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曹双双 张晓燕 +3 位作者 王建伟 赵磊 陈红兵 汪明玉 《中国卒中杂志》 2021年第12期1253-1258,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9月连续住院的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溶栓后24 h内是否发生神经功能恶化(...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9月连续住院的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溶栓后24 h内是否发生神经功能恶化(静脉溶栓后24 h内NIHSS评分较入院时增加≥2分或死亡)分为END组和无END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人口学信息(性别、年龄)和吸烟史;既往病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心房颤动、缺血性卒中史);发病后临床资料,包括发病到溶栓时间、入院时血压、入院24 h内血压最大差值、入院时随机血糖、发病24 h内实验室检查结果(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HDL-C、LDL-C、尿酸水平)、梗死部位(前循环和后循环)、TOAST分型、溶栓前和溶栓24 h时NIHSS评分、溶栓后24 h颅内出血等指标。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比较END组和无END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并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186例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END组30例(16.1%),无END组156例(83.9%)。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无END组比较,END组空腹血糖(OR 1.199,95%CI 1.051~1.367,P=0.007)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更高(OR 1.401,95%CI 1.055~1.819,P=0.020),前循环梗死(OR 3.121,95%CI 1.266~7.296,P=0.013)和TOAST分型中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比例更高(OR 4.365,95%CI 1.768~10.773,P=0.001),溶栓前NIHSS评分更高(OR 1.129,95%CI 1.061~1.202,P<0.001)、溶栓后24 h颅内出血比例更高(OR 7.600,95%CI 1.910~30.244,P=0.004);高血压病史比例更低(OR 0.417,95%CI 0.188~0.926,P=0.0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溶栓前高NIHSS评分(OR 1.079,95%CI 1.004~1.164,P=0.048)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END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病史(OR 0.392,95%CI 0.160~0.962,P=0.041)是其保护性因素。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前NIHSS评分高的患者发生END的风险大,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者发生END的风险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静脉溶栓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危险因素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伴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1例报道
2
作者 赵鑫 薛伟 +4 位作者 祝新莉 井冬青 洪帆 郭筱 刘君玲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9-705,共7页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PRES)是一种以可逆性神经系统损害和特异性影像学表现为主的临床-影像学综合征,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PNH)是临床上的罕...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PRES)是一种以可逆性神经系统损害和特异性影像学表现为主的临床-影像学综合征,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PNH)是临床上的罕见疾病。本文介绍1例有PNH的老年男性患者,患者长期慢性溶血性贫血,不规律服用小剂量免疫抑制剂,短期间断输入共计10 U洗涤红细胞后,出现伴有头痛、痫性发作、精神行为异常、血压异常增高及微量蛛网膜下腔出血的PRES,此病需与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和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等疾病相鉴别。本文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类患者的预防、早期识别及应对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 输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痫性发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痴呆的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3
作者 李少华 倪秀莹 +1 位作者 张玉虎 王丽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892-894,共3页
帕金森病(PD)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D)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常伴发多种非运动症状。认知障碍和痴呆是PD最为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多数PD患者晚期会进展为痴呆,称为PD痴呆(PDD)。这已成为影响PD患者生活质量,增加致残率和病死... 帕金森病(PD)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D)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常伴发多种非运动症状。认知障碍和痴呆是PD最为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多数PD患者晚期会进展为痴呆,称为PD痴呆(PDD)。这已成为影响PD患者生活质量,增加致残率和病死率,加重照料者负担,增加医疗费用最主要的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痴呆 认知障碍 胆碱酯酶抑制剂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静坐不能三例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磊 汪明玉 +2 位作者 吴金龙 李昀 钟池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88-69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静坐不能的临床表现、可能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方法与结果共3例静坐不能患者,例1诊断为急性静坐不能、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缺铁性贫血,停用奥氮平,予普萘洛尔、阿普唑仑、苯海索和补铁治疗后好转;例2诊断为迟发性静...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静坐不能的临床表现、可能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方法与结果共3例静坐不能患者,例1诊断为急性静坐不能、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缺铁性贫血,停用奥氮平,予普萘洛尔、阿普唑仑、苯海索和补铁治疗后好转;例2诊断为迟发性静坐不能、迟发性运动障碍,逐渐减停利培酮、加用阿普唑仑后好转;例3诊断为帕金森病静坐不能,继续予抗帕金森病药多巴丝肼、司来吉兰、普拉克索,加用阿普唑仑、普萘洛尔后好转。结论不同类型静坐不能的治疗方法各异,临床应根据不同类型进行针对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运动性激动 抗精神病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