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层次分阶段实习教学在内科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知识掌握水平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梁英 徐丽红 李红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22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分层次分阶段实习教学在内科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知识掌握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潍坊市荣复军人医院内科实习的58名实习生为研究对象,按教学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29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联合... 目的探讨分层次分阶段实习教学在内科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知识掌握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潍坊市荣复军人医院内科实习的58名实习生为研究对象,按教学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29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联合分层次分阶段实习教学,两组带教4周后评估效果。比较两组教学质量、知识掌握水平及带教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理论考试(95.62±3.59)分、专业技能考核(96.11±3.42)分、课堂表现(95.26±3.43)分、作业完成(96.05±3.27)分及情境教学查房评分(95.77±3.29)分,高于对照组的(91.25±3.12)分、(92.39±3.06)分、(92.11±2.69)分、(92.63±2.69)分及(92.26±3.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48、4.365、3.892、4.350、3.603,P均<0.05)。观察组知识掌握水平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对该教学模式总态度、提高应变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对知识的掌握及提高各项操作技能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分层次分阶段实习教学用于内科带教中效果良好,能提高教学质量,提升知识掌握水平,且带教满意度较高,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习 内科带教 教学质量 知识掌握水平 教学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干预降低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期间相关性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牟建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2期202-203,共2页
目的通过对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插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感染的原因分析,探讨干预措施,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方法留置PICC的肿瘤化疗患者1000例,随机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改良组410例,对照组59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导管置管、维护方... 目的通过对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插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感染的原因分析,探讨干预措施,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方法留置PICC的肿瘤化疗患者1000例,随机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改良组410例,对照组59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导管置管、维护方法 ,改良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干预措施:六步洗手法洗手、专职护理人员在超声引导下,在PICC维护门诊置管、维护,穿刺部位选在肘关节以上;对比改良前后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结果改良组导管相关性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改进PICC置管环境、穿刺方法等干预措施,有效降低PICC置管的感染率,对保障输液安全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插入中心静脉导管 感染 相关因素 干预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干预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MMP-9水平、CVR及其评价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丁静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14期27-28,共2页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干预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脑血管反应性(CVR)及其评价指标的影响。方法: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127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干预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脑血管反应性(CVR)及其评价指标的影响。方法: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127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MMP-9水平、CVR、MBI评分及颈动脉斑块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0.63%,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s-CRP、IL-6及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VR、BHI水平及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颈动脉斑块大小、斑块厚度及内-中膜厚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能降低炎症因子和MMP-9水平,改善脑血管反应性和颈动脉斑块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急性脑梗死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颈动脉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腓神经麻痹1例报告
4
作者 韩立堂 朱海燕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36期178-179,共2页
临床上单侧腓神经损伤比较常见[1-3],但是双侧腓神经同时损伤非常罕见,现将本人临床上遇到的一例报告如下。
关键词 腓神经麻痹 双侧 腓神经损伤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联合经颅多普勒评估脑梗死复发的应用价值分析
5
作者 孙晓艳 宋丽艳 +3 位作者 薛海萍 马宾宾 孙丙敬 孙江浩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35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究同型半胱氨酸(Hcy)联合经颅多普勒(TCD)评估脑梗死复发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2年6月在潍坊市寒亭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80例新发脑梗死患者作为新发组,选取同期在神经内科住院的再次发生脑梗患者80例为... 目的:探究同型半胱氨酸(Hcy)联合经颅多普勒(TCD)评估脑梗死复发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2年6月在潍坊市寒亭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80例新发脑梗死患者作为新发组,选取同期在神经内科住院的再次发生脑梗患者80例为复发组,将同期符合脑梗死一级预防病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三组患者均接受TCD检查和Hcy检测,比较三组Hcy水平、TCD检测各指标的血流参数与搏动指数,TCD、Hcy单项检测以及联合诊断效果。结果:复发组Hcy水平高于新发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Hcy水平正常、轻度增高、中度增高和重度增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大脑后动脉(PCA)、大脑前动脉(ACA)、颈内动脉颅内段(TICA)、大脑中动脉(MCA)最大流速均低于新发组和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发组搏动指数高于复发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D、Hcy联合诊断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TCD、Hcy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y联合TCD评估脑梗死复发具有较高的临床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复发 经颅多普勒 同型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逄锦晶 郑敏 种瑞峰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6期184-185,共2页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脑梗死患者1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5例,用丹红+克林澳静脉滴注。对照组80例,仅用克林澳治疗静脉滴注,两组均为1次/d,连续使用...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脑梗死患者1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5例,用丹红+克林澳静脉滴注。对照组80例,仅用克林澳治疗静脉滴注,两组均为1次/d,连续使用14 d为1个疗程。治疗效果根据NIHSS评分和血液D-二聚体和血小板聚集率变化来评定。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和及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下降(<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具有激活纤溶系统,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丹红注射液 血小板聚集率 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液承气汤灌肠在急性中风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孙玉峰 孙素红 边同利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12期97-,共1页
关键词 急性中风 中风病 增液承气汤 常规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