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莱芜猪和鲁莱黑猪肌纤维发育规律及其对肉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杨海玲 崔景香 +2 位作者 邵二波 魏述东 曾勇庆 《养猪》 2010年第5期22-24,共3页
本研究以40~90kg6个体重阶段的莱芜猪和鲁莱黑猪为试验对象,每个阶段每组各6头猪,采用组织化学切片染色技术进行组织学观察,探讨猪肌纤维的发育规律及其对肉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随着体重的增加,莱芜猪与鲁莱黑猪肌纤维的发育较... 本研究以40~90kg6个体重阶段的莱芜猪和鲁莱黑猪为试验对象,每个阶段每组各6头猪,采用组织化学切片染色技术进行组织学观察,探讨猪肌纤维的发育规律及其对肉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随着体重的增加,莱芜猪与鲁莱黑猪肌纤维的发育较为明显,但发育特点明显不同,莱芜猪40~70kg体重时肌纤维生长较慢,直径和面积变化不明显,70kg后肌纤维生长发育明显加快(P<0.05);而鲁莱黑猪则是40~60kg体重时肌纤维生长较快,60kg后肌纤维生长发育变慢(P<0.05)。②琥珀酸脱氢酶(SDH)组织化学处理显示,肌肉肌纤维是由红肌纤维、中间型肌纤维和白肌纤维这3种类型肌纤维构成,并以白肌纤维占优势。莱芜猪与鲁莱黑猪在肌纤维类型的组成和不同类型肌纤维直径上具有不同的发育性变化模式,总体上莱芜猪红肌纤维含量有高于鲁莱黑猪的变化趋势。在不同类型肌纤维直径方面,莱芜猪与鲁莱黑猪具有基本相同的发育性变化模式。③相关性分析表明,肌肉的肌纤维尤其是红肌纤维的生长发育,对肌肉的干物质、肌内脂肪及系水力等肉质性状具有有利的影响,但白肌纤维的生长发育对肌肉的系水力具有不利的影响。研究结果提示:在肌肉组织中肌纤维的发育方面,莱芜猪比鲁莱黑猪较为晚熟;在肌纤维类型的组成方面,红肌纤维更有利于优良肉质特性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 肌纤维类型 肉质特性 发育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