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农业文化遗产资源的旅游动态保护与利用探析 |
王洋
李兴军
张友祥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22 |
1
|
|
2
|
《齐民要术》农学思想主体精神及其文化溯源 |
李兴军
|
《农业考古》
|
2017 |
4
|
|
3
|
“寿光模式”对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李兴军
|
《古今农业》
|
2021 |
1
|
|
4
|
主旋律电视剧职场女性形象的框架研究--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推荐播出剧目》为例 |
莫玲玲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5
|
黄河文化的历史地位及价值传承——评《黄河文化概说》 |
陈丽珍
|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6
|
“寿光模式”:地方经济与文化有机耦合的成功范式 |
李梓豪
李兴军
|
《古今农业》
|
2021 |
2
|
|
7
|
《齐民要术》农学思想内涵、价值与应用 |
李兴军
|
《古今农业》
|
2024 |
0 |
|
8
|
《齐民要术》农学思想主体精神之职业精神论析 |
李兴军
王春梅
|
《古今农业》
|
2018 |
2
|
|
9
|
中国古代苦瓜史考略 |
薛彦斌
|
《古今农业》
|
2019 |
10
|
|
10
|
从“皇甫吏部”与“元仆射”考辨《齐民要术》的成书时间与背景 |
刘志国
|
《古今农业》
|
2019 |
2
|
|
11
|
《齐民要术》作者贾思勰为官高阳太守郡治考辨 |
刘志国
|
《农业考古》
|
2019 |
1
|
|
12
|
“葵”“菘”饮食地位互换及语义嬗变的原因与历史进程 |
刘志国
|
《古今农业》
|
2022 |
1
|
|
13
|
《齐民要术》的重要历史人物线索刘仁之考证 |
刘志国
|
《古今农业》
|
2018 |
1
|
|
14
|
《齐民要术》中“宅田七十步之地”及“亩产百石”考释 |
刘志国
|
《农业考古》
|
2018 |
0 |
|
15
|
以生态农学视域再看《齐民要术》 |
姜志云
|
《江西农业》
|
2020 |
0 |
|
16
|
《齐民要术》农学思想科学精神内涵及当代价值 |
李兴军
|
《古今农业》
|
2017 |
2
|
|
17
|
《齐民要术》对传统政德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李梓豪
李兴军
|
《古今农业》
|
2023 |
2
|
|
18
|
广西少数民族电影剧作特色 |
莫玲玲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19
|
汉代易学对理想政治制度的追求及其演进 |
李圣强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20
|
《齐民要术》管理思想基本内涵与价值 |
李兴军
|
《古今农业》
|
202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