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幽门螺杆菌代谢物拮抗宿主先天免疫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智 林焕雄 杨惠钿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8-483,共6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代谢物拮抗宿主先天免疫的潜在机制。方法:RNA测序及通路富集分析测定仅LPS刺激的胃黏膜细胞GES-1、LPS与幽门螺杆菌培养上清共同处理的GES-1细胞及未经处理的GES-1细胞。3KD超滤管过滤幽门螺杆菌培养上清,并以过滤...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代谢物拮抗宿主先天免疫的潜在机制。方法:RNA测序及通路富集分析测定仅LPS刺激的胃黏膜细胞GES-1、LPS与幽门螺杆菌培养上清共同处理的GES-1细胞及未经处理的GES-1细胞。3KD超滤管过滤幽门螺杆菌培养上清,并以过滤的滤液(代谢物部分)和截留的溶液(蛋白部分)处理LPS刺激的GES-1细胞,检测NF-κB通路活性、NF-κB的磷酸化水平、NF-κB通路效应因子TNF-α、IL-6和IL-8的分泌水平。非靶向代谢质谱鉴定关键代谢物。结果:相较于仅LPS刺激的GES-1细胞,LPS与幽门螺杆菌培养上清共同处理后,多种基因的表达水平受到调控,并趋于未处理的GES-1细胞水平,主要存在于NF-κB通路。LPS与幽门螺杆菌培养上清共同处理后,NF-κB通路活性受到抑制(P<0.05)。幽门螺杆菌代谢物能够抑制NF-κB通路活性,抑制NF-κB磷酸化,抑制NF-κB通路效应因子TNF-α、IL-6和IL-8的分泌(P<0.05)。1、5和25μmol/L的幽门螺杆菌代谢物2-D-Glucopyranose(2DG)处理后,胃黏膜细胞GES-1中NF-κB通路活性均受到抑制,NF-κB磷酸化受到抑制,NF-κB通路效应因子TNF-α、IL-6和IL-8的分泌受到抑制(P<0.05)。2DG处理后,TLR3、TLR4、TLR5、TLR6、TLR7、TLR8、TLR9、TLR10敲除的GES-1细胞中NF-κB活性显著降低(P<0.05);而TLR1和TLR2敲除的GES-1细胞中NF-κB活性无显著变化。2DG处理后,GES-1细胞中TLR1和TLR2的相互作用均减弱。分子对接发现2DG能够与TLR2氨基酸残基R321、K347、F349结合,结合能为-12 kcal/mol。构建TLR2野生型和突变型质粒(R321K、K347R、F349A),并分别转染TLR2敲除的GES-1细胞,发现2DG处理并不能减少转染了TLR2突变型的GES-1细胞的NF-κB活性。结论:幽门螺杆菌代谢物2DG能够与TLR2相互作用,减少TLR2与TLR1异源二聚体的形成,抑制先天免疫NF-κB通路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吡喃葡萄糖 幽门螺杆菌 先天免疫 NF-κB TLR1 TLR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8
2
作者 黄坚 林焕雄 +3 位作者 林杰 郑雪玲 丁树霞 林孟瑾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4年第6期583-586,共4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延续护理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的COPD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出院后按要求定期回院复... 目的:探讨个体化延续护理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的COPD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出院后按要求定期回院复诊,干预组出院后实施延续护理,在干预前1周、干预期间第3周、第16周、第24周及干预后第24周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及比较分析。结果:干预组在干预期间第16周、第24周及干预后第24周的SGRQ总分及呼吸症状、活动能力、疾病影响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干预期间SGRQ各因子及总分随干预时间的推移逐步递减,且第16周与第3周、第24周与第16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延续护理能够提高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护理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顺铂为主方案加黄芪注射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被引量:24
3
作者 卢雨霖 刘通 +2 位作者 王延红 李玉霞 池桂玲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212-213,共2页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顺铂 黄芪注射液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导尿管球囊扩张联合冰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被引量:20
4
作者 庄秀 林婵兰 +2 位作者 李燕玲 谢文燕 陈楚芬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9期35-36,共2页
目的促进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康复。方法将首次发病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扩张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功能锻炼,扩张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尿管球囊扩张环咽肌、冰水注入球囊刺激咽喉部。结果扩张组留... 目的促进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康复。方法将首次发病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扩张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功能锻炼,扩张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尿管球囊扩张环咽肌、冰水注入球囊刺激咽喉部。结果扩张组留置胃管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吞咽功能康复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早期采取尿管球囊扩张联合冰刺激干预,可促进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导尿管球囊扩张术 冰刺激 环咽肌失弛缓症 吞咽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平片清洁灌肠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3
5
作者 黄坚 陈明珍 +1 位作者 柯芸 林杰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17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清洁灌肠方法用于腹部平片检查患者的临床效果,以提高清洁灌肠的效果。方法采用单盲法将140例疑为泌尿系结石需行腹部平片或静脉肾盂造影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清洁灌肠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清洁灌肠方法,... 目的探讨改良清洁灌肠方法用于腹部平片检查患者的临床效果,以提高清洁灌肠的效果。方法采用单盲法将140例疑为泌尿系结石需行腹部平片或静脉肾盂造影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清洁灌肠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清洁灌肠方法,即采用右侧屈膝卧位,冲洗袋高度距肛门60~100 cm,置入肛管长度20~25 cm;评价灌肠效果、灌肠效率及患者主观感受与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X线显影清晰度显著提高,灌肠总次数减少(均P<0.01);在患者主观感受与不良反应方面,心慌气短、肛门坠胀感、灌肠液外溢、肠黏膜损伤出血发生率显著减少(P<0.05,P<0.01)。结论改良清洁灌肠方法可有效地提高肠道清洁质量,使患者更安全、舒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平片 静脉肾盂造影 清洁灌肠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曲肽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中的疗效 被引量:2
6
作者 蔡文 林焕雄 林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7期2046-2047,共2页
目的:观察奥曲肽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40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成3组,单纯奥美拉唑(Losec)治疗126例(对照组),低剂量奥曲肽(25μg/h)+奥美拉唑治疗118例(低剂量组),标准剂量奥曲肽(50μ... 目的:观察奥曲肽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40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成3组,单纯奥美拉唑(Losec)治疗126例(对照组),低剂量奥曲肽(25μg/h)+奥美拉唑治疗118例(低剂量组),标准剂量奥曲肽(50μg/h)+奥美拉唑治疗96例(标准剂量组),持续应用72h。结果:标准剂量组96例中,93例出血停止,止血率96.9%,低剂量组118例中,104例停止,止血率88.1%,对照组126例中,76例停止,止血率60.3%。标准剂量组止血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χ2检验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低剂量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经χ2检验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奥曲肽+奥美拉唑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标准剂量组比低剂量组止血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标准剂量奥曲肽+奥美拉唑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有较好疗效,可降低急诊手术率和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出血 奥曲肽 奥美拉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33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池桂玲 刘通 卢雨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830-831,共2页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疗效。方法:将65例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采用非随机分组分成化疗+艾迪组(试验组),单用化疗组(对照组),治疗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差异无显著性。试验组患者体能状况改...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疗效。方法:将65例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采用非随机分组分成化疗+艾迪组(试验组),单用化疗组(对照组),治疗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差异无显著性。试验组患者体能状况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粒细胞下降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可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化学疗法 艾迪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主动脉MR仿真内镜检查的临床应用及其缺陷
8
作者 刘祥治 陈伯文 +3 位作者 郑志煌 谢燕凤 吴平彬 蔡文阳 《放射学实践》 2002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 :研究MR仿真内镜 (MRVE)对胸主动脉解剖及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探讨其成像方法及存在缺陷。方法 :对 2 0例健康检查者及 33例临床考虑胸主动脉病变的患者行MR三维动态增强扫描血管成像 (3D DCE MRA)检查 ,将其原始数据进行仿真内... 目的 :研究MR仿真内镜 (MRVE)对胸主动脉解剖及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探讨其成像方法及存在缺陷。方法 :对 2 0例健康检查者及 33例临床考虑胸主动脉病变的患者行MR三维动态增强扫描血管成像 (3D DCE MRA)检查 ,将其原始数据进行仿真内镜重建处理 ,观察其对血管内表面解剖及病变的显示能力。结果 :MRVE直观地显示胸主动脉解剖及病变情况 ,2 1例夹层动脉瘤 ,MRVE清楚地显示夹层动脉瘤入口、内膜移位及瘤腔情况 ;对主动脉瘤及大动脉炎可显示其扩张或缩窄的内腔结构 ;对法乐氏四联征 ,清楚地显示主动脉骑跨及骑跨程度 ;半环状伪影为MRVE主要存在的伪影。结论 :MRVE能直观地显示胸主动脉内壁的解剖及病变情况 ,可作为临床怀疑胸主动脉病变患者的常规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仿真内镜 胸主动脉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