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遵循绿色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潮州市饶平县茶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概况 被引量:3
1
作者 陈汉林 余少武 《广东茶业》 2019年第4期43-45,共3页
2018年6月29日,饶平县被广东省政府批准建设潮州市饶平茶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在潮州市委、市政府和市农业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根据《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指引(试行)》(粤农农规〔2018〕1号)、《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财政... 2018年6月29日,饶平县被广东省政府批准建设潮州市饶平茶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在潮州市委、市政府和市农业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根据《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指引(试行)》(粤农农规〔2018〕1号)、《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财政资金管理规定(试行)》(粤农农规〔2018〕2号)、《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绩效评价办法(试行)》(粤农农规〔2018〕3号)等文件要求,饶平县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统筹布局,大力推进茶叶全产业链发展升级,全面提升饶平单丛茶区域公共品牌影响力,目前产业园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 产业园 饶平县 潮州市 建设概况 茶叶 绿色发展 省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茶叶主产区杂草防控技术及成本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林威鹏 郜礼阳 +5 位作者 凌彩金 赖榕辉 陈汉林 王捷才 周巧仪 刘淑媚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2期147-152,共6页
【目的】明确广东省茶叶主产区杂草防控策略与成本,为控草技术研发、改进和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调查问卷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对广东省茶叶主产区茶企(茶农)所采用控草方式、次数、成本和期望成本,以及对绿色控草技术的... 【目的】明确广东省茶叶主产区杂草防控策略与成本,为控草技术研发、改进和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调查问卷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对广东省茶叶主产区茶企(茶农)所采用控草方式、次数、成本和期望成本,以及对绿色控草技术的认知度与接受程度等进行调查。【结果】结果表明,广东省茶叶主产区控草策略以人工除草为主(93.94%),机械除草次之(42.93%),化学除草约占8.59%,而绿色控草技术如覆盖稻草、覆盖防草布、间作绿肥等仅占4.55%~7.07%。年均控草成本11507.55元/hm^2,平均除草次数4.16次,期望年均控草成本6512.55元/hm^2。各项控草技术中,纯化学农药控草年均成本最低,约为2805元/hm^2,纯人工控草年均成本最高,约为12525元/hm^2,人工+绿肥、人工+地膜(防草布)等绿色控草模式成本介于7500~8985元/hm^2。绿色控草技术接受程度为84%,实际使用率不到10%。【结论】广东省茶叶主产区以人工除草为主,成本偏高,茶企(茶农)接受绿色控草技术意愿高,但实际使用率偏低。因此需进一步简化现有绿色控草技术实施难度,制定杂草防控规程,并加强绿色控草技术的宣传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调查 杂草防控 成本 人工除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州单丛茶树天牛种群动态、空间分布型及成虫交配和产卵行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苏湘宁 陈勤 +4 位作者 章玉苹 刘伟玲 李传瑛 廖章轩 黄少华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64-371,共8页
【目的】明确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山单丛茶树天牛的发生规律及成虫交配和产卵行为,为潮州凤凰单丛茶树天牛的预测预报及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0年1月—2021年8月,在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山单丛茶区选取5块样地(大庵村古茶园、大庵... 【目的】明确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山单丛茶树天牛的发生规律及成虫交配和产卵行为,为潮州凤凰单丛茶树天牛的预测预报及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0年1月—2021年8月,在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山单丛茶区选取5块样地(大庵村古茶园、大庵村新茶园、山外山新茶园、竹留村新茶园和深垭村新茶园),采用调查田间区块天牛排粪的方法研究天牛幼虫发生动态,根据种群聚集度指标法计算天牛幼虫的空间分布,利用性信息素诱捕法调查天牛成虫种群动态,通过室内观察的方法对天牛成虫交配和产卵行为进行研究。【结果】天牛幼虫种群动态监测结果表明,2020年天牛幼虫在3个样地均有发生,高峰期为8—11月,其中大庵村古茶园有虫株率明显高于大庵村新茶园和山外山新茶园,并具有2个明显的发生高峰期(2020年8月中旬—9月中旬和2020年10月中旬—11月中旬),有虫株率分别为12.7%和12.6%;有虫株率随着海拔的升高呈增加趋势,其中大庵村新茶园(海拔1100 m)和山外山新茶园(海拔1200m)9月有虫株率分别为9.3%和8.1%,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应用聚集度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天牛幼虫在各样地均为聚集分布。天牛成虫种群动态监测结果表明,大庵村古茶园诱捕到的茶树天牛成虫为四脊茶天牛(Trachylophus sinensis Gahan),其羽化期于5月中旬—下旬开始,而后诱捕数量逐渐增加,7月中旬—下旬单个诱捕器的诱捕量为11.67±2.62头,形成一个明显的发生高峰,高峰期雄雌比率为1∶1.92;7月下旬—8月上旬结束羽化,诱捕数量逐渐下降。室内观察发现,雌雄成虫可多次交配,雄虫有假交配现象。雌虫多数喜将卵产在枝干上,是茶叶上产卵量的5.42倍;雌虫可多次产卵,交配后第5 d产卵数量最多,达9.00±5.10粒/雌,随后产卵量随产卵次数增加而减少。【结论】危害潮州单丛茶园的茶树天牛幼虫高峰期在8—11月,田间呈聚集分布;四脊茶天牛成虫高峰期在7月中旬—下旬,雌虫喜将卵产在枝干上。根据潮州单丛茶树天牛的发生规律,在天牛发生高峰期前进行有效的物理、农业、生物和化学防治等,减少虫口基数,以达到更高、更生态友好的防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丛茶树 四脊茶天牛 空间分布 种群动态 交配和产卵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源头抓起 确保潮州茶叶质量安全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木庭 刘雪玉 《广东茶业》 2015年第3期9-11,共3页
当前我市茶产业正处于黄金发展时期,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茶文化广泛传播,科学技术不断创新,茶叶生产持续快速增长等.然而,近几年我国茶叶质量安全事件频频发生,让广大茶叶工作者纠结,让茶叶企业苦恼,让消费者担忧.某环保组织发... 当前我市茶产业正处于黄金发展时期,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茶文化广泛传播,科学技术不断创新,茶叶生产持续快速增长等.然而,近几年我国茶叶质量安全事件频频发生,让广大茶叶工作者纠结,让茶叶企业苦恼,让消费者担忧.某环保组织发布了《2012年茶叶农药调查报告》,指出我国九家茶叶企业的18个茶叶样本上有29种农药残留,残留的农药还包括国家在茶叶上禁用的农药灭多威、三氯杀螨醇、硫丹以及高毒农药氧乐果.在这个食品安全危机重重的时期,这样的报告引发了业界对茶叶农药残留问题的极大重视.因此,茶叶质量安全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从源头抓起,确保茶产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生产 质量安全 源头 农药残留 潮州 茶叶质量 茶叶企业 三氯杀螨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州市茶园土壤养分状况调查与分析
5
作者 黄木庭 刘雪玉 +1 位作者 许振松 陈勤 《广东茶业》 2014年第4期17-18,共2页
根据近年来我市茶叶生产的现状与茶园管理的实际,有计划地在潮州全市茶叶主产区开展茶园土壤状况调查,包括潮安区的凤凰镇,湘桥区的意溪镇、铁铺镇,饶平县的浮滨镇、东山镇、建饶镇、新塘镇,共采集土样24个,通过对土壤养分等7项... 根据近年来我市茶叶生产的现状与茶园管理的实际,有计划地在潮州全市茶叶主产区开展茶园土壤状况调查,包括潮安区的凤凰镇,湘桥区的意溪镇、铁铺镇,饶平县的浮滨镇、东山镇、建饶镇、新塘镇,共采集土样24个,通过对土壤养分等7项指标的分析,对潮州市茶园的土壤状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指导茶农科学施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状况 茶园管理 潮州市 茶叶生产 土壤状况 科学施肥 主产区 饶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州单丛茶园提质增效栽培模式研究
6
作者 陈勤 陈汉林 +7 位作者 许振松 陈佳琳 刘雪玉 黄瑞国 黄寰 苏章城 黄木庭 吴嫚丽 《广东茶业》 2021年第4期9-12,共4页
针对单丛茶园土壤状况差、茶树长势差的情况,开展三种栽培模式试验。通过施用商品有机肥、商品有机肥+低磷型复合肥、商品有机肥+土壤调理剂三种模式,并配套栽培技术,可提高茶叶质量,增产27.42%-82.15%,恢复老茶树树势,单丛茶园提质增... 针对单丛茶园土壤状况差、茶树长势差的情况,开展三种栽培模式试验。通过施用商品有机肥、商品有机肥+低磷型复合肥、商品有机肥+土壤调理剂三种模式,并配套栽培技术,可提高茶叶质量,增产27.42%-82.15%,恢复老茶树树势,单丛茶园提质增效的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丛茶 提质增效 栽培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单丛茶区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模式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周波 陈勤 +6 位作者 陈汉林 唐颢 黎健龙 陈佳琳 陈义勇 刘嘉裕 唐劲驰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07-616,共10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控释肥、配方肥、有机替代和蚯蚓生物培肥4种化肥减施增效复合技术模式对广东单丛茶区茶园土壤肥力、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比较了不同模式的肥料农学效率和综合经济效益。结果表明,4种技术模式可减少化肥养分投入...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控释肥、配方肥、有机替代和蚯蚓生物培肥4种化肥减施增效复合技术模式对广东单丛茶区茶园土壤肥力、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比较了不同模式的肥料农学效率和综合经济效益。结果表明,4种技术模式可减少化肥养分投入量20%~30%(总养分投入量减少17%~0),产量增加4.9%~12.3%,且品质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年经济效益每公顷增加1.51~3.26万元。其中,控释肥模式的肥料农学效率和综合经济效益最高,分别比习惯施肥增加58.0%和10.9%;有机替代模式品质提升最显著,氨基酸增加10.2%,可溶性糖增加9.6%,酚氨比下降13.4%。控释肥和有机替代两种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模式在广东单丛茶区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丛茶 化肥减施增效 品质成分 肥料农学效率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个凤凰单丛茶品质特点与生化成分分析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陈勤 陈汉林 黄亚辉 《广东茶业》 2015年第4期15-19,共5页
潮州是广东乌龙茶重要产区,也是中国乌龙茶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至2014年底,潮州茶园面积达到16.8万亩,茶叶年产量2.8万吨,茶叶年产值25亿元。潮州市拥有丰富的凤凰单丛茶茶树资源,是我国特有的茶树优良种质资源,目前,已拥有国家级茶树... 潮州是广东乌龙茶重要产区,也是中国乌龙茶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至2014年底,潮州茶园面积达到16.8万亩,茶叶年产量2.8万吨,茶叶年产值25亿元。潮州市拥有丰富的凤凰单丛茶茶树资源,是我国特有的茶树优良种质资源,目前,已拥有国家级茶树良种2个,省级良种5个^([1])。本项目选取了本地较有特色和应用潜力的凤凰单丛茶茶树品系红蒂、塌堀后、兄弟仔和岭头单丛品种进行试验,按凤凰单丛茶传统的加工工艺,将试验的品种(品系)制作毛茶茶样,进行感官审评和生化成分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凰单丛 生化成分 茶品质 茶树良种 茶树资源 优良种质资源 咖啡碱含量 夏茶 岭头 秋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州单丛红茶品质成分初探 被引量:2
9
作者 刘雪玉 陈佳琳 《中国茶叶》 2019年第6期44-46,共3页
潮州单丛红茶是单丛茶的创新产品,通过测定单丛红茶的基础生化成分,并比对广东优质红茶品种英红九号,得到单丛红茶的内含物组分及其含量和传统优质红茶相似的结果;再结合感官审评,明确了单丛茶在适制性方面不再局限于乌龙茶类。
关键词 单丛红茶 生化成分 茶多酚 咖啡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州凤凰单丛茶标准化生产发展状况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汉林 陈广超 《广东茶业》 2010年第5期15-16,共2页
一、潮州凤凰单丛茶的历史和现状 潮州市位于广东省东部,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为21.4℃,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685.9mm,茶叶主产区凤凰山最高峰海拔1497m,为粤东第一高峰,具有山高日照短,云雾雨量多... 一、潮州凤凰单丛茶的历史和现状 潮州市位于广东省东部,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为21.4℃,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685.9mm,茶叶主产区凤凰山最高峰海拔1497m,为粤东第一高峰,具有山高日照短,云雾雨量多,冬春不严寒,盛夏无酷暑的天气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凰单丛茶 潮州市 标准化生产 平均降雨量 海洋性气候 年平均气温 南亚热带 气候温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州凤凰单丛茶古茶树保护——栽培管理及病虫害绿色防控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雪玉 陈勤 +1 位作者 陈广超 陈佳琳 《广东茶业》 2018年第3期18-19,共2页
本文对潮州市茶叶科学研究中心经过两三年的考察、试验、推广总结出来的关于凤凰单丛古茶树资源栽培管理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方面的相关措施进行阐述,旨在引导广大茶农合理保护、科学利用古茶树资源,促进凤凰单丛茶产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凤凰单丛茶 古茶树 保护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州单丛茶树病虫害发生和防控情况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汉林 《广东茶业》 2019年第3期12-14,共3页
潮州单丛部分茶区茶树病虫害为害严重,必须科学分析茶树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引起当地管理部门和广大茶叶从业者的共同重视,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确保茶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潮州单丛 茶树病虫害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州单丛茶园土壤状况分析与施肥管理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勤 陈汉林 《广东茶业》 2017年第3期18-19,共2页
潮州茶叶生产历史悠久,然而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上世纪50代初,茶园管理还是粗放型的,茶园基本不施肥。后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茶叶产业在得到不断壮大的过程中,也经历过为追求产量而大量施用化肥及偏施氮肥的现象。今年,国家农业... 潮州茶叶生产历史悠久,然而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上世纪50代初,茶园管理还是粗放型的,茶园基本不施肥。后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茶叶产业在得到不断壮大的过程中,也经历过为追求产量而大量施用化肥及偏施氮肥的现象。今年,国家农业部号召开展茶园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如何适应当前形势,结合潮州单丛茶园土壤情况,采用科学的施肥方式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管理 施肥管理 土壤状况 潮州 茶叶产业 生产历史 市场经济 偏施氮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萎凋槽在单丛红茶加工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许振松 陈广超 +2 位作者 刘雪玉 陈勤 张峰松 《广东茶业》 2014年第6期16-17,共2页
1 前言 红茶属国际性大茶类,据统计,2010年世界红茶总产量270万吨,约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66%,销量居世界首位。2010年我国的红茶产量为9万吨,约占我国茶叶总产量6.4%。我市地处北纬23°26′~24°14′,是广东省的茶叶... 1 前言 红茶属国际性大茶类,据统计,2010年世界红茶总产量270万吨,约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66%,销量居世界首位。2010年我国的红茶产量为9万吨,约占我国茶叶总产量6.4%。我市地处北纬23°26′~24°14′,是广东省的茶叶主产区,拥有凤凰单丛、岭头单丛等多个茶树优良种质资源。利用单丛茶品种制成的红茶,具有甜花香浓郁,汤色红艳,滋味醇厚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加工 萎凋槽 应用 总产量 凤凰单丛 种质资源 岭头单丛 国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州单丛茶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欧燕清 陈映珊 +1 位作者 刘雪玉 黄木庭 《广东茶业》 2012年第1期2-3,共2页
1茶叶产业概况 潮州茶产业已形成规模,茶树良种率90.2%,至2011年全市茶园面积13.5万亩,产量1吨以上。建成3个万亩茶叶生产基地,两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区,形成两个茶叶专业镇、100余个茶叶专业村,3家茶叶生产企业被列为广东省农... 1茶叶产业概况 潮州茶产业已形成规模,茶树良种率90.2%,至2011年全市茶园面积13.5万亩,产量1吨以上。建成3个万亩茶叶生产基地,两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区,形成两个茶叶专业镇、100余个茶叶专业村,3家茶叶生产企业被列为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有5家企业11个茶叶产品获广东省和全国名牌产品认证和著名商标。有6家企业生产有机品牌产品。已制订《乌龙茶凤凰单丛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凰单丛茶 产业现状 潮州 农业龙头企业 茶叶产品 产业概况 茶树良种 茶园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州单丛茶春茶生产情况
16
作者 欧燕清 刘雪玉 陈映珊 《中国茶叶》 2011年第8期35-35,共1页
茶叶是广东潮州最具特色的农业优势产业,茶园面积从2001年至2008年的12.2万亩,产量近万吨,发展到2011年13.5万亩产量1.3万吨。2011年单丛茶春茶生产情况及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关键词 生产情况 单丛茶 春茶 潮州 优势产业 茶园面积 亩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天气对潮州单丛茶树及单丛茶加工的影响和预防补救措施
17
作者 刘雪玉 陈汉林 +1 位作者 陈佳琳 许振松 《广东茶业》 2019年第1期16-18,共3页
在潮州单丛茶的栽培管理、加工制作过程中,天气情况是至关重要且目前几乎无法通过人工改变的因素。近几年出现的极端天气如连续阴雨天气、台风、低温冻害等对单丛茶的产量和质量均不利,通过采取相应的预防补救措施,可减少灾害造成的不... 在潮州单丛茶的栽培管理、加工制作过程中,天气情况是至关重要且目前几乎无法通过人工改变的因素。近几年出现的极端天气如连续阴雨天气、台风、低温冻害等对单丛茶的产量和质量均不利,通过采取相应的预防补救措施,可减少灾害造成的不良影响,减少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州 单丛茶 阴雨天 台风 低温冻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州单丛茶品鉴游戏的初步构思
18
作者 陈佳琳 刘雪玉 林彩虹 《广东茶业》 2023年第4期19-23,共5页
潮州单丛品种品名繁多,笔者基于茶叶感官审评技术简化延伸,构思了一套品鉴辅助卡牌及基础游戏规则,适用于日常品鉴潮州单丛时进行趣味性交流。
关键词 潮州单丛 品鉴 卡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凤凰单丛茶内生拮抗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10
19
作者 蔡丽 欧燕清 +2 位作者 侯小桢 王金良 傅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46-250,共5页
从潮州凤凰单丛茶树中分离筛选具有抑菌活性的内生细菌,为新型生物抗菌剂的研究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对凤凰单丛茶树的内生细菌进行分离纯化,采用双层平板法筛选对供试指示细菌具有抑制作用的菌株,平板对峙法筛选对供试植物病原菌具有抑... 从潮州凤凰单丛茶树中分离筛选具有抑菌活性的内生细菌,为新型生物抗菌剂的研究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对凤凰单丛茶树的内生细菌进行分离纯化,采用双层平板法筛选对供试指示细菌具有抑制作用的菌株,平板对峙法筛选对供试植物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的菌株,并对拮抗细菌进行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 DNA鉴定。结果表明:凤凰单丛茶树中共分离出内生细菌9株,其中FH01菌株抑菌效果最好,且对供试菌的抑菌谱广,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4.92 mm和12.36 mm,对梨果黑斑病菌、核桃叶枯病菌、红枣黑斑病菌、立枯丝核菌的菌丝抑制率分别为82.10%、81.52%、75.06%、67.10%。经形态学、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 DNA鉴定,内生拮抗细菌FH01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 str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凰单丛茶 内生细菌 抑菌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岭头单丛茶的产业化开发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亚辉 王登良 +1 位作者 陈汉林 林伟秋 《广东茶业》 2010年第5期8-9,共2页
本文从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上分析了岭头单丛茶的品质成因及优势所在,指出了目前岭头单丛茶开发主要存在的四方面问题,对岭头单丛茶产业化开发提出了针对不同档次茶叶采取不同措施的建议。
关键词 岭头单丛茶 产业化 存在问题 开发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