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鲁锦织造技艺文化的数字化保护与产业发展--评《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忆档案:中国鲁锦》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国强 李倩倩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I0005-I0006,共2页
作者:王大海出版社:山东友谊出版社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非遗数字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的新方式,随着当今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手段日益丰富。“鲁锦”... 作者:王大海出版社:山东友谊出版社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非遗数字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的新方式,随着当今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手段日益丰富。“鲁锦”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是山东省一种民间纯棉手工纺织品,民间通称“老粗布、手织布、家织布等”。受工艺制作条件的限制,其花纹以方形几何纹为主,亦称“花格子布”,因其色彩绚丽、灿烂似锦而得名。鲁锦织造技艺已在齐鲁大地传承千年。鲁锦的保护与研发工作始于1985年,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工艺制作 数字化技术 手织布 老粗布 几何纹 鲁锦 民族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