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FeCo_(2)O_(4)/g-C_(3)N_(4)/CA的光电协同去除小球藻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张甲 王晓波 +4 位作者 赵文静 陈田田 田立平 李晓晨 姜瑞雪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18,共9页
有害藻华的频繁爆发会对水生态、水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传统的除藻技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光电协同催化是一种光催化和电氧化高效结合的新型技术,可弥补传统除藻技术的不足。本文以小球藻为模式生物,采用光电协同催化技术进行... 有害藻华的频繁爆发会对水生态、水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传统的除藻技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光电协同催化是一种光催化和电氧化高效结合的新型技术,可弥补传统除藻技术的不足。本文以小球藻为模式生物,采用光电协同催化技术进行藻类去除试验。考察了FeCo_(2)O_(4)不同掺杂比、电流密度、电解质浓度、催化剂投加量和藻生物量对叶绿素a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流密度越高、电解质浓度越大、催化剂投加量越多和藻生物量越低时除藻效果最好。当电流密度为2.0 mA/cm^(2)、电解质浓度为0.10 M和催化剂投加量为0.30 g时,对藻生物量(6.0×10^(6)cells/mL)的去除率达到93.71%。因此,本研究可以为水体富营养化和藻类爆发的管理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协同 小球藻 叶绿素A 钴酸铁/石墨相氮化碳/醋酸纤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高级氧化工艺降解土臭素(GSM)和2-甲基异莰醇(2-MIB)的对比 被引量:9
2
作者 王永磊 刘杰 +4 位作者 王猛 刘宇雷 田立平 王晓波 丁路明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083-3093,共11页
紫外(UV)、紫外/过氧化氢(UV/H_(2)O_(2))、紫外/氯(UV/Cl_(2))等3种不同的紫外高级氧化工艺(UV-AOPs)可在一定程度上去除土臭素(GSM)和2-甲基异莰醇(2-MIB),其中UV/H_(2)O_(2)工艺对GSM和2-MIB的去除效果更好.光照强度、氧化剂投加量... 紫外(UV)、紫外/过氧化氢(UV/H_(2)O_(2))、紫外/氯(UV/Cl_(2))等3种不同的紫外高级氧化工艺(UV-AOPs)可在一定程度上去除土臭素(GSM)和2-甲基异莰醇(2-MIB),其中UV/H_(2)O_(2)工艺对GSM和2-MIB的去除效果更好.光照强度、氧化剂投加量、反应时间、目标污染物初始浓度、pH值、无机阴离子及腐殖酸均会影响UV-AOPs工艺去除GSM和2-MIB的效果.提高光照强度、氧化剂投加量、反应时间会促进3种工艺对GSM和2-MIB的去除;目标污染物初始浓度、pH值及腐殖酸的浓度过高会抑制3种工艺对GSM和2-MIB的去除;SO_(4)^(2−)对去除嗅味物质有促进作用,HCO_(3)^(−)会抑制对嗅味物质的去除.通过对产物降解途径的分析,UV/H_(2)O_(2)工艺降解GSM和2-MIB会导致其中的环结构断裂,将小分子链状产物最终矿化成CO_(2)和H_(2)O.通过比较不同UV-AOPs工艺对实际水体不同指标的处理效能得出,UV/H_(2)O_(2)工艺对实际水体的处理效果优于UV及UV/Cl_(2)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过氧化氢 紫外/氯 土臭素 2-甲基异莰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浮工艺中微纳米气泡应用特性与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永磊 刘威 +3 位作者 田立平 亓华 杜振齐 周安然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8-23,共6页
总结了不同文献中气泡尺寸的定义,根据其特性进行分类。概述了气浮工艺中微纳米气泡的应用特性,介绍了微气泡粒径分布和表面电荷对气浮工艺的影响。围绕微纳米气泡的尺寸分布、上升速度、气含率、Zeta电位等特性参数,总结了微纳米气泡... 总结了不同文献中气泡尺寸的定义,根据其特性进行分类。概述了气浮工艺中微纳米气泡的应用特性,介绍了微气泡粒径分布和表面电荷对气浮工艺的影响。围绕微纳米气泡的尺寸分布、上升速度、气含率、Zeta电位等特性参数,总结了微纳米气泡的各种表征检测技术,同时概述了微纳米气泡在气浮技术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并对其发展应用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米气泡 气浮 气液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病毒药物在水体中的污染现状与去除技术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晓虹 何桂琳 +3 位作者 田立平 栗静静 王永磊 姜清月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7-54,共8页
2020年初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大量抗病毒药物被用于新冠病毒治疗。由于不能被患者完全消化以及不适当的废物处理,水环境中的抗病毒药物浓度持续增加。研究表明,抗病毒药物已对水环境水质安全以及人类健康造成了一定危害,去除水体中抗病... 2020年初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大量抗病毒药物被用于新冠病毒治疗。由于不能被患者完全消化以及不适当的废物处理,水环境中的抗病毒药物浓度持续增加。研究表明,抗病毒药物已对水环境水质安全以及人类健康造成了一定危害,去除水体中抗病毒药物对保证供水质量有重大意义。总结了水体中抗病毒类药物来源的多样性以及危害的广泛性,阐述了抗病毒药物在污水、地表水、地下水及饮用水等水体中的污染现状,同时综合探讨了生物处理、光催化氧化、电化学氧化、臭氧氧化以及吸附等处理技术对水体中抗病毒药物的去除效果及各类技术的优缺点、适用性、研究进展等。分析发现,现有的处理技术多集中于对单个或少数抗病毒药物种类的去除,且各技术又有其限制因素,因此,研究能高效降解水中抗病毒药物的技术势在必行。最后对未来水中抗病毒药物去除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供相关研究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毒药物 污染现状 污水处理 饮用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硫酸盐活化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5
作者 米记茹 田立平 +4 位作者 刘丽丽 亓华 王永磊 秦尧 刘宇雷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17,共6页
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各种形式的高级氧化技术逐渐发展起来。其中活化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由于原料易得,效果显著等优点颇受人们关注。过硫酸盐活化主要产生硫酸根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两种高活性自由基,能够有效去除难降解有机污染物... 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各种形式的高级氧化技术逐渐发展起来。其中活化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由于原料易得,效果显著等优点颇受人们关注。过硫酸盐活化主要产生硫酸根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两种高活性自由基,能够有效去除难降解有机污染物。阐述了过硫酸盐活化体系中两种主要活性自由基的特点及其与有机物的反应机理;综述了活化过硫酸盐的不同方式,做了各种活化方法的技术经济优劣性分析,并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氧化 过硫酸盐 硫酸根自由基 羟基自由基 活化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Mn/WO_(3)/TiO_(2)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甲烷氧化偶联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程飞 杨建 +4 位作者 闫亮 赵军 赵华华 宋焕玲 丑凌军 《分子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9-117,共9页
Li-Mn/WO_(3)/TiO_(2)催化剂具有良好的低温OCM催化性能,采用浸渍法制备Li-Mn/WO_(3)/TiO_(2)催化剂,并详细考察WO_(3)对催化剂物理化学性质及催化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XRD)、CO_(2)程序升温脱附(CO_(2)-TPD)、O_(2)程序升温脱附(O... Li-Mn/WO_(3)/TiO_(2)催化剂具有良好的低温OCM催化性能,采用浸渍法制备Li-Mn/WO_(3)/TiO_(2)催化剂,并详细考察WO_(3)对催化剂物理化学性质及催化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XRD)、CO_(2)程序升温脱附(CO_(2)-TPD)、O_(2)程序升温脱附(O_(2)-TPD)、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拉曼光谱(Raman)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表征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研究,发现WO_(3)的添加提高了C_(2)选择性,并有效抑制了深度氧化.XRD与CO_(2)-TPD结果表明,WO_(3)的添加不仅有利于金红石型TiO_(2)的形成而且能够中和催化剂表面的强碱位,从而抑制了深度氧化反应.O_(2)-TPD和H_(2)-TPR结果表明,WO_(3)的添加降低了晶格氧(O^(2-))移动性,进而提高了反应的C_(2)选择性.此外,WO_(3)的添加促使了低温氧化偶联活性物种MnTiO_(3)的形成并提高了活性物种的分散性,因此提高了催化剂甲烷氧化偶联的反应活性和选择性.所有Li-Mn/x%WO_(3)/TiO_(2)催化剂中,Li-Mn/5%WO_(3)/TiO_(2)催化剂显示出最佳的OCM反应性能.在750℃,CH_(4)∶O_(2)∶N_(2)=10∶4∶5,GHSV=2280 mL·g^(-1)·h^(-1)条件下,最高的C_(2)产物收率可达1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CM C_(2)选择性 WO_(3) 强碱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改性剂对溶气气浮微气泡特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秦尧 丁路明 +3 位作者 田立平 刘威 刘汝鹏 王永磊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1-77,共7页
研究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壳聚糖、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ADMAC)3种表面改性剂对溶气气浮微气泡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气泡平均直径减小主要得益于小尺寸微气泡数量的大幅增加。CTAB投加浓度能显著影响微气泡的直径及... 研究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壳聚糖、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ADMAC)3种表面改性剂对溶气气浮微气泡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气泡平均直径减小主要得益于小尺寸微气泡数量的大幅增加。CTAB投加浓度能显著影响微气泡的直径及并聚概率,对微气泡上升速度有略微影响。投加阳离子聚合物可使微气泡间的并聚现象增多,对微气泡直径及上升速度影响微弱。3种改性剂在微气泡表面的附着效率以CTAB最大,PDADMAC最小。不同改性剂分子产生的电荷量及其在微气泡表面的吸附效率有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改性剂 溶气气浮 微气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修复区春季土壤古菌和细菌群落结构探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炳臣 匡少平 +5 位作者 郑阳 史大磊 赵海涛 于贞贞 赵常兵 程飞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2年第1期1-11,共11页
盐地碱蓬是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功能的起点和核心,其原生修复在土壤改良和微生物功能恢复方面的作用仍未可知。因此,本研究开展了盐地碱蓬修复土壤的细菌和古菌群落结构分析,借助理化性质检测和高通量手段进行了样品实验室检测。结... 盐地碱蓬是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功能的起点和核心,其原生修复在土壤改良和微生物功能恢复方面的作用仍未可知。因此,本研究开展了盐地碱蓬修复土壤的细菌和古菌群落结构分析,借助理化性质检测和高通量手段进行了样品实验室检测。结果发现,滨海湿地土壤均呈碱性(pH=7.92~8.45),盐度含量较高(>30.98‰)且非植被区土壤有明显的结晶盐(>45.26‰)。细菌方面,岸边碱蓬以Muribaculaceae(14.81%)和Helicobacter(8.00%)为主,盐土碱蓬以Marinobacter(20.19%)和Halomonas(7.15%)为主,核心修复土壤以Muribaculaceae(9.37%)、Inhella(8.61%)和Halanaerobium(8.25%)为主;非植被覆盖的高盐土、近岸河边与河边过渡区主要以Marinobacter(5.75%~17.91%)、Halomonas(9.01%~10.92%)、Muribaculaceae(5.91%~10.26%)为主;植被覆盖导致细菌Shannon指数差异显著(P=0.05)。古菌方面,植被区主要以Salinigranum(10.00%~34.17%)、Halorubrum(12.1%~29.33%)和Halogranum(1.42%~7.70%)为主;非植被区主要以Halolamina(6.97%~20.25%)、Halogranum(2.06%~26.86%)和Halorubrum(12.54%~21.54%)为主。借助CCA、PCoA、韦恩图和功能预测发现,盐地碱蓬定植导致细菌(22.6%)、古菌(29.5%)组成存在差异,盐分是导致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植被根植后菌群更加多样且元素循环出现,非植被区中微生物组成相近但存在潜在竞争。所以,植被修复能有效实现土壤生态功能恢复,而修复前的土壤中微生物却为污染物降解和抗菌素开发提供了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湿地 春季萌发 盐地碱蓬 植被根植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