势,提出澜沧咖啡产业发展的对策和思路。
-
关键词
澜沧
咖啡
产业化
对策
-
分类号
F326.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陆稻高产栽培技术
- 13
-
-
作者
徐改林
-
机构
云南省澜沧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9期237-238,共2页
-
文摘
介绍陆稻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遴选种植地块、实行轮作、选用良种、备耕、适期播种、合理施肥、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提高陆稻产量提供技术指导。
-
关键词
陆稻
高产
栽培技术
-
分类号
S511.604.8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玉米高产创建综合配套栽培技术
- 14
-
-
作者
董武壮
-
机构
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2期172-174,共3页
-
文摘
自2010年以来,澜沧县连续6年开展农业部、云南省农业厅、科技厅玉米高产创建活动,累计完成玉米高产创建任务1.13万hm^2(17片),其中完成百亩核心区面积169.8 hm^2,完成千亩展示区面积1 604.67 hm^2,推广面积1.28万hm^2,平均单产495.87 kg,比对照单产406.46 kg,亩增产89.41 kg,增21.99%;累计新增粮食1 713.15万kg;增加经济收入3 768.92万元。项目区最高单产达873 kg。通过百亩核心区、千亩展示区、万亩示范片的引领带动,进一步提高了玉米综合生产能力,有效推进了全县玉米生产稳步健康发展,并总结出玉米高产创建综合配套栽培技术。
-
关键词
玉米
高产创建
栽培技术
-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杂交水稻旱种及管理
被引量:2
- 15
-
-
作者
杞华文
彭扎发
-
机构
澜沧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澜沧县竹塘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
出处
《云南农业》
2023年第7期61-62,共2页
-
文摘
澜沧县地处云南省西南部,国土面积8807 km2,常年大小春粮豆播种面积8万hm^(2)。境内海拔580~2516 m,山区、半山区占98.5%,常年有效积温7222℃,年平均气温20.2℃,年平均降雨量1307.2 mm,年日照时数2053.6 h。1旱地稻谷生产现状。澜沧县种植旱地稻谷(陆稻、地谷)历时已久,有丰富的地方品种资源和多样传统种植管理技术,是云南省陆稻种植面积最大县之一。
-
关键词
年有效积温
种植管理技术
水稻旱种
地方品种资源
年平均气温
国土面积
稻谷生产
陆稻
-
分类号
S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有机稻米生产效益分析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1
- 16
-
-
作者
张咏梅
-
机构
云南省澜沧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出处
《南方农业》
2016年第3期73-74,共2页
-
文摘
大米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食品之一,其质量安全和营养价值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有机稻米被研发,其在生产种植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基于此,分析当前有机稻米的生产现状和效益,并提出了对有机稻米产业发展的一些对策。
-
关键词
有机稻米
生产效益
发展对策
-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水稻高产栽培
- 17
-
-
作者
董武壮
-
机构
澜沧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出处
《云南农业》
2016年第12期84-85,共2页
-
文摘
1选择良种
根据当地生产、经济条件,栽培水平及自然条件和病虫害发生为害情况,选用经过审定、试验示范适宜当地种植,且抗病虫害能力强、抗倒伏、分蘖强、成穗率高、穗大、结实率高等抗逆性强的优质、高产品种。如杂交水稻宜香优2115、两优2161、T优63、川江优527等,冷凉山区水稻品种有云粳37,楚粳27、28号,丽粳11号,05~4号等。
-
关键词
杂交水稻
高产栽培
抗病虫害能力
病虫害发生
选择良种
为害情况
试验示范
抗逆性强
-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