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150-5p通过靶向调控Rab1A抑制乳腺癌细胞MDA-231的上皮-间质转化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平 任斌 +1 位作者 李洪利 尹崇高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97-1003,共7页
先前的研究表明,miR-150-5p发挥抑癌基因的作用,调控肿瘤细胞的侵袭与转移。然而,关于其在乳腺癌细胞侵袭与转移中的机制尚不明确。本实验旨在研究miR-150-5p负向调控Rab1A在乳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先前的研究表明,miR-150-5p发挥抑癌基因的作用,调控肿瘤细胞的侵袭与转移。然而,关于其在乳腺癌细胞侵袭与转移中的机制尚不明确。本实验旨在研究miR-150-5p负向调控Rab1A在乳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中的作用。双荧光素酶的结果显示,miR-150-5p可负向调控Rab1A。荧光定量PCR(qRT-PCR)结果显示,miR-150-5p在乳腺癌细胞MCF-7及MDA-MB-231(MDA-231)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在MDA-231中过表达miR-150-5p后,qRT-PCR结果显示,Rab1A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过表达miR-150-5p后,miR-150-5p组细胞中的Rab1A、波形蛋白(vimentin)及N-钙黏着蛋白(N-cadherin)的表达水平相对于对照组(NC)细胞明显降低,而E-钙黏着蛋白(Ecadherin)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Transwell侵袭和划痕实验显示,与miR-150-5p+Con组细胞相比,miR-150-5p+Rab1A组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明显增加。qRT-PCR结果显示,miR-150-5p+Rab1A组细胞的Rab1A 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加。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miR-150-5p+Rab1A组细胞中的波形蛋白、N-钙黏着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而E-钙黏着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过表达Rab1A后显著逆转了miR-150-5p对EMT的影响。综上所述,miR-150-5p可以通过负向调控Rab1A抑制EMT,进而抑制乳腺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miR-150-5p Rab1A 上皮-间质转化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转录因子1在AngⅡ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内质网应激中的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刘玮 宗佩君 刘珊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08-1613,共6页
目的:研究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内质网应激中的作用。方法:通过转染pcDNA3.1-HSF1上调血管内皮细胞中HSF1表达,再用AngⅡ处理血管内皮细胞。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检测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 目的:研究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内质网应激中的作用。方法:通过转染pcDNA3.1-HSF1上调血管内皮细胞中HSF1表达,再用AngⅡ处理血管内皮细胞。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检测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硝酸还原酶法检测细胞分泌一氧化氮(NO)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分泌的内皮素1(ET-1)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细胞分泌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 6(IL-6)和白细胞介素 1β(IL-1β)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活化转录因子6(ATF6)和活化型caspase-3(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水平。结果:高表达HSF1可以降低AngⅡ诱导下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液中LDH水平,升高NO水平,降低ET-1水平,降低细胞凋亡率及细胞中CHOP、ATF6和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水平,减少细胞分泌TNF-α、IL-6和IL-1β。结论:高表达HSF1减轻AngⅡ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内质网应激,减少细胞分泌炎症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 热休克转录因子 1 内质网应激 细胞凋亡 血管紧张素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PCAT1靶向miR-329-3p调控舌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谷氨酰胺分解的机制研究
3
作者 刘玮 宗佩君 许婷婷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2-107,共6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前列腺癌相关转录物1(PCAT1)调控舌鳞状细胞癌(TSCC)增殖、迁移侵袭和谷氨酰胺分解的调控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TSCC癌组织、癌旁组织、TSCC细胞和常口腔角质细胞中PCAT1、miR-329-3p...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前列腺癌相关转录物1(PCAT1)调控舌鳞状细胞癌(TSCC)增殖、迁移侵袭和谷氨酰胺分解的调控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TSCC癌组织、癌旁组织、TSCC细胞和常口腔角质细胞中PCAT1、miR-329-3p的表达情况。脂质体转染法将pcDNA组(转染pcDNA)、pcDNA-PCAT1组(转染pcDNA-PCAT1)、miR-NC组(转染miR-NC)、miR-329-3p组(转染miR-329-3p mimics)、pcDNA-PCAT1+miR-NC组(共转染pcDNA-PCAT1和miR-NC)、pcDNA-PCAT1+miR-329-3p组(共转染pcDNA-PCAT1和miR-329-3p mimics)转染至UM1细胞;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迁移实验(Transwell)、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谷氨酰胺分解产物谷氨酸盐、α-酮戊二酸(α-KG)水平。双荧光素酶试验检测细胞中PCAT1与miR-329-3p之间的结合力。结果与癌旁组织组相比,癌组织组PCAT1表达明显上调,miR-329-3p表达明显下调;与NHOK组相比,UM1、CAL-27、SCC25细胞中PCAT1表达均上调,miR-329-3p表达均下调(P<0.05);与pcDNA组相比,pcDNA-PCAT1组PCAT1表达明显上升,细胞增殖率、细胞侵袭数和细胞侵袭数均发生上调,谷氨酸盐水平和α-KG水平也发生明显升高(P<0.05);PCAT1可靶向调控miR-329-3p;与miR-NC组相比,miR-329-3p组TSCC细胞miR-329-3p表达显著升高,细胞增殖率、细胞迁移数和细胞侵袭数均显著降低,谷氨酸盐水平和α-KG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pcDNA-PCAT1+miR-NC组相比,pcDNA-PCAT1+miR-329-3p组PCAT1表达显著降低,细胞增殖率、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均明显降低,谷氨酸盐水平和α-KG水平也显著下调(P<0.05)。结论 PCAT1促进TSCC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谷氨酰胺分解,其机制与靶向miR-329-3p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AT1 miR-329-3p 舌鳞状细胞癌 谷氨酰胺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